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曹操喊我去盗墓-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么盯着查看的过程中。

    吴良也忽然觉得这双眼睛快速转动了起来,并在一阵毛骨悚然的感觉中,切实的感觉到这双眼睛竟真的要将自己吸进去!

    就在这时。

    “嘭!”“嘭!”

    两声闷响,吴良惊醒过来连忙回头。

    却见典韦与白菁菁已经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眼中一片茫然之色,仿佛中邪了一般陌生!
………………………………

第八十章 随侯珠

    “我去!?”

    看到这突然出现的状况,吴良自是心头一紧,连忙冲过去晃动典韦。

    “典韦兄弟?典韦兄弟?醒醒!”

    可是无论他怎么晃动,又或是怎么大声呼唤,典韦都始终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眼神一片涣散,就像一具被抽去了三魂七魄的躯壳。

    吴良心中暗惊。

    刚才他看到这两只眼睛的时候,尤其是看到眼睛中那些云母与玉石宝石排列的方式之后,就已经明白了这双眼睛会转动,并且会让人感觉被吸进去的原因。

    这是一种视觉错觉,叫做“弗雷泽螺旋错觉”。

    这种错觉在1908年被一个叫做弗雷泽的人提了出来,并对其中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这双眼睛为例来解释就是:那些规则排列的云母与宝石玉石组成了许多个带有方向性的小单元格,这些小单元格分组聚合,便会使螺旋路线变得明显,而人的视皮层中有很多相似功能的细胞,这些细胞水平连接又互相影响,便会使视网膜上形成的简单的连续的线由于方向性单元格而倾斜,造成静止画面正在旋转的错觉,因此人类在看这样的图形时,便会因为图片的不停旋转,产生一种不真实的眩晕感。

    这么说起来还挺复杂,不过如果说人话就容易理解多了,说白了就是:这双眼睛本身是不会动的,是我们自己的眼睛传递了错误的信息。

    眼前这双眼睛无疑便是“古人智慧不容小觑”的力证。

    1908年才被提出来的理论,早在两千年多前就已经被我们的老祖宗用这样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不免令人惊叹。

    也是因为很快就看穿了这双眼睛的“秘密”,吴良自然不会相信典韦是真的中了邪失了魂,只不过看典韦现在的状况,典韦似乎还中了某种隐藏在那双眼睛中的催眠秘术。

    在二十一世纪,确实有一些使用“弗雷泽螺旋错觉”绘制出来的图片用于心理学催眠,并且效果要比晃动怀表强出数倍,毕竟图片带给人们那种不真实的眩晕感,要比晃动怀表来的强烈许多倍。

    但他还真没想到,这双眼睛里面居然也带了催眠效果。

    “典韦兄弟?喂!”

    吴良又大力晃了几下,典韦依旧没有回过神来。

    看样子这还是一种深度催眠,不过好在吴良知道,想要瞬间破解催眠其实也并不难,只要有足够的外力刺激即可。

    比如……

    吴良果断用拇指指甲扣住典韦的人中,狠狠掐了一下。

    人中是醒脑开窍的重要穴位,中医中最突出而明确的功效就是救治危急。

    不论是对中暑、中风、昏迷、惊风、晕厥、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甚至是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都可用刺激人中的方式来进行急救。

    哪怕有时就算是坐久了腿麻,都能用掐人中的方式立刻缓解状况。

    当然,这种方法也同样可以用于唤醒进入深度催眠的人,效果奇佳。

    果然。

    “嘶——!”

    这一掐下去,典韦的身体立刻抖动了一下,一大口气猛吸进去,涣散的眼神瞬间便恢复了一些灵动。

    “司马,我刚才怎么……”

    看到吴良,典韦脸上尽是惊疑之色,完全明白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方才被那双眼睛迷了心窍,我已经将你拉了回来,现在不再去看那双眼睛就没事了。”

    吴良笑呵呵的道。

    这么说倒不是强行在典韦面前装高人,主要是弗雷泽螺旋错觉与催眠这些知识说起来太过复杂,怕典韦这个原住民一时半会理解不了,说不定还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理解误区,到时候就更加说不清楚了。

    “多谢司马搭救。”

    典韦当即拜谢,回头却又看到了依旧眼神一片涣散躺在地上的白菁菁,下意识的问道,“那这姑娘……”

    “暂时不用管她,我们先进入内室查看,一会离开时再将她拉回来也不迟。”

    吴良嘿嘿一笑,眨眼说道。

    这样就没有这个累赘在旁边监督他了,万一内室之中有什么不错又方便贴身隐藏的好东西,完全可以偷偷多带上那么一样两样,何乐而不为?

    ……

    绕过屏风,吴良与典韦一同进入内室。

    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一条倒吊在穹顶之上的石龙!

    这条石龙大概有四五米长,从头到尾都被涂成了赤红之色,但令人惊奇的是,它的脑袋却并非龙首,而是一个神色狰狞的——人脸?

    而这条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则是这张人脸口中所含的那颗直径一寸有余的明珠。

    此刻这颗明珠正散发着并不刺眼的幽光,这便是吴良一直在寻找的照亮整间墓室的光源。

    根据刘去死亡的时间判断,这颗明珠放在这里至少已经历经了数百年,依旧能够不熄不灭,绝对是一件世间难寻的宝器。

    “这龙好生奇怪,倒更像是一条蛇。”

    典韦小心的将吴良护在身后,神色警惕的道。

    经历过刚才的“失魂”,墓中任何不同寻常的东西在他眼中都暗藏玄机,丝毫不敢再有疏忽。

    吴良则一脸笑意的道:“这石龙的原型应该是‘烛龙’,《山海经》中有云:烛九阴,是谓烛龙,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天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你看这条石龙,人面,蛇身,赤色,口中又衔了一颗长明宝珠,恰好与《山海经》中的记载完全吻合。”

    “看来广川王刘去还真是将自己当做了仙王,竟造出‘烛龙’这样的神物拿来照明,确实够狂妄。”

    嘴上说着话,吴良的注意力却早已集中到了“烛龙”口中的那颗长明宝珠上面。

    在吴良的印象中,历史记载中唯一与这颗长明宝珠特征相似的东西便是与和氏璧其名的宝物——随侯珠!

    后世常用的成语“珠联璧合”中,璧说的是“和氏璧”,珠指的就是“随侯珠”。

    相传这是一颗极为神奇的宝珠,“珠径盈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翻译过来就是说它可以在夜晚将整个房间照的如同白昼一般通亮。

    只不过在历史上,秦始皇灭掉楚国之后,终于同时获得了随侯珠与和氏璧。

    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传国玉玺,此后历时1600年,经历了100多位帝王之手,而随侯珠自此便彻底没了下文。

    后世有人猜测,随侯珠可能随同秦始皇一同下葬,留在墓室中“以代膏烛”。

    但这也仅仅只是猜测,并未得到验证。

    随侯珠,早已成了只存在于历史记载中的宝物。
………………………………

第八十一章 阴阳石

    不过不管这宝珠是不是传说中随侯珠,吴良都已经对它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他既然决定在这个时代进行考古研究,那么今后便要经常出入伸手不见五指的墓室,照明自是一个必须攻克的难题。

    这个时代虽然可以使用火把、油灯,甚至是价值千金的蜡烛照明,但这些照明设备的稳定性与光照范围都十分有限,有时到了特殊的环境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引发火灾,这种时候这颗可以代替手电筒和冷火棒的宝珠就变得尤为关键了。

    “典韦兄弟,劳烦你帮我将烛龙口中衔着的那颗宝珠取下来,这东西我要了。”

    如此想着,吴良当即对典韦笑道。

    这条烛龙挂在穹顶,那颗宝珠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将近三米,这相当于篮球框的高度,吴良现在的身体只有一米八左右的升高,就算伸直手臂跳起来去够也比较勉强。

    但典韦升高将近两米,又是实力惊人的名将,想来应该不难。

    “好说。”

    闻言典韦点了下头,转身便一跃而起,伸手轻轻一捞,便将这颗宝珠从烛龙口中捞了下来,双手奉到吴良面前。

    “不愧是典韦兄弟,好身手。”

    吴良称赞了一句,伸手将宝珠拿了过来。

    这宝珠入手如同玉石一般温润光滑,手感相当不错,看起来材质应该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萤石,至于除了照明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特质,还有待日后考察。

    不过暂时,他还不打算将这颗宝珠包起来,因为墓室还需要用它来照明。

    如此将宝珠托在手心,吴良继续查探内室的其他摆设。

    这间内室与其说是一间墓室,倒不如说是一间等比例打造的王府居所。

    室内床榻、食案、书案、物案、屏风一应俱全,全部都是正常生活用的家具,并且制作工艺还十分精细,几乎每一样家具上都刻有精美的兽纹与云气纹。

    只不过这些家具大概为了经久不坏,全都用较为珍贵的纯色石料塅刻而成。

    这大概也是广川王刘去多次盗墓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木质家具哪怕是用的材料再好,也总有腐朽的一天,但石料却能够永远保存下去。

    就像吴良准备撰写的“盗墓笔记”,为了能够留到后世也打算使用石板篆刻,这便是“英雄”所见略同么?

    这些家具之上或是之内,俱都摆放着一些较为日常的生活用具,材质或金或玉又或是青铜,放在后世全都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

    在宽大的书案上,吴良还看到了一件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的玉器:

    那是一个拳头大小的玉蟾蜍,光洁滑润腹部中空,里面还残留着一些干涸的墨迹,据说这是晋灵公的殉葬品。

    当年刘去盗晋灵公墓时,墓室内的殉葬品几乎全都朽烂的无法辨认,只有这个玉蟾蜍崭新明亮,刘去便将其掠去做了储水研墨的工具。

    想不到刘去死后,竟也将它带入了墓中。

    不过吴良将这个玉蟾蜍拿起来仔细观察了半天,也并未看出什么特别之处来,想来刘去也只是将它当做战利品收藏的吧,否则又怎会拿来储水研墨?

    仔细查看过这些家具与器具。

    除了叫典韦收拢了一些分量较足的金器之外,并未找到什么特别值得下手的东西。

    最后吴良终于将注意力放到了置于另外一个云纹彩绘小屏风之后的床榻之上。

    那是一张汉朝刚刚开始出现的带托角牙子的四脚平面大床,床的四个角都有牙子作为装饰,而床的左右两边则各自坐着两个同样不着一丝的女子。

    不过与外室的那些妙龄女子不同,这些女子体态十分丰腴,身高与身板不逊于男子,初略估计生前至少得有200斤的样子……

    这次就算不看壁画,通过这四名女子的体态特征,吴良也能够大概猜出她们的用途。

    天气寒冷时,她们便会将主人团团围住,用身体为主人抵御寒气,美其名曰“肉屏风”。

    在四个“肉屏风”环绕的床中。

    吴良终于看到了一套平躺的金缕玉衣。

    这应该才是广川王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