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记人物风云谱-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秦缪公要他们共同参与秦**队。他们欣然答应。
正当秦国人担心秦缪公的安危时,突然见到秦缪公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俘虏了晋惠公,并带来了一彪生力军。这真是天大的喜事!
秦国人尽皆大喜。听得缪公述说,连连感叹不已!
………………………………
第十一章 秦缪公施恩释惠公
秦缪公大胜晋军而且生擒晋惠公,得胜还朝。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回国后秦缪公向全国发布命令:“人人斋戒独宿,我将用晋君祭祀上帝。”
这件事让周天子周襄王知道了,向秦缪公求情说:“晋惠公是本王的同姓兄弟,我不忍看他被杀,我知道都是这家伙不对,是他忘恩负义在先。您能不能看着我的面子,把他当个屁,放了?”
秦缪公不想驳周襄王的面子,但又实在不甘心。正在犹豫不决时,缪公的王妃姬盈盈走了进来。缪王妃是晋惠公的姐姐。他见到缪公眼圈一红禁不住落下泪来。缪公情知她是为自己的弟弟悲伤,刚硬的心渐渐有些软了下来。
缪王妃虽和晋惠公一奶同胞,但为人却和弟弟天差地别。自从嫁到秦国以来一直是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对内把宫室治理的井井有条,对外亲附百姓,体爱万民。颇得秦缪公欢心和百姓爱戴。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秦缪公情知爱妃悲伤的原因,却无法安慰,只好沉默不语。
秦缪公无法决断,只好找百官商议。
群臣畅所欲言,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杀了晋惠公祭天。有的主张放他一马。只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百里奚说话了:“晋惠公背信弃义于理是该杀掉。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杀晋惠公无疑是对晋国的公开侮辱。杀了他是很解气,但势必会引起晋国的报复,导致战端纷起。还会公开得罪周王。依我的意见,不如放了他,让他公开道歉,再割地赔罪。这样做即可起到警戒的作用,也可避免秦晋结仇,还可以得到一块儿土地,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秦缪公终于被他说动了心,表示同意,并派百里奚去找晋惠公商谈此事。
晋惠公见能得不死焉敢不同意?
但毕竟秦?公已向上天许愿,不杀了晋惠公岂不是失信于天?百里奚建议:“天不罪善人,我们不如用一头猪代替晋惠公祭祀上天,对天也算是有了交代,对人是做了一件示善于晋国的好事!”
秦?公同意,于是用猪代替惠公祭祀上天,不提。
于是秦、晋订约,约定割地、赔礼之事。订约之后,给他换了一个居住的地方,并待以诸侯之礼。
十一月,送晋君夷吾回国;夷吾献出晋国河西的土地,派太子圉(yu,语)到秦国作人质。秦国把同宗的女儿嫁给子圉。这时候,秦国的地盘向东已经扩展到黄河。
………………………………
第十二章 公子圉逃亡回晋 …
秦晋之战后秦国进行了五年的修整。经过修整,元气得到恢复。秦缪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讨。这次他征讨的对象是梁国和芮国。以强大的秦国征讨梁、芮二国自然是势如破竹,轻而易举之事。
芮国始祖为周武王卿士姬良,因姬良有功被武王封于芮(陕西省朝邑县故芮城),自公元前640年亡于秦国,历时400余年。梁国则为周宣王所封,其第一任梁伯为秦仲二儿子秦康,封邑在夏阳梁山(今陕西省韩城市附近),定为梁国。至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率大军进攻梁国,梁国土崩瓦解,历时一百多年。两国均为秦国的附属国。
梁、芮二国沦陷,成了秦国的属地。
这时有个人却沉不住气了。这个人是晋国的公子圉(yu)。公子圉自晋君惠公战败后,为了使秦国放心,被质押与秦国,至今已经五年有余。
公子圉到秦国以后,秦缪公对他很是优待,给他安排了住所,还把缪公同宗的女儿嫁给公子圉。公子圉也一直给人一种乐不思蜀的样子,悠哉游哉,十分得意。后来公子圉的妻子又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三口更是其乐融融。秦缪公一开始还担心他会跑掉,经过五年的观察,发现他没有一丝一毫想要逃跑的意思。渐渐地也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梁国被秦国吞并以后,公子圉心潮起伏,非常气愤。梁国国君是他的舅舅,和他感情一直很好,他决定一定要帮助舅舅重新独立。要帮助舅舅脱离秦国,以他现在的样子肯定没戏。他必须得有军队,只有作了晋国的国君才能掌握军队。他的父亲晋惠公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看来也活不了几年了。他的兄弟众多,他又不在晋国,等父亲百年后,他一定会立一个离他最近的公子为君。他远在秦国,被立为君主的机会微乎其微。他必须到了晋国才会有更大的机会被父亲立为君主。于是他决定逃回晋国去。
决定以后,他没有想任何人声张,甚至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的心思。这一日,他给他的妻子说要去拜访一个朋友,可能会时间长一些,叫她不要担心。说完后,亲了亲他的儿子就出去了。
他出得家门,找了一个背静处,简单的化了化妆打扮成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的样子,跨马直奔城门而去。守城军士果然没有认出。便放他出城而去。出城后他一路奔驰直奔晋国而去。
他逃跑回去后果然第二年(前637)他的父亲晋惠公就去世了,晋惠公去世后公子圉即位为晋君,史称晋怀公。
公子圉的逃跑令秦缪公大为生气。秦缪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已经通过间谍的情报,了解到晋国的消息。晋惠公最近身体不适,急需找一个储君。考虑公子圉在秦国多年,又对他十分殷勤,回国后或会亲秦。他决定助公子圉登基。为此他还他安排晋国亲秦的大臣广造舆论,为公子圉大作宣传。没成想公子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先行逃跑了!
这令他十分生气!你要回去我又不会强留与你,你干吗不声不响的逃回去呢?这分明是怀疑我啊。他决定要整一整这个和他父亲一样的小人。于是就从楚国把重耳迎接到秦国。
重耳被迫逃亡后一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先后到过翟国、齐国、宋国、楚国等地。见秦缪公要接她到秦国定居,并且表示还可以帮他取得君位,自是一百个愿意!并表示如能有朝一日取代公子圉为晋君,一定好好报答秦国的恩情,绝对不会和晋惠公和公子圉一样忘恩负义。
重耳到得秦国后,秦缪公准备把原来公子圉的妻子嫁给重耳。重耳是公子圉的叔叔,以叔叔之尊,娶侄儿的妻子为妻,自是十分尴尬。推辞半天,见秦缪公坚持,重耳虽然不是很愿意,但为了不得罪秦缪公,只好答应。春秋时期对贞洁、伦理之说本就淡薄,等重耳发现公子圉的妻子还是很美丽的以后,就彻底改变了主意。
来到秦国后的第二年,秦缪公派人到晋国进行院外活动,重金之下焉能找不到支持之人?于是很快找到几位支持重耳的大臣,说明想把重耳护送回国的意思。经几位大臣协调,晋国同意。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回国,重耳回国后,支持他的几位大臣要求公子圉退位让贤,公子圉自是不愿,但重耳有几位大臣支持,再加上秦国的暗中相助,很快就取公子圉而代之。坐上晋君之位。
坐上晋君之位的重耳,被称为晋文公。晋文公既然身为晋君自是不能容忍一个情敌存在于世,即位后不久,就派人杀了公子圉,永远免除了后患。
秦缪公眼光不错,晋文公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归国后他通过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为晋国以后的繁荣富强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并确定了会盟制度,不仅使晋国由甸服偏侯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局面,把诸侯间的征战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晋文公在位的几年里秦和晋大致保持了和平的态势。
晋文公即位的第一年,即公元前635年,周朝就出现了一件大事。
………………………………
第十三章 秦、晋合兵扶周 …
晋文公登基不久,歇息未毕。忽听内吏来报,周王室有使者到了。文公忙命传见。正纳闷间,就见内吏引进一个人来。见此人神色慌张,浑身是土,见到文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放悲声,连声大呼救命!文公忙把此人搀起,赐坐。
待此人情绪少定,晋文公问道:“上使来敝国所为何事?”
周使者断断续续说出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来。原来,周襄王自即位以来,惠后始终不服,欲立其子叔带为王。后襄王因翟国伐郑有功封翟后为王后。翟后不贤,襄王怒废翟后,翟国大怒,起兵欲讨襄王。翟后联合翟国里应外合,攻入都城。襄王不敌翟军逃亡郑国。襄王逃到郑国后,叔带被惠后立为周王。郑国国小力弱,无力助其复国。襄王客居郑国,终日以泪洗面,日渐憔悴。
晋文公听罢拍案而起,“小子欺我主太甚!我必灭汝!”
这时秦缪公也接到了周襄王的告急文书。秦缪公听说周王求救,也不甘落后,赶紧派兵协助晋文公平叛。
晋、秦二国大兵昼夜奔驰,到得洛邑城下十里,安营扎寨。第二日赶到城下喊兵叫阵。
叔带听说秦、晋二国来讨,忙呼守城士兵迎敌。但无奈手下将士兵微将寡,叔带又系强占王位,手下多有不服,尚不能调动自如。自知不能力敌,只好开城投降。晋文公杀了叔带,迎襄王重登王位。
晋文公并没有白白的给周襄王打工,他不懂得无私奉献,他替周襄王打工是有报酬的。他等秦缪公的将士走后,又去看望了周襄王,对周襄王说:“多亏大王洪福,叛贼得以全歼,今后大王有用得着晋国的时候尽管吩咐边了,我晋国必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周襄王感激涕零,再三感谢,说:“多亏爱卿鼎力相助,要不是爱卿相助,本王恐要永远流落他乡了。叫本王如何感谢您才是······”
晋文公自谦道:“勤王救国乃我等份内之事,如何敢再要报酬,只是秦国及其他人······哈,哈,哈,哈,我自己安排就是了。”
周襄王忙道:“如何能让你自己替朕封赏手下之人,朕给您添的麻烦还不够多吗?”
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晋文公自然是把这些据为己有。秦缪公听说后摇了摇头没再提起此事。他有更广阔的西戎之地可以任意强取,对周王的这一点封赏虽不说看不上眼,但为了维护和晋国的和平邻邦的关系,此事便放下不再提起。
割了一大块地的周王室仅仅剩下一百多里的可怜的国土。
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他称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他并不甘于得到周王的那一点点的赏赐。他要的是称霸诸侯!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时,晋国西有秦国,东有宋国,南有楚国。齐国桓公已死,整个齐国正陷入长时间的争权夺利的内乱之中还未恢复过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