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清-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崇点点头,却没回答。就把那个电视剧的内容讲给众人听。
  这是明朝的事情,所谓大奸臣严嵩等人说服了嘉靖下达“改稻为桑”的国策之后,严党高高兴兴地跟嘉靖帝一起吃元宵去了。而清流们却围绕在裕王身边,商讨如何“倒严”,最终打算让谭纶去劝说胡宗宪,最好浙江能烧起一把火,加速严党的倒台!
  那么作为一项国策,从工业国家的目光来看,确实是有利于民的,那么为什么老百姓不买账呢?
  “为什么?”霍崇询问道。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能说出来。
  霍崇也不指望大伙能够明白过来,自己解释道:“因为国策这玩意是必须全盘执行。而一旦全盘执行,那些地方官员们就故意搞成激进过度。不管是对方懂不懂种植桑树,也不管是不是适合种植桑树,统统改稻为桑。”
  “啧啧!”钱清忍不住咋舌,秀丽的脸上带着杀气的钱清叹道:“这些人不怕死么?”
  “这就是所谓开国气象。什么叫开国气象,大家都是辛辛苦苦拼出来的,从上到下都知道纪律为何物。只要有纪律,便是某件事做错了,也不会导致全盘崩坏。反倒是给了通过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调整局面的机会。就如一个小孩子,啪的摔倒了,虽然疼的大哭,还是会站起身继续走。一个老头子,摔倒了,那可就真摔坏了。”
  这么一讲,一众马上打天下的兄弟姐妹们都没了兴趣。倒是韦伯问道:“主公,之后呢?”
  “之后?什么之后?”霍崇不解的问。然后霍崇才明白韦伯问的是什么,稍微讲了几句,就觉得这故事太冗长,不适合讲。想了想才说道:“我让文工团排演出来。”
  “演戏?好看么?”钱清有了兴趣。
  不仅是钱清,其他人也来了些兴趣,雷虎叹道:“先生,很久没有新戏了。”
  霍崇知道很久没有新戏了,之前的《白毛女》《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小猫钓鱼》等等戏剧,都是霍崇抄的。虽然经典,却是霍崇抄别人的。
  包括很多颇鼓舞人心的歌曲,也全是霍崇抄袭的。
  这些歌曲,戏剧,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点霍崇并不意外,然而霍崇不去抓这些事情,也就没人再搞了。
  想到这里,霍崇思路更开阔了一点。就问韦伯,“你认识能编剧的人么?”
  “编剧?要演戏么?”韦伯一脸茫然。
  戏子在清代是贱业,虽然王公大臣都喜欢看戏,却把这帮人当成玩物。正经人可不干这个,更不用说读书人了。
  霍崇只能叹气,这些事情看来还得自己干啊。
  又过一个月,高庞得到消息。一支文工团正在过来,要组织官员干部们看文工团带来的新戏剧。
  既然是霍崇派来的人,高庞当然很支持。在山东的时候就看过不少新戏剧,高庞这边连忙按照公文要求组织本地人手,将山东话的戏剧改编成江浙话的戏剧。
  不过江浙读书人也懂官话,高庞就请了老师等江浙读书人过来一起看看最新的文明戏,也就是话剧。
  陈铭泰接到邀请函的时候正在家里呵斥女儿,被仆人打断呵斥的时候还气得不能行,对女儿喝道:“我不会让你去当官。你看看那章程,那不是当官,是当黑心小吏!”
  呵斥完,陈铭泰拿起邀请函看了几眼,让仆人去告诉送信的,他会去看戏。
  这边陈小姐早就知道老爹不会答应,倒也是全让放开了心情,“爹。章程上说,华夏朝廷不再搞官吏分开,而是统统公务员。按照这个制度,以后我也能当巡抚,甚至是宰相……”
  陈铭泰气的一拍桌子,“胡说八道!你这是要当上官婉儿么?她什么下场!”
  “上官婉儿死,是政争。我不过是做官,又和她不同。”
  陈铭泰更怒,“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这书读到哪里去了?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么?”
  陈姑娘咬着嘴唇,这是她活这么大遭到的最不客气的斥责。甚至都不能称为斥责,而是羞辱了。
  感受着强烈的羞耻与不安,陈姑娘眼中有了泪花,转身就走。就如字面意义般哭着跑开。
  看到女儿的模样。陈铭泰心中登时后悔起来。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啊,陈铭泰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女儿,陈铭泰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卷入到这样不知未来的风浪里面去。
  最后陈铭泰到了后面,叫过来老婆,“你给她说,她要放脚,我答应了。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吧。”
  “什么?你不是说要和高……”
  陈铭泰赶紧对老婆瞪了一眼。老婆这才明白过来。其实陈家上下都知道陈铭泰其实是接受了把女儿嫁给高庞的事情,不过这种事情说出来的话未免掉价。
  一般来说,这得高庞亲自来到陈家,郑重的求亲才行。若是让陈姑娘听到,或者这消息传播出去,就成了陈铭泰攀高枝。
  陈铭泰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怎么能丢这个人!
  等戏剧上演的时候,陈铭泰就带着老婆和孩子们一起去看了。
  剧场内,先上来一个说书模样的人,用本地化将大概故事背景讲给众人听。
  陈铭泰听闻竟然是明朝的事情,又是改稻为桑的事情,登时就有了兴趣。
  第一场戏,自然是改稻为桑的政策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大概是严嵩等官员认同了在江南改稻为桑,认为浙江这边种粮食已经不赚钱,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所以大规模的搞这个比较合适。
  听了故事介绍,陈铭泰心中颇为认同。又有些对华夏朝廷的文化水平感到意外。
  便是江南的读书人,其实也不懂这样的往事。哪怕这些历史就发生在浙江。
  接着就是戏剧上演。
  在浙江淳安,一片隔着大江的农田,画面一转,只见全副武装骑马踏苗的明军和跪倒一地的老百姓……
  其实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并没有明白,“改稻为桑”本是好事,一亩田产的粮食没有一亩田产的桑叶赚钱多。而且税收也维持之前的不变,对于老百姓来讲,并不是坏事,为什么他们不愿意?
  假如,当地的老百姓同意了改稻为桑,自行把自己的农田变更成桑田,那么后来的决堤,后来的赈灾,后来的卖地通通就不存在了,本是两全其美的事,硬生生最后从这里开始掀起了一场全国风暴。
  江浙总督高庞与松江知府两人因为之前的事情已经闹到几乎互相不说话的地步。
  高庞虽然是江浙总督,但是松江知府却是军队出身。高庞知道自己不可能真正摧毁松江知府,不是松江知府不能被高庞免职,而是松江知府本人代表着当下华夏朝廷内最大的一股势力。
  这股势力都是追随霍崇起来造反的一批人。如果打倒了这批人,意味着霍崇最初的一批骨干遭到了清洗。
  高庞读过很多书,很清楚这等事是要在摧毁满清之后才可能发生。在不过占据有限土地的当下,随意动这批人,就是在挖霍崇的根基。
  到时候霍崇便是不吭声,作为军队里面的头目,被称为大姐的钱清得第一跳出来收拾高庞。
  既然搞不倒对方,高庞自然不会去搞。而且这戏是霍崇送来的,里面应该就有霍崇的打算。高庞认真的看。
  然后高庞就搞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变得糟糕起来。
  而台上讲述故事说书人也再次登场,把本该隐藏在内的矛盾直接讲述出来,“连杭州知府马宁远也搞不明白,事情到底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随即说书人退场,表演马知府的演员上台,一脸困惑的大声喊道:“改稻为桑乃是国策,上利国家,下利你们,我就不明白了,这天大的好事,为什么就是推行不下去?”
  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国策制定是农历正月十五,差不多二月底的样子,而浙江淳安插秧差不多是五月底了,这中间有三个月的时间,按此推断,马宁远应该不止一次的劝说老百姓不要种稻,改种桑。结果老百姓还是插上了秧,最后无奈,执行毁灭性踏苗行动。
  马知府下场,说书人再次上来,讲述道: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会觉得这个杭州知府马宁远是一个坏官,他故意践踏老百姓的土地。
  其实,转念一想,一个知府,亲临前线,指挥稻民的产业化调整,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老百姓的收入的提高,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劝说,着实辛苦。从这个细节上来看,马宁远其实是一个做实事的实力派干将,只要上面的指示来了,必然全力以赴!
  他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想急于办好这项差事,只不过采取的方式让人心中不是滋味
  ……
  在提出问题之后,剧情矛盾随即急转直下。百姓们看到官兵前来,反倒更是担心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全部开始阻止。
  然后,一位官员见到推搡的众人,高声喊道:“造反啦!这些人造反啦!”


第309章 解决问题(十四)
  戏演完了。华夏朝廷的观众按照礼貌给与掌声,只是参加的人员并没有特别热心。高庞更是心不在焉。说起来这也算是皇帝赐戏,又牵扯到政治斗争。绝不会是让大伙只看个乐呵就完事。
  果然,等戏看完,这边来的人就给高庞等官员送来了霍崇写的东西。高庞看了看封皮,上面写了《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动建议》的标题。打开看,却是关于干部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却不限于,团体建设,拓展运动,观看节目,心得报告等项目。
  看来这场戏明显也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部分了。高庞边想边继续翻,就见下面是霍崇写的一份‘戏评’。翻开一读,高庞就读了进去。
  华夏朝廷没有私人幕僚,却有配备秘书。秘书见高庞读的认真,赶紧问道:“总督,是不是先开会?”
  “开会?什么会?”高庞不快的问。说完,他突然想起来,赶紧翻看前面的。霍崇是要求看完戏之后立刻讲这出戏。
  霍崇在命令后做了解释,刚看完还有印象,若是过几天就忘记了。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高庞赶紧下令开会。会议人员聚集起来,高庞就说道:“都督下令,开会。会议内容就是那出改稻为桑的戏。”
  众人当即露出抗拒的神色,高庞轻轻点了点桌子,“不用怕,我不会先说我的看法。都督写了他的评论,我来给大家读。”
  便是如此,松江知府王维昌还是说道:“非得这么急?”
  高庞当即把霍崇的命令让众人传阅。看着熟悉的霍崇的字,众人知道高庞没开玩笑。虽然不少人对高庞有意见,却反倒让他们不敢拒绝。如果高庞根据这个告一状,霍崇发怒的话,大伙没任何人能承担得起。
  见这帮武将为主的家伙们不得不老实,高庞拿起霍崇的影评念起来,“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若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定然会对革命事业造成很坏影响。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确定一个基本概念。矛盾无处不在,包括大家互相看着不顺眼,就是矛盾的表现方式。但是矛盾的内在属性决定矛盾本质。就如炸药包内在填充的火药,决定其引发必然是爆炸一样。至于何时点燃炸药包,则是外部因素。内在属性决定矛盾本质,外在因素决定矛盾何时被引发,在内外作用下,矛盾才会呈现。诸位同志,我听说之前因为松江县的事件引发大家的不快,特此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