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清-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消息让弘昼理解了为啥冬季的时候霍崇那边毫无动静,以霍崇的奸猾,他既然回到山东,就不可能不做些啥。
  护送太皇太后与太后的人马已经接近了太原,这让弘昼放下心来。最为难的人已经到了安全所在,接下来就该轮到不那么麻烦的人开始迁移。
  弘昼下令还算是能信得过的八旗军开始西迁。不过这个并不强迫,若是不想西迁的话也可以不走。
  旨意颁布下去,弘昼好好睡了一晚。第二天上朝,朝堂上群臣立刻跪倒一片,都是请求弘昼不要西迁,留下来与逆贼决一死战的大臣。
  若是以前,弘昼定然要呵斥群臣。或者向群臣讲述西迁的理由所在。
  这次弘昼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帮家伙。如果不是有些人跪的腿部发麻摇摇欲坠,弘昼还准备继续看下去。
  让众人起来,众人如蒙大赦,连忙爬起。弘昼问道:“有谁愿意领军前去讨伐盛京逆贼?”
  按照方才那些人的反应,应该是起码两三成人主动请缨。然而弘昼问完,竟然无人请缨。
  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失望。弘昼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为难的问题。
  好在以前有了备案,弘昼继续问道:“若是诸位还没想好,今日下朝之后可以到兵部前去请求出兵。兵部会登记造册。”
  只是这么只言片语,事情解决了。竟然没有官员再提及前去打仗的事情,却也没有官员再提出任何与朝政有关的事情。
  弘昼没想到这帮人撂挑子的速度竟然这么快,回到宫内就叫来一众选好的官员。最先询问的自然是弘昼现在最相信的人,“孙嘉淦。粮食可曾布置好?”
  孙嘉淦赶紧回禀,“皇上,粮食分配已经好了。只是……”
  “不用担心。把手沿途粮站的都是廉亲王推荐之人。可以信得过他们。”弘昼答道。只是提起十三叔,弘昼心中又是一阵难过。
  孙嘉淦好名,所以分配粮食供应这样非得好名之人才不会染指的差事就交给他来做。
  等孙嘉淦禀报完毕,弘昼又听取了包括刘统勋等官员在内的回报。整个西迁的准备已经完成,或许是因为奇怪的暖和,执行的速度甚至比之前安排的要快。
  确定一路上的安排没问题,弘昼问:“让你等联络的大臣可都联络过了?”
  众人齐声答道:“都联络过了。”
  弘昼命道:“便请他们先出发。”
  “皇上,有些大臣不是很想走。”
  弘昼毫不为所动,“若是不想走,就让他们留下。”
  当事情搞到这个地步,已经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当晚,就有好些人向滦州赶去。
  第二天下午,已经有人开始南下,向着山东赶去。
  就在此时,京城西北的城门内,好些官员以及家属的队伍开始出城,进入军都陉。
  老八听闻弘昼竟然要迁都,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赶紧派人前去打探。
  这一来一回,又是四天。等打探的人带回了消息,确定弘昼是真的西迁,霍崇这边也得到了消息。
  会议上,一众正忙着要收拢大清河两岸百姓的将令与官员感觉莫名其妙。
  霍崇只能让这帮家伙相信弘昼没有疯,“什么叫做大浪淘沙?就是跟得上就带着,跟不上的就放弃,就淘汰。弘昼这么做,跟着他走的,大概就是忠于弘昼的人。所以我觉得弘昼这么做虽然凶险,却不是错了。”
  龚宇只觉得心中震动,扭头看向孔不更。就见孔不更此时也已经扭头过来,目光与龚宇相交。两人目光里都有着震动,霍崇的话点到两人都感叹过的事情。也就是所谓‘开国气象’。
  霍崇手下当然有各自的个性,虽然追随霍崇,却也不是傻乎乎的跟着那种。
  相对的,弘昼手下的文武官员之中应该有些是三朝老臣。弘昼想使唤这些人,定然是极为不顺畅。
  然而弘昼只要能安然抵达西边,跟着他走的那些人就只能听从弘昼一人命令。那时候弘昼再应对朝政,就不用和当下般混乱。霍崇果然是看透了这点,才会称赞。
  孔不更心中苦笑,这本是谋主的事情。结果主公比谋主还清楚的话,谋主又该靠什么吃饭呢?
  就在此时,钱清开口了,“先生,若是如此的话,这弘昼的危险在哪里。”
  “嗯……,我觉得应该是在太行八陉会不会被人截断吧。”霍崇不自信的答道。
  没多久,关于太行八陉的简单地图被挂起。有了图纸,众人看了看就明白了。
  韦伯先开口了,“不知满清张家口守军站在哪一边。”
  这个军事话题让一众将令们突然就不快起来。不过韦伯并不在意这点,他继续问霍崇,“主公,弘昼这么做固然能大浪淘沙,却也泥沙俱下。许多人非得做出选择。西北清军素来忠诚,京城的清军与张家口守军会怎么样呢?”
  一提起张家口,霍崇想起的却是那个网上精神罗马人的诸多笑话之一,“罗马正统张家口。”不过这里不是开玩笑的时候,更不用说开了玩笑也没人能明白。
  霍崇答道:“此时管不了那么多了。赶紧开始行动。河北大乱,满清更没有办法南下,我等就可以在黄河以南纵横驰骋。”
  说完,霍崇心念一动,问道:“韦伯,在河南有何要点?”
  韦伯果断答道:“虎牢关。”
  霍崇听完忍不住笑了一声。然后就发现自己的老部下们对于这个笑容颇有反应,而且是比较不快的反应。看来‘嫉妒使人面目全非’果然是对的。
  此时,河南巡抚田文镜正率领人马到了虎牢关。眼见虎牢关北边是层层山峦土坡,南边是河流。河道深,河水急。完全不适合行军。田文镜不禁叹道:“果然是雄关。”
  周围的随从也表示相同的看法。倒也不是这帮人拍马屁,事实果然如此。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是古京都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就在田文镜下令修建炮台等防御堡垒之时,在开封的官员们又是另外的反应。
  这些年痛恨田文镜乃是河南官员的共性,如果田文镜死了的话,这帮人是要放鞭炮庆贺才行。
  不过此时河南官员明显不准备这么干,毕竟田文镜只是逼得官员日子很难过,霍崇是真的派人在河南境内大大杀戮一番。杀官倒也罢了,官员们来自五湖四海。杀小吏就是对本地人动手,很是影响心情。
  当下众人都觉得田文镜要跑路,毕竟河南河北隔条河。有种玩笑的说法,河南巡抚晚上在黄河里丢块砖头,第二天京城就能知道。
  京城这边的消息也已经传到河南。皇上弘昼要迁都。众人都不太相信,却也不敢不信。
  商议下,信息汇集起来。逐渐有了条理。
  河南本身一马平川,四战之地。来自东西南北的兵力想进入河南,都很容易。守河南的就得放着四面八方的敌人。
  整个河南能够自守的地方竟然只有‘河南府’,就是洛阳府。洛阳府位于洛阳盆地之中。是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周山、邙山之间的洛河、伊河冲积平原。
  盆地内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北部为邙山黄土丘陵,中部是呈**阶地的伊、洛河冲积平原,南部为万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坡地。盆地呈东西狭长的椭圆形,地势自东向西倾斜。
  盆地内是广袤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气候温暖,物产丰茂。肥沃的冲积平原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丰收,使之能够养活密集的人口。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显然也有利于军事防卫,盆地周围山峦相交处的交通孔道上,历代设有多处关隘要塞,号称〃东有成皋轩辕之险,西有函谷崤函之固〃。因此,洛阳盆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建都之所。
  当即就有人质疑为何不定都洛阳。然而官员是读书人,虽然大多数不知道洛阳是怎么一回事,却从历史书上读过许多故事。当即有人嘲讽道:“哪里听说过定都洛阳前线!”
  想想也是,如果洛阳与西安都在手中,当然是守住虎牢关等要地,防备敌人从河南平原地区杀入洛阳。
  等天下有变,大军可以从洛阳出发,杀出虎牢关,开始在河南平原肆虐。
  众人讨论着讨论着,发现弘昼要迁都西安的办法竟然没问题。西北的清军数量众多,又都是精锐。掌握了西北军,又掌握四川与湖广。便是霍崇夺取了江宁又如何呢?
  这边有江宁出身的官员。讲述着如果是从上游顺江而下,及万大军可以轻易冲到江宁,对江宁城实施围攻。霍崇这边难以防备。
  不过说了这么一圈,最后众人还是得面对现实。朝廷全面反攻霍崇得好几年之后,当下河南注定要陷落霍崇之手。这些官员们到底要怎么做呢?
  不少人眼神闪烁,他们当了这么多年官,在河南也有不少土地。若是投降就能换取到自身安泰,想来许多人就敢将面前的同僚绑了,送给霍崇当见面礼。
  然而霍崇在山东的做法已经轰动天下,紧挨着山东的河南更是清楚的很。
  那些官员家的土地早就被霍崇没收,士绅家的土地也被霍崇夺走。霍崇在山东这么干,在河南肯定会这么干。投降霍崇就意味着家里土地要被夺走,谁也不愿意啊。
  商议就在这样毫无结果的局面下结束了。河南官员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上。自己的上头皇帝要跑路,可自己竟然连投降都没办法。史书上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第295章 只能选择的道路(十一)
  盛京八旗的正白旗副都统海兰眼见前面军都陉山道上逃窜的绿营人马,对着身边的盛京八旗军喊道:“兄弟们,追上把他们都杀了。”
  眼见敌人玩命逃窜,盛京八旗自然不肯放过。加快脚步追击着逃窜者。
  绿营兵们见背后敌人紧追不舍,跑得更快。追出去几里地。突然号炮声响,盛京八旗背后喊杀声大作。海兰连忙叫住人马,就听上方轰轰隆隆有如雷鸣般。不等他抬头,碎石已经雨点般落下。盛京正白旗旗丁只要被砸中,重则立刻毙命,轻了也骨断筋折。
  心知陷入重围,海兰哪里敢停留。后方想来已经退不回去,海兰指挥清军继续向前冲。
  然而逃走的绿营已经停下脚步,反身杀回,与海兰手下在山间道路上展开了厮杀。杀声震天,从坡上到坡下,到处都是混战的人马。
  见双方已经混战在一起,海兰心中稍稍有点安定,更多的却是后悔。如果自己没有小看绿营,如果自己停在军都陉入口,而不是这么追下来的话……
  也没时间给海兰继续后悔。激烈的交战已经有了分出胜负的迹象。八旗军与绿营军服号坎大不相同,便是曾经同属清军,完全相同的大概只剩下脑袋后头的金钱鼠尾。
  身为绿营主子的八旗军正不断被击杀,绿营兵不断击杀八旗军的同时步步进逼。
  这局面看的海兰一时无法理解。却也没时间再让他理解,后面喊杀声起,绿营兵后面杀了上来。八旗军腹背受敌,被围困在一处坡下。
  海兰眼瞅部下挤在身边,被围的如同刺猬般缩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