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曹操喊我去盗墓-第7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之徐君……

    吴良也在细细回味奇力童口中的这个名字,毕竟仅仅只是听到读音,与直接看到书面文字是不一样的,在加上奇力童的发音本就有些别扭,就算是吴良也不能一下子明白奇力童说的究竟是什么人。

    不过仔细思索过后。

    吴良猛然想到了一个人,立刻起身开口问道:“奇力童大夫,你说的人真名该不会是叫做徐福吧?”

    据吴良所知,历史上徐福携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时,便有说他来到了一处“平原广泽”之地,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之后便再也没有返回天朝。

    而这“平原广泽”之地,有学者分析地貌与环境,认为就是倭国的九州一带,九州一带正是邪马台国所在的倭国北方。

    而且,徐福到达倭国之后,便是自称“秦之徐福”。

    不过也有将其称作徐君,只不过此事并未记载在天朝的正史中,仅仅只是一些民间传说与野史。

    而倭国的史书更是无迹可寻,他们连自己的邪马台国这段历史都的在天朝的史书中求证,又怎能记下比此时还要早上好几百年的事情?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哪怕没有史书作为凭证,徐福这个人对于倭国的历史影响依旧极其深远,哪怕到了后世,倭国也还是留下了许多不同时期建造的秦徐福墓,只不过这些墓全都是假的,年代根本就对不上。

    “徐福?”

    听到这个名字,不论是献帝刘协还是在场众人自是耳熟能详,不过紧接着他们脸上的疑色便更重了几分。

    “吴太史,恐怕不太对吧?”

    一名官员当即提出了异议,据理力争道,“你好歹也是陛下特封的史官,便应知道徐福出海乃是在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这么算起来如果徐福现在还活着话,恐怕已经活了四百多岁,吴太史能够说出此话,有失身份还是小事,有辱国体可是要被他国使者耻笑的啊。”

    这个时代文化虽然被士族垄断,但同时士族之间的文化氛围却又十分自由,为了一句古话辩论到拔剑相向的事情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因为在士族眼中,文化便是他们的骄傲与尊严,他们随时都必须为骄傲与尊严而战。

    也是因此。

    这个时代士族中的杠精也特别多,一旦有谁说出一些有辱文化的话,他们便会立刻辩驳,不分场合不顾身份据理力争。

    就像史官那前赴后继的气节一般,绝不妥协,虽然有时看起来有些迂腐固执,但同时也是他们可爱的一面。

    “……”

    见吴良被冲撞,曹昂脸上明显浮现出了一丝不悦,不过最终也只是蠕动了一下嘴唇并未开口。

    因为这种文化学术上的讨论,在这个时代是被鼓励的,曹昂若是使用兵权与身份来压,便会被视为对文化与学术的亵渎,此事传出去,曹家的声望定要受到不小的影响。

    而且……

    曹昂不是不学无术的人,相关徐福的立时他也很清楚,那名官员说的其实没错,只是嘴巴毒了一些,言语之中带了些人身攻击的意味。

    然而吴良却只是毫不在意的嘿嘿一笑,还对那名官员拱了下手施礼道:“你说得很对,我就是随口那么一猜,怪我多嘴了,献丑。”

    其实吴良问完之后,就已经想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徐福出海的确很有可能最终到达过倭国,并且在那里定居了下来。

    因为史书中明确记载,徐福在出发的时候,除了携带三千童男童女之外,还携带了足以消耗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耕具、种子,全部装在秦始皇为他修建的蜃楼上入海寻找仙药,耗资极大,其中绝大部分都由秦始皇提供。

    然后,徐福便一去杳无音信。

    有人认为徐福极有可能是死在了寻找仙药的路上。

    但通过史书中记载的部分细节,吴良则认为秦始皇被骗了,徐福这明显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叛逃。

    原因有三:

    一、徐福在这次出海之前,已经多次出海,他极有可能已经发现了倭国,而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中,便已经记载过齐国与海外倭国存在一些贸易行为的事情,而徐福又恰恰是齐国人,如此他便更有可能早就知道倭国的存在;

    二、徐福随行携带的物资便有疑点,如果只是入海寻找仙药,粮食、衣履、药品这些物资自然没有问题,问题主要是在耕具和种子上,他可是出海啊,难道在海上还用得着耕具和种子么,这不明显是做好了去某个地方生活的准备么?

    三、齐国与秦国有世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暴政,许多齐国的皇族与士族都遭到了屠戮与驱逐,那么徐福作为齐人,自然便对秦始皇存在天然的仇恨,因此存在欺骗并叛逃的动机。

    不过这些都不是吴良产生自我怀疑的核心问题,核心是徐福既然逃到了倭国,并在倭国定居了下来。

    那么倭国人又怎会跑来天朝寻找徐福呢,而且还是在四百年之后?

    这才是吴良也觉得自己的猜测可能不对的主要原因。

    结果话音刚落。

    “正是徐福,吴太史说的没有错,我国女王正是命我前来寻找徐福的踪迹!”

    奇力童却是已经大声肯定了吴良。

    7017k


………………………………

第七百零二章 长生不老药!(4000)

    “这……”

    一听这话,在场的大臣立刻议论纷纷,不过大多都是在表示质疑。

    “噤声。”

    一名宦官出声喝住了众人,表示刘协有话要说。

    刘协则在众人安静下来之后,才不紧不慢的问道:“奇力童大夫,你国女王会不会搞错了,你方才也听到了;  徐福乃是秦朝的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怎么可能活到现在?何况据吾所知,徐福出海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你国女王又怎会派你前来大汉寻找徐福的下落?”

    “天子陛下,我国女王没有搞错。”

    奇力童却是正色说道,“秦之徐君的确是在四百多年前到达了倭国,并且在我邪马台国如今占据的九州生活了许多年;  在这期间他带领的童男童女与各个部落婚配生子,并将带来的书籍、种子、农具与耕种技术无私的传授给了倭国百姓,使得倭国百姓炼制出了铜器、铁器,种植出了饱满的粮食,还教会了我们纺织的技术,穿上了自己织出的布匹,甚至他还能够医治我们的疾病,使得我们免于恶疾的痛苦,也是因此,所有部落的人皆奉秦之徐君为祖神,将他视作上天派来的神使。”

    “秦之徐君在的时候,所有倭国的部落与百姓都将他视作唯一的信仰,在共同的信仰之前,人们渐渐放下了不同部落之间的世仇,互相之间不再攻杀掠夺,为了共同的信仰,人们甚至可以互帮互助,不再将弱者与老者赶出部落;  不再将同类当做食物,倭国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和谐与和平。”

    “直到几十年后的一天,秦之徐君从出海的渔民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大秦已经灭亡,大秦的皇帝也已经身死,取而代之的正是大汉。”

    “秦之徐君沉默了许久,不再与任何人说话。”

    “如此一个月之后,他忽然宣布了一个令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决定:他要再次出海,他要回到那个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许多倭国百姓跪在他的神社前,苦苦乞求秦之徐君不要弃倭国而去,倭国百姓早已相信,秦之徐君便是倭国的国运与命牌,倭国不能没有祖神的佑护。”

    “但秦之徐君非常坚定,最终他指定了一名已经得到了他的真传的侍女侍奉神社,使得神社能够继续庇护倭国,接着便带着一些随从打造了一艘小船,毫无留恋的出海向日落的方向驶去。”

    “那一天,前来送他的倭国百姓足有数万,整個海岸都是黑压压的一片;  所有人都高呼着秦之徐君的名字,眼中饱含泪水。”

    “那是我们的祖神,而我们的祖神抛弃了我们。”

    “那一天;  后来也被我们称作‘黑暗之日’。”

    “因为在那之后,沮丧的情绪始终笼着着倭国的人们,不久,强大的部落便又开始掠夺吞并弱小的部落,强大的人开始欺辱杀害弱小的人,而秦之徐君为倭国带来的一切,也很快就成了杀戮与掠夺的武器。”

    “在这个过程中,倭国的部落数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强大的国家,但国家也有强弱之分,弱小的国家必须奋力抵抗,才能够避免被掠夺与吞并的命运,因此战乱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战死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这样的战乱持续了几百年,哪怕是强大的国家,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倭国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以为继。”

    “这时我国女王拿出了祖神留下了的书籍,其中记载了祖神当年带来的神秘兵法。”

    “参照神秘兵法记载的内容,我国女王派出许多使者前往其他的国家游说,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兵不血刃的将北方的诸多小国纳入了我国的联盟。”

    “可南方的狗奴国竟也拥有这部兵法的抄录,他们见我国联盟日益强大,也参照神秘兵法中记载的内容,不再派兵攻打,而是使用游说的方式将南方的许多小国联合了起来,与我国形成了对峙。”

    “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几年。”

    “狗奴国与我国时常爆发战争,战争的规模比之前更大,伤亡也越来越多,人们的日子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仿佛已经永远都无法回到祖神弃我们而去的日子,所有人都陷入了绝望,越是绝望便越想念祖神。”

    “于是,终于有一天,在大臣与百姓的情愿下,我国女王下定了决心,决定派在下来到大汉寻找祖神的下落。”

    “在下的肩上担负着女王与所有倭国百姓的希望,因此哪怕历经千难万阻,屡次险些丧命,我依旧坚定不移,在下不能退却,不能恐惧,不能放弃,除非我的性命终结,在下便必须一直找下去,直到将祖神请回倭国,将希望带回倭国!”

    说到这里,奇力童终于停止了自己的演讲,他的胸口仍在不停的起伏,可以看出他的情绪还有些激动,斗志也依旧饱满。

    不过。

    他这番演讲似乎并没有正面回应刘协与其他臣子的疑问,这同样也是吴良的疑问:你们倭国人能不能放弃不重要,重要的是徐福能不能活到现在。

    而从他的话中。

    吴良到也了解到了一件史书中并未记载的事情:秦朝灭亡,汉朝建立之后,徐福竟又离开倭国返回了天朝?

    那么此事便会有两个结果:

    要么是徐福顺顺利利的回到了天朝,并且以隐姓埋名的方式隐居直至临终;

    要么便是徐福并未顺利返回天朝,而他也没有再次回到倭国的话,便有很大概率死在了海中……这种可能其实并不小。

    毕竟天朝与倭国之间的海域时常出现风暴,历史上天朝曾有三次派兵攻打倭国的记载,结果全都无功而返,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元朝的那次,当时元朝大军都已经开赴到了倭国海岸线上,而实力与兵马过于悬殊,倭国的武士早已惊慌失措,全都做好了灭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