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侠帝-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这情况,朱厚炜也不敢耽误,直接随谷大用进了皇城来到豹房寝殿中。
此时的豹房寝殿之中有许多宫人都侍立在内,当朱厚炜进入寝殿来到拔步床前时,他发现他的皇兄朱厚照不仅脸色蜡黄的样子没有改变,并且还显得更加颓废疲累了。
而看到了朱厚炜进殿的皇帝朱厚照此时也对朱厚炜说道:“朕近两日感觉越来越差,故召御弟过来以防万一,御弟你今晚便将就歇息在偏殿之内吧。”
看到皇兄朱厚照当前极为虚弱的样子,朱厚炜也立即点头应允,随后朱厚照还打起了些许精神笑着与朱厚炜谈了两句南洋之事,便又沉沉睡去了。
朱厚炜见状心中喟叹不已,他轻轻从床前的绣墩上站起,在殿内所有人等的关注中走到寝殿门口,看了看此时一碧如洗的皇城天空和那渐渐西去的落日,朱厚炜心中无限感慨,他总觉得自己还没从藩王的那种舒适生活中适应过来,结果现在自己好像真的要面对大明帝国的皇位压力了,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兄朱厚照这些年光顾着到处浪了,也没留下一男半女,若是皇兄朱厚照的出了什么事,他朱厚炜还真得继承这个大明帝国的皇位。
在感慨了一会儿之后,朱厚炜知道自己愁也没用,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也不会来,于是他就暂时放松了心境,在寝殿中找了些兵书舆图静坐查看。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朱厚照的状态仍不见好,只是喝了些参汤就睡下了,朱厚炜这边倒是正常吃喝补充了体力,并在秉烛夜读了一会儿之后囫囵着在偏殿中和衣而睡。
一夜无事,直到第二天一早吃完早膳后,朱厚照却突然变得红光满面,整个人的精神也振奋了起来,看到皇兄竟好似恢复了正常状态,朱厚炜顿时喜笑颜开,并立即叫太医过来为他皇兄把脉,看他皇兄的病是不是已然大好了。
太医们就在寝殿附近日夜候着,所以来得很快,在众多太医极为审慎地为皇帝朱厚照把完脉之后,太医院判就哆嗦着对此刻精神正好的皇帝朱厚照说道:“启禀陛下,经过臣等仔细诊断,已然确定陛下正处于回光返照之中,请陛下速立遗诏!”
说完,包括太医院判在内的所有太医当即就呼啦啦跪下了一片。
朱厚炜听到太医院判的这个结论都惊呆了。可就在此时,正德皇帝朱厚照却淡然而笑,并吩咐左右速去请太后和内阁群臣以及京中显要勋贵速来豹房寝殿。
第5章 继位之后侠气存
不一会儿,张太后就带着内阁群臣以及众多京中勋贵赶到了豹房寝殿内,这时正德皇帝朱厚照已经写好了遗诏,其中明言要让御弟蔚王朱厚炜继位。
当张太后以及群臣勋贵们赶到时,朱厚照已然油尽灯枯,并颓然倒回到了病榻之上,周围的众多太医见状立马手忙脚乱地上前救急,可即便如此,在短短的半刻功夫后,朱厚照就停止了呼吸,宣告驾崩了。
此时的蔚王朱厚炜看着寝殿之内忙成一团,心中百感交集,他万万没想到皇兄朱厚照竟能意外驾崩,这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
在正德皇帝朱厚照驾崩以后,御弟蔚王朱厚炜作为正儿八经的皇位继承者,就无可避免地在群臣勋贵的辅佐中忙活起了各项公事,直到半个多月以后的四月初一,朱厚炜才在群臣和勋贵们的簇拥下出御奉天殿,即大明皇帝位,年号嘉靖,以明年为嘉靖元年。
在这其中,最让朱厚炜哭笑不得的便是年号,自己的这个年号竟被群臣给定成了嘉靖,他不由感慨历史惯性之强大,同时也心有戚戚焉。
不过这时的朱厚炜也没太多心思多想,如今妥善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乃是朱厚炜继位后的头等大事,所以在即皇帝位的第二天,原蔚王府的左长史霍恩就被朱厚炜任命为吏部清吏司郎中,右长史张汝舟则被任命为兵部武选司郎中,王府承奉正李芳也毫无例外地被朱厚炜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负责提督东厂事务。
至于锦衣卫这一块,朱厚炜则将原蔚王府的所有护卫兵将尽数划入了锦衣卫之中,原蔚王府护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使高武,直接被朱厚炜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
在原先皇兄朱厚照的亲信太监中,朱厚炜特意选出了没作什么恶且与自己颇为相熟的丘聚和谷大用,让他俩继续在北京这边的宫中当差,其中丘聚被任命为御马监掌印太监,谷大用则被任命为内官监掌印太监。
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朱厚炜又安排了以定国公徐光祚为首的勋贵和太监谷大用前去福州将自己的老婆孩子,也就是皇后姜凤秀和太子朱载基给接到了京城。
正当朱厚炜以为幸福生活即将开始,自己可以逍遥一阵子时,他就毫无心理准备地被科道言官们递上来的弹劾奏疏给淹没了,这些弹劾奏疏的内容相当一致,全都是要求他惩治皇兄朱厚照以前宠幸的那些奸佞之臣。
其实朱厚炜此前对于皇兄朱厚照身边宠臣们的所作所为也颇有耳闻,所以如今面对这种意料之中的清算请求,朱厚炜也是不大好回绝的。
不过朱厚炜为了避免大臣们借此机会党同伐异,还是着令提督东厂的李芳和锦衣卫指挥使高武各自查办这些奸佞之臣,待到一应罪证全都搜集完毕,再将罪犯交予三司会审,以防有人借题发挥。
当然朱厚炜也不傻,他趁着这股言官扑击奸佞的势头,一鼓作气地将各地镇守太监的职权给限定了起来,只准许镇守太监各自上报当地军政之事,却严禁镇守太监再如先前一般干预地方军政要务。
就在朱厚炜一边勤奋且谨慎地处理朝政时,他又特意抽空把京城这边的勋贵们都见了一遍,还时常带着众多勋贵武臣巡视京营,并与京营的领兵官将们在营中商议各处边略,以掌控军情。
到了五月中旬时,京中有一批翰林修撰被选为经筵讲官,其中有个三十一岁的名为杨慎的经筵讲官尤为显眼,他每次都妙语连珠,用最短的时间讲明要义,这让朱厚炜有些赏识此人的才华,后来朱厚炜出于好奇一查,方才晓得此人竟是正德六年的状元,也是当今首辅杨廷和的儿子。
看到这个情况,朱厚炜心中不由啧啧称奇,他知道状元公只是个名头,这杨慎平日里表现不俗,非常人所能及,所以朱厚炜笃定这杨慎肯定有不凡之处,只是朱厚炜对明朝历史不甚了解,所以才一时搞不清其中头绪,不过朱厚炜相当洒脱,想不通就暂时不想,绝不纠结,而从此以后,这杨慎便被他召至近前,时常让此人协助处理奏疏。
在这个档口,朱厚炜看着由众多老练官僚组成的内阁,心中不由想起了如今因父去世回乡丁忧的王守仁。
这王守仁在正德八年时任福建巡海道副使,基本上朱厚炜在南洋的一系列开局动作都是由王守仁亲自率军完成的,所以朱厚炜对其十分钦佩。
再说了,虽说朱厚炜对明朝了解不多,但对于王守仁这个在后世大名鼎鼎的阳明先生的历史影响力还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朱厚炜对于王守仁一向极为恭敬。
事实证明阳明先生王守仁确实非同凡响,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长沙聚兵叛乱,时任南赣汀漳巡抚的王守仁直接马到成功地将其平定。
正好现在朱厚炜已将朝政整理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夺情起复,将王守仁召回京城,并任命他为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就此,王守仁便成为了内阁次辅。
不过令朱厚炜没想到的是,自从王守仁到京城就任内阁次辅以后,王守仁就给了他不少压力,毕竟明朝文官上马砍人下马喷人的本事一直很强,王守仁作为其中翘楚,自然也更为突出。
每当朱厚炜想要如以前那般微服出宫寻访时,总会遭到包括王守仁在内的阁臣们的坚决反对,对此朱厚炜相当头疼,他最近一直在找破局之法。
正可谓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李芳作为一直跟在朱厚炜身边的亲信太监,自然知道万岁爷朱厚炜目前的痛点,不过李芳持身颇正,不愿干那些腌臜谄媚之事,他还是依照老办法,在五月二十日这天来到了御书房,向朱厚炜禀报了一件事。
这李芳在进入御书房以后,便立马对朱厚炜行礼并说道:“启禀陛下,奴婢近来着令东厂番子暗访了一番内府二十四衙门,不想竟意外发现了一件事。”
此时朱厚炜见李芳那颇为轻松的模样,心知定是好事,于是朱厚炜就微笑着说道:“大伴有事便讲吧。”
李芳闻言立马说道:“经过查探,东厂番子发现内府甲字等库监收内臣求索无厌,以至押解军器钱粮物料前来内府交接的各地官军兵将,多因此被阻拦于京城之中良久而不得回返。”
朱厚炜一听这情况当即就精神了起来,只见他目光一转并微笑着说道:“好!朕此次就要借题发挥一番了。”
说着,朱厚炜就命人前去叫包括王守仁在内的五位内阁辅臣们前来,说有要事相商。
第6章 皇城之外有苦主
在紫禁城午门右侧的文渊阁中,王守仁正在与内阁首辅杨廷和以及其他几位阁臣讨论政事,有一名司礼监的小宦官突然出现,且步态沉稳地走了进来。
这名司礼监宦官刚一站定,便不卑不亢地对在场诸位阁臣说道:“万岁爷有急事相召,请诸位阁老到御书房内一叙。”
在场的六位大明阁臣乍听皇上相召都有些意外,因为在朱厚炜登基后的这一个多月里,从没有一齐召见过他们,再加上朱厚炜最近相当关注军务,这不由让诸位阁臣以为当今皇上朱厚炜也与他皇兄朱厚照一样喜欢舞枪弄棒,谁知今日皇上竟转了性要一齐召见他们。
不过皇上既然已经派了司礼监的宦官前来传了口谕,阁臣们也不好推脱,只见首辅杨廷和当先便颔首点头道:“可,我等这就去御书房看皇上有何吩咐。”
其他六位阁臣见首辅杨廷和都这么说了,也没什么意见,于是诸位阁臣便在司礼监宦官的引导下进入了御书房。
御书房中光亮通透,朱厚炜正面带微笑地端坐于御案之后,六位主导当今大明帝国朝廷政务的阁臣刚一走进御书房,他们就先是一板一眼地朝朱厚炜行了礼,而后朱厚炜见状也微笑着吩咐左右搬出绣墩让众位辅臣们坐下。
待六位阁臣落座后,朱厚炜便微笑着说道:“朕最近一直忙于整顿京畿军务和宫内事宜,诸位爱卿则尽心操劳朝廷政事,着实辛苦了啊。”
此刻端坐于御案之前的以杨廷和为首的六位内阁首辅,全都是宦海浮沉了二三十年才入阁成为中枢辅臣,种种好话坏话早就听得多了,不过他们见到皇上如此客气,心中还是感到相当意外,不为别的,就是朱厚炜的这番作派让他们有些捉摸不透,主要朱厚炜看上去不太像是刚登基不久不谙朝廷政务的样子。
正当几位阁臣还在暗自评估新皇的性格作派时,朱厚炜已经微笑着开口道:“朕今日收到了个颇有意思的线报,因此朕稍后想与诸位爱卿前去皇城周围转转,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杨廷和与王守仁等人听朱厚炜说收到线报,且要去皇城周围查看,心知这年轻的皇上定是发现了什么蹊跷之事,否则不会说得如此明了,说不定是哪个衙门办事出了纰漏,被东厂或是锦衣卫给抓住了把柄。
想到这里,六位内阁大学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