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革清-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他们去你们满清那边当狗官么?”霍崇嘲讽道。
李卫竟然毫不尴尬,“霍爷,以你大才,朝廷竟然没请霍爷出将入相,乃是朝廷识人不明。既然已经如此,何不请霍爷的兄弟谋个出身。大家都不用觉得朝不保夕,还能让百姓少受些苦楚。”
“真不愧是李兄你,我以前只是知道满清的官员未必都是废物,没想到李兄起止不是废物,还很优秀呢。”
李卫仿佛完全没听出霍崇的嘲讽,继续说道:“霍爷。按在江浙见过霍爷的檄文,讲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俺就是江苏人,知道朝廷入关后的确杀了许多人。不过霍爷这才几年,已经杀了二十万官军。进京一次就杀了上千人。死在霍爷手里的士绅没有五万也得有三万。霍爷若是打下天下,又准备杀多少人。旗人几百万,当过朝廷官员的人都是有家有口,还有霍爷说的那些士绅,加起来也得有一两千万人口吧。霍爷容不下他们,他们都得死。改朝换代就是如此,为了这江山,人命算得了什么。朝廷入关杀了许多人,霍爷打江山杀几千万人。谁都别说谁好到哪里。”
霍崇心中感叹李卫这厮看着匪气,肚子里有真东西的。哪怕是诡辩,说的也颇有点悲天悯人的意思。
“既然霍爷有惊天动地之能,何不让天下少死些人。若是霍爷肯把人命当人命看,派人到朝廷做官吧。只要霍爷的人真能救百姓,不让百姓枉死。这可是功德一件。起码这几千万人都明白霍爷的好处。”
霍崇本想让李卫住嘴,别说这屁话了。不过转念一想,既然不想杀李卫,就把他打发走吧。“李卫,你回去告诉弘昼,把河南与江苏的官员委任都交给我,我就不进京杀他。”
“这……”
“你给我闭嘴!”霍崇喝止了李卫,“就这样。他愿意,我今年就不派十万人马杀进京城。他不肯,就在京城洗干净脖子等着吧。从山东到京城的道路,我熟得很。”
李卫还想说点啥,霍崇对王东陆命道:“把他带出去。别杀他。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王东陆立刻命警卫们架起李卫就走。李卫嚷道:“霍爷,让俺说完。”
然而警卫们快步拖走了李卫,“霍爷,你不要开玩笑……”李卫的呼喊声快速远离,最后完全听不到了。
第270章 丰收(六)
李卫回去的路上,就见道路边的庄稼长势都非常好。开镰收割的百姓们忙忙碌碌,把金黄的麦子割倒。看到麦田的密度,李卫皱起了眉头,想停下马,到路边看看。
刚有了动作,负责押运李卫的人员喝道:“别乱动。”
“几位兄弟,俺只是想看看你们的麦子,怎么就敢种这么密。俺种过地,只是想看看。”
“看什么看!”一直对李卫十分严厉的押送人员喝道。话音方落,负责押送的队长说道:“都督下令,他只要不跑,可以让他看。”
听到是霍崇允许,李卫心中生出警觉来。离开淄博的路上,李卫心中就没停止过翻腾。对霍崇的恨意如怒涛般在心中翻滚。作为雍正的忠臣,李卫想为君父报仇雪恨。
然而凌驾在这恨意之上的还有更激烈的情绪。回想起与霍崇坦率的交谈,李卫不得不承认霍崇的确指出了当下最核心的问题。士绅们已经完全成为一群只懂得靠占有土地颐指气使肆意剥削掠夺百姓的恶棍。
仅仅是恶棍也罢了,失去了经营能力的士绅们更成了一群废物,一群精于算计凶狠狡诈的废物。而大清江山就建立在这群废物之上。
霍崇这个反贼不仅拥有力量,更拥有见识。认清了这个事实的李卫跟感觉到警惕,以及伴随警惕的惶恐不安。缉捕了这么多盗匪,李卫其实看不起盗匪。因为他们是坏人,智勇全都用在为非作歹之上。
此时李卫倒是宁肯霍崇只是个普通逆贼。只有这样,大清才有可能保住江山。建立在无能之辈基础之上的大清,面对霍崇这般大智大勇的逆贼,真有可能会输个干净。
但此时也已经不是瞎想的时候。李卫跳下马,走到了田边。地里的麦子刚割下,土地还没有翻耕。就见到一排排一列列的残梗清晰展现出耕种密度,地上的麦子则饱满丰盈。只是看过去,就知道丰收已经注定。
眼前的丰收已经无可置疑,这份丰盈让李卫陷入了完全的绝望。霍崇可以轻松利用丰收的粮食征召更多军队,之前关于‘十万人杀入京城’未必是一个简单的威胁。
回京城的道路上看到好些土地,整个山东仿佛被祝福过一样,李卫见到的都是丰收。
从抓紧收获的百姓身上完全看不出被霍崇这逆贼统治的恐慌,百姓们很开心的收获着自己的粮食。这场面看的李卫更加恐惧。这些百姓是真的把霍崇的大汉政权当了朝廷啊!
离开山东,李卫日夜兼程往京城赶。进京之后立刻求见弘昼。在军机处,李卫先将自己写好的厚厚一份奏折交给弘昼,随即向弘昼复命。将此次出使的过程事无巨细的讲述给弘昼。
旁边是军机处的大臣们,他们的脸色越来越差,却没人喝止李卫。
弘昼年轻的面孔稍稍有些扭曲,看来他的承受力可比这些军机大臣和李卫差远了。
听李卫讲述了霍崇对满清政治体系的描述,弘昼再忍不住,大声喝道:“够了!”
李卫低下头,心中叹气。他完全能理解弘昼为何不能接受,因为李卫也是这一路上反复挑战自己的心情,才勉强接受了霍崇对于满清制度的描述。
然而接受了霍崇的描述,就只能承认霍崇的评价。满清制度内人员就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毒蛇,满清制度本身只会产生狗皇帝与狗官。再洁身自好的官员,进入这个制度之后就成了狗皇帝与狗官的帮凶。
承认这些就否定了自己所有正义性,对于自以为是朝廷的人来说,绝不能忍。
“李卫,你这是要为逆贼张目么!”已经有人怒喝道。
李卫没吭声,静静忍受着指责。
军机大臣们纷纷指责着李卫,仿佛李卫就是霍崇的党羽。甚至有股杀了李卫,霍崇引发的叛乱就能就此消灭的味道。
“都不要说话!”弘昼喝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痛苦,“让他说,让他说完!”
李卫感觉弘昼是准备等说完之后再处置,大概会把李卫拖出去杀头吧。
想到死,李卫心中更是痛楚。李卫深恨自己没有万夫不当之勇,如果有,见到霍崇的时候就会拼了性命击杀霍崇。只要杀了霍崇,便是被霍崇的手下剁成肉酱也在所不惜。
李卫深恨自己没有经世济民之才,如果自己有,就可以让大清变得富裕。自然不会给霍崇作乱的空间。更不用承受霍崇冷酷额度的评价,‘满清制度只会让整个天下陷入整体贫困,百姓们贫困致死,便是士绅其实也过的朝不保夕,战战兢兢。整个天下沿着穷困的坡一路滚下去,一直滚落到深不见底的坡底,在那里撒发着恶臭,自行腐烂。’
李卫深恨自己没有霍崇那样无比精妙高深的奇巧淫技,能制作出犀利无比的火器,让一群泥腿子仓促间组成的人马轻松以碾压朝廷训练有素的官军。
与这些对自己无能引发的羞耻与痛苦相比,被杀反倒没什么了。反正李卫要为朝廷尽忠,等霍崇打进京城,李卫也是个死。
既然如此,把大清朝廷面临的深渊清楚的指给皇上看,或许就是李卫现在能做的最大的忠诚了。
随着李卫继续开始讲述,那深渊越来越清晰,军机处内陷入了可怕的沉寂。仿佛屋内没有别人,李卫只是一个人疯疯癫癫的自言自语着离奇的幻觉。
讲述完霍崇的见识,李卫又讲述了沿途所见的丰收局面。配合之前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大汉政权在山东完全站稳脚跟,霍崇这个坐寇成功转化为山东官府的现实也被揭露出来。
最后一段讲述完毕,李卫只觉得身体仿佛被掏空。挤出最后一点精力与勇气,李卫说道:“皇上,臣已经将所见都写在奏折之中。若是再给霍崇三年两载,他只会更凶恶。无论如何,都请皇上赶紧做出定夺。靠等,只怕等不来霍崇内讧。”
第271章 丰厚的收获(一)
李卫不仅做好了被罢官的准备,更是考虑到被下狱。然而回想起雍正的恩宠与提拔,李卫并不后悔自己对弘昼所说的一切。
得知老十三请他过去,李卫立刻出发。见到靠坐在软塌上的老十三,李卫赶紧上前施礼。老十三没让李卫起来,只是叹道:“李卫,见到你,我就想起先帝提拔的人剩的不多。”
李卫鼻子一酸,眼中已经有了泪水。赶紧说道:“还请王爷保重身体,此时得靠王爷支撑局面。”
老十三命李卫起身,“见到霍崇,就给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有过向弘昼禀报的经历,李卫这次讲的简单明快许多。老十三始终一言不发,等李卫讲完,他突然咳嗽起来。越咳越厉害,仿佛要把肺给咳出来。太医与老十三的亲随赶紧上前,好不容易才让老十三缓过来。
让太医等人下去,老十三叫过满脸不安的李卫,“就你所见,霍崇能做到他所说的么?”
李卫赶紧应道:“王爷,臣只见到山东的粮食,确实丰收。还有件事,臣百思不得其解。按朝廷所说,霍崇没读过书。臣与霍崇交谈,此人定然读过书,还是自幼读书。朝廷若是再将霍崇视为工匠草寇,是大错特错。”
老十三皱起眉头,“霍崇的字,先帝见过,你十四爷见过,康熙爷也见过。他们都是写字的行家,一看就能知道是装着写不好字,还是真写的不好。”
李卫提醒道:“十三爷,俺见过那么多读书人,讲个道理都讲不囫囵。霍崇已经不单单是讲道理,臣现在真不明白这货到底是个什么出身。”
听到这么一个问题,老十三觉得找到了关键。不过他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对李卫说道:“你向皇上写的奏折,里面甚是胡言乱语。那些道理是反贼的道理,你怎能当真!”
李卫愣了愣。心中虽然也已经猜到会遇到如此斥责,却还是有些希望老十三只是敷衍一下。就应道:“王爷,臣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就回去反省。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去吧!”
李卫很想再劝,却知道自己劝不动这些位高权重之人。只能受命而去。
这边满清高层在为此次接触气急败坏之时,从农村一线回来的高庞兴奋的禀报了此次下基层的收获后,忍不住询问起霍崇为何会向满清合盘托出大汉政权的核心理念。
“高庞,你觉得这些理念错了不成?”
“当然没有。都督,我只是觉得满清若是按照咱们的理念行事,岂不是也会变强。”
“哈哈。你莫要用你的想法去套别人。别说满清,你从基层回来,已经按照理念制定的政策行事的百姓们对这理论有多少认知?”
高庞一愣,心中的激动登时弱了,“都督,百姓们所求的并非理论,而是政策带来的利益。”
“正是如此。真正在意理论的本就不是多数,能够根据理论,结合眼前的实际局面制定出适合当地具体政策微调是少数。至于利用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对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构架出理论的就更少了。你也是状元,觉得满清那边有几个人能做出政策构建。”
稍一思考,高庞的激动全然消散。他叹道:“都督,我并未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