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1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现在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这润滑剂果然没那么好当的。

    一轮新月悄悄挂在墨色的天际,赵昊心头升起明悟,已经彻底没有投机取巧的时间了,该来的还是要来。

    那就只能硬来了。

    是的,尽管感动于岳父大人的理想主义,但赵昊并没有帮岳父夺情的想法,因为他本身,也一样是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啊……

    无论如何,他都要把大象关进冰箱里。

    ~~

    万历五年十月初五,戊子时,有彗星见西南,光明大如盏,苍白色长数丈,繇尾箕、越斗牛,直逼女宿!礼臣疏请修省,得旨:‘玄象示异,朕心深切。儆愓大小臣工,其恪修职业,以图消弭。’

    ——《大明厉宗灵皇帝实录卷六十八》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星变火灾

    初五日夜,香山书院,‘科学顶个球’前广场上人头攒动。

    在读加毕业后回炉的学生六百多人,哈着白气跺着脚,齐刷刷昂着头,目不转瞬的盯着西南天际。

    当那颗拖着苍白色尾巴的大彗星如期而至时,书院中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

    “科学科学!”学生们蹦啊跳啊,将棉帽、皮帽丢向天空,发泄着此刻的激动之情。

    “真知只在科学之内!”

    “天不生科学,万古长如夜!”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尽管弟子们经年学习科学,但很多人依然拘于旧有的樊笼,不敢或不愿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只把科学当成科举的敲门砖。

    因为那些对赵昊来说荒诞不经、愚昧可笑的观念和认知,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却是已经维持这个世界运转几千年的本来秩序。

    打破自己对世界原有的认知是很痛苦的。对某些读书人来说,甚至就是在毁灭内心世界,所以没有勇气真的相信科学,只是为了能上名校,假装相信罢了。

    所以赵昊把在京弟子们统统召集到香山书院,除了让他们逃开漩涡外,也有利用这次珍稀的天文奇观,给那些内心依然排斥科学的弟子,来一次震撼的集体大洗礼!

    香山书院的资助人是财大气粗的西山集团,六年前建成时,就以钦天监的名义设立了观星台。这些年陆续从江南精密仪器厂采供了二十台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和八台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这两种望远镜的区别在于,折射式像差小但有色差而且尺寸越大越昂贵。反射式望远镜没有色差、造价低廉且反射镜可以造得很大,但存在像差。

    为了观测这次百年一见的大彗星,贝培嘉还下了大本钱,按照师父所给的设计思路,研制出了三台结合两种望远镜优点的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光力强,可见范围大,同时解决了色差、像差,因而特别适用于进行流星,彗星等的巡视观测,以及……天文科普活动。被赵昊命名为‘贝培嘉望远镜’。

    三台贝培嘉望远镜,一台安置在紫金山天文台,一台在玉峰书院。另一台就在这里。

    其实透过望远镜,学生们二十天前就锁定了这颗彗星。

    因为根据《自然小识》中的描述可知,当彗星逐渐接近太阳时,冷冻的表面开始蒸发,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彗头或彗发,让彗星的亮度陡然升高。

    同时,强大的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会迫使彗星上的尘埃粒子和气体形成两条背向太阳的彗尾。其中尘埃粒子形成的彗尾较为短、弯、粗,呈黄色;气体形成彗尾较为长、直、细,呈蓝色。

    当彗星通过火星时,它的彗尾便开始逐渐形成。直到近日点时,彗星所产生的气体最多,彗尾也最长。然后随着彗星远离太阳,彗尾渐渐缩短至消失……

    所以香山书院二十多具望远镜,一直紧盯着火星的方向,果然在二十天前发现了这颗彗星的出现,并通过逐日连续观测,亲眼目睹了它的彗尾逐渐生成,分叉,变长的全过程……

    直到今夜,可以不用望远镜,仅凭肉眼就能清晰看到它的身影了!

    连日来亲眼目睹的天文景象,雄辩的说明了彗星根本不是什么老天爷的大凶兆,而是由冰、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如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

    而且连续观测到的彗星运动轨迹,果然是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形,这又证明了万有引力的正确!

    弟子们甚至计算出了这颗彗星的高度,以及它消失在视线中的时间——要等到明年上元节以后!

    通过这一系列的观测与研究,弟子们成功的为彗星去魅,也在心中彻底的与天人感应说告别,开始真正的用科学重塑世界观……

    此时人们尚未知晓,这一改变影响之深远,甚至直接动摇了皇朝的统治根基。思想的变化要在若干年后,才能在封闭运转了千年的社会体系上,开出一道明显的裂痕……

    因为相信科学的人还是太少太少了,哪怕科学门人最集中的京城官场中,绝大多数官员也都还是坚信天人感应那一套的。

    所以科学准确预测彗星出现的消息,丝毫没有冲淡迷信者的恐慌,该发生的事情依然发生了。

    第二天上午,万历便命礼部遍告各宫庙,请老天爷息怒。

    朝野也是一片人心惶惶,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一大凶兆。当天下午便有人将大彗星与近来沸沸扬扬的夺情之议,联系在了一起。说是张相公迟迟不肯丁忧,违背天理人伦,才惹来了上天示警。若不赶紧改正,定有大灾祸降下!

    当天入夜,彗星再次出现,依然拖着长长的尾巴,惨白恕

    当晚,紫禁城还走了水。二更天,一道火光从禁宫东北角的颐和轩窜起。

    秋干物燥,金风呼啸,颐和轩很快变成了一片火海,又延烧到了乐寿堂、养性殿,宁寿宫,整个紫禁城东北部都被熊熊火光所笼罩。火势冲天,与天上的大彗星交相辉映,分外恕

    紫禁城的太监和护卫全都赶来灭火,幸亏这些年宫里有钱了,张相公又是个极周全的,给宫里重置了足够的水缸、水龙等消防设施。奋力扑救之下,才让火势没有蔓延开来……

    李太后和万历皇帝自然也被惊动了,虽然大火距离乾清宫还远着呢。但为了安全起见,冯保和李太后的弟弟李进,还是请娘俩移驾西侧的慈宁宫,到陈太后那里暂避。

    陈太后吃斋念佛快二十年了,李太后跟她一比就是个妹妹。

    而且陈太后这些年身体好了很多,却不感谢江南医院促进了医疗保健水平的进步,反而认为这是自己多年修行布施,终于菩萨保佑的结果,于是更加的迷信了。

    得知庆寿宫那边大火,她便神神叨叨的说,这是扫帚星带来的,是老天示警天子要修德谨慎。

    万历听了都快吓尿了,虽然他已经十五岁了。但听说老天爷专门搞个彗星招待自己,还是吃不消的。

    李太后听了不太高兴,心说照你这意思,就是我儿不修德,不谨慎了?

    “皇帝别自责,你还未亲政哩。”陈太后见万历小脸都白了,忙拉着他的手安慰道:“老天爷怪也怪不得你头上来。”

    “那就好那就好。”万历松口气,高兴的睡觉去了。

    李太后却吓得嘴唇发紫,好家伙,那就是本宫的责任喽?

    “妹妹也被害怕,天下的事,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妇道人家做主了?”陈太后意味深长的看她一眼,又安慰她一句,:“一起念经消灾吧。”

    “好好。”李太后忙点头应声,于是两宫太后便在观音像前,一直念经到天亮。

    天亮后,灰头土脸的李进来报,火势破灭了,姐姐的宁寿宫保住了……

    “谢天谢地谢菩萨。”李太后登时就红了眼圈,朝观音磕头连连。这要是烧了自己的宁寿宫,明年皇帝大婚后,自己去哪住还好说。关键是丢不起那人啊。

    “只是宁寿宫花园给烧毁了。”李进咽口唾沫道:“里头的树、佛堂啥的,全都烧没了……”

    “什么?”李太后登时僵住了。那佛堂是张相公斥巨资为她修建的啊!光购置金丝楠木和紫檀木就花了一百万两。里头那尊纯金菩萨像,还是按照她的模样打造的。

    这比烧了宁寿宫更让她心痛,以及恐惧……

    “唉,妹妹……”陈太后叹息摇头。

    李太后一下瘫坐在观音大士像前。

    ~~

    次日,万历皇帝以星变未弭、禁中火警,谕礼部建醮朝天宫三日,仍遍告各宫庙,百官修省、停刑、禁屠。

    张相公也第四次上了乞归守制疏,疏中也以星变为由,请皇帝放自己归家丁忧。

    然而万历又在第一时间下旨挽留,说荀子曰‘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并命他‘毋劳再陈’,还下令司礼监,再有张相公请辞的奏章就直接拒收了。

    见这爷俩一唱一和就想把星变这茬糊弄过去,官员们不干了。他们议论说,既然‘怪星无伤也’,那皇上之前干嘛还要斋醮请罪,遍告各宫庙,让百官修省,甚至连猪都不让杀了?

    这分明是自相矛盾嘛,肯定是张相公教唆他的学生皇帝改得口。这不是为张居正一人,糊弄老天爷吗?大明还有好吗?

    现在所有人都认定,皇帝只是张相公的傀儡。官员们义愤填膺,纷纷捶胸顿足,大骂痛心疾首的吆喝国将不国!丝毫不顾眼下是大明百年来最好年代的事实……

    街头巷尾甚至出现了不少大字报,痛批张居正无君无父、贪污腐败、好色无德,招致天怒人怨!

    对此张相公一概充耳不闻,只待星变过去,一切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些人怎能放过这天赐良机呢?

    当造势完毕后,致命的弹劾到来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连击

    三七过后,大纱帽胡同外依然摆满了花圈、纸马,但相府已经闭门谢客,不再接受吊唁了。

    这日,张相公正在后院书房中批阅奏章。前院灵堂中,赵昊在跟嗣修和进京报丧的懋修炸金花,相府一片安静。

    直到上午时分,游七领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进来。赵昊三人都认得他叫邓以赞,江西南昌人,隆庆五年的会元、传胪。殿试后选为庶吉士,散馆后留在翰林院任编修,是张相公很得意的几个门生之一。

    看到邓以赞,赵昊眉头跳了跳,丢下手中的烂牌站起来。

    “邓传胪有要事求见老爷,不是来吊唁的。”游七赶紧解释一句。“老爷请他进去。”

    “哦。”赵昊点点头,看着两人进去,心里不安妥,便也跟在了后头。

    书房中,张居正得到通禀,特意从内书房出来,到外间来见邓以赞。

    其实主要是内间堆满了奏章,影响不好……

    “学生拜见恩师。”邓以赞毕恭毕敬向张居正施以大礼。

    “起来吧。”张相公握着烟斗,目光核善的看着邓以赞道:“有什么天大的事情?”

    “学生有本上,特请恩师过目。”邓以赞说着神情肃穆的奉上一本题本。

    今本章名色,为公事则曰题本,为他事则曰奏本。

    张居正的脸色愈发的难看起来,似乎已经猜到了里头的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