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侠帝-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全新的整军招兵之法,在此情况下,现在的御马监也成为了皇上的关注重点。
  要知道往常丘聚可一向是极为卖力地在朱厚炜面前表现以维持自身地位的,如今御马监辖下的四个卫一开始整军练兵,丘聚就得以每天跑到皇帝朱厚炜面前,详细汇报御马监这四个卫所的操练详情了。
  当前的这种情况对于一心想要在皇帝面前露脸邀功的丘聚而言,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丘聚就极为上心地跑前跑后,精心且死板地执行着皇帝朱厚炜的整军操练之法。
  不过丘聚虽然用心办差,但他最多也就是能够坐镇巡回那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的镇抚司,督促这四个卫所镇抚司的左右镇抚使巡行大营不得松懈,其他关于军务操练上的事宜,就得靠成国公朱辅来把关提督了。
  正因如此,成国公朱辅现在虽然大权在握,得以提督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的操练事务,但这也把成国公朱辅给累得不轻。
  自从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正式开始整军编练后,朱辅就泡在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的大营中提督操练了,他几乎每天都要在校场中的校阅台上孜孜不倦地指挥督促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的兵将们结阵操练,那是相当耗神的。
  不过在如此操练了一个月之后,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新招兵将们的精神也十分凝练,称得上是有模有样的上直卫所官军了。
  当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的新招兵将们操练了有月余后,整个京城的官员百姓们也全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了隶属于御马监管理的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的动态。
  原先通州五卫还在通州大营那边操练的时候,京城这边只有文武官员知道朝廷在通州那边新练了五个卫所的官军,可当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开始操练时,京城的百姓们口口相传,也就全都知道了这朝廷所练的卫所官军到底如何了。
  若是一般的官军操练也就罢了,关键是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的兵将们时常会列队走出大营在京城中巡逻,这就极为明显地展示出了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旗军的与众不同之处。
  平日里京城百姓举目所见的官军虽然身着盔甲颇为威武,但终究是少了那么点儿精神,可现在那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的官军兵将就不一样了,不管哪次出营,这新操练的兵将们总是行止有度极为严肃,并且这些兵将还会成行成列地巡梭于京城街巷之中,与以往京城百姓们所见到的那些寻常官军模样大相径庭。
  正因如此,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京城之中也开始盛传起了官军要准备扩军备战的说法,另外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整军操练所造成的影响也不止于此,在他们这四个卫所开始整军操练以后,就连京中的其他卫所官将们也时常会前来御马监四卫的大营中观摩查看这新招军兵的操练情形。
  而当他们看到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的新招兵将具体操练的情况后,这些京营卫所的领兵将领们也不得不叹服这新招军兵军纪之森严。
  就这样,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就一直按照大明律当中的兵律严格操练着。
  到了八月下旬的时候,朱厚炜的心情就变得更好了,原因很简单,随着时间推移,不仅通州五卫兵将的战阵技艺愈发娴熟,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所的兵将们也操练得渐具模样了。
  如此一来,朱厚炜登时感觉自己派兵出击美洲的时机也越来越成熟了。
  然而朱厚炜虽然心情不错,但该处理的政事那是一样都少不了的,在八月底时,朱厚炜正在文华殿中正常处理着政务,结果他在接到一本奏疏时却发现其中内容与往常有所不同。
  这奏疏中写着江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李梦阳虽有文名,但已罢归八年,因此前宁王朱宸濠造反一事被牵连,现在刑部尚书林俊为此事专门上疏为其澄清。
  朱厚炜见刑部尚书林俊竟专门为其澄清辩解,这种情况实属少见,于是他就找来了李梦阳的档案资料仔细翻看了一遍,发现这李梦阳不仅文采斐然,同时为官能力也很强,朱厚炜见状那也不啰嗦了,直接在奏疏上批复让内阁商议将李梦阳官复原职,并酌情调李梦阳去布政司或是按察司办差。
  在处理完此事后没多久,当天的奏疏就被朱厚炜给尽数批复完了,到了这时,朱厚炜就又一次习惯性地拿起了锦衣卫和东厂所送来的各地密报。
  本来朱厚炜只是正常地查看着各处密报,直到朱厚炜发现一封密报上竟然提到说在五军都督府里任职的那些研习六个科目的勋贵公子们,竟然已经开始渐渐地有不少关于各自科目的成果问世,朱厚炜就立马精神了起来。
  随后,他就功利性极强地直接翻到了报告研习工科一块的勋贵公子们的情况。
  在快速地扫了一眼后,朱厚炜就相当开心地微笑起来,原因很简单,他发现研习工科的这些勋贵公子们确实颇有天赋,为了潜心研究,竟然设法搜集了大量大明各地的各类机器,并将这些机器彻底研究了一番,到最近,这些研习工科类别的勋贵公子哥们还真的对大部分机器做出了改良。
  当然朱厚炜也知道,现在研习工科的这帮勋贵公子对于机器方面的改良还显得比较简陋,不过朱厚炜能够确定的一件事是,用不了多久,工科勋贵公子们改出来的机器将会让大明的各个大小商团的商人们刮目相看。


第57章 朝局转折蓦然现
  正当朱厚炜美美地畅想着未来大明狂攀科技树的美好景象时,嘉靖元年的九月初一大朝会也如期而至。
  要说这大朝会,朱厚炜至今还感觉相当魔幻,因为这大朝会往往会有许多官员缺席,对于这种情况,朱厚炜总是觉得这会让大朝会流于形式,不是个好事。
  为了改变此事,朱厚炜特意在九月初一这天大朝会结束后在文华殿中召见了当前大明内阁的七位辅臣。
  这重新回归内阁的谢迁和梁储现在气场依旧强大,不过他们也不好拂了大家的面子,所以在进文华殿议事的时候,谢迁和梁储就与其他大学士一起跟在首辅杨廷和与次辅王守仁的身后进入了文华殿中。
  这七名气度不凡的内阁辅臣一进文华殿,就照旧一板一眼地向朱厚炜行了礼,而朱厚炜则微笑着赐座于这七位内阁大学士。
  待到他们坐定,朱厚炜就说道:“诸位爱卿,朕发现在如今上朝的文武百官当中,会出现很多缺席现象,诸位阁老可有良策应对?”
  其实朱厚炜所说的这个情况内阁的几位辅臣心中也一清二楚,所以朱厚炜一旦问起,首辅杨廷和就立马说道:“启禀陛下,此事并不难做,臣以为只要将参与大朝会之事列入京察考核即可。”
  朱厚炜在听了杨廷和的这番建议后就笑了起来,并立即说道:“爱卿此言有理,不过朕觉得如今大朝会的上朝时间还是显得有些早了,不如改到早上辰时上朝可好?”
  本来朱厚炜还以为自己的这个提议会得到七位阁臣的一致好评,万万没想到自己对面的那七位阁臣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丝毫不觉得奇怪,朱厚炜见状就明白,内阁的七位阁臣在看到自己以往的行事风格后,多半是料到了自己会提起此节 所以也就没那么震惊了。
  只见次辅王守仁就在此时站出来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以为此事可行。”
  王守仁如此表态过后,另外六位内阁辅臣也纷纷附议,随后朝会之事就被定了下来,七位内阁辅臣也就回到了文渊阁正常理事了。
  而朱厚炜这边在几位阁臣走后不久,便正常处理起了当日的奏疏,只过了半个时辰,内阁那边就突然补送了一封奏折过来,朱厚炜打开一看,发现竟是一名官员的乞休奏疏,而且此人官位不低,就是当今的南京礼部尚书杨廉。
  这大明朝有许多官员,平日里各地官员因各种原因上疏乞休的也不少,朱厚炜一般正常处理即可,但当朱厚炜今日看到南京礼部尚书杨廉的奏疏后,他心中却陡然起了一个念头,并面露微笑。
  此时侍立在一旁的内官监掌印太监谷大用一见朱厚炜笑了,便急忙捧了一杯茶过来,朱厚炜随手接过,并在微笑中饮了茶水,随后又对说道:“谷大用,通知内阁诸位大学士,下午未时来文华殿中议事。”
  谷大用闻言当即应下,并着令内官监宦官前去文渊阁传话。
  待到下午未时,内阁几位阁老又到文华殿内,他们已提前看过了南京礼部尚书杨廉乞休的奏疏,知道朱厚炜是为了此事召见他们,所以首辅杨廷和与一众阁臣在进入文华殿内站定后,杨廷和就首先对朱厚炜作揖行礼,并说道:“请问陛下对南京礼部尚书杨廉乞休一事有何疑问,臣等定然全力解答。”
  杨廷和话音刚落,朱厚炜也没急着搭话,而是翻开了杨廉的档案看了两眼,而后就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认为南京礼部尚书杨廉为官如何?”
  所有阁臣都知道朱厚炜此次是专门为杨廉乞休之事召集他们前来,所以现在他们一听朱厚炜提起杨廉为官之事,很明显是要让他们这七位阁臣为杨廉作一个总体评价了。
  一念及此,在场的七位阁臣就全都警醒了起来,评价一个人为官如何,这可是大事,而南京礼部尚书杨廉作为坐镇南京的部堂级高官,在场的七位阁臣也对其颇为了解,在此情况下,七位阁臣就准备各抒己见了。
  只见在场的七位阁臣以最快的速度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随后首辅杨廷和便说道:“启禀陛下,南京礼部尚书杨廉其人清廉有为,此次杨廉乞休,许是因其身体不适,但也可将其留任,以应国事。”
  朱厚炜听完杨廷和的此番表态,便点了点头,而后大学士毛纪也站出来说道:“杨阁老所言甚是,臣等尽皆附议。”
  随着毛纪如此言说,其他几位内阁大学士也都频频点头以示赞同。
  眼看内阁的七位大学士都统一了意见,朱厚炜就笑着说道:“诸位阁老所说的都是老成谋国之言,很有道理,不过朕觉得类似杨廉这样已是礼部尚书这种部堂级别的高官,在主持了一段时间六部事务以后便告老还乡,未免有些可惜,不如封杨廉为大学士进内阁理事,与诸位爱卿共襄国政。”
  当朱厚炜提到让杨廉进内阁时,以杨廷和为首的七位内阁辅臣还是感到惊讶了的,可他们对于像朱厚炜这样思绪天马行空的皇帝做出此类决定也颇为理解,所以他们在听到朱厚炜要让南京礼部尚书杨廉进入内阁后就准备先商量一下。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朱厚炜却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朕认为以后六部尚书若是经过考察,都可以进内阁理事,如此一来便会形成众正盈朝的场面,岂不美哉!”
  当朱厚炜抛出这么一个众阁臣闻所未闻的提议,原本稳稳站立于文华殿内的七位内阁大学士顿时面面相觑,且一时语塞。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是正常,因为朱厚炜提出的这一建议对于朝局的影响实在太大,对于贸然而至的此番变故,老成精干的七位阁臣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