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曹操喊我去盗墓-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更令文命震惊的则是。”

    “待那水患模拟过后,文命再去看此人此前挖出的沟壕,竟赫然发现这些沟壕其实并非随意挖掘,而是挖出了那时将水患严重的九河图!文命遂又连忙命人取来图纸查看,此人挖出的九河图非但丝毫不差,竟比他手中的图纸更加详细,甚至连九河流经的山岭大川都一并呈现乐出来!”

    “文命自是惊为天人,当即将此人奉为上宾,无论前往何处治水都要将他带在身边,时时刻刻请教于他。”

    “文命曾是我的夫君,我自是不愿贬低文命。”

    “但关于治水之事,便是文命亦时常对我感叹,天下洪水能够消弭,此人当居首功,定是上天怜悯天下百姓之苦,因此才派下来如此奇人协助文命治理水患、造福天下百姓。”

    “……”

    听到这里,吴良已有一种刚刚接受了一场头脑风暴的感觉。

    关于甄宓提到的“参”,吴良真心从来没有听说过,古籍中也从未出现过类似的人物记载,这不免令吴良感到疑惑。

    需知大禹后来可是做了天子的。

    既然做了天子,面对起到如此作用的大功臣,还是这样一位甚至就连大禹都将其视作“天人”的异士,自然免不了大加封赏,更少不了载入史册。

    可是这样一个人,最终却是寂寂无名。

    该不会……

    吴良想到了一种可能——功高盖主!

    难道因为此人的功劳太过卓越,以至于大禹怕他功高盖主,于是便抹除并独占了此人的所有功劳,还将此人也一并抹除了么?

    这是许多开国皇帝时常会做的事情,史书中相关的记载并不少见。

    带着这样的猜测,吴良下意识的追问道:“后来呢,如此能人为何没有出现在史书中,此事也并未流传下来?”

    “这便要说到这件事中最古怪的地方了!”

    甄宓此刻亦是微微蹙起了眉头,语气神秘的道,“文命在此人的协助下含辛茹苦一十三年,甚至连我生子时都不曾回家看望,终于将九河水患成功消除,可当文命受了舜帝封赏,回到家中之后,有一日我无意问起此人的下落,文命竟对此人毫无印象,就好像从未见过这个人,甚至连听都不曾听过一般。”

    “我心中不解,于是向当初跟随文命治水的其他工匠打听。”

    “哪知那些工匠竟也都说从未见过此人,听都不曾听过此人,我自幼便会些巫法,自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于是我便暗中对文命与这些人使了些手段验证他们是否对我说谎。”

    “结果一试之下,却只能证明所有人所言都并非虚言!”

    “这令我大惑不解,我曾亲眼见过文命与此人谈论治水事宜,也曾亲眼见过那些参与治水的工匠亦是与此人谈笑风生,我绝不会看错!”

    “可是为何带头来却只有我记得这个唤作‘参’的人。”

    “而包括在文命在内的所有人却像是被抹除了关于此人的记忆一般,任谁也不记得此人一丝一毫?”

    “或许是因为他们皆是人,而我是九尾妖狐,我与他们不同?”

    “……”

    再听到此处,吴良心中亦是皱起了眉头,心中惊疑不已。

    甄宓刚才的这番讲述,貌似可以排除那个叫做“参”的人因为功高盖主被大禹私下处理掉的可能性了吧?

    可这无疑又给整件事情蒙上了一层玄幻的面纱。

    抹除记忆?

    这是吴良在后世的科幻或影视作品中才见过的事情,并且这些事情一定是被幻想出来的,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手段与器械。

    何况还是规模颇大的群体失忆……

    不过人类的大脑确实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也的确是会失忆的。

    医学中便有许多人类头部受到重击导致失忆的案例,也有一些人因为心理原因或是情感问题导致部分失忆的案例,只是那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失忆事件却并不存在。

    所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你听了这些事情也觉得很古怪吧?”

    甄宓看着吴良的脸,却又自嘲的笑了笑,接着说道,“我也不瞒你,这件事其实已经困扰了我数千年,虽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想起,但却印象深刻到永远都无法忘记,因为这是我此生唯一一件无法想通的事情。”

    “直到刚才,我看到这柄法杖,在这柄法杖上觉察到了与那个唤作‘参’的人一模一样的特殊气息,我才猛然想起了一种就连我也不曾见过、只在很小的时候听涂山氏祖先极为含糊的提到过的早已失传的远古巫法。”

    “虽然我还是无法确定文命与那些工匠被抹除的记忆与这远古巫法是否有关。”

    “但许多细节却表明,两者应是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

    “嗯。”

    吴良凝神点了点头,接着甄宓的话茬说道,“的确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首先,这处秘境建造完成的时间与大禹治水时间不过是前后脚,因此从时间线上来说,两者其实是可能存在一些关联的;”

    “其次,大禹的父亲‘鲧’与这处秘境亦是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并且这里还发现了‘鲧’的木杖,而你又说这柄木杖与那个叫做‘参’的人散发着一模一样的特殊气息,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共通之处,同样也是一个疑点;”

    “再次,那个叫做‘参’的人对治水之事极为关心,在那个交通闭塞的时代,对九河的了解又远超常人,他的身份的确值得推敲,尤其是后来的所有人都被抹除了与他有关的记忆的事情,这更是一件怪事。”

    “所以……”

    “我很好奇,你说的远古巫法究竟是什么?”


………………………………

第六百零九章 尸解仙(4000)

    “尸解法!”

    甄宓目光深沉的给出了答案。

    “尸解法?”

    对于这个甄宓言明早在上古唐虞之前便已失传的远古巫法,吴良听起来竟十分耳熟。

    这其实是后世道教中的一种成仙之法,最早发现于魏晋时期葛洪撰写的《抱朴子》中,南朝宋时期的史料巨著《后汉书》中也曾有所提及。

    而《抱朴子》的作者葛洪,正是左慈唯一的弟子葛玄的从孙!

    在《抱朴子》中,仙人被分为了三等,即天仙、地仙与尸解仙。

    葛洪表示凡人也是可以通过学习与修炼成仙的,天仙与地仙虽遥不可及,但人们在修炼得道之后还可以通过一种捷径成为“尸解仙”。

    所谓“尸解仙”,便是要遗弃肉体凡胎,只假托一物遗世而升仙,这物品可以是一身衣裳、一柄长剑、一柄木杖等等。

    甚至基于遗弃肉体的手段与假托物品的不同。

    “尸解”的方式甚至还出现了许多分类,诸如火解、水解、兵解、杖解、剑解、衣解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只是万变不离其宗罢了。

    而结合在这间石室中看到的情况与甄宓方才口述的那段离奇往事。

    吴良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鲧’用了这个‘尸解法’,那柄木杖便是他假托遗世的遗物,而那个协助大禹治水的叫做‘参’的工匠与‘鲧’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因此他才对洪水泛滥的九水了如指掌,才会全盘否定此前治水时使用的‘障水法’,才能够根据经验提出更加合理的治水之法,才会尽心尽力协助大禹完成治水壮举,才能够在成事之后抹除所有人的记忆,深藏功与名?”

    吴良下意识的追问道。

    “你竟也对尸解法有所了解?”

    甄宓则是面露意外之色,开口反问。

    她方才就提到,这“尸解法”乃是她很小的时候听涂山氏祖先含糊提起过的一种远古巫法,并且这种巫法早在那个时候便已经失传。

    但吴良的表现,尤其是他问出的问题却明显像是知道“尸解法”的一些特点一般,这自会令甄宓感到意外,甚至觉得吴良有些深不可测。

    “只是些只言片语的道听途说罢了,怎能说得上了解?”

    吴良含糊的解释道。

    “这就更怪了,我历经数千年,关于此法也只在涂山氏祖先口中听到那么一次,你活到如今也不过二十余载,又能去哪里道听途说?”

    甄宓显然不信他的解释,蹙眉打量着他,最终却又并未追究下去,只是说道,“你现在不想说便算了,谁又没有点秘密呢,我也懒的逼问你,还是言归正传……不错,我正是怀疑那个‘参’便是‘鲧’使用了‘尸解法’之后,故意变换身份出现在文命身边,协助文命治理水患,直到完成生前未尽的事业之后才悄然离去。”

    “完成生前未尽的事业……”

    吴良觉得这个话题有些大,同时也对“尸解法”的功用更加好奇。

    道教将使用了“尸解法”的人称为“尸解仙”,认为这样的人已经成仙,即是“仙”自然便应该有一些非同凡响的“仙迹”。

    而“参”与“鲧”是同一个人,这便是一种难以解释的“仙迹”。

    摸出所有人的记忆,亦是一种后世科技都无法实现的“仙迹”。

    所以。

    成为“尸解仙”之后,具体究竟能够拥有什么样的能力,还能够展现出哪些“仙迹”,吴良亦是很想彻底搞清楚。

    “可能也并非完全没有私心吧。”

    甄宓却又说道,“‘鲧’治水不成,曾遭尧帝斥责治罪,百姓亦是怨声载道,后来文命又继任治水之事,若是依旧不成,恐怕也要似他一般受人唾弃,如此他们父子与整个有崇氏便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生永世难以翻身。而也正是‘鲧’助文命办成了此事,文命才成了人们敬佩称赞的‘大禹’,舜帝年迈时才不得不将帝位禅让与他,哪怕舜帝的子嗣商均不服夺位,天下诸侯亦只拥护‘文命’一人,只愿追随于他,谁又能断言此间没有因果呢?”

    甄宓这番话亦是说得有理有据,吴良也不得不表示认同。

    与舜帝当初接受尧帝禅让时一样,甚至完全就是同一个模板。

    舜帝继位之后,尧帝的子嗣丹朱不服,最终逼的舜帝又将帝位禅让给了丹朱,结果天下诸侯不理会丹朱,于是不久之后,舜帝又重新拿回了帝位。

    而大禹则是在接受舜帝禅让之后。

    同样遭到了舜帝的子嗣“商均”的排挤,最终又将帝位禅让给了“商均”,结果天下诸侯又是不理会“商均”。

    于是不久之后,大禹也重新拿回了帝位。

    然后夏朝正式建立,大禹的子嗣“启”同样经过一番争夺之后,终于坐稳了帝位,天朝正式由“公天下”进入了“家天下”时代。

    通过这些几乎雷同的事情可以看出。

    争权夺利便是人类永恒的诅咒与主题,早在上古时期这样的事情便已经在不停上演,而且乐此不疲。

    只不过不只是丹朱与商均能力不行,还是手段不够,他们均已失败告终。

    最终只有“启”办成了此事,将天下变成了一家的天下。

    诚然。

    早在大禹称帝之前,他的身边便已经有了涂山氏与涂山女娇这只九尾狐妖协助,影响力肯定小觑,但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来看,涂山氏与涂山女娇应该并没有直接参与治水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