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猎杀1894-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行营处主官程德全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向近在咫尺的于寒求援。
    恩泽这时有些犹豫,他知道于寒的真实身份,当初默认于寒驻军的协议只是口头上的,说是遭遇外敌时让于寒来援,更大的成分只是找个台阶,因为他不想撕破脸,又不能什么要求都不提,说白了就是找个台阶;一旦真合作了,就成了既定事实。他与长顺关系不睦,事后难免被其攻讦。
    程德全以后也是担任黑龙江将军的角色,极有才干,处理事情果断无比,他劝说恩泽只管抵御外敌,大不了到时承认是自己私自行为,恩泽知道时双方已经接战了。
    这么一说反倒让恩泽下了决心,于是程德全带着一份求援信于四月十三日抵达了杜尔特旗。
    于寒自然听说过程德全这位汉人黑龙江将军的大名,加上本人才干极为出众,为人又公正无比,即使他此时只是行营处主官,依然受到了热情的招待。
    程德全不知道这位“反贼头子”为什么对他这么热情,但有这么态度毕竟是好事。他顾不得客套,开门见山地说道:“于大帅,眼下战争一触即发,形势非常危急,我也不怕透底,瑷珲副都统的兵力总共只有十营,总共五万人,还分散在漫长的边境线上,而将军府的兵力也就一万多人;
    而沙俄蓄谋已久,虽然还没探察清楚具体兵力,但已经得知,光是在海兰泡已经驻扎了超过五万的兵力,而且根据探察,其它地方也出现了沙俄军队的行踪,万一战事爆发,边境线上就是个处处漏风的筛子。
    大帅前有驱逐倭寇之举,后有在宽城子抵抗沙俄、护佑百姓之功,可见大帅心系我华夏国土子民,在此危难之际,还望大帅施以援手,共拒洋夷于国门之外。”
    于寒说道:“程大人这么坦荡,把老底都透露了,我也不扭捏。援助没有问题,不过皇帝不差饿兵,武器弹药就不说了,我知道你们也缺,但粮草、军饷这些,将军府总得供给吧?”该提的要求是必须提的,毕竟黑龙江将军管辖这片区域,平时受辖下百姓供养,守土保民也就是他的义务,而于寒还真是帮忙的。
    程德全顿时喜出望外,他没想到于寒这么爽快,连忙躬身施礼道:“多谢大帅高义!将军身体欠佳,不能亲自前来,我就在此代将军麾下所有将士、百姓感谢大帅。”说着一躬到底,随后问道:“不知大帅准备出兵多少?粮饷又是多少?我也好回去筹措。”
    于寒算了算,说道:“我打算出六千骑兵,五万步兵,还有三千炮兵,这一次就将老毛子打疼了,让他们以后不敢轻易伸爪子。步兵每人每月五块银元,班长,相当于棚长,每人每月10块,排长每月20块,连长相当于哨长,每人每月40……炮兵、骑兵翻倍,出战时的军饷又是平时的双份,不足一月仍按一月算。”
    程德全粗略一算,都不说各级军官了,光是普通士兵就将近七十万银元,还得加上粮草供应,总共下来恐怕都不止100万了,这笔钱将军府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向朝廷伸手的话,等拿到手里黄花菜都凉了。
    于寒知道将军府拿不出这么多“流动资金”,不过不要紧,“固定资产”也行啊。他见机说道:“程大人,这数目算起来虽然多,但对于一支六万人的援军来说,并没有多少。如果让沙俄打进来,将黑、吉两地打成一片废墟,或者彻底侵占,那就不是百万银元能摆平的事了。”
    程德全也是聪明人,他立刻问道:“不知大帅有什么想法?”
    于寒说道:“从扎赉特以西的淖尔河谷到南瓮河谷之间的山地,也在将军府的辖区,我要这片山地十年的开发权。”
    程德全一听,这区域有些大,但于寒只要十年的开发权,而且这些地方除了山林和野生动物外,再没有旁物,运气好的话能找几根年代久远的人参,但对于个人来说是笔横财,对于一个拥兵三十万的土皇帝来说聊胜于无。他沉思了一阵子后点头道:“我答应你!”
    于寒一愣,这么大的事情竟答应的这么干脆?连回去请示的话都不说?
    程德全说道:“事急从权,况且除了个外,将军府也拿不出什么了。大帅总不会齐齐哈尔城吧?不知大帅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于寒说道:“五千骑兵随时可以到位,步兵和炮兵需要半个月。”
    程德全又是大喜,这时间完全来得及。他又问道:“不知大帅还有什么要求?”
    于寒说道:“还真有。我的军队参战归参战,但不受将军府指挥,一应军务由我们自行决断。不过程大人放心,唇亡齿寒的道理我懂,我不会做出工不出力的事。”
    程德全再次干脆地说道:“这是应该的,贵军指挥自成一系,若让旁人指挥反倒弄巧成拙。军务紧急,我也不多留了,现在就请大帅与我拟定文书。”
    于寒哈哈道:“我早准备好了。”说着拿出两份契约文书,正是刚才商讨的条件,程德全顿时有种送上门挨宰的感觉。

第177章 深夜渡江
    程德全拿着签署的契约文书匆匆离去,为了求援,他也真是拼了。于寒则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
    光靠骑兵师是无法抵挡沙俄的十几万大军的,他早就给参谋部发过电报,调一个军和池满仓的重炮二旅以及特种旅第一团北上抗击沙俄;
    同时命令舰队和驻防旅大的第三军加强戒备,防备沙俄舰队从水路攻击旅大三地;
    参谋部紧急讨论之后,决定调江海生的第二军北上,营口地区则由第一军第四师驻防,其余各部也做好开战的准备。
    第二军由第五、第六、第七师组成,各师都配备了骑兵营、炮营、工兵营、通讯营、警卫营、运输营、战地医院,人数达到了15000人,三个师就是45000人,加上军直属团,就是47000人,和答应程德全的数目差不多。
    兵工厂根据于寒提供的资料和样品,成功研制出了双基发射药以及120迫击炮,但法国的施耐德1897火炮却没有制造出来,这也不奇怪,原历史上德国一直都没有仿造成功,何况是底子薄弱的东辽省兵工厂?
    120迫击炮的射程没有达到于寒期待的7700米,但已经接近了6800米,比60迫击炮的射程大了一倍多,好吧,真理覆盖的范围翻倍了。
    试验了射程和威力后,兵工厂和参观的军官们马上意识到,这种火炮对陆军来说是种空前的大杀器,威力大、射程远、携带方便,更重要的是射速快。
    救国军的指挥官纷纷下了订单,要求装备这种火炮,有了这个,原来的57炮、37炮都可以淘汰了,和120迫击炮一比,无论射程、射速和威力都弱爆了,还重的要命。
    但时间实在太短,加上救国军又扩充了两倍多,兵工厂短期内的产量根本装备不了十五个步兵师以及两个重炮旅。
    江海生接到北上的命令后,立刻向于寒请求优先装备第二军,同样奉命北上的池满仓也提出了要求。
    于寒干脆让他们各带几门炮和若弹作为样品,剩下的事情由他搞定。这两人在辽南时候就跟着于寒了,知道于寒的神奇手段,于是一场闹剧结束了,还能轻装前进。
    兵工厂还顺利研制出了一种山寨版的云爆弹,采用硝酸铝和硝酸铵作为云爆剂,由迫击炮发射,包括60、120两种类型,尽管威力比原版的大打折扣,但试射的时候仍把所有人惊得不轻。
    因为便捷的铁路,第二军和重炮二旅、特一团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完成了集结,乘座军列从各自驻地出发,到了海城后转折向北,一路向铁岭开进,到了那里之后,再沿于寒北上的路径,经昌图到梨树县,再取道长岭、大安抵达杜尔特旗,一路上预计需要十天时间,也就是在四月二十五日左右抵达目的地。
    于寒恐海兰泡那边提前出事,干脆命特一团先行一步。
    特战旅所有士兵都配了战马,特一团当然也不例外,轻装疾行下,于第四天,即四月十九日抵达了杜尔特旗。
    程德全此时已成了将军府的联络人,平时就呆在杜尔特军营中,见这支队伍气息非常彪悍,不由暗暗称奇,但并没有过问。
    于寒带特一团团长向炳元及各连长与巴布、程德全等人认识了一下,但只说是手下一个团长,以后要并肩作战了。
    得知向炳元是郑教官的顶头上司,巴布顿时恭敬无比,拉着向炳元几人非要大喝一顿,但特战旅各部都禁止饮酒,这顿酒最后被于寒接了下来。
    特一团休整一夜后,于寒留下三营协防杜尔特,他与向炳元带着一、二营出发,程德全也一起随行。
    赶到格尔奇镇后,郑永时也收到了旅部的晋升令以及补充兵员,从现在起,他是特一连的连长了。
    于寒没有逗留,又带着阿古达木骑兵营抵达了瑷珲。
    瑷珲副都统凤翔被这支来路不明的军队吓了一大跳,程德全及时出面,这才消除了误会。
    凤翔见是援军,不由高兴异常。虽然人数少了点,但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
    而于寒则对瑷珲城的清军十分失望,装备落后不说,精神头也不足,走路都晃晃悠悠,指望这些人打仗,还不如说是让他们吸引火力。
    凤翔高兴之余就想给于寒安排防务,程德全连忙耳语一番后,前者的态度立刻冷淡下来。
    于寒却不计较,他给向炳元使了个眼色后,后者不卑不亢地说道:“都统大人,于司令此次前来,是想将对岸的百姓接应过来,避免他们遭受兵燹之灾。”
    凤翔立刻眼中一亮,“兵燹之灾”这个词可不是谁都知道的,何况是一个行伍之人?他立刻热切地问道:“不知向团长是哪里人氏?”
    向炳元淡淡地说道:“都统大人,还请听我说完。”
    凤翔连忙说道:“向团长继续讲。”
    向炳元说道:“要接应百姓过江,需要都统大人的水师接应,如果大人为难,我等可向恩泽将军说明原由,恩泽将军爱民如子,定会支持此事。”
    这是拿恩泽压他啊,凤翔强忍住火气说道:“本都统还担当得起,放心吧,只要你们能将百姓护送到江上,水师定会及时接应。”
    凤翔不得不答应,毕竟还得对方助战。于寒所说的事他也没有怀疑,沙俄对江左华夏百姓的迫害从来没有停止过,最近更是逾演愈烈,不断有人不堪忍受逃至江右。
    于寒这时也拱手说道:“凤都统高义,此举定会留名青史。”
    凤翔的面色缓和下来,他只是性子急,并不是小心眼,而且严格来说,江对面都是他治下的百姓,于寒其实是来帮他的。
    事情说好之后,一行人在城中暂驻,凤翔又被骑三团一营清一色的俄制武器吸引了,于寒见此,答应有了缴获,可以用粮食来交换,并当场送了他几支俄制七发左轮,这下双方彻底融洽起来。
    于寒和凤翔约好见面的信号,天黑之后悄悄出了城,阿古达木部和所有马匹根本没有进城,加上凤翔刻意配合,所以没有引起什么人注意。
    于寒还从凤翔处讨来了副都统衙门的公告文书,加盖了印信,内容就是战事将近,令所有江北百姓连夜过江,否则会遭到俄方的迫害;俄军野蛮嗜杀,千万不要被其谎言迷惑,将身家性命寄于蛮夷的仁慈等等。
    有了这个东西,相信劝服的把握要大得多。当然,如果百姓们舍不得那些坛坛罐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