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猎杀1894-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杞沉默片刻说道:“大人,救国军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咱们这千百号人恐怕挡不住。”
    福庆怒道:“韩杞,你这是什么意思?大敌当前,动摇军心,你知道什么下场!
    念你跟随我多年,又是用人之际,暂且饶你一回,现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还有你们!立即上城头,带上你们的人,给我挡住那些反贼!咱们有剑门天险,贼兵想要过去,没那么容易!”
    韩杞一脸悲愤道:“大人,你睁开眼睛,醒醒吧!关外丢了,京师丢了,冀省、晋省、关中都丢了!两江、湖广坐壁上观,现在就剩蜀中一省了!你说说看,朝廷还有什么?钱粮、枪炮?还是民心?都没了!弟兄们不怕死,可不想死得不值!要是打倭寇,打洋人,属下眉头都不皱一下,可是同室操戈,恕属下难以从命!”
    福庆气得胡子直发抖,伸手一一指过众人:“你们,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众人沉默不语,这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福庆一挥手道:“临阵抗命,当斩!都给我抓起来!”
    亲兵立即冲了上来。
    韩杞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拔出手铳说道:“大人,对不住了!”
    说着枪口向上扣动了扳机。
    砰!
    随着枪响,一哨兵丁端着步枪闯了进来,将福庆及亲兵团团围住。
    城外,正催促士兵布置工事的张雨亭突然听有人喊:“团长,关上竖白旗了!他们要投降!”
    张雨亭举起望远镜一瞅,一面白旗高高竖起,正迎风招展,如同清廷的丧幡。
    他兴奋地蹦起多高:“哈哈,这下省大事了!派人喊话,让他们出城投降!”
    还没等士兵举起扩音筒,关门缓缓打开,一个年近四十的清军将领带队走出,清军们纷纷丢掉手中的步枪、腰刀等兵器。
    张雨亭见状带人赶了过去,清将解下腰刀递了过来,又转身接过帅印奉上:“剑门关副将韩杞,在此恭迎大军入关,还请将军给弟兄们一条出路。”
    张雨亭接过,递给身后士兵,哈哈笑道:“韩将军,你这关献的好啊,咱们都省事了,放心吧,就冲你这么识相,肯定不会为难你…”
    “咳咳!”
    两声粗重的咳嗽声打断了张雨亭的长篇大论,他扭头一瞅,只见师长赵七九、军长欧胜,还有于寒不知什么时候到了身后,一个个瞅着他,都是怒其不争的表情。
    “啊?师长?军长?总…”
    “张团长辛苦了!少不了你的功劳。”于寒轻描淡写地说道。
    张雨亭虽然是粗人,眼色可不差,嘻皮笑脸地说道:“我正准备给各位长官报告呢。”说着让到了一旁。
    于寒说道:“我是救国军总指挥于寒,这两位分别是欧军长、赵军长,刚才这个,是张雨亭团长,他没念几年书,说话不讲究,不用放在心上。
    韩将军此举,免了一场无谓的厮杀,实在是大功一件。
    放心吧,你和手下弟兄都会妥善安置,愿意跟我们干的,会量才适用;想回家过小日子的,会发放干粮路费,不会为难任何一人。”
    韩杞单膝跪地道:“韩杞代弟兄们谢长官!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于寒点头道:“韩将军起来说话,救国军没有跪礼,以后除了父母祖宗,不需要向任何人下跪。”
    韩杞谢过一声,起身说道:“总兵福庆大人已被末将控制,但要劝降恐怕不易。还请长官念在他年事已高、清廉正直的份上,网开一面,不要为难他。”

第228章 清廷落幕(大结局)
    于寒点头道:“放心吧,我不会为难他。”
    韩杞再次谢过,随后招手道:“请随我入关。”
    赵七九悄悄扯了扯于寒衣袖:“总司令,小心有诈。”
    于寒笑道:“无妨,我这人有个本事,是敌是友一看便知。不信你问欧军长。”
    欧胜笑着点了点头,于寒这话还算谦虚,岂止一看便知?离得老远都能感知敌我。
    韩杞却把这话当成了对他的信任,不由有些感激涕零。
    入关之后,于寒命韩杞将所有守军集合起来,一点人数,三营清军,连同大小军官一共1357人,稍稍有些缺额,但在清军中还算好的。他点点头,说道:“张团长,按老规矩筛选一下,淘汰的、想走的都发放干粮路费。韩将军,配合一下张团长。”
    一筛选,最后留下了七百人,编为一个不满员的团,仍由韩杞带领,随第十军一起南下;剑门关则留了一个团驻守。
    十一月中旬,蜀中也起了阵阵寒意,潮冷的空气让人感觉泡进了凉水中,虽然冷得有限,却直透骨髓。
    第十军和特一团的士兵都是清一色的北方人,旅大、鲁省等靠海的还好说些,从晋省、关中招募的新兵对这种湿冷气候有些不适。
    但第十军对此早有准备,熬了姜汤、辣椒水,给士兵喝下后好了很多。除了这些外,还从商队中购买了大量花椒,煮在肉汤中,既美味,又驱寒。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甘之如饴。
    一个行军帐篷中,福庆对几案上的食物视若无睹,只吃从剑门携带的干粮,这还是亲卫苦劝的结果。
    于寒并没有为难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将,只是限制了他的自由,实际上,即使放了他,也无处可去,去了蓉城,弄不好会被以丧师失地的罪名处置,清廷穷途末路之际,恐怕比往日要严厉得多。
    亲卫队长登布走了进来,劝说道:“大人,喝点汤,暖暖身子吧,不然撑不住。弟兄们都指望您呢。”
    福庆睁开眼睛,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颓废:“指望?还指望什么呢?让他们都安份些,也别和韩杞他们闹,都有老有小的,活下来比什么都强。”
    登布何尝不明白?只是难以接受罢了。半月以来,第十军一路摧枯拉朽,在龙安府(江油一带)如入无人之境,现在已推进到了绵州府,最迟明天就要攻打绵州了。
    绵州一陷落,成都就近在咫尺,太后与皇帝还得继续跑路,可是还能往哪里跑?又有谁敢接纳?
    救国军放着富庶的江南不打,却穿越茫茫秦岭攻打蜀中,一看就是要灭大清的架势。
    在这种情况下,谁接纳,谁倒霉,除非谁有实力与救国军硬刚,那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是有这样的人吗?
    即使有,清廷也不是正统,唯一的作用就是当靶子,谁想占大义,谁就去攻打,哪怕只是喊喊都顶用。
    两人纠结中,时间到了第二天,也就是11月16日。
    绵州城内,总兵官德隆阿身着重甲,亲自在城头督战。
    一众兵丁手持五花八门的兵器,有火铳、长矛、大刀、弓箭,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敌军到来。
    民壮们忙碌地搬运各种物资、器具,稍慢一些,就会迎来一顿皮鞭棍棒。
    一个身形矮壮的汉子擦了擦额头的血痕,瞅着远走的兵丁,狠狠吐了口唾沫:“格老子的,让你们横,看你们能横到啥子时候?”
    另一个汉子连忙踹了他一脚:“你不要命了?”
    咻——
    话刚落音,就听一声长长的尖啸由远而近传来,城头的兵丁顿时乱了起来。
    发牢骚的汉子,民壮甲满头雾水:“啥子事?这帮龟儿子慌啥子?”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城墙上石块崩飞,五六个清兵被抛上了高空。
    两个民壮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两耳嗡嗡直响。
    啪嗒!
    半截血淋淋的手臂落在一旁,两人腹中顿时一阵翻腾。
    民壮甲一眼瞅见断臂手背上一颗带毛的黑痣,正是鞭打他的兵丁,这会也顾不得兴灾乐祸了,张口哇地吐了出来。
    民壮乙也吓得够呛:“这是啥子?弄个厉害?”
    咻咻咻——
    尖啸声再度传来,这次是铺天盖地一大片,听着至少有十枚,这下无论是兵丁还是民壮,通通拔腿就跑,德隆阿连斩好几个都无济于事。
    城头的火炮接连损毁,城墙被轰得弹坑密布、狼藉不堪,只剩下德隆阿与亲卫还在城头坚守,此时已折了六成。
    突突突——
    47团的重机枪也开火了,将城头打得砖屑崩飞,几十个亲卫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一个亲卫不巧从垛口露出半边身子,一串子弹恰巧掠过,随着一蓬血雾飞起,胸腹处立即豁了一大块,向后倒飞出五六米,重重摔落城中,肠子内脏抛洒一地,早已气绝身亡。
    连天炮火中,29师的士兵发起了冲锋,进入步枪射程后,立即开枪压制城头守军,交替掩护着前进。
    砰!
    一颗步枪弹穿过德隆阿的胸腔,目标轰然倒下,腰刀当啷坠落。
    轰!
    一颗炮弹落在城头,几个亲卫被抛上了半空。
    “杀啊——”
    救国军士兵们呐喊着冲到城墙百米左右,几个士兵推着一辆小车,冲到城门洞外,随后掉头就跑。
    轰!
    一道摧山裂地般的巨爆声后,城门被炸得支离破碎,46团迅速冲入了城中。
    蓉城,蜀王府中,西太后问道:“宋庆呢?魏光焘呢?”
    锡良沉默不语,庆亲王奕劻说道:“据宋庆说,他们搬救兵去了。”
    西太后又问道:“那马玉昆呢?”
    这下奕劻也不说话了,西太后怒道:“难道也是搬救兵去了?去哪里搬了?让我猜猜看,都回老家搬救兵了吧?”
    两人还未回应,就听门外有人大喊:“德阳急报!绵州失陷了!”
    西太后身躯一震,脸色瞬间苍白如纸,随后双眼一闭,向一旁滑落下来。
    “老佛爷!”
    一旁伺候的李莲英惊呼一声,连忙上前扶住,奕劻、锡良也慌忙上前。
    “快传太医!”
    太医匆匆赶来,折腾一阵后,西太后缓缓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说道:“快通知皇上,准备移驾。”
    奕劻问道:“老佛爷,移驾何处?”
    西太后一下愣住了,久久之后才说道:“算了,先不急着走。锡良,奕劻,你们去一下德阳,和他们谈谈,看他们到底要什么?只要能做到的,都应下来。”
    锡良说道:“太后,不用问,他们已经立国了,一山不容二虎,肯定要皇上退位、去国号,现在只能争取一下,让太后和皇上不要受委屈。”
    西太后像触电般,全身颤抖起来,稍稍平复后问道:“西洋诸国,像英吉利、德意志、罗刹国,不都有皇室吗?这叫什么立宪来着?和他们谈谈,保留帝位,国事都让他们作主。”
    锡良无奈道:“臣遵旨。”
    他心里清楚,这根本没法谈,对方马上都打到蓉城来了,这一干人等很快都是阶下囚了,还有什么凭仗讨价还价?
    11月20日,锡良、奕劻赶到德阳时,第十军已经入城了。救国军士兵听说是使者,倒没有为难他们,通报之后,带到了于寒面前。
    于寒听锡良说完,摇头道:“不可能!泱泱华夏四亿五千万百姓,岂能保留一个鞑子皇帝?君主立宪制中,皇帝虽没有实权,但也是国人的精神象征,你们旗人象征不了所有华夏子民。何况,我们没有打算实行君主立宪制。”
    锡良、奕劻对视一眼,均是深深的无奈。
    锡良又退而求其次道:“那贵军可否保留太后和皇上的用度?”
    于寒说道:“在华夏联邦,没人能不劳而获,想获得什么,必须靠自己付出所得。我可听说过,你们那位太后每餐要花费上万两银子,这样的用度,让谁来承担?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