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10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班牙人收到檄非但没吓到,反而心下大定,原来这些中国移民在明国眼里都不是人,死不足惜啊!那还有好怕的?大家都回来吧!

    而且万历皇帝的这次纵容,让西班牙人彻底不再忌惮大明,30年后,因为华人再度在吕宋兴盛起来,西班牙又发动了针对华人的第二次屠杀。

    这次又屠杀了25万人。尸体将马尼拉的河水污染得半年不能饮用,里面的鱼都吃得又大又肥,但当地人却很长时间不敢吃鱼。

    又过了三十年,吕宋华人第三次恢复了元气,西班牙人便第三次屠杀了25万华人。此时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闻讯十分愤怒,于是加紧整军备战,准备南下吕宋,一举歼灭西班牙势力,为死难华人报仇,也扩大自己的地盘。

    大战阴云笼罩马尼拉,西班牙人这回是真怕了,再次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

    然而出兵之前,国姓爷忽然离奇病逝,他的儿子为了争夺王位,陷入内乱之中,西班牙人又躲过一劫

    这还只是单单吕宋一地,且比起别处的华人,吕宋华人遭受的悲剧还是轻的。

    所以你让赵昊怎么能冷静?怎么能不管?

    历史的包袱实在太重了!哪怕这包袱在这个时空中还没发生,却已经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华侨被屠杀,一次也不能发生!不然他此生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你们等着我,我来保护你们!”平江号行驶在茫茫大海中,赵公子南望长啸。

    赵昊虽然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吕宋去。可惜天公不作美,这一路上基本都是南风天,结果船队四月底才抵达基隆。

    船员们被这一个月逆风航行,搞得疲惫不堪,补给也耗得差不多了。赵昊再着急也只能同意进港补给了。

    入港时,赵昊看到喇叭状的基隆港入口处,大鸡笼屿、桶盘屿和中山仔岛三岛已经被混凝土防波堤连成一线了。这样既可以防风浪,也大大降低了防御的难度。但守备这里海警岸防部队,依然重修了炮台。两座立体棱堡矗立在湾口两侧,形成交叉火力,足以打消任何海上来敌的觊觎之心。

    入湾后,只见基隆港已经初具规模,一排高大的大力水手吊车,正将堆积码头的煤炭装船,然后由隶属于管委会的船队,运往淡水、宜兰、乃至更远的嘉义、凤山等地

    显而易见,基隆煤矿已经顺利投产,不过产能还远远不及长广煤矿。

    迎候赵昊的唐委员长禀报说,目前对产能限制最大的,是因为煤矿沿海,所以渗水十分严重。管委会是最早订购张鉴式蒸汽机的单位,第一具大家伙已经在西山岛装船了,会赶在台风季来临前送到基隆的。希望到那时,情况能大为改善。

    在那之前,只能靠从内地发配来的劳动队,下窑人工排水了。

    现在基隆隶属于福建泉州府淡水县,发配罪官罪民开拓边地,也是历朝历代的传统技能了。

    上岸休息时,赵昊惊喜的发现,才短短两年多不到三年时间,这里居然已经相当繁华了。

    出了码头之后,只见长长的基隆河两岸,已经建起了两排鳞次栉比的二层小楼。虽然样式比较呆板单调,但各式招牌幌子一挂,操着闽南语的伙计一招呼,着实有几分生意兴隆的小城模样。

    “这里居然发展的这么快?”赵公子说完恍然道:“光靠煤矿可不行,是因为金矿吧?”

    “什么都瞒不过公子!”唐友德不无得意的向赵昊禀报说,从日本来的寻矿技师,很快在金瓜石发现了金矿。

    他一面大张旗鼓组织人开采,一面又让人在福建沿海散播金瓜石发现金矿的消息,结果吸引了无数百姓渡海而来。在淘金热的加持下,基隆的人口规模自然迅速的膨胀起来。

    “你可得当心,淘金潮聚起来的人,可不安分的很。”赵公子提醒他道:“一旦矿上发生冲突,可能会酿出乱子的。”

    “公子放心,淘金潮只是个吸引人来的噱头。”唐友德笑道:“他们一边淘金,我一边让人宣传,来台湾垦殖,送土地耕牛种子,管吃管住管治病好多人渐渐想明白,就加入了农场,沿着基隆河开垦出去,开出来土地,可比他们手工淘的那点儿金砂值钱多了!”

    “哈哈好,真有你的!”赵昊恍然,使劲拍了拍唐友德的大肚子道:“你这肚子除了大油就是点子啊!”

    “嘿嘿,咱老唐怕辜负了公子的期待啊。”唐友德咧嘴笑道:“只好绞尽脑汁琢磨了。”

    “好好,台湾唐在委员长手里,我一百个放心!”赵公子笑眯眯道。

    在基隆休整了两天,补给完毕后,船队再度起航。

    临行前,合作社的原住民代表忽然找到唐友德,叽里咕噜说了一通。

    唐胖子赶紧给公子翻译说,此人是噶马兰人的头人,奉闻得大君之名,请他去一趟宜兰。

    “闻得大君?”赵昊闻言想起那位又纯又欲的黑长直,不禁心头一热。“她在台湾?”

    “大君现在一年有大半时间在台湾。”唐友德点点头。

    “她有什么事?”

    “没说,只是说可以助公子一臂之力。”唐友德道。

    “哦?”赵昊不禁吃惊道:“莫非这神婆还真有些道行?”

    “人家是祝女。”唐友德小声纠正道:“大君在台湾威望很高的。”

    “那就去见见她。”赵昊吞了下口水道。

    ps先发后改。

 第二十一章 竹风兰雨

    在这个月份从基隆南下,无论是走台湾海峡,还是台湾东海岸,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强大的黑潮加盛行的南风,让帆船每天航行不过百里。

    可能这也是琉球要点桨帆船科技树的原因。

    闻得大君这样懂人心的大姐姐最是体贴入微,请他去宜兰的同时,还安排了桨帆船队在基隆港恭候赵公子。

    带领船队的是郑迵之弟郑道,闻得大君离开琉球时,都是他率领舰队保护的。

    如今郑家背靠着江南集团,尤其是设在那霸的海警基地,已经彻底掌握了琉球的军政大权,让尚宗贤之流彻底成了摆设。现在他们唯一忌惮的,就是闻得大君了。

    闻得大君非但是琉球的宗教领袖,还是王妹,是中山国二元统治体系中的一元。只要有她在一天,郑家别说改朝换代了,就是动摇尚氏王族的地位都休想,撑破天也就是个权臣。

    郑家和闻得大君本来注定要发生冲突的,然而梅南看似不谙世事,实际上却是个稳得不行的老司机。她在郑家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先一步勾上了,或者说搭上了赵昊。

    虽然闻得大君从没承认过自己成了赵公子的情人,但两人亲昵的关系却有目共睹,而且还一起上过天。

    回到琉球后,她身边的高级祝女们,在跟贵妇们吃茶八卦时,有意无意透露,闻得大君已经跟赵公子发生了负距离的接触,而且还是在天上,得到了女神许可的那种……

    梅南还通过赵昊,请大明册封她的侄子,尚元王嫡次子尚永为中山王世子,列入天朝文牒中。又把尚永送到玉峰中学读书,彻底断了郑家拥立尚元王庶长子的念想。

    此番交锋,梅南长袖善舞间,不动干戈便赢了郑家。一时间,闻得大君在琉球诸岛声威大震,大有逆转乾坤之势。

    然而梅南却见好就收,主动提出晋升郑肇祚为国相,准他开府建牙,名正言顺的执掌国政。

    自此双方便达成了默契,郑家不再插手神权、觊觎王权,琉球神道也支持郑家执掌中山国的军政大权,其体制颇类日本天皇之于幕府。

    这已经是梅南能为王室争取到的极限了。换了旁人,现在琉球王都不知死几个了。

    梅南也很自觉的接受郑家的监视,以打消他们对自己行为不必要的猜测。

    ~~

    赵公子欣然坐上了梅姐姐安排的桨帆船,向台湾东海岸驶去。

    众所周知台湾岛地形狭长,高耸的中央山脉南北纵贯全岛,隔绝了东西两岸。

    不同于大都是平原、台地的西海岸,东海岸则尽是山地,只有东北角的宜兰平原和一条狭长的台东纵谷平原适宜农耕。

    比起又窄又偏远的台东纵谷来,位于台湾岛东北部,距离基隆直线距离不过八十里,走海路也仅一百二十里,且拥有优良港湾、广阔平原的宜兰,显然会更早得到开发。

    宜兰平原最北面的乌石湾外,已经筑起了一道防波堤,数不清挂着绿地日月旗的渔船,星星点点散布在近海,看上去足有两三百条之多。

    “这么多的渔船啊。”赵昊不禁吃了一惊,这里才移民几年啊?哪来这么多的渔民?

    “宜兰是个好地方啊,不光土地肥沃,降水丰沛,近海还有个超级渔场,”唐友德忙得意的解释道:“听贝总说,是什么黑潮的缘故,具体咱也整不明白,反正就知道这里的鱼特别多,什么旗、鲭、鲣、飞鱼,而且换着季的来,怎么捞都不见少。”

    “嗯。”赵昊点点头,台湾东海岸岸峻水深,是黑潮流经之处,洄游性鱼类必经之路。简言之,在家门口下网,你能捞到整个北太平洋的鱼,以现在的渔业水平,当然捕之不竭了。

    “不过台湾海峡冷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一样发达,犯不着绕来这边捕捞吧?”

    “公子说的是,咱确实动了点儿小脑筋。当时淡水那边才开张一年,移民已经超过十万了,这宜兰却没人愿意落户。”唐友德苦笑道:“那些闽南佬鬼精鬼精,任管委会把宜兰夸上天,就认准了淡水离本土近,将来土地一定比东边值钱。”

    “有道理。”赵公子笑着点点头,在另一段时空中,福建移民也是沿着淡水河开荒,一直深入台北平原的。一直到清嘉庆元年,西台湾已经都被先来者占了,才有汉人进垦宜兰的。

    “但经过农学院的老师们考察发现,宜兰这里的土地是最肥的,下雨也勤,不像西边似的,有时好几个月不下雨,所以垦荒难度是最低的。”唐友德又道。

    赵昊点点头,高耸的中央山脉挡住了热带季风带来的水汽,所以台湾西海岸是有明显旱季的。

    而宜兰是一个三面环山,东面向海的冲击平原。非但有水量丰沛、支流众多的兰阳溪,而且这种畚箕形的地形,特别容易产生地形雨。

    哪怕是冬天,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宜兰依然可以尽揽雨水湿气,故人称‘竹风兰雨’。是以此时远眺宜兰平原,满眼尽是茂密的森林,可以先发展林业,再发展农业,还不是美滋滋?

    但闽南人不像北方流民那么听话,而且还有些一根筋,他们认准了淡水好,就扎堆加入淡水河畔的农场,才不管你什么宜兰天堂呢。

    “不过公子给管委会那么大的权限自由,咱老唐还驾驭不了他们?”唐友德吸一口船上备的橘子汽水,得意洋洋道:

    “我出了三张牌,马上就让他们上杆子来宜兰了!”

    “是哪三招呢?”赵昊也吸着汽水问道。

    “一招是以备倭为由,规定所有渔船都要悬挂管委会渔业处,统一颁发的近海捕捞旗,才能出海打渔。”唐友德便显摆道:“咱便授意渔业处,只给淡水发一百面旗。宜兰这边却敞开不限量。然后咱又回苏州,厚着脸皮求江总裁,批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