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1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军事训练方面,更被提高到头等大事的程度。因为台湾的生番酷爱出草,尽管每个市都配有一支保安大队加一个海警派出所,还在熟番中选拔了联防队员,来共同维护移民区的安全。

    但百密总有一疏,随着台湾的移民区域不断扩大,移民惨遭出草的案件时有发生。而且那些生番取了人头之后,便迅速撤回深山老林中。往往想报复都找不到凶手。

    所以集团不得不开展全民军训,全民皆兵,让移民们拥有自保之力。还在农闲时抽调精干民兵,配合保安队员,在熟番的带领下进山捣毁生番村寨,将他们远远驱离移民区。

    万历三年,移民吕宋开始了。

    虽然集团在吕宋耕耘的时间最短,但吕宋的底子最好。那里有两万多经过血与火锤炼的老移民打底,集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岛上也没了生番,因此试行期被缩短到两年。

    在顺利的完成了各项移民准备工作后,从万历五年开始,吕宋也逐步扩大了移民规模。

    截至到万历六年腊月,集团共往耽罗岛移民50万人,往佐渡岛移民20万人。往琉球岛移民2万人。

    往台湾岛移民70万人。往吕宋岛移民50万人,往麻逸岛移民1万人。往纳土纳岛移民5万人。

    所以十年里,集团一共往海外移民不到200万人。

    而按照三五规划,从今年开始,一年就要向海外移民200万,各海外领的压力可想而知。

    去年年底,本着自愿的原则,集团让各海外领自主认领任务。结果耽罗岛领了10万,佐渡岛领了5万,琉球领了5万。台湾管委会一口气领了50万,吕宋总督府领了60万,其中包括麻逸岛的10万。此外纳土纳岛也领了10万的任务。

    结果一共领了140万的任务,还差60万无人认领。

    所以赵昊此行要把这些海外领一个个走遍,给他们打打气,以及最重要的,给他们加加担子。

    其中北路三地接收能力确实有限。因为耽罗岛是牧区,佐渡岛面积偏小,琉球土地贫瘠、降水偏少,所以没法大规模增加移民数量。

    但赵昊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如今是张相公当政,朝廷大力支持移民,所以才有这个么狂飙猛进吸纳移民的机会。

    谁知道过几年张相公不掌权了,会是个什么局面?万一朝廷收口子,甚至反对移民怎么办?

    所以必须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尽可能的多吸纳宝贵的人口。哪怕暂时吃不下,消化不了也不要紧,先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养着他们就是。反正集团有的是粮食,而且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地盘,容纳这些移民了。

    最终,在赵公子的关爱下,耽罗岛多接了5万人,佐渡岛多接了2万人,琉球更是多接了8万人。

    因为琉球虽然不适合种植稻米,但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甘蔗。集团已经在琉球大范围试种植甘蔗成功,并投产了制糖工场,已经具备大规模推广甘蔗种植园的条件了。而甘蔗种植恰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只要国内能保证粮食供应,琉球是具备吸收大量人口的条件的。

    此事得到了郑家的大力支持。郑迵父子一是为了讨好赵公子,二也是为了增加在琉球的汉人数量。只有当汉人的数量超过琉球人,琉球才会彻底变成他们的天下……当然更是集团的天下。

    至于余下的45万人,台湾和吕宋分别领了20万,纳土纳岛也咬牙领了5万。这三个地方同样迫切需要增加汉人人口,既然公子说了,几年后国内移民可能会断档,他们当然要先占下了,日后慢慢安置嘛。

    ps。眼睛今天又好多了,事实证明电脑屏幕加空调确实伤眼啊。今天还是一更,明天开始恢复两更哈~~~

 第一百五十九章 铁甲船

    得知拯救者计划顺利完成时,赵昊刚刚结束了对温泉津、闪电岛和镇远岛的视察,正在日本的堺市盘桓呢。

    此番他来堺市有两个目的,一是见证织田军与一向宗订立停战和睦的约书;二是作为男方长辈,为赵士祯迎娶他心心念念的织田市。

    与十年前,赵昊率领新组建的海警舰队压服九州,在关门海峡大破毛利水军时相比,日本战国的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简单说来,这十年就是织田信长力战群雄,打破三次信长包围网的过程。

    第一次是在隆庆四年,西元1570年,日本元龟元年。

    信长上洛后,很快与他拥立的将军足利义昭闹翻。不甘心像天皇那样做傀儡的足利义昭,秘密联系那些因为信长上洛而利益受损的大名,如朝仓家、三好家、六角家等,本愿寺显如也发动一向一揆,共同组成第一次的信长包围网。

    双方激战了半年,最终织田信长在姊川合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包围网的核心‘朝仓浅井联军’。但信长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弟弟信治和信兴以及重臣森可成战死,双方一时都无力再战。后来在其他势力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停战协议,第一次包围网化解。

    两年以后,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终于腾出手来,应将军足利义昭和连襟显如之邀,起兵上洛,讨伐信长。

    武田信玄名不虚传,在三方原合战中大败德川织田联军。武田家一时声势大振,各路大名纷纷响应,此为第二次信长包围网。

    然而,就在织田军节节败退之际,武田信玄却突然病逝,武田军只得撤回了甲斐。

    最有威胁的对手不存在了,信长立马又支棱起来了,亲率三万大军包围了浅井长政所在的小谷城。然后围点打援,大破前来救援的朝仓军,信长乘胜追击,朝仓义景自杀。

    随后小谷城陷落,浅井家灭亡。两个月后,织田军消灭三好氏。十二月,松永久秀投降。第二次信长包围网以信长大胜告终。

    两年后,德川织田联军大胜武田军,彻底无敌于‘天下’。志得意满的织田信长将家督之位让给儿子,以‘天下人’自居,行事愈发跋扈。

    次年,也就是万历四年,西元1576年。全村人最后的希望,与武田信玄齐名的‘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终于在足利义昭的请求下西征讨伐信长。毛利辉元、石山本愿寺、波多野秀治、纪州杂贺众等反信长势力也纷纷响应,这便是第三次信长包围网。

    号称军神的上杉谦信果然出手不凡,于手取川之战大败织田军。那些被迫投降信长的大名纷纷反叛,局面再度有利于反信长一方。

    然而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天命’的存在。

    上杉谦信在终于扫清了进京的障碍后,于去年正月,下达了关东征讨的总动员令,决定越后积雪溶化后,便上洛与信长决战。

    然而在即将出阵前的三月九日,上杉谦信突然昏倒在厕所中,失去知觉。据说是因饮酒过量而造成脑溢血,结果也死了……

    因为谦信未婚未育,又是盛年猝死,结果他一死上杉家便陷入了内乱,彻底退出了争霸的舞台。

    又靠老天爷帮忙渡过一大危机的信长,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收拾所剩不多的几个威胁了。

    在枭雄相继凋零之后,如今能对织田家造成威胁的,也就只有毛利家和显如的一向宗了。

    ~~

    相较于内部意见相左,首鼠两端的毛利家,显然应该先集中力量对付上下一心、视死如归的一向宗。

    一向宗是自净土宗发展而来的一个佛教宗派,别称净土真宗。

    他们宣扬不需要懂得佛法经文及参与复杂的寺庙仪式,只需加入一向宗并时时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口号,死后就可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了。

    就像大明流行的无为教一样,这种简单的修行法门,易得的修行成就,广受最底层民众的信奉。

    而且一向宗在日本是合法的,所以势力扩张极快,非但有自己的地盘,还有自己的僧兵。他们在大阪修建了石山本愿寺,作为自己的老巢。

    大阪距离京都不到百里,之间一马平川,有宽阔的河道相连,素来是日本最繁华的近畿地区。

    一向宗便借助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断的扩张地盘、增加人口。同时不断增修守护城池的壕沟和碉堡。在法主显如当权时,石山本愿寺已成为拥有八个街町,内有港口可贸易通商,幅员数十平方公里的惊人巨城了。

    而且显如还热衷政治,擅长通过联姻建立联盟。他和武田信玄结成连襟,又命长子娶了朝仓义景之女为妻,在这个战国时代中,是不折不扣的一方豪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意图天下布武、一统全国的织田信长,又怎么能够容忍自己的地盘中,有这样牛逼的势力存在?

    因此他对本愿寺步步进逼,先借口军费不足,强逼畿内寺院神社捐献。又要求在大阪一向宗的地盘上筑城堡。最后直接提出本愿寺势力完全撤出大阪的要求。

    显如终于忍无可忍,率一向宗加入了第一次信长包围网,并成为后两次包围网的主要发起人。

    他非但率僧兵与织田军正面作战,还命令分布在各国的信徒起义,即‘一向一揆’。

    他大肆宣扬信长为佛敌,以加强信徒的战意。并宣称在法主的命令下,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与佛敌交战而亡,是直升极乐世界的捷径。

    这些宣传让一向宗的教徒格外悍不畏死,作战异常勇猛。而且他们杀之不尽,一茬又一茬的从各处冒出来,让人防不胜防,给织田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双方断断续续血战了八年,所谓‘石山合战’贯穿了每一次的信长包围网。织田信长的大军也数度了包围石山本愿寺,但每次都因为有人救援,或别处战场吃紧,结果半途而废。

    这一次,织田信长派出六万大军,建构城寨,誓要将本愿寺围困到山穷水尽,开城投降的一刻。

    显如一面备战,一面赶紧向外求援,可是现在能救本愿寺的越来越少了,其实只剩一个毛利家了。

    信长早有准备,他命羽柴秀吉陈兵西境,挡住了毛利军从陆上支援的通道。

    然而本愿寺背靠濑户内海,城内有港,还可以通过海路得到毛利家不断支援的人员、物资和军需,让织田军的笼城战无法奏效。

    所以要想彻底断绝本愿寺的后援,还得用水军掐死他们的海上生命线。

    然而经过耽罗警备区十年来的持续清剿,日本三岛的海面上,已经没有任何水军了……

    那么毛利家是怎么从海路支援本愿寺的呢?

    自然是像九州老王那样,付费请耽罗商会的船队运输了。

    这十年来,耽罗商会靠着垄断日本的海上航线,跟交战各方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可谓大发战争财。

    不可一世的织田信长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还有那劳什子海警,居然敢对日本颁布什么‘三不禁洋令’,也太不把他这个天下人儿放在眼里了吧?

    所以早在数年前,织田信长便命自己的水军统领九鬼嘉隆,在伊势国的内河中建造并训练了一支强大的水军。

    三年前,第三次信长包围网初成时,九鬼嘉隆便率领十几艘安宅船,和两百艘关船、小早组成的强大舰队,杀入过大阪湾,企图从海上围困石山本愿寺。

    然而耽罗警备区司令员朱珏闻讯后,马上出动警备区主力舰队,汇合九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