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年汉帝国-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这些人都是最后报名的民间人士。就是一些没有读过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平民。还有一些刚刚从羽林守军中退役的人员,这些人的知识水平肯定不高,若是不考虑到他们的情况,出的题目过难的话,他们肯定答不上来。
李清照看着名册上的履历笑道:“怎么还有小学毕业的人啊?”
苏玲不见外地从里屋搬出一张圆凳坐在李清照旁边笑道:“可不是么。不但有小学毕业的,后面还有一些码头苦力呢!以前报考羽林军校的都是大学生,最少也是高中生。可是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非常多下层平民报考。”
李清照叹口气:“唉,帝国这几年灾荒连连,羽林守军已经人满为患,他们也只是赌赌运气,看看能不能进入军校混口饭吃罢了。”
说到现在的局势,苏玲也是微微叹息,但却没有多说什么。其实帝国现在的局面她在自己的成名作《思帝国百年民族政策论》中就有提及,只是每人应合罢了。
李清照随意翻了翻名册道:“苏姐,你的意思呢?”
苏玲道:“我看不如把策论题和诗赋题都稍微改一下,我原本的策论题是《形意》,主要是想让考生发表一下关于内修和外养之间的关系。但既然有这么多的底层士民报考,我想把题目改成《安民》,你看如何?”
李清照点点头,拿起案头的一份文稿道:“唔,也好。我本来是想让考生以唐公李渊为题做一首诗,那现在不如也改为乐浪郡的那场战事吧。只是,我对那场战事不甚了解,不知道是咏人好还是咏事妥,苏姐,你比较关心这些,不如和我说说。”
苏玲自从罗马日耳曼行省爆发叛乱,而这叛乱持续了几十年依旧没有平定后,她就对军事这方面比较关注。所以李清照问她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苏玲道:“我觉得还是咏事为妙。范围可以扩大一些,最好还是不限体裁。最近词风大涨,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诗词皆可。没准还真能出几个像‘穿越客’那样的豪放派大家呢!”
说起“穿越客”李清照的嘴角就不服地嘟了起来:“豪放派有什么好的?难道就不能写婉约派么?”
苏玲蓦然醒悟,她是知道“易安居士”就是李清照的,那些刊登在《真凤》上诗词她也在这间书房里见过,所以马上就领悟到李清照那股不服输的意思,笑道:“写成婉约派当然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是给军校出题,题目应附和军事特点,试问金戈铁马的战斗又怎么婉约的起来呢?”
虽然苏玲说的有理,但李清照还是觉得不服气,可是嘟了半天嘴也不知道如何反驳,只好胡乱翻着手中的名册,强辩道:“也不是不可以啊,那首《战歌行》就有婉约派的气息在里面嘛!”
《战歌行》充满了铁血浪漫色彩,跟婉约派可挂不上关系,苏玲心知自己这个密友是词穷了,所以淡然一笑并不往心里去。
李清照被苏玲那样一说,顿时没了兴致,随便翻了翻名册就要放下,忽然一个名字引起她的注意,她赶紧一把抓过已经丢到一边的名册,快速翻到最后面一页,惊道:“呀,他怎么在这儿?”
苏玲还是第一次看见李清照这种惊讶的表情,不由探过头去问道:“谁啊?什么在这儿?”
名册的最后一页写着:“邹燃,二十四岁。乐浪府孔泉县人。无学历。汉元999年十月加入帝国禁卫军禁卫轻骑第一部第一曲。后退役。累积军功至子爵。现居雒阳尚善坊六尺巷。现报考羽林军校骑兵科。”
苏玲道:“邹燃?就是写《战歌行》和《精忠报国》那个嘛!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是禁卫轻骑第一部的人,又是在平阳公主带领下立下军功升为曲长,被裁撤也是理所应当啊!”
李清照却忽然大拍自己脑袋,懊恼不已地道:“啊……我怎么,哎呀,我怎么忘了这个邹燃就是那个邹燃了!真笨真笨!还妄称自己是才女,哎呀,气死我了!”
苏玲疑惑地道:“什么这个邹燃那个邹燃的?照妹,你没事儿吧?”
李清照这是懊悔不已啊!她在听了《精忠报国》是邹燃写的以后,第一时间告诉了萧后。可是因为萧后的误导,害的李清照以为这个“邹燃”是帝国大学的学子又或者是在朝官员,压根就没往乐浪郡战事中大出风头写过《战歌行》的邹燃身上想。今晚还是在苏玲的刺激下忽然想到这首已经传遍全国的诗她才有了一丝了悟。
(该死该死,我早该想到的,《战歌行》和《精忠报国》的文风如此相近,应该就是同一个人。哎呀,我怎么现在才想到啊!)
李清照对自己的失误懊悔非常。如果说她对谁有过佩服的感觉,首先得说那个“穿越客”,虽然她嘴上一直都对“穿越客”不屑一顾,但那只是面子上的事,事实上她早就被“穿越客”的才华所折服。还有一个让她佩服的就是这个邹燃了。
“他怎么没读过书吗?”李清照又呆呆的看着这份名册不可思议地道。
苏玲看她稍微正常了点,道:“对啊。谁都知道邹燃是在乡间听学堂先生讲过课而已,并没有正统的教育。”
李清照的俏脸顿时又跨了下来。苏玲觉得今天的清照妹妹非常不正常,不由伸出手想去看看她是否发烧。却没想李清照霍然站了起来,大声道:“我明天要去趟六尺巷!”
苏玲惊道:“啊?干嘛?”
李清照冷着小脸道:“我倒想看看这个邹燃到底是真的没读过书还是虚报履历。”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句话:如果他真的有真才实学,那萧后的《真凤》报就能有所展望了……
………………………………
【第四十六章 黄牛】
汉元999年,大年三十。
天还没亮雒阳城里就响起了震天的鞭炮声。
“噼里啪啦”的声音从东城一直向西城蔓延,之后又延续到南城北城,到鸡鸣时分,整个雒阳城像是要炸开一样。连六尺巷里各家各户也纷纷出来点起了鞭炮。
邹燃被鞭炮声吵醒,叫起宋金刚和赵毅刘全三人,准备去后院洗漱,可一推开门又赶紧退了回来。
外面的硝烟味太重了。跟刚打完一场现代战争似的。外面本来应该有蒙蒙亮光的天空变得模糊不清,到处弥漫着青烟。邹燃仿佛来到了鬼片的拍摄现场。
“乖乖,有这么多火药就不能去造门大炮放放?”邹燃嘟喃着,拿起毛巾捂住嘴,冲到后院的井边打水洗漱。
关于火药,邹燃已经问过了,在帝国的工部的确有火药类武器。而且使用的还是黑火药中的极致品种,即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达到了7。5:1。5:1,这也是汉圣祖挪用了前世关于黑火药的配方成分。穿越者的特权嘛!
不过关于火药类武器,汉圣祖不是很热衷,他只要求帝国的军队能够使用火油和火龙两种火药类武器就可以了,至于大炮之类的根本没有。因为铸铁工艺的缺乏,炮管根本承受不了黑火药爆炸时的膨胀力度,射程还没有弩炮远,所以被弃置不用。
当然,邹燃自己认为,这很可能跟汉圣祖在穿越前的性别有关。他一直认为汉圣祖在现代肯定是个女人,只是穿越后成了男人,所以他老人家对火药类武器没有好感。这些都是邹燃的猜测,不算凭据。
而刘全等人对此的解释是:“大汉骑军已经威震世界,横扫天下,干嘛还要研究什么火药武器?再说了,火药除了能开山劈石,还能用于打仗么?”
对于他们的目光短浅,邹燃嗤之以鼻。不过他现在也没能力去作出发明,刘全说的也不无道理,大汉骑军已经无敌于天下,干嘛还要发展更高的科技呢?这算不算是因为太优秀而产生的科技倒退啊?
在洗漱的时候,他们四个人说话都是用吼的。鞭炮声实在刺耳。
“这鞭炮要放到什么时候啊?”邹燃吼道。
刘全嘴里含着青盐,囫囵地说了一句,没听清,后来还是金刚中气十足地道:“要放一个时辰。到辰时就停了。”
邹燃知道,从今天开始,全国除了几个特殊的机构外全部放假六天。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帝国的三院六部则放假三天。正月初三就要开始上职。
邹燃四人洗漱完毕后,赶紧收拾利落,马上出门。
他们这么急匆匆的出门,是要办一件大事去。
※ ※※※※※※※※※※※※※※※※※※※※※今天过后就是汉元1000年,大汉帝国立国千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千年王朝。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举国欢庆。
邹燃是很久没出门了,所以不知道现在在之前的几天里,礼部和工部的官员早就给全城批装点彩,每隔十米便悬挂彩绸,主要街道还要净撒街道。运河两岸更是花团锦簇,红袖招展,热闹非凡。
当然,这还是大年三十,并不是大年初一。所以只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各种庆祝活动。比如雒邑观的舞龙庙会,秦楼的群芳会,八仙楼的琴赛会等等。
而大汉帝国的大年三十,最大的看点晚上是亥时在帝大广场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
在邹燃第一次听说还有春节联欢晚会时吃惊的张大嘴都能吞下一个鸡蛋。乖乖,在这个时代还有春晚,那上春晚会不会也要那啥啊?
后来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春晚和后世的春晚根本不同。(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这个时代的春晚可没有小品相声或者魔术。它只有歌舞和杂耍。
这么一说好像没什么看头,其实不然。这个春晚的最大看头在于皇帝会携皇后出席晚会现场!
为了彰显皇帝与民同乐的宗旨,自汉圣祖开始,每年三十的春晚开始前,皇帝和皇后会携手上台接受子民的朝拜,然后登上戏台对面的求学塔,坐在玲珑阁中欣赏节目。到夜里子时来临之际,皇帝和皇后会携手放飞一对白鸽,同时往塔下人群中射出一支挂有彩绸的“安邦定国”箭,谁捡这支箭到就能得到皇帝和皇后的接见,并且册封为帝国名誉勋爵。
在这个封建帝制时代,能够见到深居紫禁城的皇帝已经很不容易,如今参加晚会不但能见到皇帝和皇后本人,更能有机会获得皇帝和皇后的接见,册封爵位。可以说,这是无数人一生梦寐以求的机会!
尽管名誉勋爵是帝国最低等的爵位,而且因为是名誉的,所以没有任何食邑或者特权,但就这样也足以让很多人争破头了。
在汉乐帝时代,好玩的汉乐帝曾宣布谁能得到“安邦定国”箭不但能册封勋爵,还会获得皇室奖赏的金币一万枚,以至引起那年一场大械斗,酿成十人死亡,百多人受伤的惨剧。
从那之后,大年三十的春节联欢晚会,帝国礼部介入其中,开始严格管辖参加晚会的人数和身份。而且开始公开售票,所得钱财以皇帝内库得七成,国库得三成的方式分配。帝国春晚形成了一个商业利益圈。
一般来说,拥有帝国男爵以上头衔的人是不会去争抢这个,但对于那些家财万贯又没有贵族身份的人来说,这个机会就是千载难逢了。他们通常会花费巨资,以求的在晚会中有一个好位置。至于那些朝堂大臣、王公勋贵们,他们虽不求得到皇帝的接见,但为了子女,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