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侠帝-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情况下,杨一清和邹文盛就立马答应了下来,朱厚炜随后又叮嘱了一些此次跟随他们前往南洋增援的官军情况,而后杨一清和邹文盛就辞别了朱厚炜,准备明日就出发前往南京集合此次去南洋的官军,他们这俩南洋督抚将在南京与南洋三司的所有官员和军队汇合,并一同去往南洋。
  当杨一清和邹文盛走后,朱厚炜就打开了此次内阁呈上来的关于调遣南京卫所军队前往南洋的具体卫所名录,当看到那些此次要去往南洋的十个卫所时,朱厚炜就笑了起来,他知道,有杨一清和邹文盛这两个熟悉军务的督抚在,此番跟随他们前往南洋的十个南京卫所的官军,必然会被操练得精锐不少,同时他也与内阁议定,以后南京那边的卫所就此便要正式担当起轮戍南洋的职责了。
  而北京这边的卫所,朱厚炜则决定要将他们大规模地投到努尔干都司那边去。
  没办法,每当朱厚炜远远地看向大洋彼岸,他就好似已经亲眼看到了那些此时正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威胁之中的美洲土人们的惨状,对于这一点,朱厚炜作为大明皇帝,自然是无法作壁上观的,必须地做点什么事才行,而深入控制努尔干都司,就是朱厚炜搞定此事最重要的一环。


第45章 京城风华阁臣还
  日子一晃而过,到了三月十五这天,期盼着在沧溟书院中挑选勋贵研修人员的朱厚炜,就于下午未时特意在武英殿中召见了管理五军都督府事务的五名掌印将领。
  当掌管五军都督府的五名将领向朱厚炜作揖行礼后,朱厚炜就对五名将领当中的英国公张仑说道:“朕一直很期待沧溟书院的修习成果,如今三月之期已到,朕想要将沧溟书院当中学有所成的学员均分到五军都督府之中钻研六科学问,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所有勋贵都明白皇上设立沧溟书院是想要让众多游手好闲的勋贵子弟能够精研六科学问,而统管五军都督府的这五位掌印将领也很清楚这一点,在此情况下,掌管后军都督府事务的英国公张仑便当先说道:“陛下英明,如此一来,沧溟书院的诸多学员们定然能够学以致用,以壮我大明声威。”
  当英国公张伦表态过后,在场的其他四名掌管五军都督府事务的将领也纷纷出言赞同,朱厚炜见状就对一旁的锦衣卫掌印指挥使高武下了任务,让其安排人手于三日之后,跟随这五位掌管五军都督府事务的掌印将领前去沧溟书院之中挑选可用之人。
  朱厚炜安排完此事之后的第五天,杨月进宫为妃的日子也如期而至了。
  在三月二十这天,杨月就在众多宫中女官和太监的簇拥下,带着自己的侍女杨梅,经过礼部拟定的一系列极为严谨雍容的仪式,被正式册封为了皇帝朱厚炜的贤妃,并就此进入紫禁城陪伴朱厚炜生活。
  由于朱厚炜平常相当随和,从不会出现那种将宫中宦官和宫女肆意杖责致死之事,所以朱厚炜的后宫之中一向相当祥和,而朱厚炜在娶了贤妃杨月进宫后,皇后姜凤秀也与贤妃杨月相处得不错。如此一来,朱厚炜平日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愉快了。
  话说在快要到三月底的时候,朱厚炜正在文华殿中处理当日的最后两封奏疏,可随后他就发现这两本奏疏竟是徽王朱佑台和襄王朱佑櫍所上,关键这两位亲王所上的奏疏内容也大差不离,徽王说自己需要更多良田以供花用,襄王则叫屈说自己名下有田地被附近民户所占。
  若是以前也就罢了,现在朱厚炜一看这些亲王提起田地之事,心中就一阵阵地不爽,他总觉得自己得尽快解决此事,若是放任大明上下的权贵乡绅们长久大肆吞没田地,以后定会出大乱子。
  抱着这种心思,朱厚炜直接在这两个亲王所上的奏疏上批复拒绝了他俩的所有请求,而后朱厚炜就拿起了最近自己爱看的努尔干都司的资料,并陷入了深思。
  朱厚炜只是微微沉思了半刻,就不再纠结,他知道要解决大明的田地之事需要等待时机,一时间急不得,所以朱厚炜就起身离开文华殿,去往后宫与皇后和贤妃二人用午膳去了。
  由于上午就已经早早地将当日奏疏处理完毕,到了下午,朱厚炜就得空来到了武英殿内,并让左右拿出自己早前收集的字画一一赏析了起来。
  摆在朱厚炜面前的字画大都是他在福州时搜集的,其中又以唐寅和祝枝山还有文征明这三人的字画为主。
  其实朱厚炜在福州时乍一听到他们这三位江南大才子的名号,他是相当激动的,他以为这三位大才子定然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才子,可等他差人细细打听一番方才得知,这三位大才子基本都大他二三十岁,听到这个消息,朱厚炜不由感叹岁月匆匆。
  不过即便如此,朱厚炜也还是相当热衷收藏他们这三位大才子的字画,经过好几年的刻意搜集,朱厚炜手中已经有不少这三位大才子的字画了。
  由于此前刚刚即位,朱厚炜也就没顾得上来看,现在朱厚炜的皇位日渐稳固,他也终于有功夫前来查看这些字画了。
  正当皇帝朱厚炜在紫禁城中的武英殿中查看字画时,应天巡抚李充嗣却正在写奏疏,准备向朝廷推荐一名贤才,他准备上疏推荐的正是文征明。
  虽然朱厚炜很喜欢唐寅和祝枝山还有文征明这三人的字画,但朱厚炜却一向不敢亲自向朝廷推荐他们三人,怕受到非议,如今朱厚炜做了皇帝,就更不能自己做主让他们三人当官了,若是那样,几乎等同于在羞辱这三位大才子。
  而就在这时南京的巡抚衙门之中,应天巡抚李充嗣作为朝廷在江南一带的封疆大吏,却受刑部尚书林俊所托为朝廷推荐文征明这个大才子,也算是应了朱厚炜的心中所想了。
  这林俊以前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现在刚刚被朝廷启用为刑部尚书,此人做事极为干练有效,朱厚炜就是在内阁和六部的建议下启用林俊为刑部尚书的。
  不过在这次内阁和六部所提的建议启用官员的名单中,朱厚炜意外发现这些官员大多能力不错,后来朱厚炜查阅档案发现,在他皇兄正德皇帝当政期间,还有刘健和谢迁这两名大学士如今闲居在家,看到这个情况,朱厚炜就觉得自己意外发现了一个可供自己搞事的重要节点。
  朱厚炜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将以前当过内阁大学士的官员们统统召回官复原职,并且以后也不让大学士致仕了,直接让内阁大学士们一直干到老。
  虽然这么想,但朱厚炜在看到刘健如今已经八十九岁以后,他也不忍心再让这么大岁数的人奔波了,他决定只召谢迁和梁储二人回来。
  朱厚炜的动作很快,到了三月二十九这天,他就直接下了一道旨意,其中明言要封赏一番致仕大学士刘健,同时也令内阁召还谢迁和梁储两位大学士回京官复原职。
  当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其他四位内阁辅臣在看到皇帝朱厚炜的旨意后,他们心中颇为讶异,不知皇帝此举有什么用意,不过这封旨意不同寻常,因为这是皇上召还两位致仕大学士官复原职的旨意,若是他们内阁这五位辅臣多问一句,恐怕就会招致士林官场的大肆非议,到时候天下士林就会说他们这五位阁老妒忌贤良阻止朝廷重臣复出啥的,那就不妙了。
  抱着这个心思,以杨廷和为首的五位内阁辅臣动作飞快,立马就把朱厚炜召还谢迁和梁储官复原职的旨意给发了出去,并着令吏部加速办理,同时礼部赏赐刘健的一应物品也在第一时间安排妥当并着人送去了。


第46章 勋贵犯事杖一百
  正当皇帝朱厚炜在京城之中调整各方面的朝廷事务时,整个大明九边的军队中却起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是在皇帝朱厚炜的坚持下,由南洋运送到大明,并被存储在各个官仓之中的米粮被作为军饷纷纷运出,且由分布于九边各处的户部督饷郎中顺利分发到了九边的所有官军手中。
  再加上近期东厂和锦衣卫人员密集进驻九边,和厂卫那些无处不在的密探,导致有许多妄图贪墨的官军将校在被厂卫拿到了证据以后,当地的巡抚和巡按就立马将这些妄图贪墨的官军将校给抓起来法办了。
  一时间,得到了所有欠饷的官军兵将们全都喜笑颜开起来,在官军兵将们按期拿到粮饷后,带来的最直观改变就是整个九边官军普通兵卒们的士气普遍高涨,连那些平常越境抢劫的部族游骑都被打得灰头土脸。
  就在整个九边官军的士气战力有所抬头时,朱厚炜也在京城中琢磨着一件事情,此时已经是四月初三,京城之中天气有所回暖,就连风吹拂在人的脸上都不那么冷了。
  这天朱厚炜一早就处理完了奏疏,他刚一吃完午膳,就来到了武英殿中坐稳查看各处军报了,不过此时武英殿内的气氛却与往常不同,首先是朱厚炜此刻没有以往常笑呵呵的形象示人,而是阴沉着一张脸,眼光中又隐约有怒火闪烁,似乎有什么事让他不甚开心。
  同时当下武英殿内的情况也与往日有异,平常朱厚炜到武英殿这边来,往往也就是带一些翰林官员和六科给事中方面的官员罢了,最多只有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芳随行。
  今日的阵仗则大不同,首先是锦衣卫掌印指挥使高武也来了,与李芳一左一右地站在了朱厚炜御座的两旁,另外武英殿中也是一副高朋满座的样子,目前在京城的全部七十余名勋贵都齐聚在了殿内,并在朱厚炜御座台阶下分两排坐满了整个武英殿内的两侧。
  不仅如此,由于皇帝朱厚炜面色阴沉带火,分坐于武英殿两侧的众多勋贵们也不敢露出任何笑意,只能板着脸互相交谈,以窃窃私语的状态各自猜测着将要发生的事情。
  朱厚炜此时确实很生气,因为不久前,提督南京操江军务的襄城伯李全礼,竟然向其下辖的几个南京卫所勒取钱财,导致一名卫所的指挥使被逼得不堪重负上吊自尽。
  如今襄城伯李全礼已被御史弹劾免职,前两日刚回京城闲住,对于襄城伯李全礼的这种作为,朱厚炜可不想轻易放过他,朱厚炜知道现在自己的权力还没稳固到可以在勋贵中肆意杀伐的地步,所以他并不准备做出什么太过激的举动。
  不过朱厚炜今天特意在武英殿中召集京中所有勋贵,并令襄城伯李全礼前来觐见自己,也是要借此机会好好地让襄城伯李全礼吃一番皮肉和钱财之苦,并且要借襄城伯李全礼之手推动一些自己想做却不方便直接做的事。
  约莫过了半刻左右,一名身着武官袍服的中年官员就在两名司礼监宦官的引导下进入了武英殿内。
  只见这名中年武将刚在武英殿中站定,就立马对朱厚炜作揖行礼并说道:“臣襄城伯李全礼叩见陛下。”
  此时的朱厚炜在听到襄城伯李全礼的问候以后,就这么面无表情地俯视着李全礼,那冷冷的眼神是一点波动都没有。
  而襄城伯李全礼此时也不敢抬头去看,只能呆在原地杵着,此时李全礼他也知道自己犯了不小的过错,所以他此时十分心虚,站了没一会儿,他就一脑门子汗了。
  在过了约二十息的功夫后,朱厚炜就突然微笑了起来,并对李全礼说道:“襄城伯,你爱财还真是不择手段啊,竟生生逼死了一个朝廷命官,如此这般,朝廷官军士气如何维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