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猎杀1894-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成皓顾不上安贯兴的玩笑,灌了口热水后说道:“沙俄人从北边打了过来,倭人也增兵了,都有一万多兵力,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安贯兴对此波澜不惊:“我也听说了,只是没有你说的那么详细。这段时间不要行动了,听说很多溃兵逃到了长津江一带,试着接触一下,告诉他们,要是有愿意跟着我们,就收拢起来。”
    全成皓点头道:“我知道了,在山里也遇到几个,想抢我东西,要不是我跑得快还真玄。”
    安贯兴皱眉道:“到时候甄别一下。”
    海城。
    于寒正在办公室中批阅一大堆文件,一个警卫敲门进来说道:“报总司令,有个自称崔成勋的人求见,对了,这是他的信函,已经检查过,没有问题。”
    于寒接过后打开,发现是半岛王室出具的,相当于一份介绍信,证明来者身份。他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几分钟后,一个瘦小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对着于寒一弯腰:“半岛国使者崔成勋见过总督大人。”
    于寒嘴角抽了抽,撇开兵力不说,他现在的地位还真相当于一个总督,也懒得纠正,点头说道:“贵使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崔成勋一愣,很快说道:“大人说笑了,下官是专程到辽东求见大人的。”
    于寒淡淡说道:“一国出使一省,这不合规矩吧?”
    崔成勋又被噎了一下,眼前这位看着年轻,没想到非常难缠,他连忙说道:“大人,眼下只有你能帮我们了。”
    于寒明知故问:“你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崔成勋心里吐槽道,那么大的动静,不信你不知道,但也只能老老实实答道:“回大人,倭人尚在半岛盘踞作乱,沙俄又从北边入寇,就此下去,半岛有被瓜分之忧。”
    于寒说道:“原来如此。那你到这里来,想必为了求援?”
    崔成勋连忙点头:“回大人,正是如此。”
    “你要怎么个帮法?”
    崔成勋双手一揖,一躬到底:“恳请大人派兵驱逐沙俄与倭人。俗话说,唇亡齿寒,若让沙俄或倭人在半岛站稳脚跟,对辽东也极其不利。”
    于寒点头道:“唇亡齿寒?说得好。可惜我兵力虽多,但得防守周边,派出几万力有不逮,出兵一事就别提了。”
    崔成勋脸色一变,扑通跪了下来:“还请大人看在半岛久为华夏藩属的份上…”
    于寒冷哼一声打断道:“现在想起藩属二字了?你们的国王李熙不是都称帝了吗?”
    崔成勋吓得一哆嗦:“啊?大人,这,这?”
    于寒也不为难他,又冷哼一声道:“这个以后再算,就说眼下的事吧,出兵是不可能的,我的士兵不可能为你们去流血,他们要么保家卫国,要么开疆拓土;不过,援助的事情,倒可换个法子。”
    崔成勋见有了转机,不仅松了一口气,这位说话一波三折,太考验他的心脏了。
    “还请大人明示。”
    于寒说道:“仗,你们去打,我供给你们武器。”
    崔成勋心想,有了武器也行啊,他们为什么干不过沙俄和倭国?不就因为武器太差吗?连忙说道:“多谢大人,不知大人能提供多少?”
    于寒说道:“俄制新式步枪20000万枝,每支配100发子弹;7公厘半步兵炮一百门,炮弹一千发。”
    “多谢大人!”
    崔成勋感动得眼泪都要下来了,将刚才于寒说算哪笔帐几乎忘了个一干二净。
    于寒摆手道:“谢就不必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行,就按目前的行情即可。”
    崔成勋又傻眼了:“啊?大人,还要钱?”
    按照以前的惯例,大唐、大明两次出兵援助,什么时候提过条件了?
    于寒淡淡说道:“我的东西可不是风吹来的,全是战场上缴获而来,可以说是弟兄们用命拼来的。如果觉着我小气,这事不提也罢。”
    崔成勋犹豫片刻说道:“大人,还请稍等,我需要给大院君发个电报。”
    于寒点头道:“可以。”
    大院君是半岛国王李熙的父亲李罡应,曾独揽大权,后在争斗中被闵妃击败,从而被架空;后来闵妃被倭国殖民当局杀害,大院君又被重新推到前台;甲午结束后又被掀落,不知什么原因,如今又执掌大权。
    一个多小时后,崔成勋又赶了过来,犹豫着说道:“大人,大院君同意了,但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一杆新式步枪得将近240银元,75步兵炮每门得7500元,20000支步枪、一百门炮合计550万银元,半岛国本来就不富裕,大头又被倭国殖民当局攫取,当然拿不出这么多。
    于寒一点都不意外,他点头道:“这个好说,我也并不是要现钱,矿石、煤炭、木材、药材还有农作物都可以抵债,也按当前行情来,这些拿得出来吧?”
    崔成勋摇头道:“这个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
    于寒说道:“这个也好办,欠下的部分,一年六分利,十年还完,以仁川港为抵押,怎么样?”
    利息的事好说,抵押港口就是大事了,崔成勋可不敢擅自做主,连忙再次告罪一声,又发电报去了。
    这次足足等了一整天,第二天早上,崔成勋才赶了过来,说道:“大人,抵押港口的事,大院君同意了。只是这利息有点高,能否降低一二?”
    于寒说道:“这已经是良心价了。”
    崔成勋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将利率降为四分五,但仁川港的使用期限延长至十五年。
    刚打发走崔成勋,安贯兴又找上了门。
    “见过大人!感谢大人之前的援助和提点,安贯兴受益匪浅。”
    于寒笑道:“你的华夏语好多了。这次过来,又为了什么事情?”
    安贯兴凝重中带着一丝兴奋:“大人,想必您都知道了,沙俄又从北面打了过来,我收拢了近千溃兵,但武器弹药、粮食、药品都远远不够了,还需要大人援助。”
    于寒一翻白眼道:“你前几次的账还欠着呢。”
    安贯兴反倒一喜:“请大人明示。”
    于寒说道:“我给你指条明路。辽东的商品想必你也知道,都是紧俏品,你手里既然有人,就挑些合适的做生意好了,前几批先拿货,卖出之后再付钱,用赚来的利润慢慢还债,你看怎么样?”
    安贯兴也是大喜,连忙应了下来。就算没有武器的事,这也确实是条财路,又怎么会反对?
    这事也愉快地决定了,武器弹药、粮食、药品这些就从安东拨付,于寒早就准备好了。你们打仗我赚钱,咱也学一学后世的山姆大叔。
    五月中旬快完了,于寒这段时间一直关注着京津一带的消息。
    赵三盛果然按他的方法,发动手下在津门至京师沿途村庄挖掘地道、储备粮食物资,于寒派去的教官证实了这些;
    但义和团远不止赵三盛一支,像张尚成、曹禄田一类在京津一带动辄以千计,可以说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组织涣散,行事激进,与列强的冲突时有发生,而许多沾上洋字的人、物、设施通通遭了殃,狂热、愚昧、野蛮,再加上借题发挥的西方列强,历史上那场风暴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近。
    特战旅六个营,除了特六营三个连分别留在营口、海城、凤城外,其余均撒了出去,特一营在山海关外,其余均派去了京津一带,连同重炮一旅一团,蜇伏在各处等待时机。
    猎杀1894
    猎杀1894

第215章 暗中介入
    京津局势发展与原历史同出一辙在清廷高层的有意纵容下,义和团运动愈演愈烈,与列强的冲突不断升级。
    6月,倭国领事馆书记杉山彬、德国公使巴林德先后遇袭身亡,清廷随即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国、倭国、沙俄、奥匈帝国、比国、荷兰国十一国同时宣战,各国也纷纷集结兵力,庚子之变拉开了序幕。
    于寒这边的布置也一一到位,先前入关的特二、三营借着清廷召集义和团入京的机会混了进去;
    特四营、五营及重炮一旅则渗透在津门及大沽口周遭等待时机;
    原在瑷珲城黑河屯驻扎的重炮二旅被调回,与第三军驻守旅大三地;
    锦州的独立师、凤城的第四军也都加强了戒备,前者视具体情况或攻或守,后者严防半岛北部的俄军再犯安东;
    但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龙魂舰队。
    列强从本土或殖民地派遣的军队要抵达天津,必先经过旅顺口,如果放任列强通过,救国军将面临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如果堵住旅顺口,救国军将替清廷扛雷,这是于寒怎么都不愿意干的,何况他还需要八国联军将清廷从京师赶出去,随后浑水摸鱼。
    这事不好独断,于寒将一众军政高层召集起来,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后,询问众人对策。
    大多军官认为,没必要给清廷扛雷,让开道路,让列强去打;打成烂摊子后再去收拾残局;至于口诛笔伐什么的,等以后掌控了大势,还不是自己人说了算?如果为了虚名,而替清廷扛雷,这也太傻了。
    卫修齐作为最高行政长官,也赞成这个意见;章继真、谭复生等人都曾在清廷担任官职,对这种隔岸观火的做法不太赞同,但也没主张堵路,当然,他们不清楚于寒前些天的布置。
    于寒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让路;但让路也是有策略的,比如采取收缩防守的方式,面子上要好看的多,具体如下
    第一分舰队海城号、沈阳号、锦州号、大连号重巡及辽阳号、鞍山号、松山号、金州号轻巡在新建的金洲港周围巡弋;
    第二分舰队长春号战列舰,松原号、辽源号、吉林号重巡、双阳号、蛟河号、临江号、磐石号轻巡则游弋于大连湾;
    旅顺造船厂则用水雷封锁了起来,老铁山、黄金山等炮台上数百门大口径岸防炮也做好了准备,几处可能登陆的地点都建立了瞭望哨;
    辽东是不想和八国硬扛,但如果对方真打上门了,那时也不用犹豫,八个字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会议后第三天,驻扎营口的英、法、德、美等国领事来到了海城,向于寒要求两点
    一,让开旅顺口的水道,因为渤海入口处到遍布岛屿、明礁、暗礁,仅有老铁山处的一条水道能够通行,排水量万吨以上的每次只能过一艘,要是于寒将水道堵住,他们还真够吃一壶;
    二,在八国征伐中,救国军应保持善意的中立,不得南下救援,也不能给义和团或清兵武器弹药物资等;
    营口的倭国、沙俄领事馆先后被救国军驱离,所以这两国领事没有出现。
    于寒没有当场表态,让几国领事稍等,他再次召开会议。
    让路这件事已经有了结论,而且水道已经是畅通的,这条默许就行;
    保持中立、不援助也行,不过是表面上的,到时咬死不承认即可;
    至于对方信不信,会不会开打,这全看双方实力,与道理、信用无关;
    辽东一方也提了一个条件
    联军舰队不得堵塞旅顺口水道,不得对辽东舰队、港口码头做出任何挑衅的举动,不得拦截辽东商船;总而言之,我友好,你们也得友好。
    再次接触后,一份简单到极至的协议就这样签订下来。
    与辽东相同的是,新北洋水师与南方诸省也与各国达成结盟互保协议,选择隔岸观火。
    6月17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舰队36艘(与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