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寒门村夫-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夫子当了谢启三年的先生了,但是谢启并没有听宋夫子提过他的事情,这还是第一次从宋夫子口中听到他的过去。

    据谢启所知宋夫子好像只是个秀才,但三年来宋夫子对他的教导让谢启觉得宋夫子的水平远远不止秀才,举人对于宋夫子来说都是手到擒来的事。

    但奇怪的是明明还是大好年华的宋夫子竟然不继续去参加科举,而是窝在青云村这么一个小山村里面。

    听到宋夫子这么一说,谢启先是恭恭敬敬的对着宋夫子行礼道:

    “先生,学生记下了。谢先生的赠礼。”

    行完礼之后,谢启有些疑惑的借势问道:

    “先生,我觉得您特别厉害啊!您为什么不去继续参加科举完成您的遗憾呢!”

    宋夫子先是摇了摇头,随后对着谢启慈祥的笑了笑说道:

    “先生老了,就不和你们年轻人争了。这大梁王朝将来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为师一把老骨头已经倦了。”

    虽然谢启不知道宋夫子的真实年龄,但他猜测宋夫子最多三十几岁吧。

    而那些五六十岁的书生都还在参加科举,先生才三十多岁就放弃了让谢启觉得有些可惜的说道:

    “先生,您一点都不老啊。那些古稀的老者都还在参加科举,您这么年轻就放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见谢启如此,宋夫子知道再也糊弄不过了,脸上慈祥的笑浮现出一丝怅然的说道:

    “启儿,为师这辈子都不会再参加科举了。当年的事不提也罢,为师最后再嘱咐你一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去吧,回去好好准备吧。”

    “去吧,你要替为师好好完成我未完成的遗憾。”

    说完这话后,宋夫子就挥了挥手示意谢启回去了。

    宋夫子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做官为民请命,造福百姓。这是谢启刚刚才知道的。

    谢启见宋夫子没有再开口的意思,就再次对着宋夫子行了行礼说道:

    “先生,您放心。启儿一定努力完成您未完成的遗憾。”

    说完这话,谢启就小心翼翼的将书房的门给关上了。他自然是错过了宋夫子眼里的追忆之色。



    第39章 县试

    

从私塾中出来的谢启捧着怀里的那只湖笔径直回了家,吃过晚食简单的洗漱之后谢启就沉沉的睡去了。

    。。。。。。

    第二天天还没亮,谢启就被谢周氏给叫起来了。

    因为青云村离威远县城有些远,而县试开始的时间又比较早。所以周老爷子提议让谢启回周家住两天,刚好周家也离县试的地方不远。

    这次是谢启第一次参加考试,谢周氏自然是带着谢香茹一起回去了。

    于是一大家子浩浩荡荡的就朝着威远县城的周家大舅家赶去了。

    早在前一天,舅母袁氏就知道谢启今天要过来了,早早的就收拾好了客房和谢周氏未出嫁之前的闺房。

    此时二月份的天气还有些冷,袁氏还贴心的在房间里备了不少木炭,免得谢启母子三人得了风寒。

    谢启敲响周家大门的时候,两个表哥周清和周泉早早的就窜了出来,将门给打开了。

    这三年的时间里两家人经常走动,自然是熟稔无比了。一打开门周清就十分熟络的打着招呼。

    “爷爷您回来了啊,姑姑你和表弟表妹赶紧进来吧,娘还在厨房准备午食。”

    对此谢启和谢香茹也是十分亲热的和两个表哥打着招呼。

    而活泼的周泉则是喊人过后就开始帮着姑姑谢周氏拿东西了。随后一行人径直走进了周家,在袁氏的热情招呼下安置了下来。

    快到晌午的时候周家大舅还特地从武馆回到了家里,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个午食。

    第二天卯时谢启就起床了,虽然今天要考试,但是他依然还是坚持先练了练武再出发。

    等谢启练完武之后,一大家子早就在饭桌前等着谢启用早食了。今天的早食袁氏特地给谢启做了一道红红的西红柿汤,寓意着红红火火。

    除此之外,袁氏还做了不少清淡的食物,生怕谢启在县试的时候闹肚子。

    待谢启一坐下,一大家子人就开始吃起了早食来。

    这时舅母袁氏也拿出了早早起来给谢启烙的薄饼,这是她准备给谢启在考场里吃的午食。

    县试虽然是科举的第一步,为了防止学子们作弊,县衙的检查是十分严格的。

    不仅是学子们身上的衣物,鞋子要检查。甚至是他们带进去的吃食和装水的竹筒都要细细检查。

    如果带馒头或者是窝窝头一类的话,这些衙役们都要细细的掰碎来检查是否夹带有纸条。掰成碎末了,到时候中午就没法吃了。

    所以袁氏就直接用面粉给谢启烙了很多薄饼,这薄饼一眼就可以看出没问题,衙役们自然就不会将谢启的午食给弄碎了。

    临走之前谢启再次检查了下考篮里的文房四宝和吃食以及村长开具的籍贯书以及保单之后就向着考场出发了。

    走到考场外的时候,这边已经围满了不少参加县试的学子和来相送的亲属们了。

    临近考场,这外面被密密麻麻的官差给围了起来,送考的亲属们不能再接近了。

    见此情况谢启停下了脚步对着送他的谢周氏等人说道:

    “外祖父,娘,舅舅舅母我就先进去了。”

    谢周氏有些泪眼婆娑的看着自己已然长大的儿子,笑着开口道:

    “去吧,启儿。我们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

    谢香茹也向着谢启挥了挥手道:

    “哥哥,加油!等你考中了我用私房钱请你吃好吃的!”

    而周家大舅和舅母也笑着预祝谢启高中。谢启一一谢过之后,便挎着篮子向考场走去。

    谢启先是在考场门口等了一会儿,因着参加县试是有担保连坐法的,必须五人结保一同参加考试,这五人之中只要有一人作弊,其余皆连坐,取消县试资格。

    而谢启这次都是和宋先生科举班的学子一同考试的,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知根知底的,也不担心。

    待叫到谢启和其余四人名字的时候,他们旁边早已请好的廪生就开始了唱保环节。

    这廪生也是确认考生是否冒考的最后一环节。要是廪生担保的考生发生冒考情况的话,他也是要被追责的。

    最后出示了村长的保单和籍贯书,以及确认了谢启的相貌特征之后,官差才将谢启放进了一个棚子之中。

    这棚子只是官差们检查谢启是否夹带小抄的地方。在这里面谢启需要脱去身上的衣物,让官差们仔细检查衣物上是否有小抄的痕迹。

    甚至这些官差连谢启的脚底板都检查了一遍,看是否有小抄。

    本来之前县试都是不会检查到脚底板的,但是前朝有一位狠人,直接将小抄写到了脚底板上,一路抄上了殿试。

    直到殿前皇帝出题的时候,才发现这人竟然是个草包。皇帝震怒之下下令彻查此事,最后才发现这狠人竟然将小抄写到了最臭的脚底板上一路抄上来的。

    后来避免这种事再次发生,考前的搜查才越来越为严格。甚至是严格到了变态的地步。

    在这寒风瑟瑟的二月份,即使是在生了炭火的棚子里脱衣服还是会有些冷,稍有不慎就会感染风寒。

    幸好谢启挺有先见之明的,一直在坚持练武。现在他的身体强健,这点冷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不像旁边那个瘦得跟个鸡崽子似的哥们儿都冷得在颤抖了,连连打着喷嚏。只怕一场县试下来,这哥们儿命都没了半条了。

    难怪都说科举难,死在天气这一关的考生们都数不胜数,稍有不慎就会感染风寒,原主的老爹就是这样名落孙山的。

    抛开了脑中的杂念,谢启赶忙穿上了衣服,紧接着来到了自己的考篮面前。

    当着谢启的面,官差将考篮中的物品一样一样的拿了出来,仔仔细细的检查过后才放回了考篮。

    至此谢启才算是真正检查完了。随后他挎着考篮便跟着官差的指引走进了考场。

    这考场之中的座位是早已安置好的,待所有的考生检查完后,才能到座位上坐下等待开考。

    但是现在他们还站在考场门口等着,因为他们在等一个人。



    第40章 县试遇熟人

    

他们等的这个人自然就是本次县试的主考官了,县试的主考官自然就是县令了。

    谢启早就听说威远县的县令换人了。但是这几年他忙于学业和家里的事业一直没怎么去县城里。

    自然也就没见过他们的新任县令了,对这个新县令谢启有些好奇。

    所以当听到主考官进场的时候,他下意识的将头抬了起来看向他们的新任县令。

    这不抬头不要紧,刚看见那人的时候,谢启的眼睛都瞪圆了。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他了。

    新任县令就是那年谢启在大榕树下练功背书遇到的万大哥!

    之前隐约之中谢启就猜出了万大哥可能是当官的,还以为他是传说中那种微服私访的钦差。

    后来因着红景天的丰收就把这事给忘到脑后去了,没想到再见就是两年后的今天了。

    似乎是感知到了谢启震惊的目光,县令对着谢启的方向微微一笑,随即这笑容就不见了,快得像是做梦一般。

    接着县令开始宣布了本次考试的注意事项:

    县试的时间为三天,一共考三场,从巳时开考到申时结束,这期间所有考生一律不得出考场范围。上茅厕需举手示意。。。。。。

    听着这长长的考试规则,谢启就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没过来以前他还以为古代的科举没有照片只有个名字最容易冒考了,可听着这一项项的规则简直是严得令人发指,想冒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待县令讲完了考试规则,县令就开始对着考生名单念了起来。

    念到一个考生的名字,这人就要出列领取试卷,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

    谢启愣神的这会儿功夫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了,他赶忙出列对着县令行了行礼。

    县令旁边另一个考官直接将属于谢启的试卷递到了他的手中。

    谢启再次对着县令和这个考官行了行礼,随后谢启跟着旁边看守官差的指引来到了自己的位置。

    谢启的运气不是很好,这个位置挨着走廊,旁边就是来回巡逻的官差,这官差的脚步声实在是有些扰人思绪。

    但谢启也不嫌弃,毕竟这位置不算是最差的了,最差的还有传说中厕所旁边的位置。

    对比令人作呕的气味,谢启觉得脚步声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坐下来之后,谢启先是再次检查了下自己的考篮,随后拿出了刚刚考官分发的试卷。

    将试卷分门别类后,谢启拿起了最上方的那张试卷。随后拿出了考篮中自己的笔墨纸砚。

    当然今天谢启用的是宋夫子送他的那只湖笔。

    待磨好墨之后,谢启就开始仔细的阅卷起来。这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正场是最简单的一场了,录取的范围比较大,文字通顺熟读四书五经者基本都能考上。

    但题目,诗,文写法都有一定的格式,整张卷子不能超过七百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