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杀1894-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寒说道:“旗主说的我都想到了。不错,沙俄地幅辽阔、国力强盛,远不是一个旗、一个盟能够抗衡的。但如果我们召集更多的人呢?呼伦贝尔、科尔沁大草原有多少勇士?每个旗出五百人总不多吧?我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五千人,就能让沙俄引以为傲的哥萨克骑兵军疲于奔命,甚至是元气大伤!”
旗主沉默了良久,突然问道:“我实在想不通,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钱、粮、人、枪你都不缺,如果担心老毛子,不是还有朝廷的军队在北边挡着?就算朝廷军队不敌,你完全可以等沙俄打过来之后,在家门口收拾他们,为什么非要费这么大的力气?”
于寒说道:“说出来,旗主恐怕不信,我是为了心中一个执念。”
“执念?”
“一个执着的念想。旗主可以理解为我无法坐视华夏一脉遭受洋夷屠戮,也无法容忍他们在华夏大地上肆意横行。”于寒可不能说,他熟知历史走向。
旗主动容道:“孩子,你虽然只拥有一省,却心怀…”
寿山接口道:“心怀天下苍生。”
旗主一囧,连忙掩饰道:“对,心怀苍生。从这点来说,你将来肯定有更大的作为。就冲这一点,杜尔特旗出一千人,由巴布帮你带着;另外,我与临近十几个旗主都熟悉,你带着那柄弯刀和我的信,让巴布给你带路,怎么说服他们,就是你的事情了。”
于寒弯腰拱手道:“如此多谢旗主了。您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他还打算再出血,没想到旗主就这么答应了,不禁十分意外。
旗主叹息道:“不用谢我什么,收了你的东西,总该为你做点什么。我只有两个要求:一,善待跟随你的勇士;二,如果有一天,你坐到了那个位置,希望你能让我的族人们安居乐业。”
于寒毫不犹豫地说道:“旗主放心,只要跟着我的,都是我的弟兄;第二个更没问题,就和现在的辽东一样,在我的治下,所有人一视同仁,只要遵纪守法、勤勤恳恳,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旗主点头道:“这样就好。”说着又转向寿山:“眉峰,你也一起去吧!”
这时郑永时突然跑来,于寒见状示意他稍等,随后说道:“旗主,事不宜迟,我先去做准备,等您写好书信后马上出发。”
旗主也知道于寒有事,点头后挥手示意他随意。
出了毡帐后,于寒问道:“出什么事了?”
郑永时说道:“任知秋从梨县发来电报。”说着将一纸电文递了过来。
电文上写着:“吉林副都统白里发难,宽城子义勇营挫敌后据城而守。”
于寒一想,顿时明白了,他让罗同勋向长侦顺请功,反倒弄巧成拙了。
长顺不但知道于寒的名字,也熟悉他的行事风格。这个吉林副都统肯定是长顺派到宽城子的调查官,得知他的名字后马上电告长顺,后者马上断定是他,这样义勇营就成了他的眼中钉;
白里没把一帮刚扛上枪的百姓放在眼中,所以悍然攻击,没想到栽了个跟头。义勇营都是本地人,如果撤离的话,家人势必遭殃,所以只能据城而守了。
于寒心思飞快地转动着,来到了特种排所在的毡帐,很快拟定了两份电文。
一份分别发给梨树县的任知秋、莲花镇的徐泰,并转告杜立三,三支队伍都到宽城子集结,形成一个一千多人的队伍,暂时就叫长春独立团,由徐泰任团长,兼一营长,任知秋任副团长兼二营长,萧四海任三营长,杜立三任团属侦察连长,人数不够自己挑或招;已经露了饥,军需官就不用当了,由徐泰另行指定。
另一份电文发给参谋部,主要内容为,第一师一、二团向北边移动,一团直接进驻莲花镇,如果吉林军主力有攻击宽城子的迹象,一团则可以迅速北上驰援,二团则留在昌图随时跟进;
第一师视具体情形可派三团佯攻辽源,牵制吉林军,减轻宽城子方向的压力,到时还可以让情报人员将三团的动向主动透露出去,免得吉林军毫不知情,从而将一场博弈变成混战。
剩下的事情让连兆铭他们安排吧,要不是时机不对,于寒要吞并吉省(这时还没设省,暂且这么叫,黑省也是)简直轻而易举。
但明年就是庚子年了,庚子国难看似是由清军击杀德国公使克林德引起的,像一起偶然事件,但战争实则充满了必然因素,就连事件本身,也是由于克林德本人纵兵行凶引起的,总之是列强在华夏长期骄纵横行以及各种掠夺、挤压还有列强愈发膨胀的贪婪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所以说,庚子国难是偶然中的必然,迟早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内耗只会偏宜了列强。
等于寒发布完命令,旗主已经写好了若干份信件,每份都很简短,相当于介绍信,但在于寒手中,就意味着一支劲旅。
因为大兴安岭的阻隔,与旗主往来的都是草原东部的势力,好在这片狭长区域的盟旗不少,没有十个,也足有七八个。
于寒选的路线是先南后北,在他又送物资又送武器的诚意下,每到一个部落,少则三百人,多则七八百,返回到与杜尔特南北一线的扎赉特旗时,身后已经有了三个千人队,加上杜尔特旗承诺的一千人,就是四千多了。
但于寒仍然没有知足,又将北边几个盟旗挨个拜访了一通,等返回杜尔特时,身后整整跟了五千人,近七千匹马,再加上杜尔特的一千人,于寒手中有了六千草原骑兵。
南北各折腾了一来回,用了足足二十天,时间已到了二月十四日。
这六千多人都是精挑细选的草原大汉,骑射个个精通,如果放到冷兵器时代,稍加磨合便是一支骑兵劲旅,可惜时代变了,弓箭的射程、威力远不如枪炮,所以还得进行训练。
为了拉起这支队伍,于寒可是下了血本,每人给了一大笔安家费,从入伍开始,每人每月十块银元,人吃马嚼全由于寒供应。
这些人大多桀骜不驯,在集结期间各部之间殴斗不断,经常打得头破血流,于寒也不以为忤,索性举办了一次擂台赛,让这帮有力无处使的汉子们打了个痛快。
结果巴布脱颖而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了冠军;亚军、季军以及前百名都被于寒记录在册,按个人实力任命了职务。
这六千人被于寒编为草原骑兵第一师,又分作简称骑兵师,寿山任师长兼骑一团团长,巴布任副师长以及骑二团团长,三、四团团长则是比赛的亚军、季军;每团编制一千两百人,装备莫辛纳甘步枪的缩短版,即骑步枪,又各配一柄骑兵刀、一柄匕首,以及一支左轮手枪,三枚甜瓜手雷。
于寒缴获的莫辛纳甘步枪早分配完了,给杜尔特以及其他盟旗的,都是用系统锻造炉批量生产的,否则远远不够。之所以装备俄版武器,是为了在交战中便于补充弹药。
还剩下一千多人,被编为骑炮营、机枪营,骑炮营装备37炮、57炮各六门,机枪营装备十二挺马克沁机枪,运输人员都在各自编制之内。
吉林将军府。
长顺、白里以及各个副都统、幕僚等人齐聚一堂,气氛非常压抑。
和于寒预料中一样,吉林副都统白里在宽城子受挫而归后,长顺准备集重兵攻击,集结军队的动静很快被救国军情报人员获悉,自然而然,救国军第一师三团谋攻辽源的“企图”被刻意透露出去,很快传到了长顺耳中。
长顺与第一师交过手,被后者从辽阳一路追打,连失盛京、铁岭、开源、西丰,被赶出了辽东,连吉林将辖区也丢了一角,所以,在他的心中,救国军的战力与倭军不差上下,那还是成立之初,经过了四年的训练和发展,现在恐怕更为强悍,在这种情况下分兵去宽城子,一旦第一师分路进攻,吉林各地恐怕会遍地开花。
见长顺愁眉不展,一个幕僚打扮的人起身说道:“将军,学生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话的人年约三十五六,身材略显单薄,目光清澈,举止儒雅,透露着浓浓的书卷味。
长顺顿时精神一振:“不知竺山有何高见?”
这位幕僚起身拱手说道:“学生先抖胆问一句,如果与辽东开战,有几成胜算?”
长顺说道:“胜算不超过七成。”
幕僚又问道:“那将军打算是战是和?”
长顺一愣:“辽东兵指辽源,这战与和,全看对方的举动,本将如何能决定?”
第169章 默契之举
幕僚笑道:“依恩令之见,辽东并不想开战,不然攻下辽源不费吹灰之力;再以辽源为前站,或步步为营,或与昌图方向遥相呼应,两路出击,不出一月,即可攻到吉林乌拉。
但第一师已经在西丰驻扎了半个月,还没有打仗,用不着休整这么久吧?究其原因,恐怕仅想牵制我方,来个围魏救赵的把戏。”
长顺问道:“此言有理。那竺山有何对策?”
幕僚说道:“将军不要着急,对策等会便说。
将军之前断定,在宽城子聚集义民驱赶沙俄的于寒正是辽东那位,学生深以为然;
依学生推测,这于寒是想打通一条通往北边的通道,以达道某种目的,同时将势力渗透到沿途;
宽城子恐怕就位于他预谋的通道上,加上辽东大肆修建铁路,所以学生推断,他可能想凿通铁路线,与沙俄人的铁路连在一起,并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样以来,他便可将兵力辎重快速运送至铁路沿线。”
长顺皱眉道:“这样以来,他们更有理由开战了,况且,本将也决不能坐视逆贼肆意蚕食辖区。”
幕僚心中叹了口气,表面却平静无比:“将军言之有理。但我方眼下还没有万全准备,等到时机成熟,或可一举荡平辽东、收复失地;眼下还是免除这场战事要紧。
学生抖胆进言,宽城子那边就不要攻打了,他们并未举旗造反,相反倒是驱逐了夷人,先前之所以攻打,皆因于寒插手此事;
古人云,不以言信人,不以人废言,学生以为,同样不以人废行,于寒虽是叛逆,但此举却无任何不妥,表面上堪称保境安民之举,将军不妨遣人前去安抚,同时也可迷惑对方;
但辽源方向还得派兵增援,以防万一;
最后,学生愿前往辽东,会见他们的主事人,言明利害关系,使其放下兵戈,为我方争取一些时日。”
长顺看向左右:“诸位以为如何?”
一个幕僚马上附和道:“我等以为竺山先生所见甚是。”
其余官员、将领纷纷附议,没有人愿意和救国军开战,对武将来说有性命之忧,对文官来说,再被打到家门口,又得往北边跑了。
长顺叹了口气说道:“白里听令!”
白里一个激灵,条件反射般出列施礼道:“末将在!”
长顺捋须道:“你率马、步军各一营,前往辽源增援!”
“末将听令!”白里突然觉得不对:“将军,两营兵马是不是少了点?”说完意识到有抗命之嫌,连忙忐忑道:“将军恕罪,末将全为辽源安危着想,没有抗命的意思!”
长顺也不恼,温声温气地说道:“两营兵力有一千来号,加上辽源守军将近三千,还有全城青壮,他们只有一个团,也就三营可战之兵,你担心什么?”
白里连忙说道:“末将糊涂,谢将军提点!”说完领命而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