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清-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说,是俺没答应。”
  先给王维昌洗脱怨恨,霍崇看了看面色气愤的战士们,知道怨恨已经归于自己。
  “同志们。咱们不许虐待俘虏,不许枪毙俘虏。这么干对咱们有好处。八旗军让出江宁,就是因为他们的人里头有人被咱们俘虏过,后来被释放了。之后又回去接着当兵,又被抓。听说那货第二次被抓,举手投降快得很。这才两次活下来。算这货聪明。”
  听到这里,阵列中传出些嘲讽的笑声。气氛稍微好了点。
  “这次有同志被杀,还死的很委屈。大家生气了。俺要问大家一件事,大家看到老太太小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没有把他们当敌人看。看到那些老弱妇孺,你们觉得他是弱者,不是敌人。都想想,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话说完,没有人立刻回答。霍崇却觉得气氛已经发生了变化。那是很微妙的变化,却是真正的变化。曾经被霍崇转移到自己身上的怨气开始形成乱流,不再是万众一心盯着霍崇不放。
  “同志们。我们的敌人不是只有大男人。俺要说,以前部队没有讲清楚。一般来说,老太太和小孩子并不会参加到战斗里,谁也想不到他们会攻击咱们。不过,满人无论老少,都觉得咱们是敌人。他们不论老少都会攻击敌人,也就是攻击咱们。满人只要看到攻击无效,就会跪地求饶。这次俺要强调,以后所有在战场上扑向咱们的人,都是敌人,都可以开枪击毙。”
  说到这里,霍崇感受到怨恨之情快速消失。良家子出身的部队中的年轻军人们理解了霍崇所说的要点,明白了大家的意外伤亡乃是自己对敌人定义的范围的缺失导致。
  然而没有人喊出‘鸡犬不留,老幼杀光’的话。
  霍崇等了一阵,依旧没有人在气愤下喊出这样的话。
  松了口气。霍崇又欣慰又感动。
  华夏的良家子就是良家子,只要部队有系统的教育,有完备的纪律与贯彻执行。良家子们宁肯承受自己的些许伤亡,也做不出屠杀的恶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良家子们本就如此善良,所以在霍崇知道的历史中,他们做出无数令外国人无法理解的行动。因为那些本就不存在善良文化传统熏陶的外国人,更是被他们的军队改造成了妖魔鬼怪。他们已经无法理解什么叫做善良。
  在这个工业时代残酷竞争的洪流中,中国从不缺乏善良,只是缺乏工业化的武器装备与训练而已。
  解散令下达,战士们有些情绪低落的离开操场。霍崇很心疼大伙,却也没办法让大伙完全理解他们在面对什么。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阶级斗争本就够残酷了,在此之上又混入了民族情绪。
  满人就是认为天下是他们的,在他们能利用的炮灰用尽之前,满人上层死都不会放手的。满人们又认为自己所有的都是满人上层赐予,错误的相信保住满人上层的利益,就等于保住了满人的利益。
  这次战斗只是掀开这残酷战争的一丝丝面纱,大概以后还会出现更残酷血腥的战斗吧。
  霍崇实在不想去设想未来,只能关注当下。当下局面是江宁城,也就是南京城,落入了汉军手里。
  夺取这里就意味着新的起点,霍崇必须在已经发生的现实基础上继续推进大汉政权,譬如,如果要称王或者称帝的话,得先想个国号才行。
  对于大汉政权来说,国号的确是非常重要的烦恼。已经有了国号的满清就没这等麻烦。不管是北京政权还是盛京政权,争夺的就是大清这个国号。
  巴赛大将军率领四万多人马与滦州的七万盛京军苦苦周旋。大将军最期待的乃是先退回通州进行整顿,然而弘昼的旨意打碎了期盼。
  圣旨中,弘昼先宣布巴赛副大将军以前所有罪责一笔勾销。从副大将军的职务正式晋升为盛京将军。正职。
  当然,弘昼并非只会做口惠而实不至的事情。一批火枪火炮和粮草运抵大营,让遭受损失的盛京将军爱新觉罗·巴赛得以补充部队。
  这下大将军心中安定下来。只要有粮草武器,他就能坚持下去,继续与盛京叛贼作战。
  弘昼从回来的使者这边听完了详细消息,也放下心来。真的是国难思良将,亏得自己之前在十三叔指点下没有因为一时气恼罢了巴赛的官。
  如果这四万人马领军的是个京城内的逆贼,弘昼就得面对蜂拥而来的十万叛军。
  这边老十三听了弘昼的赞赏后并没有高兴,“皇上,巴赛决不能退到通州。不管他说什么,都不能退到通州。另外,河南先不用再管,将鄂尔泰与岳钟琪调回来。”
  弘昼已经写好了圣旨,只是还没彻底决定放弃河南。就问道:“为何不能让巴赛退回通州?”
  老十三也没有客气,直接点出要害,“叛军一旦到了通州,不可信的只会更多。”
  弘昼很不乐意听这样的话,他忍不住问道:“难道霍崇手下就对他那般忠诚么?”
  “皇上。霍崇当下不管如何嚣张,他的手下都知道只要朝廷缓过手来,就能致他们于死地。这些人为了活命,必然要追随霍崇。盛京逆贼那边是夺了权位。当年曹操南征,江东群臣纷纷要降。鲁肃说了什么?”
  这种问答已经不再是君臣奏对,而是身为长辈的老十三对于晚辈弘昼的教育。弘昼心中稍微觉得有点不自在,却立刻警觉到自己的这点不快。
  本来若是没意识到,反倒没什么。正因为意识到了,弘昼越来越觉得不舒服。
  怕自己真的生了十三叔的气,弘昼立刻把思路跟上了十三叔。满清皇子教育水平还不错,弘昼不用翻看书本就想起那段鲁肃与孙权的对谈。
  鲁肃告诉孙权:方才观察众人议论,都是想让您失误,不足以与他们共谋大事。当今我鲁肃可以迎接曹操,对于将军来说却不能。为什么这么讲?如今我迎降曹操,曹操理当送我回到故乡,品评我的声名地位,总还能做个小官,乘牛车,有随从,交游士大夫,慢慢升迁上去,也少不了做个州郡长官。而将军您迎降曹操,将把您作如何安置呢?希望您早定大计,再莫听取众人的议论。
  把这段回想一遍,弘昼忍不住赞道:“说得对,果然如此。”
  老十三并不愿意当着军机处官员的面将这段话陈述一遍,见弘昼已经想起,就继续说道:“此时不用管霍崇在南边如何。便是江南全部丢失,咱们夺回盛京之后,不过是再南下一次。当年多尔衮南下,咱们在关内并不无立足之地。此时已经全然不同。”
  弘昼没有立刻回答,转头看向内阁总理大臣老十四。就见老十四神色无奈,竟然没有要说的。弘昼心中有些失望。
  正想询问其他军机大臣,不成想老十四开口了,“皇上。鄂尔泰与岳钟琪都是忠臣。臣以为当用他们。然而用绿营杀八旗,可否再想想。”
  弘昼心中火起。这话并不是老十四先说,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人明着暗着提到过。
  八旗军中有满人、蒙古人、汉人。八旗之间互相厮杀,巴赛手下大多数是汉八旗,已经有人再说怪话了。譬如‘怎么能让汉人杀满人’这样的屁话。
  那种屁话只有少数混蛋的才说出口。反对绿营杀满人的可就多了,弘昼觉得起码两成的满人官员都说过类似的话。
  这些话让弘昼想起来就恼火。之所以调用绿营,不就是因为八旗没用么!
  在清朝初年,大多为汉人的绿营军的职责尚只是镇守疆土,但随着八旗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在三藩之乱中,清军就是以绿营为骨干,先后派遣了四十余万绿营兵作战。
  绿营课没有八旗的铁杆庄稼。吃的比八旗少,功劳比八旗多。到了是否要效忠弘昼的时候,那帮满人到想起绿营连个旗籍都没有,对付满人是以下犯上。
  弘昼觉得说这话的人或许都是支持盛京叛贼的吧,十分不快的说道:“十四叔,盛京叛贼们可不会在意我们是不是满人。他们若是进了城,就会放过太皇太后么?”
  老十四一听母亲的安危,心中登时惊慌起来。之前可没人敢触及老十四这块,老十四就没想过自己的母亲会如何。此时想到这点,老十四登时做好了与老八拼到底的思想重建。
  如果老八打下京城,不用说别的,老十四的亲娘死定了。


第285章 只能选择的道路(一)
  “龚宇。”霍崇看完文书找到的记录,的确有这么一个人。
  没想到霍崇竟然有做记录的习惯,孔不更连忙说道:“我等已经请到了他。”
  霍崇看到曾静神色间都是不快,就询问这位均田地的坚定支持者,“曾兄,你不喜欢此人么?”
  曾静微微欠身,“将军,此人甚是傲慢。”
  “恃才傲物?”霍崇立刻来了兴趣。原本霍崇也不喜欢这种人,然而孔不更与韦伯两人献策,让霍崇觉得自己大概才是那个恃才傲物之人。以前霍崇觉得这时代的人虽然聪明,却没什么智慧。经过攻略江宁之事,才不得不承认这时代的人真懂得这个时代。
  韦伯当即应道:“将军,龚宇虽然恃才傲物,却是有真本事。真傲。遇到大才,他也知道该折服。”
  曾静原本就很不高兴,此时大怒,“将军,那龚宇是真的看不起人……”
  被这三人如此讲,霍崇已经下定决心,“哈哈。顶多不能合作,见一见,见一见。”
  没多久,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被带了进来。就见他容貌清朗,举止荣聪。如果没有金钱鼠尾,就更帅了。
  简单的见礼,霍崇就请龚宇坐下。孔不更习惯坐一半、韦伯与曾静都是坐三分之二。龚宇施施然稳稳坐好,不急不缓。看到这里,霍崇心中非常喜欢。
  在大汉军中,霍崇费了好大劲才让全军都知道所谓坐的战战兢兢是错的。大家一屁股坐稳是正经。
  如果龚宇不是神经太大条,就是他对自己的学识有真正的自信。霍崇也不试探,直接问:“龚兄。我攻克江宁之后,觉得想走,又不想走。不知龚兄怎么看。”
  “将军为何要撤,为何不撤?”
  “撤,是因为原本目标只设定到攻克江宁城。此时江宁城到手,难免就开始考虑占据江宁城后的种种取舍。”
  “若是如此,将军何不将江宁城暂时交于放心之人把守。”
  “我的人马留在江宁城,难免要维持一条从山东连接江宁城的交通线。原本我并无此想法,一时间竟然没办法下决心。”
  龚宇微微闭上双眼,慢慢答道:“从山东到江宁。走济宁、宿迁、淮安、扬州、镇江。若是再把守杭州。不知将军以为需要多少人马才能守住这些要害。”
  “我其实不知道。所以才觉得难以取舍。”
  龚宇睁开眼,“将军,我听韦伯兄弟说,你要均田地。这等事以山东为据点,向西向南逐渐推行,大概得三四年才能推到江宁。然而三四年中河南、江苏、江南等地只怕已经烽火遍地。将军若是非得如此,不如先将此地交于投奔之人。令他们据守。江浙等地士绅反抗,将军还能令他们出力。这些人心中难免有所图,便是虚与委蛇,也会暂时听令。若是将军动手迅速,搞不好就能撑住。”
  霍崇连连点头,心中竟然清亮许多。原本霍崇坚信那句‘无法做出决定,要么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要么是因为觉悟的不够’。所以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