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史记人物风云谱-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大大的瘤子,人称独角兽,姓赵名铁塔,是赵国著名的勇士。此人手持独角铜人,那独角铜人怕不有一百多斤!只见他挥舞着独角铜人向两军阵前冲去,对着魏军大声喝道:“何人敢来和某家战上三百回合?”

    公叔痤问道:“何人出战?”

    这时,从后面突然窜出一马,马上端坐一人,公叔痤定睛一看,原来是公孙日,心知公孙日之勇,便放心的派他前去。

    公孙日催动战马,来到两军阵前。见到赵铁塔,二人通报姓名已毕,便挥动兵刃战在一处。赵铁塔自持其勇,把个独角铜人舞的呼呼隆隆,如同铜墙铁壁,犹如一座大山向公孙日只压过来!公孙日也不示弱,挺刀向那一片铜墙铁壁直劈过去!只听当啷一声一声巨响,二人各打一个寒战,各各心道:“此人力量好大!”

    二人马打盘旋,站了将近一个时辰,不分胜败。公孙日心道:“此人是一个劲敌!但看来这个人有勇无谋,我不如用计胜他!”想罢,又战了几个回合,使了一个拖刀计,败将下去。

    赵铁塔如何肯舍?催马紧追而来。

    公孙日瞧得仔细,等那赵铁塔越走越近,反身一刀劈了过去!

    他用此招斩了无数强敌,本想这一刀会把赵铁塔斩落马下,没成想那赵铁塔却早有准备,看得刀到近前,忽的一声把独角铜人抡出,“当啷”一声把公孙日的刀荡了出去!

    二人再一次恶战起来,只打的天昏地暗,眼看太阳就要落下西山,二人约好次日再战,这才各个下场休息。

    此后,二人又战了两天,还是没分出胜负。有其他的战将要来代替二人战上半刻,都被二人挡了回去。

    第三日晚,公叔痤召集诸将商议军事,公叔痤道:“公孙将军和那赵将看来是势均力敌,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依老夫之见,你二人即使再战将下去,也很难分个输赢,我们总得想一个万全的法子才好!”

    韩昌道:“韩赵此次虽共同侵魏,但韩、赵二国实力相差悬殊,且二国并不相互信任,而是分头安营扎寨。如我们趁今夜袭击韩国,把韩国杀退,则赵**心必受影响,到那时赵国独木难支,必败无疑!”

    公叔痤道:“韩将军说的有理,但此事派谁去为好?”

    公孙日道:“我去杀他个落花流水!”

    公叔痤道:“公孙将军连日来战的辛苦,此事还是让别人前去吧!”

    公孙日不答应,吵吵嚷嚷非要去。公叔痤只好再次派他前去。

    公孙日带领五千人马悄无声息地来到韩国大营,见韩国兵马无备,带领人马,一声呼啸,冲了进去,韩国兵马还在睡梦之中,见敌人来袭,慌忙起身迎战,还没等他们拿起兵器,早就被魏军杀了个落花流水,纷纷败逃而去!公孙日见顺利得手,令人把韩国大营点燃,霎那间火光冲天。公叔痤见公孙日得手,连忙命令人马兵分四路,齐声呐喊着,向赵国大营杀去!

    赵国兵马本待带兵去救韩国,还没等他们起身,魏国兵马就杀了过来,只听得四面喊杀声震天,不知魏国到底来了多少人马,赵国人马乱作一团。秦国兵马在韩昌的带领下,冲进赵营,一阵乱砍乱杀,赵国兵马也随之大乱,四散奔逃。乐祚喝止不住,只好随着赵铁塔,在赵铁塔的保护下逃了出去。

    魏军乘胜追击,只追到肥,生擒赵将乐祚;攻占了赵国的皮牢(今山西省翼城东北)。接着又攻取了赵的列人(今河北省肥乡县东北)和肥(今河北省肥乡县西),对赵都邯郸形成严重威胁,赵国连忙向秦国求救,秦献公听说赵国危急,命令将军蹇与带领兵马前来救赵。

    蹇与听谋士郭佳之言,没有直取合肥,而是直接攻击少梁。这少梁本为梁国或梁伯国,春秋时秦灭梁,为少梁,战国时属于晋、魏。听得少梁危急,公叔痤连忙带兵从合肥撤退,来救少梁。大军昼夜兼程,来到少梁,秦军早就在那里等着了。趁魏国远来疲乏,未等魏国稍事休息,秦国就发动了闪电般的攻击。

    秦国是生力军,魏国征战已就,早已人困马乏,措手不及,被秦国杀得大败!秦军乘胜追击,直追出五十多里,只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一战,俘虏了公叔痤,斩首无数。秦国一战克魏,缴获物资无数,攻取了庞城(今韩城东南)。安排好防守庞城之事,蹇与并不久留,带领人马,得胜而归。

    公叔痤被押解回秦都栎阳,见公叔痤被五花大绑地押来,献公慌忙下殿,来到公叔痤的面前,亲自解去其缚,对公叔痤道:“老将军得罪了!请老将军上座。”

    公叔痤被秦所擒,气愤不过,大骂道:“哪有你们这样打仗的?还没等别人摆好阵势就加以进攻!”

    秦献公也不生气,笑嘻嘻地道:“得罪老将军了,请老将军恕罪!”

    原来这秦献公当年在魏国时多受公叔痤的照顾,对公叔痤感恩万分,见他生气,也不以为意,最后让他在秦国将养了几日,便送他回了魏国。

    此战后不久,秦献公无疾而终,享年63岁。献公去世后,其子秦孝公即位。

    少梁之战后,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处于秦、韩、赵三国包围之中。为避免三国威胁,魏惠王采取不若则避之策,于次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以退为进,暂时避开了三国的兵锋。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关注本书。
………………………………

第一百零九回 招贤令引得贤臣来

    书接上回,且说那秦献公去世后,其子秦孝公即位,孝公即位时二十一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

    孝公元年(前361),黄河和?山以东有六个强国,秦孝公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侯、韩哀侯、赵成侯并立。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

    为抵御秦国肆扰,魏国大肆修筑长城,从郑县筑起,沿洛河北上,北边据有上郡之地。楚国的土地从汉中往南,据有巴郡、黔中。周王室衰微,诸侯用武力相征伐,彼此争杀吞并。

    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诸侯们象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国。孝公于是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了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从前,我们缪公在岐山、雍邑之间,实行德政、振兴武力,在东边平定了晋国的内乱,疆土达到黄河边上;在西边称霸于戎狄,拓展疆土达千里。天子赐予霸主称号。诸侯各国都来祝贺,给后世开创了基业,盛大辉煌。但是就在前一段厉公、躁公、简公、出子的时候,接连几世不安宁,国家内有忧患,没有空暇顾及国外的事,结果晋国攻夺了我们先王河西的土地,诸侯也都看不起秦国,耻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献公即位,安定边境,迁都栎阳,并且想要东征,收复缪公时的原有疆土,重修缪公时的政令。我缅怀先君的遗志,心中常常感到悲痛。宾客和群臣中有谁能献出高明的计策,使秦国强盛起来,我将让他做高官,分封给他土地。”

    此诏被后人称为求贤令,诏令一出,为大秦国引来了一位旷世的贤臣!

    此人名姓卫名鞅,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曾师从与李悝、吴起,受二人影响很大。后商鞅来到魏国,听说公叔痤向来极其爱才,便来到公叔痤相府,公叔痤和他谈了半晌,惊为天人,待商鞅为上宾。(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商鞅在魏国时,公叔痤曾多次向魏惠王举荐此人,极道此人具有经天纬地之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世良臣。惠王听他说得如此如此玄乎,便无可无不可的道:“那你就把他叫来吧,我先看看此人到底有何异能,令丞相如此青眼有加!”

    公叔痤引商鞅到了惠王宫,惠王打眼一看,心中想道:“丞相把此人说的如此玄乎,我还道是何等了不起的人呢,原来此人如此其貌不扬!”

    这商鞅生的五短身材,脸黑貌丑,两只耳朵却是奇大,显得十分的不协调。心中嫌恶他的相貌,行动上便不免怠慢,商鞅见惠王对他待答不理,十分傲慢,他也是个年轻气盛,恃才傲物之人,不想阿谀巴结,二人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商鞅就起身告辞了。

    归来后,公叔痤对商鞅道:“我好不容易给你争取了一个机会,你为何不及时把握呢?”

    商鞅道:“多谢相国好意,但卫鞅认为,君和臣的关系,有时候就像弹琴者和听琴者的关系。弹琴的人自然要把琴弹好,但还需有一个好的听众。琴弹得好,听众的修养也好,才能听的如痴如醉,听众如痴如醉,反过来也会影响弹琴者的情绪,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和谐。反过来说,琴弹得好,听众的修养不够,听不懂,就不会喜欢,弹琴的人也不会开心,这种情形,无异于对牛弹琴!卫鞅之所以不被重用,可能是磨练的时间还不够吧!”

    公叔痤无语。

    之后公叔痤又多次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因对商鞅第一印象不好,都被魏惠王挡了回去。

    转眼间两年时间过去了,公叔痤在和秦国少梁之战中被秦国生擒,后虽被放归魏国,但毕竟年事已高,连惊带气,回国后就一病不起。临终之日,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公叔痤挣扎着起身,对惠王道:“老臣以人格保证,卫鞅虽然貌丑,但确有大才,此人之才不次于我,足可担当丞相之职,陛下能用此人,魏国当可再度复兴!”

    魏惠王见他又再唠叨此人,不由得心中厌烦,满脸不耐。见惠王脸色不快,公叔痤又补充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陛下一定要相信我!如陛下不愿意重用此人,那就把他杀了,以免被他国所用,成为魏国的大敌!”

    惠王心想:“此人相貌如此丑陋,能有啥大才?”心中不屑。

    公叔痤死后,公叔痤心腹偷偷告诉卫鞅,说丞相建议惠王要杀了他,让他速速逃走,卫鞅笑道:“他不听丞相要用我的建议,难道就会听从要杀了我的建议?丞相对我恩重如山,我岂能不参加他的葬礼?”

    公叔痤葬礼之上,卫鞅扶棺大哭,哭的数度昏死过去。哭道最后,又哈哈大笑道:“丞相青眼高义,奈何言不被用,相能君庸,卫鞅在魏,又能如何?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卫鞅去矣,魏国危矣!”

    说罢,以头叩地,蹦蹦蹦三响。叩罢起身,转身就走,跨马直奔秦国而去。

    卫鞅到得秦国到底是何结果,请听下回接着说。
………………………………

第一百一十回 面试三次终…

    书接上回,话说这卫鞅来到秦国,先是拜见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这景监是卫鞅的同学,虽多年未见,但毕竟同学关系不比其他。那时大臣都有举荐贤才的任务,凡自己举荐的贤才被君主所用,不但朝中又多了一个自己人,也算是立了大功一件。

    见卫鞅大老远的从魏国来投奔自己,景监自是十分欢迎。遂请卫鞅坐下吃茶,闲聊。景监听了卫鞅一番表白,感觉此人确是个人才。立即向孝公引荐。孝公此时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听说有贤才来见,自是十分欢喜,令景监速速召卫鞅过来。

    卫鞅到得孝公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