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杀1894-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这种情形,认亲是不合适了,因为称呼的缘故,他甚至不好出面,只能由手下来办了。
思索了一阵后,于寒联系了联邦委任的同州县县长,自掏腰包将伏岭村、石涧村建设为渭北样板村。
村庄道路全部硬化,房屋全部翻新,排水设施、沼气池、太阳能照明等等全部配齐,再建一个果汁厂,就设在步兴镇与安宁镇之间,以惠及两个镇子,并鼓励村民在荒坡等不易耕种的地方栽植果树,以提供原料,并惠及更多百姓。
渭北昼夜温差比较大,水果口味相当不错,榨出来的果汁肯定不愁销路,算是给两镇乃至整个同州提供了一个财源。
厂子就交给常家来经营,至于怎么解释,就让同州县县长想办法吧。
以后
安排完这些后,于寒没有打扰常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在东北的那些年,他时不时的想回到故乡看看,现在回来了,更多的是落寞与惆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甚至连惆怅都顾不上。
十一月初,第一军旗下第四师及第一旅从吉省南下,经娘子关进入晋省,在太原休整一周后进入吕梁山脉,沿汾河行进,连克古交、静乐,于月底抵达宁武关。
宁武关守军已经断粮半月,得知太原陷落后,打开关城请降。
第一旅接管了宁武关,第四师继续北上。
十二月中旬,大同守军献城,晋省所有战略要地被救国军占领。
寒冬来临,救国军也暂停了征伐之旅,开始休养生息。
于寒也返回了京师,联邦成立之初,他便将家人接到了这里。
再过两个多月,一双儿女就满五岁了,现在变得活泼无比,给于寒一家添了不少欢乐。
于寒一大多时间在外忙活,在家呆的时间屈指可数,这回有空便陪着家人,弥补一下往日的亏欠。
程宗师、王五各率门下弟子返回了旧宅,于寒以前许诺过,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也就一年半多点。
于寒抽空过去拜访了一次,闲谈之中,众人都感慨不已。
短短几个月间,招摇过市的义和团不见了,趾高气扬的洋人一个个老实起来,随处可见烟馆、赌馆全部消失,街痞无赖、乞丐流民也都没了踪影;
百姓脸上再看不到麻木、愁苦以及忐忑,取而代之的是愉悦与憧憬;京津、冀省以及更远的鲁、晋、关中,像老树萌发了新芽,焕发出勃勃生机。
于寒在京师一直呆到了二月中旬,处理了大量的事务,光签字都签得手臂发酸,这还只是被筛选过后的文件。
忙一些倒罢了,这次回到京师后,卫修齐、章继真等人坚持给他配了秘书、保健医生、生活助理,后两者加起来就是一个团队,生生将于寒整成了大胖达。
还有一支上百人的卫队,卫队成员几乎全是以前的特一连士兵,他们跟随于寒时间最长,与他之间的默契远胜其他人。
这百十人只是离得最近的,实际上,整个特一营都在于寒周边,如遇突发事件,会以最快的速度来援。
卫队长是于寒的老熟人,特一连连长郑永时;
首席保健医生也不陌生,是于寒拉队伍时的医疗组组长赵落成;
工作秘书是于寒指定的,是打过多次交道的罗永生;
于寒本来想推掉生活助理,但未能如愿,最后将人数减少至一半。
卫修齐、章继真、叶有诚等人也是这样的待遇,于寒感慨之余,又为失去了自由而头疼,但他必须接受,否则其他人就为难了,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这些人肩负重任,必须保障安全和健康。
救国军在北方征战期间,粤省的义军陆续又得到几次补给,郑安国、黄福手下已经各有一万余兵力,将粤省南部牢牢控制在手中。
驻扎在沙基的法军坐立不安,唯恐哪天会突然发难,尤其是孙先生宣布加入联邦之后。
西太后入蜀之后,仍像之前一样穷奢极欲,抵达蓉城后不久,便大兴土木,修复被张献忠焚毁的前明蜀王府,现在的贡院;
每日三餐仍要摆上百道菜肴,还连说没有胃口;
四川总督岑春煊肠子都悔青了,怪不得称其为老佛爷,这比佛都难伺候啊!光是生活用度,每天都要花掉上万两银子,虽然比在京师时缩减了数倍,但并不是西太后节约了,而是蜀地偏僻,很多东西运不进来。
即使这样,蜀省的财力也难以支撑,岑春煊苦劝无果,加上局势恶化,知道清廷已走到尽头,遂挂印而去。
空出来的四川总督顿时成了烫手山芋,谁也不愿接手,无奈下,只好起用了因主战被撤职的锡良。
锡良也是个直性子,以国势艰辛、民生凋敝为据,也劝西太后体恤民生、节约用度。
对西太后来说,饮宴规格象征着威严与地位,让她降低标准等于变相挑衅,无论是否故意;入蜀之后,她的心情愈发烦闷,变得敏感易怒,锡良之举可谓是撞在了枪口后,被严厉斥责一番后赶了出去。
即使如此,西太后余怒未消,要将锡良下狱,经宋庆等人苦劝才作罢。要再把锡良撤了,四川总督的人选都成了问题。
第227章 入川
1905年9月,经过近两年的休养生息,晋、冀、鲁、陕四省的民生状况为之一新,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陆续修筑、延伸,一座座学校、工厂拔地而起,并开始修筑铁路。
更早占领的京、津、冀、鲁地区,铁路已经连成一片,向北可达山海关,向南直通鲁省枣庄,向东抵达莱阳,向西直达井陉。
两年中,最早的三个军,第一至第三军再次扩充了两倍,成为三个集团军,每个含三个军,即九个师加三个军直属团,兵力近十四万;郭铁生、江海生、陶黑柱成为第一至第三集团军司令。
防区也作了调整,第一集团军驻守关外,三个军分别驻扎在黑、吉、辽三省;
第二集团军旗下第四军驻守京津及冀省,第五军驻守鲁省,第三集团军则占领晋省全境;
新征募的兵员中,少量来自关外,大多来自新占领的晋、冀、鲁、陕四省,如果没占据这些地盘,救国军还真征募这么多兵员。
钱望海的第四军、欧胜的第五军、薛士谦的第六军分别更名为第10、11、12军,合并为第四集团军,钱望海任司令,他的副手庄河接任第10军军长。
原第一、第二军的两个旅,即任知秋的第一旅、冯宝贵的第二旅合并为37师,也并入第四集团军;
37师师长为任知秋,第一旅旅长则由徐泰接任。
第四集团军组建完后,立即集结到了关中,37师两个旅中,第一旅驻守夏阳、郃川,第二旅驻守同州、渭城;
第12军三个师驻守潼关、长安、宝鸡,直属团驻咸阳;
第11军由夏阳川道西进,经由黄龙县、洛川,向陕北进发;
第十军以及特一团经由宝鸡,沿着“入川十道”之一的连云道向汉中进发。
“入川十道”分别为金牛道、子午道、连云道、祁山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米仓道、武关道。
连云道由宝鸡向南,到达凤县凤州镇后折向东南,越柴关岭进入汉中留坝县,再经勉县到达汉中,全长约235公里,建成以来,一直是川陕官道,来往旅人、商队、马帮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这支近五万人的军队的到来,让路上行人惊惧不已,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要真发生了什么,他们连理都没地方说去。
很快,路人们便放下心来,这支队伍纪律非常严明,不要说抢掠,行进之中连话都不能随便说,也不会随意乱走,哪怕是解手,也得先打报告。
近五万人的队伍,即使三人一排,也绵延了三十里,队伍中除了一些驮马外,不见任何板车之类;
大多士兵们仅背着一支步枪,带着一百枚子弹和干粮、水壶,轻机枪、60迫击炮、炮弹以及灶具都包裹或装箱,驮在马背上;
至于重机枪、75步兵炮以及更笨重的120炮,根本不见踪影。
京师,联邦政府中,卫修齐与章继真一脸无奈,在两人的对面,于寒的首席工作助理罗永兴一脸忐忑、低头不语。
过了半晌,章继真开了口:“老卫,算了。老板的本事你肯定了解一些,别说是小罗,把石旅长所有手下都调来,恐怕也看不住。这次征伐蜀中意义重大,老板要亲自去也能理解,以后…算了,以后还是盯不住。”
卫修齐无奈道:“老板要外出,石旅长的手下才不会拦着,帮忙还差不多。老板不在,咱俩就辛苦点吧,万一有事不能做主,给老板发电报请示就是。”
第十军的前锋、第29师46团临近大散关时,就见前方的旅人、商队、马帮纷纷掉头北返,刚好与46团迎面相遇,对方车马众多,顿时将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
“lgbzd!”
46团团长张雨亭见状爆了句粗口,随后问道:“师长,要不要将他们赶开?”
师长赵七九闻听后转向军长欧胜,欧胜看向一个与士兵打扮无二的精悍男子:“老板,兵贵神速,打仗可容不得心软。”
被称为老板的自然是于寒了,他摆手说道:“就清军的士气,还用不着咱们神速,给他们留的时间越长,对咱们越有利,让他们多耗点粮食吧,不着急。传令,各部停止前行,让开道路,注意警戒!”
命令一层层下达下去,传令兵骑马边喊边跑向后方,士兵们得令后靠边停下。
商旅们顿时松了一口气,沿着空出的半边道路向北跑去。
第十军抵达宝鸡之后,大散关的清军便得了消息,封锁了道路,连云道就此中断。
南边的商旅可就苦了,都快出秦岭了,却被堵塞了道路;
北面的更不幸,如果被堵在关下,就得承受双方交战的炮火了。
见这些士兵竟然主动让道,商旅们暗暗称奇,也都松了口气,虽然生意泡汤了,还得亏一大笔,但至少命保住了,不由连连感谢。
有头脑活泛的,退到宝鸡附近便停了下来,他们相信,这样的军队肯定所向披靡,等打通了散关,入川的道路就畅通了,他们只需跟在队伍后方就行,还不用担心土匪劫道。
半天之后,46团已抵达散关之下。这座关中四关之一的险关自明代以后便荒废了,但清军仍在此依托地形驻守。
攻关的任务自然落在了46团头上,于寒凭空取出二十四门120迫击炮,交给29师炮团助战;
土石崩飞中,清军十几门老式臼炮被轰成了破铜烂铁,上千名守军一轰而散,大散关就这样轻松拿下。
接下来的十几天中,第十军一路斩关落锁,连克凤县、留坝,于十月上旬末抵达汉中;
汉中守将不战而降,第十军在此休整一周,随后沿南郑、红庙塘一线南下,进入蜀省。
历时半月后,第一军翻越了光雾山,抵达南江县;
南江只有一百多兵丁守卫,县令听说大敌来犯,早早托着官印在城门口等待;
又休整数天后,第四军转折向西,旺苍、昭化、广元的守军望风而逃;十月底,第四军抵达剑门关。
关内守军早已是人心惶惶,副将韩杞以及几个管带聚集一堂,正商议着什么,剑门关总兵福庆带着一队亲兵闯了进来。
“韩杞,你们不在城头御敌,在这里干什么?”福庆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问道。
韩杞沉默片刻说道:“大人,救国军人多势众,武器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