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清-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霍崇没说错,就意味着龚宇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权力。虽然与礼部尚书比较,的确不够大。但是在礼部当中已经算是极为强大的权力。
  正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听霍崇叹道:“吏部的差事,需要的是一个能公允,又能看透各种阴谋诡计的人才才能担当。龚宇,你才干不差,就看你想不想做。或许,你觉得礼部尚书更适合你。”
  被霍崇说到脸上,龚宇已经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再争夺,赶紧答道:“陛下,臣只愿意为陛下效力。”
  “两码事。你自己当然想做些自己想做的。然而很多事情哪里能那么舒服。尤其是礼部,和你想的那种文人混进来就能有出身,那是绝不会那般。”
  龚宇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这段时间可也不短了。龚宇只是见到霍崇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礼部建设,虽然不会小看霍崇,却是真的感觉霍崇或许没有想太多,或者是不够多。
  此时眼见礼部已经要完成,霍崇可就把接下来的话讲给龚宇听。必须得说,龚宇虽然也想着能拉拢几个亲信进礼部,然而龚宇完全没有要把礼部搞成他小天地的想法。
  ……毕竟么,还不到考虑这个的时候。
  霍崇一句话就让龚宇再没了这个心思,龚宇担心起来自己该怎么才能让霍崇放过。
  左想右想,突然想起自己被选出来担当的职务。东汉时期,改革尚书常侍曹,组建了一个新的职权部门,称之为吏曹,这也就是吏部的雏形,之后一直沿用。魏晋以后,又将吏曹改成为吏部,至此,吏部算是彻底定型。
  吏部这一职权部门定型了,但其所管理的事务,其部门职责还是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总的来说,就是负责管理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的。要说吏部的职权大不大,确实挺大的,都负责管理其他各部门官员的任免、调动了,这还不是掌握了其他官员的生杀大权么!所以,隋唐时期,就将吏部直接列为六部之首了。
  自己在礼部里面管人事,当然要把这些承担起来才行。龚宇赶紧应道:“陛下,臣还得多请教陛下,到底以何种标准为礼部人员标准。”
  龚宇本以为霍崇可能要卖关子啥的,不成想霍崇爽快答道:“标准很简单。礼部里面不要不干活的人。夸夸其谈的文人,想成为礼部成员。在我活着的时候,他们不要做此想法。”
  听着如此精准的回答,龚宇只能点头,“谨遵陛下教导。”
  各个委员选出,经历了一年多的礼部事情终于进入了尾声。到底是哪一位礼部成员能够成为礼部尚书呢?众人都憋了劲头。
  霍崇却又开口了,“礼部尚书,三年一任。请同志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投票,我会根据投票结果,发布谁是礼部尚书的公告。那么,请开始吧。”
  龚宇得知自己以一票之差败给了罗义仁,发现自己竟然没有无比失落。固然是因为拥有了礼部内人事安排的权限,此次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有赚到的多不多的分别。
  同样,礼部尚书竟然是定期选举的说法,让大伙都有些心平气和。
  按照规定,礼部尚书是个责任制的职务。如果任期内没出问题,三年一次,定期选举。
  如果出了问题,由选出的各个委员决定是否召开礼部会议。或者由皇帝霍崇下令召开礼部会议。对事情进行讨论,对于是否重选礼部尚书做出决定。一旦决定,那就要重选礼部尚书。而新的礼部尚书,从上任开始,就继承上一任的任期。等任期结束之后,再进行新一轮选举。
  归根结底,礼部看着是一个谈理想与现实的清贵部门。然而礼部又是一个极为讲究责任政治的部门。
  想到礼部尚书要承担的责任,龚宇都有点同情罗义仁啦。
  罗义仁倒是没有丝毫自怨自艾。他把于浅请去,请教起关于于浅在部队里面进行思想建设的事情。
  于浅并没有藏私,就把自己的案例大概讲述一下。说完之后就告诉罗义仁,此事着实不容易。便是礼部成员,也拥有太多层次与不同看法。想统一想法,完全做不到。
  “我本就没有想统一大伙水平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于支部长的做法很有效,能帮着大伙认知事情。”
  于浅赶紧答道:“那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先生和大师姐教的。他们若是不教,我怎么会懂这些!”
  罗义仁听到这话,心念一动,竟然有了想法。等工作完毕之后,罗义仁去见了霍崇。却见钱清在霍崇这里,两人泡了茶,明显是想喝茶聊天。罗义仁正想走,却被霍崇叫住。
  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罗义仁当即就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陛下,臣以为,要培训出一批懂逻辑的,分到各个部门,尤其是在礼部内。对各种事情进行逻辑分析。尤其是对大伙的言行做逻辑分析。”
  霍崇笑道:“这办法听着很美,真的执行起来,或许很难。”
  罗义仁连忙点头,“臣知道。现在有几个真的懂逻辑学的,臣知道的人里面,只怕一只手的数都没有。可不这么做,只怕是更多政策反倒伤了陛下英明。”
  钱清听到这话,微微一笑。霍崇叹口气,“算了,这等事的确可以试着做一下。反正满清本身毫无威胁,若是华夏能推进到讲逻辑的地步,也的确是个大进步。不过……呵呵。”
  “陛下想起谁来?”罗义仁跟着凑趣。
  “我想起了雍正。”霍崇答道。
  “雍正?”罗义仁有些讶异。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霍崇想起雍正一点没毛病。
  哪怕是从民间的说法里面找证据,根据逻辑推导一下,也能看出很有有意思的地方。
  民间讲述雍正与霍崇的关系,有个很普遍的说法是,‘先是王爷当了反贼,后来是官员门都成了贪官,成了反贼党羽。现在连一个工匠都成了反贼。皇上看事情的眼神,也太奇怪了。’
  百姓们的感觉是雍正尖酸刻薄,凶恶无情,对于王爷、官员、匠人都痛下杀手。
  可从现在看,老八就是起来造反了,在盛京立了一个朝廷。
  老八能逃出生天,就是老八的党羽们暗中勾结霍崇,为霍崇进京杀雍正做出了重大贡献。
  至于霍崇这个匠人么。雍正也没看错霍崇么。只是雍正从一开始就没想到霍崇已经决定要造反,这才是雍正死掉的原因。雍正太傲慢了。
  把这些理顺,罗义仁更有兴趣的问道:“陛下,还请说说。”
  霍崇笑道:“雍正和他爹不一样。雍正有人性。他爹康熙么,呵呵,一个专制帝王,人性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人性……陛下说康熙就是坚信自己掌握权力,臣能理解。然而雍正的人性如何表现?”
  “雍正的人性,在于他的政策里面包含了正义的逻辑。所以你说起逻辑教育,我突然就想起此事。在雍正看来,反贪是一种正义。贪官本身就已经错了。然而在康熙那里,抓贪官是定向的,为的是打击敌人。至于贪腐本身对不对,康熙觉得无所谓。因为贪腐是动摇不了康熙的皇权。康熙在意的只有皇权,并没有正义的逻辑。这是我认为,追求正义是人性的表现。”
  “追求正义么……原来陛下做判断也很求简单。”罗义仁若有所思。
  “我本来也不是一个复杂的人。而且我觉得我有人性,这人有了人性,很多时候当然会粗枝大叶,偷懒耍滑。这也是人性。”
  听霍崇这么讲,钱清噗嗤笑出声来。
  罗义仁听到这话,也觉得很对。正想告辞,突然想起个问题,“陛下,既然康熙没人性,他会不会偷奸耍滑。臣听闻的说法里,康熙好像并不是一个偷奸耍滑之辈。可他也不是那么勤于政事之人。”
  “既然说了逻辑。那么勤政是结果,还是原因?”霍崇问。
  罗义仁思忖片刻,猛的想明白了许多,“陛下,那么康熙作为一个专制皇帝,他的勤政只是为了保住皇位,而不是推行正义。所以康熙才会有远比雍正好几十倍的名声。因为康熙需要的就是掌握权力。推行正义这种人性,是很得罪人啊!”
  “说得对。这就是不同结果。”霍崇说完,端起了茶杯。
  在满清这边有个端茶送客的规矩。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便端起茶杯请客用茶。来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来送客,客人也自觉告辞。
  不过霍崇并没有这样的‘人性’,但是罗义仁却见钱清有些慵懒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明显是等着罗义仁赶紧滚蛋。
  趁着霍崇端茶的时候,罗义仁自然告辞了。走出了霍崇所在,门关上。罗义仁觉得哪里不对劲,却也说不出来。不过此时罗义仁最想的乃是赶紧把听到的消化一下。就把感觉不对劲的事情完全抛到了一边去。


第365章 礼部新气象(一)
  当老实巴交的三师弟开始向外宣传钱清最初是作为‘小师妹’而不是霍崇徒弟的身份加入霍崇早期团体,这个看着很有意思的小小过往以惊人的速度传开来。
  正如试图操纵舆论的那些人的常见手段,后续内容跟着一波波的放出来。这次明显没有出现假新闻。讲述的内容都是事实。
  钱清悲惨的身世使得她十分警惕,霍崇为了让钱清安心,也为了能够确定知识传承的法统,所以才收了钱清当了霍崇的弟子。
  龚宇等人觉得消息放到这里大概就够了。凡是明白这件事含义的人都知道不能再过度深入。毕竟有些事情是实事,钱清就是霍崇的弟子。在这个时代,师父和徒弟之间的关系就是长辈与晚辈。放出这些消息的目的并不在于指望让这场婚姻得到所有人的接受。只是尽可能的让支持者能够多些合理的理由。
  然而钱清明显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到心里,她已经跑来住到了霍崇这边。钱清的舅舅杨友芳还亲自来了一趟。这位老朋友与霍崇说话还是忍不住称呼‘霍兄弟’,看得出,钱清的舅舅并不那么乐见这门亲事。但是杨友芳也没有反对这门亲事。
  与霍崇吃饭的时候,杨友芳喝了几杯酒,酒劲上来,就叹道:“霍兄弟,钱清的命是你救的。这孩子也就是你的人。这次……唉……钱清是真的愿意。还请你好好对她。”
  这边陪着喝酒的也有专门跑回来的杨望富。杨望富这次回来带着在江浙娶的老婆,见到钱清就把钱清拉走说话。此时杨望富倒是很释然,明显对老爹这态度有些看不上。
  好在杨友芳作为钱清的长辈,答应下来这件事。杨望富就没再说什么。
  得到了长辈同意,钱清明显是轻松了许多。霍崇也知道事情决不能这么简单,却也就是这么简单。很多决定必须有人承担压力,霍崇此时就到了这个关头。
  好在此时推行了《婚姻法》,合法结婚已经变得十分有趣。合法性在于是否申请,公共性则是是否请了许多人大排宴宴。霍崇鼓起勇气,要钱清和自己领证去。钱清只是愣了愣,已经笑逐颜开。
  两人去办证的时候倒也没什么,除了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气氛有些尴尬。
  霍崇拿到了结婚证,忍不住叹道:“这就成亲了啊。”
  钱清拉着霍崇的手臂,凑在霍崇耳边问道:“先生是不是害怕被人反对,所以先把生米煮成熟饭?”
  “呵呵……”霍崇觉得自己这辈子遇到过这么多事情,以尴尬和无力应对的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