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侠帝-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朱厚炜作出这一决定以后,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的李芳,顿时就成为了朝廷文武百官极为关注的人物。
而李芳对此局面虽说有些意外,但他还是欣然应对,并积极地开始构建起了新的东厂体系。
似乎是为了平衡,就在东厂机构整合的第二天,朱厚炜紧接着又宣布将锦衣卫现有的南北两个镇抚司扩充为东南西北中五个镇抚司,并且朱厚炜还如法炮制,命东厂也照此办理,同样按照锦衣卫的分法,分出五个镇抚司来管理相应方向的事务。
经过朱厚炜如此调整,锦衣卫也就开始了变动,同时东厂因兼并调整而出现的些许人心浮动之意,也被李芳借着设立东厂五个镇抚司的机会给平复下去了。
一时间,东厂和锦衣卫开始正大光明地大肆进驻大明各地设立办事衙门,各地的文武官员则探头探脑地观察着风向,以便随波逐流。
然而内阁和六部的官员也不是吃素的,正当东厂和锦衣卫各自整合时,兵部和都察院就分别向各地军政衙门下文,要求各地文武官员加紧自查并核查往常军功情况。
只是这一下,就显出了文官方面各个衙门的地位,随着这些指令发出,大明各地的巡抚和巡按当即闻风而动,开始严格审核起辖区官军的军功情况。
一时间,整个大明军中就出现了一波巡查高峰,着实查办了不少文武官员。
当朱厚炜的嘉靖元年正常开始以后,他和杨月之间也渐渐地要有结果了。
因为很明显,朝廷群臣的记性很好,这年刚一过完,接连不断的催促皇帝朱厚炜纳妃的奏疏就又一次堆上了朱厚炜的御案。
与此同时,杨廷和夫人喻氏的病已经被杨月给治得差不多要好了,一旦喻氏病愈,那杨月留在京城的理由也寥寥无几,届时就需要看朱厚炜要作何行动了。
对于将时间管理得行云流水的朱厚炜,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了,眼看着正月快要结束,朱厚炜就找了个时间来到武英殿,并叫来了李芳。
由于李芳最近忙着整合东厂之事,所以他最近很忙,平常都是由丘聚和谷大用轮流在朱厚炜面前听用。
当朱厚炜来到武英殿中坐了约一刻功夫以后,李芳就快速地走进殿内,向朱厚炜行礼请安了。
这次朱厚炜因为有事要问李芳,所以就想让平常随侍左右的翰林官员和给事中官员们,暂时到武英殿的右偏殿中待一会儿。
然而这些近侍官员都是属于清流,犯言直谏就是他们赖以立足于士林和官场的根本,所以他们根本不同意皇帝朱厚炜私下搞事,硬是要陪在一边旁听。
朱厚炜看着这些神色各异却毫不妥协的近侍官员们,只能无奈地笑了笑,而后说道:“好吧,朕行事一向光明磊落,也不怕你们看。”
随后朱厚炜就对李芳说道:“大伴,若是朕所料不差,皇后应该已经知道杨月存在了吧?”
李芳一听朱厚炜提起这事,当场就应和道:“皇上英明,皇后娘娘确实已知晓杨姑娘的事了。”
朱厚炜听到此事后不置可否,其实他是故意没让东厂对皇后保密的,因为他觉得早晚都得面对,还不如不瞒的好。
不仅如此,听完李芳回复的朱厚炜又继续问道:“杨阁老夫人喻氏的病是不是快要被杨月治好了?”
李芳这边早已将一应情况查探清楚,朱厚炜这边刚刚问,李芳就立马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喻氏的病情已去了大半,约莫等到月底,就要彻底好了。”
在听闻李芳的回复后,朱厚炜就微笑了起来,等到晚上用了晚膳,朱厚炜就主动跟皇后姜凤秀提了此事。
由于姜凤秀已提前了解此事,所以她心中有数,现在她对于朱厚炜主动提及杨月的事还是很满意的,这说明朱厚炜很尊重她,并且朱厚炜自登基即位以来,一直没有额外纳妃,在这点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了。
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姜凤秀就提出要赐予杨月一些首饰,朱厚炜也同意了,并且就准备在下个月的月初将娶杨月进宫之事向杨月坦白。
正当东厂和锦衣卫全都在各自大肆整合各自体系时,嘉靖元年的二月也悄然来临了,虽然此刻京城之中寒意依旧,不过朱厚炜与杨月的感情也升温到了顶点,所以就在二月初二这天朱厚炜来找杨月的时候,朱厚炜就向杨月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杨月乍一听朱厚炜的身份,第一反应就是以为朱厚炜在跟她说笑,不过在随行左右的近侍官员纷纷表明了各自身份以后,杨月这边一干人等才不得不相信朱公子就是当今的皇上朱厚炜。
到这时,杨月这边的一众人等顿时沸腾了起来,纷纷向朱厚炜行了大礼重新见过。
在向杨月表露身份并回宫后,朱厚炜就直接将他要迎娶杨月回宫为妃之事,跟内阁首辅杨廷和明说了。
首辅杨廷和虽说此前已经听大儿子杨慎说起过这事,心里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饶是如此,他依旧还是感叹命运无常。
就在内阁开始进入帮朱厚炜纳杨月进宫为妃的程序的第二天,皇后姜凤秀所派出的宫中女官也带着金银首饰,来到了杨月宅邸的门口,并将一应首饰公开赏赐给了仍然处于震惊中的杨月。
第42章 医书安定妃子心
当杨月从宫中女官手中接过当今皇后姜凤秀所赏赐的那一套头面首饰后,她的心绪也终于从奔涌激荡中恢复了过来,只见她十分守礼有序地答谢,并送女官出府,而后她就抿着嘴,呈现出了一副坚强的模样。
侍女杨梅见状立马担心地问道:“小姐,你怎么了,可是觉得皇后所赐的这副头面首饰有何不妥之处?”
此时杨月看着侍女杨梅那担心的神色,就立马微笑了起来,并说道:“方才我只是觉得深宫之中定然十分讲究行止规矩,不过随后我就想到皇上与我情比金坚,我此番嫁入宫内也定然不会受苦。”
杨梅见小姐如此坚信皇上与她的情分,只好先赞同道:“这是当然,皇上对小姐你情深似海,小姐此番入宫,定能幸福无忧。”
然而杨梅虽然嘴上如此说,其实她心中终究还是比较担心,因为今日皇后虽然特意差遣女官送来了头面首饰以示接受了杨月这个将要入宫的妃子,但杨梅早就听说宫中诸事极为复杂难测,此番她将要随小姐入宫面对所有,她也不知道小姐以后会不会真的在宫中过得幸福无忧,不过作为与小姐一起长大的贴身侍女,她杨梅如今也只能鼓起勇气随小姐进宫一闯了。
就在杨月这边接受了皇后的首饰赏赐后,平常日理万机的朱厚炜也没忘了安慰杨月,由于现在礼部已经开始正儿八经地按照朝廷礼制推动册封杨月入宫为妃的事,所以朱厚炜当下也不好直接到杨月府上相见,所以仅在两天之后,朱厚炜就特意让自己的大伴李芳与丘聚一起,带上两本宫内所藏的珍贵医书专程去杨月府上拜访,以安杨月之心。
最近李芳整天都在密集安排着东厂机构扩张一事,忙得几乎是脚不沾地,即便如此,他在接到朱厚炜的旨意后也丝毫不敢耽误,当场就与丘聚汇合,并各自乘坐一辆马车一前一后地朝着杨月府上行去。
正当马车朝杨月府上前行时,坐在马车中的丘聚那是相当高兴,因为皇上既然安排自己和李公公一起前去探望杨姑娘,那就是把他丘聚真正当做亲信太监看待了,从这时候起,他丘聚才算是真正地坐稳了御马监掌印太监的位置。
而此刻坐在第一辆马车中的李芳则很清楚,在这次的差事中,丘聚只是添头,主要还得靠自己来向杨姑娘解释皇上的良苦用心。
就这样,李芳和丘聚两人就在众多东厂番子的簇拥下来到了杨月府邸的门口。
如今杨月由于已经被礼部正式认定为皇帝朱厚炜将要册封的妃子,所以现在杨月的府邸面前早已不仅仅只是由东厂番子看护了。
这才过了两天功夫,杨月宅邸前不仅有早已正常看护在此的东厂番子,就连兵部都特意调了京营精锐兵马前来护卫了。
当然,这等场面怎能少了锦衣卫。为此,锦衣卫掌印指挥使高武特地派了锦衣卫千户,英国公大公子张溶亲自统领锦衣卫兵将守卫在杨月府邸周围。
相应的,跟随杨月前来京城的老管家还有那几名家仆和丫鬟们在看到府邸被众多官军重重护卫的这一庞大阵势后,他们着实被吓了一跳,整天战战兢兢的,生怕有什么错处,幸好杨月让侍女杨梅对他们好生解释了一番,方才让他们心思稍定,能够正常行事。
在这种情况下,当李芳和丘聚来到杨月府邸门前时,他们也是拿出了皇帝朱厚炜亲自赐予他们的令牌,才得以带着随行宦官穿过重重护卫兵将,方才进入了杨月的府邸,而护卫他俩的东厂番子则没被放行,就在原地守着马车等待李芳和丘聚回返。
李芳和丘聚二人在带着随行宦官们进入到杨月府邸的正堂当中以后,杨月也在侍女杨梅的陪同下走了出来,并坐在了正堂内的正座之上。
只见杨月刚坐到正座上,李芳和丘聚二人就率先向杨月作揖行礼,在杨月还以万福之礼以后,李芳就当先满面笑容地说道:“杨姑娘安好,咱家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李芳,咱家右侧的这位公公是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丘聚,万岁爷生怕姑娘在此烦闷,今日特意命咱家和丘公公送来两本宫内珍藏的医书供杨姑娘查看解闷,还请杨姑娘细细品鉴。”
说完,李芳左手一招,就有两名司礼监宦官分别捧了两本医书走到近前,杨月冰雪聪明,作为从小生长在官宦人家的大家闺秀,她很清楚司礼监和御马监这两个衙门在宫中的重要地位,心知这是皇上朱厚炜怕她心中没底,才特意让两名亲信太监前来送东西给自己的。
一念至此,杨月就立即笑着说道:“民女多谢皇上关心,那民女就收下医书了,还请两位公公向皇上转达民女的谢意。”
说完,杨月就让侍女杨梅上前接过了那两本医书,并妥善保存了起来。
看着杨月已经收下医书,李芳就继续笑着说道:“万岁爷还说,杨姑娘尽管放心等候,一应事宜皆有杨阁老操办费心,杨姑娘的家人杨阁老也已经派人前去迎接,姑娘只要宽心等待册封便好。”
当李芳说了这些安排后,杨月也淡然笑道:“民女省得,还请公公转告皇上,民女在此专心等待便是。”
眼见该带的话也带到了,李芳也就不再久留,随后他就说道:“那杨姑娘就先在此休息一段时间,咱家和丘公公便先回宫向皇上复命了,若是杨姑娘有什么事要找皇上,尽管跟守在府邸门口的东厂番子说一声即可。”
在听了李芳的安排后,杨月就说道:“那就有劳两位公公烦心了。”
李芳和丘聚闻言连道不敢,随后二人就带着宦官出了府邸,速速回宫向朱厚炜复命去了。
话说这杨月的父母确实已经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安排下朝京城赶路了,同时朝廷礼部这边也在筹备皇帝纳妃的一应程序礼仪,不过与此同时,身为大明皇帝的朱厚炜,也免不了如烹小鲜一般地每天处理各类政事。
几乎是必然的,当朱厚炜在文华殿中看到负责南洋那边的福建巡海道副使发来的奏疏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浮上了朱厚炜的心头。
第43章 文华殿中南洋事
在福建巡海道副使吕楠所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