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曹操喊我去盗墓-第7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太守乃名门之后,我可不敢胡乱评论,心中只有敬佩。”

    吴良又笑着对孔晨施了一礼。

    孔家的确是名门之后,而且是大大的名门,因为他们是孔圣人的后代。

    到了孔晨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世,除了孔圣人,他们的父辈祖辈亦有不少登堂入室的官员,历史记载中最高甚至是汉元帝的老师。

    “吴太守过奖,只是些虚名罢了。”

    孔晨的表现便要淡定许多,一脸笑意的与吴良还礼。

    如此一同商业互夸之后,吴良已经将那几卷简牍交给了于吉,教他查看其中的内容,自己则又对董三石说道:“董县令,既然你已将徐福的后人请了过来,不如教他们一同进来与宴,我与他们一边吃喝一边问话,倒也不误事。”

    “都是些粗鄙之人,只怕饶了吴太史的雅兴。”

    董三石有些为难的道。

    “不碍事,我没那么多讲究。”

    吴良笑道。

    “既然如此,在下只好遵命。”

    见吴良如此说,董三石自然也不好再坚持,只得又将仆人叫过来耳语了几句。

    而与此同时。

    “……”

    孔晨却动了动嘴唇,似是有什么话想说,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

    片刻之后。

    三个皮肤黝黑粗糙的汉子被带了进来。

    他们的五官与体貌并没有太多的共同点,其中一人较高,大约有一米七五的样子,剩下两人则略矮一些,大概一米六出头。

    看起来最大的已经年过半百,而最小的年纪应该也有三四十了。

    若非要说有什么共同点,那便是太阳与海风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与身处中原的人不同,他们的两腮处颜色要略深一些。

    “见过……见过……”

    这三人显然更加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场合,显得比董三石更加局促,甚至连头都不敢抬便连忙施礼,却又不知该向谁施礼,又该如何称呼对方,以至于一开口便卡了壳,立在当场手足无措。

    好在董三石瞬间看出了他们的窘迫,连忙上前领着他们来到了吴良身边,笑着说道:“这位是京城来的太史令吴太史,正是他要见你们。”

    “见过吴太史!”

    三人却根本不敢正眼去瞧吴良,只是连忙躬身施礼。

    “这位是咱们东莱郡的太守孔太守。”

    董三石又将他们领到孔晨面前,开口介绍道。

    “见过孔太守!”

    三人还是一个样子,连忙躬身施礼,动作显得极其僵硬。

    “不必担忧,稍后吴太守问你们什么你们答什么便是,吴太守为人和善仁慈,若是你们好好作答,他说不定还要赏赐你们。”

    董三石见三人如此模样,担心他们不能好好配合吴良,只得又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笑着为他们宽心道。

    “诺……”

    三人依旧唯唯诺诺坐立不安。

    此刻吴良已经起身来到了三人面前,笑呵呵的说道:“何须稍后,今日将你们请来耽误了你们的功夫,本就应该有所回报,怎能叫你们空手而回……典韦,你教人去取三石粟米来,每人分上一石回去的时候带上。”

    一石粟米,听起来好像就那么回事。

    但《汉书》有云:“三十斤为钧,四均为石。”,吴良一开口便是每人一百二十斤粟米,这在现在到处都是战乱饥荒的年代可不是小手笔。

    而且这三人虽然都是一族之长,但从他们的外貌与衣着上来看,他们的日子过的肯定不太如意,再加上董三石方才说他们都住在海边,那种地方基本种不出粮食,只能靠出海捕鱼来维持生计,而这个时代还根本就不流行吃海鲜,基本没有什么销路,粮食对于他们而言自然也就显得更加珍贵。

    “真的?!”

    听到这话,三人瞬间受到了刺激,“嚯”的一声齐齐抬起头来望向吴良,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孔太守与董县令都在旁边看着呢,我怎会食言?”

    吴良笑着微微颔首,典韦则已经领命,当着他们的面迈开步子向堂外走去。

    “谢过吴太守!谢过吴太守!小人感激涕零!”

    三人这才终于信以为真,接着干脆直接跪在了地上给吴良磕起头来。

    “……”

    看到这一幕,坐在角落里的巫女呼却是心情复杂。

    她听到了董三石方才的介绍,自然知道这三个人便是徐福的后人之一。

    而徐福则是他们倭国人的祖神,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明,祖神的后人沦落到这般地步,甚至为了一石粟米便如此卑躬屈膝,这多多少少令呼有些无法接受。

    好在吴良也并不享受这种被人跪拜的感觉,见状已是不顾身份的上前搀扶:“不必多礼,起来,都起来吧。”

    如此将三人一一扶起。

    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了不少,三人都是喜滋滋的望着吴良,拍着胸膛说道:“吴太守,有什么话你尽管问便是,只要是我们知道的,一个字都不敢隐瞒,保准让你满意。”

    “可否先将你们的族谱借我瞧上一瞧?”

    吴良笑道。

    “自然可以,吴太守请。”

    三人连连点头,立刻将背在身后的一个包袱取了下来承给吴良,那包袱里面便是各家的族谱,数百年的传承,每家都已经有厚厚的几卷,每个包袱都得有个十来斤重。

    诸葛亮与察木王子见状连忙上来帮忙接了过来。

    他们很清楚吴良要看的是什么。

    仅仅是一晃神的功夫,便从这些族谱中找出了最早的那一卷,而后拿到吴良面前请他逐一过目。

    族谱证明,这三人的确都是徐福的后人。

    因为族谱中最早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名字便是徐福,还有“徐氏,子爵,嬴姓,皋陶之后也”的字样。

    这族谱应该不是作假,因为秦朝时作为徐福的后人,并不会享有什么特权,甚至后来徐福出海不归,还有可能为他们带来灾祸……历史记载,徐福出海几年未归之后,徐氏的几个旁支便都南迁潜居,原因正是“为避秦始皇灭门之祸”。

    而等到了汉朝。

    徐福的后人也不曾受到任何优待,只是不会替秦始皇灭他们的门罢了。

    因此伪造出这样一个族谱没有任何意义。

    唯一不同的是,三部族谱的先母名字截然不同。

    而就在只经历了一代人过后,三部族谱中的姓氏便已经不约而同的发生了改变,不再以徐为姓,其中两部改成了“崂”,一部则改成了“劳”。

    至于改变姓氏的原因,族谱中则没有做出说明。

    “你们皆是徐福的后人,可知你们的先人当初更改姓氏的背景与原因?”

    吴良虽然猜测他们可能也是在徐福出海不归后“为避秦始皇灭门之祸”才不得不更改姓氏,但还是想听听当事人有什么说辞。

    “我来说吧。”

    其中个子最高的汉子脸上却略微显出一抹阴沉之色,施礼说道,“吴太守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先母是不同的人,唯有先父才是同一个人。”

    “当年徐福未出海时,便在崂山建造大船,并请求始皇帝派兵前来射杀海中阻碍航行的鲛鱼,在此地居住了几年,我们的先母便是在那时受到了徐福欺骗……”

    “?”

    才听了几句话,吴良便已面露疑色。

    鲛鱼他倒知道是什么东西,这同样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异兽,不同时会织龙绡、油灯长明的鲛人,这是一种相对正常的异兽,“鲛鱼长三丈,背上有甲,珠文坚强,可以饰刀口,又可以鑢物”,“游于沧流之中,起鳃于东海之上,甩尾如暴风,而濠鱼井鲋”。

    后世研究认为,鲛鱼其实就是鲨鱼,这倒没什么好说的。

    最重要的是。

    这个徐福后人居然用到了“欺骗”一词,竟声称他们的先母是受到了徐福的欺骗?

    “徐福用花言巧语欺骗了我们的先母,答应我们的先母会迎娶她们,会带她们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

    那汉子接着说道,“可当我们的先母怀有身孕,又或是刚刚产下幼子的时候,蜃楼也建造好了,徐福便带上官兵抓来的三千童男童女,带上他全部的家产悄无声息的出海了,待我们的先母察觉时,他竟连一斗粮食、一件农具、一句嘱咐都不曾留下……那时我们的先母便已经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因为徐福早就答应过她们,他走的时候一定会带上她们。”

    7017k


………………………………

第七百一十章 别有用心(4000)

    “这……”

    听到这里,在场众人已皆是一脸疑色。

    哪怕作为本地人的县令董三石亦是如此,看起来此前似乎并未听到这样的说法,并不知道徐福还有如此“不堪”的往事。

    吴良自然也是第一次听说。

    反观后世考古界对徐福的评价,其实也并没有明显的褒贬分界,只认为某种意义上讲,徐福不仅可以算是人类驾驭海洋的历史第一人,也是开启天朝与倭国文化交流历史的第一人。

    吴良此刻也并不打算评判徐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站在面前这几个徐福后人的角度去看待此事,他们与他们的先母便的确有对徐福不满的理由,在他们眼中,徐福就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渣男,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而且明显还不只是骗了一个姑娘……

    “你们的先母呢?”

    吴良又看向了其余两人,开口问道。

    “回太史的话,皆是如此。”

    其余两人亦是施礼答道,“而且据我们祖上流传下来的说法,受到徐福欺骗的其实并不只有我们三家的祖母,只是有些还未怀上身孕,有些则在这数百年间断了传承,到了如今也就只剩下我们三家罢了。”

    “……”

    听到此处,角落里巫女呼两道柳眉亦是微微簇起,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不过最终却什么都没说。

    这样的徐福显然不是她心中认识的那个秦之徐君。

    作为倭国的神社巫女,她侍奉的神社便是秦之徐君所留,侍奉的神明也是秦之徐君这尊祖神,那是她的信仰,同时也是整个倭国的信仰。

    而这些事情,无疑是在她心中那尊至高无上、完美无瑕的祖神身上涂上了污点。

    所以她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否则那便意味着信仰的动摇,她将没有资格作为巫女继续侍奉神社与祖神。

    而之所以没有立刻开口反驳。

    则是因为她暂时还没有找到反驳的理由,担心贸然开口非但无法说服众人,还会令她心中的祖神更加蒙羞。

    “……”

    吴良亦是不知该说些什么好,这比他想象的还要渣,广播种不负责可还行?

    如此沉吟了片刻,他才终于整理好了凌乱的思路,接着问道:“可否请三位介绍一下你们先母的家世?”

    “我家先母家中原本便是崂山之下的渔民,当年徐福来此修建蜃楼,将我家先母家中的男丁征召前去帮工,我家先母时常前去送饭,后来便结识了徐福。”

    “我家先母家中本是北海的木工,亦是受到征召前来修建蜃楼,于是随父亲一同到了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