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1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为什么呢?

    ps。今晚没了。

 第二十四章 又见儿子

    因为赵公子家里有矿吗?

    江南集团确实有很多矿,每年可以从日本、台湾、吕宋、爪哇、棉兰老的金银矿,运回的四千多万两白银之巨。

    再加上海上丝绸之路和经好望角的欧洲贸易,每年还能净输入三千多万两。

    然而在经济规模的急速膨胀面前,这七八千万两的输入通货依然远远不够看。

    这是贵金属本位制最大的缺陷,就是货币发行量要与库存金银的数量挂钩。可问题是当社会进入急速发展期,必然导致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技术提升,不发行足量的货币会导致严重的通货紧缩。

    当一个经济体进入通货紧缩后会发生什么?最简单说就是,人们手里的钱变得越来越值钱了。

    这种货币自身的增值,会消磨掉绝大部分人的消费和投资欲望,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速降低,产品价格下跌。所有人会拼命的储藏货币,进一步导致更严重的通缩。

    结果就像人失去了血液,所有的一切都是致命性的。

    在另一个时空中,经济史学家早已达成共识,明朝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陡然降临的通缩害死的。

    大明是贫银国,每年白银产量只有30万两左右,在16世纪初的白银存量,合计才有5000万两。所以社会一直处于严重的通缩状态,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停滞。

    从16世纪开始,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国际贸易爆发,日本、欧洲和美洲的白银疯狂涌入大明。仅1631年经马尼拉输入澳门的白银,就高达1400万两!

    数亿两的境外白银潮水般涌入,让大明干涸的久旷之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润,经济登时迸发出无穷的活力,社会空前繁荣,城市人口激增,农业快速商品化,工商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商人阶层暴富,士大夫家家经商,沿海普通百姓也得以小康,甚至有余钱读书识字、听戏旅游。内陆地区百姓也纷纷举家搬迁到江南沿海,求一温饱。大明在万历年间仿佛进入了盛世。

    然而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商业而又世俗化的新世界,对白银的依赖程度,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对于中国商品的依赖。帝国上下却只沉浸在白银盛世中醉生梦死,丝毫没有将命根子握在自己手中的意识。

    很快历史露出了残忍的一面,日本德川幕府忽然禁止白银外流;腓力二世严格限制大帆船贸易规模,让大明两大白银来源同时枯竭。

    于是从隆万年间开始的商品经济大繁荣下的通货膨胀,急速进入了通货紧缩状态。大明已经在全国施行一条鞭法,百姓需要将粮食等农产品,或者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换取白银来完税。通货紧缩导致粮贱银贵,又极大的加重百姓负担,造成更深重的经济危机。

    国家收不上税,又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不得不缩减开支,裁撤了全国的驿站系统,让一个叫李自成的驿丞,成了下岗工人……

    ~~

    现在因为赵昊和他的江南集团,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急速提升,已经远超输入金银的增长速度。

    如果还严格按照规定,收入多少金银就发多少白银票的话,必然导致严重的通货紧缩。而因为大明的商品经济规模,比另一个时空扩大了好几倍,一旦爆发经济危机,造成的危害也将严重许多倍!

    这一危机朝廷不知道,也解决不了,只有赵昊和江南集团来负责——必须为社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没办法,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控制了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就控制住了这个国家的命脉。但同时也把保持这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的任务扛在了肩上。

    大明之所以没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主要靠的是江南银行超量发行了白银票。

    在流通天下将近二十年之后,白银票业已成为了大明公认的货币符号。就连官府和朝廷也已然接受白银票,使用白银票了。

    尤其在年轻一代的意识中,钱就是白银票,白银票就是钱。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摸过又重又不好分割的银子……

    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用白银票从银行兑银子了。大家都不兑银子,大众就越发放心,也就愈加没人对银子了。那么多银子放在银行每年吃利息多好?干嘛搁家里招贼?

    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流通迅速的白银票,渐渐与库房中睡觉的白银脱钩,成为事实上的货币。

    天量的白银储存在江南银行及其下属的五百多家分行的银库中,让整个社会都不怀疑白银票的兑付能力。

    这就给了赵昊通过超发白银票,不断向社会投放天量货币,来避免通货紧缩的机会。甚至可以维持适度的通货膨胀,以刺激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就愈大,赵昊也不得不持续超发白银票。结果白银票的总数,已经远远大于江南银行库存金银的数量了。

    只能等日后经济过热要降温时,再设法回收流动性……各国央行都是这么想,但也没见谁真正缩表成功过。

    正所谓超发一时爽,一直超发一直爽,直到全家火葬场。

    不管金本位还是银本位,只要是贵金属本位下,这都是必然的难题。

    但赵昊觉得自己,还远未到饮鸩止渴的地步。

    集团的经济扩张不会一直这么猛,大明对白银的渴求也会有个限度。

    跟西班牙人的大帆船贸易早晚会恢复,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还会流入的。

    南洋的贵金属矿才刚刚开采,还有南非、澳洲和北美的金矿,早晚也会开采的……

    赵昊相信最多十年二十年,集团就能把不足的贵金属补上了。

    其实按说补不上也无所谓,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超发——江南银行超发的货币量,是以社会新增加的总产出为锚的,所以并不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但有一个前提是,公众要一直对白银票保持信心啊!

    倘若在这几年就跟朝廷开战,势必会引发全国范围的挤兑……储户要提现银,市面的白银票也要兑现银,所有经济活动,还是要现银!

    赵昊从哪变那么多现银给他们去?一旦兑付失败,等待大明的将是极端严重的通货紧缩!

    他也将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信用破产,甚至有可能集团破产,员工和海警官兵造反……

    所以在解决白银危机之前,赵昊是绝对不愿与朝廷开战的。

    ~~

    还有之前所说的,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的问题。

    在他的控制区之外,是两亿多赤贫人口,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真要带着集团往火坑里跳吗?显然是目前这种只吸取劳动力,不承担义务的情况,对集团的发展更有利。

    等双方的实力差距更加悬殊,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逃亡海外,让穷苦百姓对藩王和缙绅的怨气压也压不住了,他们才会喜迎王师,支持集团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

    这些问题都决定,集团必须以我为主、徐徐图之。抓紧时间自己的漏洞,创造战胜对手的条件!

    彻底理清思路后,在接下来的航程中,赵昊便足不出舱,亲自起草了一份绝密的演讲稿,《我们接下来的道路》,但隐去了‘白银危机’一节。准备在年底的二十周年大会上,统一集团高层干部的思想。

    ~~

    等他写完这份重要的讲稿,下一站大阪湾到了。

    这里距离西山岛直线距离在一千五百公里,无线电接收依然正常!

    这一次实验成功,依然让全体研究人员欢欣鼓舞。因为这打消了他们在取得初步成功后,新产生的一个的疑虑——既然地球表面是圆的,直线传播的电磁波会不会无法实远距离传输?而需要几百公里就建一个中继站?

    现在在这么远的距离都能接收到,来自西山岛研究中心的信号,足以说明无线电波并不受地球表面弯曲的影响了!

    赵昊因为专心写他的大文章,并不知道他们的担忧。此时听到研究人员的欢呼声,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其实还是有影响的,只是借助了大气电离层的反射,把地球‘丘陵’两侧的无线信号连接了起来而已。”赵昊淡淡一笑道。

    王徵登时恍然,马上追问起地球电离层是什么鬼。

    赵昊便欣然向弟子讲解,如今这种轻松装伯夷的机会,真是越来越稀少了。

    师徒俩正仰头望天,却听到海面上传来一声饱含热情的‘哦桃萨马’!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堺市码头上,堺商株式会社摆好了最高规格的仪式。全体高层在会长千利休的率领下,恭迎赵昊大驾光临。

    不过手舞足蹈、大声叫爹的那位,却是又矮又胖,活脱脱一只大狸子的德川家康。

    赵昊微笑着朝岸上招招手,时间过得真快啊,他已经整整八年没来日本了。

    “唉……”一旁的赵士祯却郁闷的叹了口气,与上次来时的万分期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上次是来娶媳妇,这次却是要把女儿嫁出去,而且是嫁给这么个货……的儿子。

    能一样吗?

    ps。再写一章去。

 第二十五章 敌在本能寺

    打前站的近卫舰队提前一天就抵达了堺市,像上次一样接管了堺市的防务。鉴于日本目前的紧张局势,东洋战区司令员朱珏,还亲率战区直属舰队陈兵大阪湾,以防小日本头脑发热。

    当赵昊再次踏上堺市码头,头发花白的德川家康哭着扑上来,跪在他的面前放声痛哭起来。

    “呜呜,终于又见到父上大人了,儿子还以为这一生都无法与父亲相见了呢。”

    那情真意切的孺慕之情,真是令闻者变色啊!

    赵昊也有些动情的拍着他的背,柔声道:“莫哭莫哭,爹也很想念你啊。看你怎么头发白了这么多?”

    八年前认爹的时候,家康才三十七,一根白头发都没有,发量也很可观。现在也不过四十五岁,却已经花白了大半,而且稀疏的快要盖不住头皮了。

    果然男人的衰老,总是从头开始。

    “呜呜,这些年孩儿过得太苦了……”家康又大哭起来,仿佛要将这些年的担惊受怕、委屈不甘,统统都发泄出来一般。

    “唉,确实。”赵昊理解的点点头,这些年日本战国局面变化之快,完全出乎他之外,所有人的意料。

    万历七年四月,与江南集团签订《永久和睦条约》之后,织田信长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统一本岛上。

    彼时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相继凋亡,本愿寺显如也退出了争霸,日本已经无人可以挑战织田军的兵锋了。

    当年夏天,随着波多野秀治也在投降信长后被斩首,所谓信长包围网彻底不复存在。

    很快,信长军便击败了上杉军,吃下了能登、加贺,甚至进攻到了越中。同时毛利军于备前的宇喜多直家投降信长,至此织田军与毛利军的战局也完全逆转。

    随后三年里信长进入全盛期,攻无不取,占领了整个日本腹地,信长军团已是天下无敌。此时所有人都认定,信长公统一日本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了。

    信长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得意便猖狂。非但行止张扬轻率,还肆意羞辱下属。最终勾动了明智光秀内心的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