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西周当国君-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叔说的是……井田?”
“是啊,怎么,王上有什么疑问吗?”
子旬被商离的话问得莫名其妙,当即一脸疑惑地看着商离道。
还有什么疑问吗?疑问大了去了好吗!?
听到这话,商离忍不住在心中嘶吼道。
这尼玛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搁这玩井田制呢?你咋不让老子玩禅让呢?
诶?等等,现在是西周初年?哦,那没事了……才怪咧!
身为历史系研究所,商离自然知道井田制这种奇葩制度。
所谓的井田制,简单说就是将一块地分成九块,宛如九宫格一般。其中周围八块属于私田,而中间那块则属于公田。
当然,说是私田,实际上这些田并不属于农民,而是属于领主的。从本质上来说,农民其实是租领主的田去种,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佃户。
而与佃户不同的则是,这个年代的农民是不需要交佃租的,取而代之的则是农民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帮领主将九宫格中间的那块公田耕种掉。
等粮食成熟之后,周围那八块私田的产出完全属于农民,而中间那块公田的产出则完全属于领主。
说白了,这种制度完全就是在原始社会“财产归公”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原始时期人们并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一切财富都属于集体,人们每天都付出劳动,为部落赚取食物,进而获得分享食物的权力。
后来随着文明的进步,部落中那些更加具有力量,亦或者是更加具有智慧的人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身份更高的人。这些人不需要劳动,就有权分享部落的财富,吃到其他人打猎获得的食物。
再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逐渐掌握了农耕的技巧,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食物。在这个时候,那些身份更高的贵族也就跟着吃起了粮食——当然,打猎获得的肉类他们也是有权分享的。
不过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财产私有制逐渐被人们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身份更高的人自然就吃不到大锅饭了。不过能够获得那种身份的人也大多不是庸才,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最终搞出了井田制这种制度,让其他人帮他们耕地。
之所以会是井田制而不是直接搞出税收制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原始习惯的遗留。毕竟以前不论是打猎还是农耕,本质上都是底层用劳动去供养上层。贵族们搞出井田让底层帮自己耕地大家都能接受,你要是直接索取人家的私人财物,底层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至于什么由于人才不足,行政效率有限,无法有效收税什么的都是次要的。上古时代一个国家拢共也就一千多号人,下面再分一些贵族,每个贵族管理的平民也就那么几个。就算自己亲自上去收,也不至于收不明白。真正让井田制存活下去的,主要还是上古习惯的遗留。
78。坑爹的上古农业
井田制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合理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
相较于后世的税赋制度,井田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想想也知道,公田的产出完全归贵族,只有私田的产出才是自己的。只要那个农民不蠢,就知道应该怎么做——精耕自己的田,粗耕公家的田。
虽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贵族们特意规定农民必须先耕作公田,而后才能在自己的私田上劳作。但是农民们也不蠢,让我先耕公田没问题,我随便扒拉两下应付差事不就行了吗?反正你也没对公田的产出做了明确的要求,到时候你还能以此来惩罚我不成?
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如此,那贵族们对公田的产出做出一个明确的要求不就行了吗?比如说要求公田的产出不得低于周围私田的平均值什么的。
以前商离读书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后来他了解了上古时期的农业之后,才明白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后世的中国人时常调侃自己是天生的农耕民族,然而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事情是天生的?在3000年前的上古时期,中国人对于农耕的态度其实和后世的黑叔叔没有太大的区别——靠天吃饭。
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这个年代的中国人种田其实也是和黑叔叔差不多的,都是把种子往地里一丢就不管了的。在这种情况下,农作物的产出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人可能又会说了,你这是扯淡。种子一丢就不管了,这样能种出粮食吗?要知道,小麦和水稻那可都是需要精耕的作物啊!
没错,小麦和水稻确实都是需要精耕的作物。但问题是……这年头中国人的主要作物并不是小麦和水稻。
小麦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欢的是夏天炎热干燥,冬天寒冷湿润的气候,天然和中国夏天炎热湿润,冬天寒冷干燥的季风气候不符,因此汉朝之前,小麦在中国的种植范围是非常有限的。直到后来,随着全球气温降低,北方变得寒冷了起来,小麦才逐步在北方被推广开来。而在商周时期,小麦是一种非常不受待见的作物——这一点从“麦”字的归属权就能看得出来,这年头的“麦”指的是大麦,而非小麦。
至于水稻,这东西确实是中国的本土作物,其产量也确实非常高,但是由于其种植起来比较麻烦,因此在中原地区只有非常少量的种植。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年头中原种植的水稻主要是糯米,而非后世常吃的籼米和粳米!
吃过糯米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糯米这东西是不能多吃的,否则很容易消化不良。因此在上古时期,水稻虽然是六谷之一,但是种植面积也是非常有限的。
既然小麦和水稻都不是商周时期的主要作物,那么商周时期的主要作物是什么呢?答案是粟和黍。
所谓是粟,其实就是小米。而黍,则是黄米。这两种作物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花费大多的精力进行打理,将种子往地里一丢基本上就可以不用管了。等到了作物成熟的季节,依旧可以收获不少的粮食。
有了这两种“懒人神器”在,你还想上古时期的农民在地里花费太多的精力?做梦去吧!有那功夫,多去林子里打几只野兽回家吃肉它不香吗?
不要觉得上古时期的人们懒散,因为人的天性就是散漫的。像后世的学生那样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地学习知识,亦或者是像工人那样站在流水线旁一天到晚都保持一个姿势,那才是违反人性的。后世的人们因为没得选,因此只能那么做。可是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同啊,他们有的选,丰富的自然资源确保了他们即便是地里种不出多少粮食,也不至于真的就被饿死了——大不了就迁徙嘛,你见过哪本史书记载过商周时期发生过饥荒的?
也正是因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个底气在,因此哪怕是对待自己的田,这个时代的人们也是爱答不理的——兴致来了,就抽空去地里拔两根野草。兴致不好,那真的是十天半个月都不带去地里看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指望他们将领主的公田打理好?
想象一下,你放学刚回家,正准备将自己那有些灰尘的电脑擦拭一下,结果你妈跳出来叫你把房间也一起打扫了,你会怎么做?是真的听话将房间也一起打扫了,还是索性连带着电脑也不擦了?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言归正传,这个时代不单单只是农业技术落后,连带着人也是有问题的——要不然那些传说中的上古贤王怎么整天教训子民让他们努力耕作呢?没办法,实在是再不鞭策,这地里就真的长不出粮食来了。
很显然,上古时期的所谓“贤王”也知道井田制不靠谱,靠这玩意儿供养自己自己迟早要饿死,因此他们也没有真的太过依赖这东西,而是经常组织人手去狩猎,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肉食。
事实上不单单是和平时期,连带着战争时期这个时代的人们也是经常去狩猎的。由于地里产不出几粒粮食的缘故,因此这年头的战争后勤也压根不靠后方运输,而是依赖前线狩猎——对,你没看错,就是前线狩猎。这边大军正行军呢,那边统帅就派出狩猎团去林子里打猎,以此来解决今晚的军粮问题。
而除了前线狩猎之外,随军牛羊也是重要的军粮来源。这年头大军行动的时候往往会带上大量的牛羊,一边走一边宰杀,用这种方式解决后勤问题。
不单单是商周时期,实际上直到西汉,汉武帝派军西征西域的时候,大军也是带着牛羊出发的。否则从关中运粮食,十吨粮食送到前线的可能连一吨都不到。而带牛羊,则至少不会出现一千斤的牛羊走到前线只剩一百斤的情况。
79。废井田难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这年头人们对于农业的依赖度极低,因此贵族们其实也并不重视井田制以及公田中的产出。后世就有学者曾经指出,井田制实际上只是一种概念,历史上并未真正实行过这种制度。
当然,学者这里所说的并未真正实行过井田制应该是指贵族们对于井田制的重视程度极低,并没有去严格地框定农民们的劳动过程,并且对劳动产出做出明确要求,而非指井田制并不存在。
有人可能会感到很疑惑,既然贵族不对井田制的产出抱有期待,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抱着井田制不放呢?
答:因为井田制其实是封建制度的一种。
井田制下,农民不单单要为领主耕作公田,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相应领主的号召,去帮领主办事情——比如说给领主修个宫殿啊,亦或者陪着领主去打猎啊,还有跟着领主出去打仗什么的。
发现了吗?所谓的井田制,其实就是西欧中世纪的封建采邑制。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其实就是领主的领民,而井田,就是领主的领地。
当然,相较于西欧的封建采邑制,井田制框架下农民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毕竟井田制是从原始部落的财产公有制发展而来的,农民帮领主干活其实和部落时期部落成员跟着首领出去打猎没什么区别。虽然理论上农民帮领主打猎都是无偿的,但是实际上在打完猎之后,领主都是会将狩猎的猎物分享给农民,以此来犒劳他们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井田制下领主的权限并非是无穷的。像西欧那样贵族随意处决领民生死的情况在井田制下是不存在的,哪怕是领主,想要办成一件事情也必须要得到绝大多数领民的同意——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是特别离谱的事情领民都会同意就是了。
而除了以上这些之外,井田制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方便组建军队。在井田制下,由于农民都有绑定的贵族,因此在平时的时候,贵族们可以经常将农民召集起来,演练军阵。等真正上战场的时候,同一个贵族带领的士兵不仅相互认识,而且由于平时经常演练并且一起出去狩猎,早就已经产生了默契,可以在站场上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
简单说,井田制其实就是上古时期的社会基石。这种制度是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的,并且也确实给这个时代的人带来极大的方面。
可是理虽然是这么个理,但问题是……商离他不能接受啊!
身为21世纪的历史系研究生,他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