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侠帝-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也巧了,许是各地御史也看准了这个时机,就在看过这封奏疏不久,朱厚炜就在随后的奏疏中发现了一封山东巡按御史弹劾馆陶王朱当涊招集凶恶之徒殴死平民的奏疏。
  见此情况,朱厚炜心中一动,立马又翻找了一阵,发现还有一封奏疏,是山西巡按御史弹劾山西怀仁王府辅国将军朱成锁,奉国将军朱聪溯,仪宾张立酗酒殴人。
  当朱厚炜看到这些奏疏,他当场就眼光深邃地微笑了起来,朱厚炜刚一出现这副表情,今日当值在一旁的御马监掌印太监丘聚心中便咯噔跳了一下,心知又有哪个人要倒霉了。
  丘聚猜得没错,朱厚炜决定要借题发挥一下,狠狠地刹一刹各地宗室的纨绔之风。
  说干就干,只见朱厚炜立马在这两封弹劾奏疏上批复了自己的意见。
  原本这两本奏疏上内阁的大学士们的意见是准备照旧让地方官对其严加看管并罚其禄米便罢了,而朱厚炜现在则大笔一挥,直接着令将召集凶徒殴打平民致死的馆陶王朱当涊去掉王位废为庶人,并将其押送至中都凤阳圈禁至死。
  而对于山西怀仁王府辅国将军朱成锁,奉国将军朱聪溯,仪宾张立酗酒殴人一事,朱厚炜则下令罚其禁足三年,罚没其三年禄米,并着令每半年打他们这三人十军棍,由当地锦衣卫派员执行,当地的东厂镇守太监亲自监督,不得有误。


第60章 内阁辽东皆有变
  当朱厚炜批复惩罚宗室的奏疏发到内阁,首辅杨廷和便扶须笑道:“皇上此番严惩宗室,令人颇为痛快,如此看来,皇上对各地宗室的纨绔之事多有纠正之心,这便是大善之事了。”
  这时只见大学士费宏也说道:“如此甚好,各地宗室近年确实多有不法,应当敲打一下了,如今皇上重拳以向,定能好生震慑一番那些作奸犯科的宗室子弟。”
  当杨廷和与费宏说出此节后,内阁的一干人等也纷纷出言附和,实在是皇帝打击宗室不法一事太过少见,值得一说,他们方才会如此看重。
  就连老于宦海的七位阁臣辅臣都如此称快,各方反应就更大了,当朱厚炜处罚宗室的诏书经由内阁发出后,朝廷百官无不惊讶叹服,天下各处那些时常会受到宗室欺压的平民则对皇帝朱厚炜感恩戴德。
  在此情况下,显得最愁云惨雾的,便是天下各处的宗室了,皇帝朱厚炜此次重罚宗室的诏书在发出以后,所有宗室都明白,当今皇上对他们不会像以往那样宽宥了。
  一时间,大明各地有眼色的宗室纷纷感觉后背发凉,全都夹起尾巴行事做人了,哪怕往日那些浑浑噩噩的宗室子弟,也在家族长辈的约束下谨慎行事,轻易不敢造次。
  当朱厚炜料理了一番宗室子弟的纨绔气焰后,在十月十五这天,他才颇为气顺地在诸多册封亲王和郡王的诏书上批复同意。
  到了月底,在经过朝廷内多方势力的角逐妥协后,内阁的七位辅臣终于在早朝上正式向朱厚炜提出,一旦就任南北二京六部的尚书超过三年,即可酌情升入内阁行走办事。
  其他的倒也罢了,当安坐于御座之上的朱厚炜听到酌情升入内阁办事这句话时,他的嘴角就露出了明暗不定的笑意。
  因为朱厚炜很清楚,其他的还好,这酌情二字是实实在在地妙,这就意味着,以后南北二京的六部尚书若是想要入阁办事,就必须要如此次南京礼部尚书杨廉一样上疏乞休,方才能够如愿,而一旦涉及到上疏乞休之事,这其中的变数可就多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内阁的七位辅臣能拿出来的稳妥方案最多也就是这些了,对于这个情况,朱厚炜自然门清,所以他在听内阁首辅杨廷和于早朝之上禀报过此事以后,便淡然点头道:可,此法深得朕心,尽快施行即可。
  在场的文武百官见皇帝朱厚炜都已经应允了,达成默契的众臣自然也就不再多说,在正常奏报了当天所需要处理的政事后,此次早朝便也就结束了。
  结束早朝的朱厚炜刚一回到文华殿,内阁那边就立马将提议升南京礼部尚书杨廉为东阁大学士的奏疏给呈了上来,朱厚炜见状自然没有意见,当场便在奏疏上批复同意,随后就让内阁速速派人召新任的东阁大学士杨廉来京就职了。
  就在朱厚炜兀自得意顺水推舟地改动了一把内阁局面时,到了十一月初一这天,英国公张仑和武平伯陈熹也正式开始在京营的大营之中,正儿八经地操练起了刚刚从顺天府辖区内招募而来的新进旗军。
  对于这件事,朱厚炜自然十分上心,因为此次所整训的兵马足有八个上直卫所总共约四万名兵将之多。
  而这种上直卫所又是归自己这个皇帝亲领直属的,完全是御林军性质的军队,这是直接关乎到自己身家性命的军队,朱厚炜不重视是不可能的。
  正因如此,在这八个卫所开始操练的第一天,哪怕已经有许多京营其他卫所的领兵官将簇拥到近前观看,皇帝朱厚炜也还是毫不掩饰地派遣了锦衣卫掌印指挥使高武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芳这两个锦衣卫和东厂的领头人物,联袂来到校场的校阅台上细细观看操练情况。
  经过这段时间朱厚炜有意无意的暗示,英国公张仑和武平伯陈熹二人都已经十分清楚皇上对于此次整训八个上直亲军卫所的重视程度,所以此时不管谁到场,张仑和陈熹二人也只是礼节性点头示意,随后就一头扎进了督领士卒操练的事务中了。
  也是在这时,通州五卫的兵将们也约莫操练了有半年之久了,经过朝廷各方的评估以及厂卫密探的汇报,通州五卫的兵将们已经初成精锐,特别在士气方面显得极其高昂,颇有些精锐的意思了。
  一想到这些,朱厚炜就在两天后于紫禁城的武英殿内亲自召见了负责统领通州五卫兵卒的定国公徐光祚。
  这定国公徐光祚一大早便在亲兵的簇拥下,于巳时纵马奔驰到了皇城的东安门下,并立马在李芳的引导中来到了武英殿内。
  当徐光祚进入到武英殿内以后,他第一时间便向皇帝朱厚炜作揖行礼,此时朱厚炜就笑着开口说道:“徐爱卿,如今通州五卫操练得如何了,能否胜任大阵仗的厮杀对战?”
  听到皇帝一上来就直接问如此重要的问题,定国公徐光祚当然不敢懈怠,只见他立即如实说道:“回陛下的话,以臣多年带兵的经验来看,这通州五卫的兵将如今确实已颇具精锐之相,得力顶用自然是没问题的。”
  听到徐光祚的此番回答,朱厚炜就笑着说道:“如此甚好,那你与武定候郭勋他们这四个勋臣便回京营继续理事吧,朕要派襄城伯李全礼与参将桂勇一起前去辽东珠敦卫,把辽东都督佥事孙棠以及虎贲左卫还有龙骧卫给换回京城,朕要加紧把上直亲军的所有卫所都整训完毕。”
  对于朱厚炜的此番安排,定国公徐光祚自然没什么意见,本来皇帝练兵肯定是要用的,如今皇上要将通州五卫派向辽东珠敦卫,定然是要继续进军奴儿干都司了。
  至于朱厚炜要让襄城伯李全礼和京营参将桂勇统领通州五卫兵将出征奴儿干都司一事,徐光祚也清楚,这是因为参将桂勇本就是个能打的干将,至于派襄城伯李全礼领兵前去辽东的缘由,那自然是因为皇上有意让李全礼继续戴罪立功了。


第61章 通州五卫兵车行
  在朱厚炜做了通州五卫出兵努尔干都司决定的第二天,襄城伯李全礼和京营参将桂勇,通州兵备佥事霍恩和通州五卫督饷郎中张汝舟这四人便联袂来到了紫禁城的文华殿中,专门觐见皇帝朱厚炜。
  待到这四位执掌通州五卫的要员行礼完毕,朱厚炜就当先对他们说道:“诸位爱卿带兵前往辽东,朕对你们的要求很简单,那便是在巩固现有珠敦卫局面的同时,再向北或向东开拓一个奴儿干都司的卫所便可,这努尔干都司土地广袤,朝廷志在必得,诸位爱卿只管开疆拓土即可,朝廷自然会运筹帷幄,让诸位爱卿名垂青史。”
  站立于殿中的四名领兵之人眼看皇帝如此沉稳自信,又联想到皇帝即位至今做的诸般革新都颇有成效,心中也不由激荡起来,随后他们便山呼万岁应承下了此番差事。
  当朱厚炜着令通州五卫出征努尔干都司以后,整个通州五卫的大营中就开始接连不断地忙碌了起来。
  半个月过后,整个通州五卫终于粮草齐备,整装待发了,在通州五卫的两万五千名兵将正式出发时,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芳还特地代表皇帝朱厚炜亲临现场宣读圣旨,勉励了一番通州五卫的全体兵将。
  此刻通州五卫的兵将们士气如虹,在听了圣旨勉励之后更是齐声欢呼。
  在众兵将的欢呼声过后,作为领兵主帅的襄城伯李全礼和参将桂勇就齐齐下令大军开拔,只见军鼓和喇叭齐响,严谨列阵于通州城外的通州五卫大小战阵也随之开动了起来,并一路朝着山海关的方向行去。
  当通州五卫的兵马阵型严整地开拔远行时,通州城内大半的百姓也纷纷拥到了城门外看热闹,之所以会有此等现象,主要是因为这整训过后的通州五卫兵将给他们的观感实在与以前不同,换做以前,通州卫的官军们虽说长期驻守通州,但对通州城内的百姓也谈不上多好,偷鸡摸狗之事屡禁不绝。
  可当朝廷派大官过来重新整训通州卫以后,由一个通州卫扩张为通州左右前后中这五个卫所的兵将们就大不一样了,在通州五卫官军新招了兵马操练过后,别的都不提,光是通州五卫官军大营门口的门禁就森严了许多,同时通州五卫那些兵将也不再随意出现在通州城的街市中,一旦出现,也是成群结队而出,并且买东西全都极为严谨地付款,再也没有跟以前一样试图吃霸王餐了。
  如今通州五卫的官军整体出征辽东,也让通州城的百姓们百感交集,大家都希望这些通州五卫的年轻儿郎们最后能安全归来。
  当这些通州百姓目送通州五卫这些本乡本土的儿郎们渐渐远去后,这些百姓们的心中竟有了些说不出的惆怅,不过还好,眼下朝廷又派了腾骧左卫和腾骧右卫进入通州驻防,而通州百姓们发现这腾骧左右卫的官军兵将竟与原先通州五卫兵将们的精气神一般无二,看到这般情形,通州百姓有些的心方才安稳下来。
  要说这通州五卫多达两万五千人的大军行动起来确实非同小可,整个行军战阵绵延出好几里,在这其中,大军当中的各级军官们不时骑着马来回巡护,以维持行军阵型的严谨整肃。
  不过在这个时候,最忙的却并不是身为通州五卫主帅的李全礼和桂勇,也不是作为压阵监军的通州兵备佥事霍恩,而是督饷郎中张汝舟。
  此时张汝舟正骑着马,在众多户部官佐和亲兵的簇拥下不断处理着当前通州五卫的粮草事宜。
  此时位于中军位置的李全礼和桂勇自然也看到了这番景象,于是李全礼就掂须对一旁的通州兵备佥事霍恩说道:“霍大人,本帅发现张大人督理粮饷极为得力,真是不简单。”
  霍恩在听到李全礼的对张汝舟的评价后,心中并不惊讶,只见他当即便微笑道:“其实这也是正常,早在皇上在福州时,就经常与我和张大人讨论兵事,由于皇上对于兵事相当熟悉,所以我和张大人对于军中事务自然也熟稔于心,如今皇上派我与张大人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