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西周当国君-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井田制已经不适合我们宜国了。”
商离毕竟是历史系的研究生,“标准答案”那简直是张口就来:
“井田制起源于上古,距今已有数千年时光。如今随着文明发展,井田制已经不再适合当今宜国。”
商离只说了不再适合,没有明说到底为什么不适合。如果是论文答辩的老师的话,可能会刨根问底,但是子更显然是没有那种水准的,事实上身为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商朝人,他连什么是“文明”都听不懂,但是又不好意思问,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很没文化,因此在听到商离的糊弄之后,他也只是点了点头,假装自己听懂了,而后继续问道:
“那不知,在废除井田制之后,王上准备如何支付我们的俸禄呢?”
在子更看来,什么文明,什么适合,那都是扯淡,真正在重要的还是自己拿到手的工资。
“是啊是啊,敢问王上,以后我们如何领俸禄了?”
贵族们一听这话,当即也不讨论了,全都巴巴地看向商离,想要知道自己之后将以什么方式领钱。
“很简单,赋、税。”
商离看了众人一眼,笑着说道。
商离所说的是“赋、税”,而非“赋税”,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后世经常将“赋税”和“税”混为一谈,这其实是不对的。与“税”不同,“赋税”其实是两种东西。其中“税”很好理解,就是土地中的粮食产出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至于“赋”嘛……其实光看这个字的写法就知道了,左边一个“贝”,右边一个“武”,明显是和武力有关的东西。
没错,所谓的“赋”在一开始其实就是指在打仗的时候农民需要接受征召,接受贵族的指挥,参加战斗。后来随着职业军人的诞生,征召兵被逐渐淘汰掉了,不过这种“赋”却没有因此而直接取消,打仗的时候领主征召农民帮忙运输粮食什么的,其实都能算在“赋”里。
井田制下农民本身就是要接受领主的征召,帮他们干活打猎的,因此商离直接将“赋税”一并赐给他们,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原来如此。”
在商离将“赋”和“税”的定义解释过之后,子更和一众贵族全都点了点头。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自家天子所说的这种“赋税”制似乎并不会太过伤害他们原本的利益。
“对了,王上。既然井田制不再实行,那么我们每个人又应当分到多少户食邑呢?”
这时候,一个年纪较大的贵族突然站了起来,对着商离拱手问道。
商离凝目望去,发现说话之人正是当今宜国最大的贵族,名叫子英。
这位子英和商离的关系其实隔得已经有些远了,至少是无法和子更子旬这种“亲”叔叔相提并论的。人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宜国最大的贵族,主要还是因为他家祖上的关系。话说原本他家祖上是可以继承腾蛇部落邦伯之位的,不过他祖上却没有那么做,而是将位置让给了更有才能的弟弟,也就是商离这一支的祖先。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这一支在腾蛇部落有着特殊的地位,拥有的井田也是最多的。
如今听到商离要废除井田制,其他人不急,他反而是最急的那一个。毕竟在场其他贵族要嘛井田没他多,要嘛关系比他和商离要更近。他们可以静观其变,谋而后动,可子英不行,不快点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怕就要被商离“宰”了分肉吃了。
另一边,在明确了子英行为的内在逻辑之后,商离微微一笑,说道:
“太阿不必忧虑,还请稍安勿躁。”
太阿是商朝三公之一,由于子英一系的特殊出身,在进位天子之后,商离特意给他封了这么一个官职——当然,仅仅只是官职而已,他的工资其实还是按照原先腾蛇部落的时候的标准发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商离穿越至今,其实也没给人发过工资,因为国家一直处于迁徙中的缘故,所有人其实都是吃老本的。
“还请王上能够细说,否则老朽今晚只怕都睡不着觉。”
商朝时期人们说话还不像后世那么弯弯绕,在听到商离的话之后,子英立马追问了上去,想要搞清楚自己到底能够分到多少食户邑。
“食邑方面大家不必忧心,之前你们有多少户食邑,如今你们的食邑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动——当然,如果你们原先的食邑在战争中战死了的话,那么予一人这边也是不会弥补了,这一点望诸位能够明白。”
值此动乱之际,继续沿用原本的人际关系其实是最稳妥的方法,因为这可以有效避免人们在面对动乱时候产生不必要的恐惧。
而且对于商离来说,这么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尽量减少各家贵族的食邑。
如果重新分配食邑的话,那么商离势必要给他们补满符合户数的食邑,这显然会损害商离的利益,因为所有人的食邑在之前那场周奄大战中都已经阵亡过半了,现在要给他们补满食邑,就意味着商离这边要减少自己直辖的农民数量。
而继续沿用之前的人际关系则不同,商离既能保持如今的农民归属状态,所有人又都挑不出刺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82。奉天承运天子诏曰……
“如此……甚好。”
子英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今既然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自然就没有其他话好说了,当即对着商离拱了拱手,而后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其他贵族也都差不多,原先他们还以为商离要拿他们开刀,因此全都急得不得了。如今眼见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侵害,于是全都闭上了嘴巴,老神在在地端坐在原地,等待商离抛出下一个议题。
而商离也没有让他们等太长的时间,在子英回到原位之后,他再次开口说道:
“如今既然谈及食邑,那么索性我们将贵族等级也一并制定出来吧。将来再有人因为功勋晋升贵族,我们也好以此为标准为其配属食邑,诸位以为如何?”
“来了!”
听到这话,在场的贵族全都心中一凛。所有人都清楚,制定贵族等级只怕才是这次会议的重点,之前的明确各家贵族食邑数量不过只是一道开胃菜罢了。
“敢问王上,何谓贵族等级制度?”
身为宗伯,子更自然是当仁不让,第一时间跳出来提问的。
“所谓贵族等级制,说白了就是将贵族们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而后每个等级获得不同的待遇。”
商离也没有吊胃口的意思,简单明了地向众人述说了自己的规划:
“予一人决定,将宜国贵族划分为二十级,其中最低级的为公士,最高级的为彻侯!”
想各个爵位的名字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因此商离索性将后世秦国的二十等爵位制给照抄了过来。反正现在商鞅的祖宗康叔封都还没被封到卫国去,也不用害怕有人跳出来向自己索要专利费。
“二……二十级?”
另一边,在听到这话之后,在场所有的贵族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怪乎他们如此反应,实在是商离这步子扯得有些太大了。要知道,商代是没有贵族等级制的,后人熟知的“公侯伯子男”五等贵族制是在东周之后才逐渐完善起来的。在此之前,“男”指的是天子派驻地方履行某项任务的官员,“侯”和“伯”都指各个诸侯国的首领,“公”是对某些有身份的人的尊称,而“子”则专门用来称呼王室成员。
在商代,用来区分贵族地位的更多的是他的官职,以及和天子之间的关系,而非其本身所具有的的爵位。如今听到商离要将爵位确定下来,以此来区别贵贱,贵族们难免错愕。
当然,错愕归错愕,事关自己的利益问题,贵族们还是发挥出了超乎以往的智力水平,与周围的人讨论起了在这次变革中自己可能的得失。
理是越辩越明的,很快,所有的贵族就都发现了贵族等级制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有效地避免自己家族因为当代没有出现可以当官的人才而快速衰落下去。
商代贵族起的快,衰落的也快,因为商代贵族的食邑其实是和自己的官职挂钩的。要是没有官职了,他们这一支就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衰落下去——除非他们这一支跑到没人的地方,自己建立一个国家玩。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听到商离说福利待遇跟着爵位走,而不再单单跟着官职走之后,贵族们全都心动了。现场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全票支持了商离的提案。
“既如此,那予一人便为在场诸位先册封一遍爵位。”
商离见状,笑着拍了拍手,而后便有一个侍者站了出来,拿着一块写着字的绢,当众念了起来。
众人的爵位商离早就已经制定好,并且将其写在绢上了。如今眼见众人没有不同意见,当即让人当众宣旨,将这件事情彻底定下来。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
好吧,老朱搞出来的这“奉天承运”四个字还是很有逼格的,为了让自己的第一道圣旨显得更有格调一些,商离直接无耻地将老朱的发明创造给窃取了,反正他祖宗现在连个受精卵都还不是,也不怕他出来找自己的麻烦。
侍者念诏的速度很快,毕竟整个宜国拢共也没几个贵族。不一会儿,他就将众人的爵位全都念好了。
“我的爵位是中更?中更是几级爵位?”
这时候,四叔子旬第一个跳出来,对着商离问道:
“还有,二哥的爵位是右更,这又是几级爵位?”
子旬的二哥就是宗伯子更,因为他身份特殊,因此商离给了他更高的爵位。子旬和子和全都是中更,唯独他是右更。
“中更是二十等爵位中的第十三级,而右更则是第十四级。”
商离简单地回答了一下子旬的问题,而后继续说道:
“具体的爵位等级予一人之后会命人刻在石板上,供诸位观看的。至于诸位的所属爵位的待遇嘛,目前予一人的意见是维持现状不变,等三年之后,再按照多退少补的标准进行调整,诸位以为如何?”
如何?当然是不如何了!没有人愿意当“多退”的那个,至于“少补”的人,也不愿意等到三年后再少补。但是没办法,他们无法跳出来反对商离的建议,毕竟爵位这东西是对他们有利的,在这个制度下,他们的财富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不是像原先那样,天子只要撸了你的官职,你可能就要将手中的食邑全都交出去了。因此虽然有些人心中不甘,但却始终没有人跳出来反对,全都默认了商离的提议。
“好,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么从今天起,我宜国便开始实行二十等军功授爵制!”
商离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顺势抛出了最后一个议题:军功授爵制。
贵族之所为是贵族,不是因为他们天生高贵,而是因为他们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武力。在鸣条之战之前,商人也只是夏朝统治下的平民罢了。而在鸣条之战之后,商人才成功夺取天下,其领袖更是成为了受命于天的天子,连带着他身边的人也都成为了贵族。
83。房事即国事
因此,谈及贵族,就必然少不了军功。后世商鞅变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