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1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海公以为呢?”赵昊轻声问道。

    “我也这么觉得……”海瑞从来不会拐弯抹角,他看着冰面上孤傲挺立的残荷,幽幽道:“不然老夫也不会帮你做这么多事。”

    “是,集团上下能有如今的廉洁,全靠海公注入的正气。”赵昊点点头,再次挽留道:“所以还是别去北京了吧。皇上不是纣王,我也不会当武王。大明有笔架就行了,不需要比干的。”

    “放心,我不会透露江南集团的一点情况,也不会干任何对你们不利的事情。”海瑞似笑非笑的看着赵昊道。

    “嗨,你老把我想哪去了?”赵昊不禁苦笑道:“我不是担心你对付对我们集团。”

    “是,现在谁也对付不了你们了。”海瑞淡淡道:“哪怕现在干掉你父子,都无济于事了,反而会让皇家彻底无法幸免。”

    “那海公还要……”赵昊无奈道。

    “你就当我是求一心安吧。当年老夫上《治安疏》时,就没打算能活着出来。结果世宗皇帝却先我而去了,这一直是老夫的一块心病。我常想,世宗驾崩会不会也有我的责任?”海瑞的语气有些飘忽,目光却一如既往的坚定。

    “这哪跟哪啊?嘉靖皇帝本来就病入膏肓了。”赵昊不禁摇头。

    “不管怎么说,殷商那样的奴隶国家,帝辛那样的昏君,尚有比干那样的重臣。我大明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历代皇帝又养士二百年,怎么能没有死谏之臣呢?那不显得大明的臣子太狼心狗肺了吗?”海瑞哈哈大笑道:

    “当年世宗皇帝没杀我,可能就是为了让我有朝一日,把命还给他就是了。”

    “不值得……”赵昊还想再劝。

    海瑞却抬手不让他说下去道:“我意已决,不必再劝了。”

    “唉……”赵昊长长一叹。也是,海瑞什么时候会听人劝?

    “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在苦思,能不能有两全的法子呢?”海瑞笑笑,缓缓对赵昊道:

    “后来我想到了,既然你们集团那么强调正义性、正当性。那么只要皇上不犯大错,你们总不能给他捏造罪名吧?”

    “那肯定不能,假的永远是假的。”赵昊摇摇头道:“如果皇上不清算张太师,不倒行逆施,我等自然只干我们该做的事。”

    “这就是我进京的目的。不奢望致君尧舜,只求盯着皇帝别犯浑。”海瑞坦率的看着赵昊道:“是不是更想把我留下了?”

    “哈哈哈,怎么会呢?”赵昊摇头大笑道:“海公能看着皇上,让他做个人,我们求之不得啊!”

    “老夫知道,皇上起复老夫,是为了拿我当幌子使,并非真心想听我唠叨。”海瑞很有自知之明道:“但我坚决不肯去南京任职,他才只好捏着鼻子把我弄到跟前。只是我去了,就由不得他了。”

    “看来陛下的好日子,没过几天又要到头了。”赵昊露出了同情的笑容:“这都俩月了,他一次都没上朝,也不召见大臣平台奏对。”

    “确实该好好管管了。”海瑞面色一寒,沉声道:“兴献王这一系,怎么他妈的一代代的都这么懒?”

    “可能这就是遗传吧。”赵昊笑道:“你要怪就怪杨文忠公吧,选错了还管不住。”

    “从私人感情上来说,我是希望那孩子好好的。”说着他轻叹一声道:“可以他好容易才摆脱了我岳父,能听海公的劝吗?”

    “劝不住,也要劝!”海瑞斩钉截铁道:“你放心,他要真是倒行逆施,祸国殃民,老夫就血溅宫门,替独夫民贼敲响丧钟!”

    “大明有海公,何其幸哉?”赵昊鼻头发酸,千言万语化作深深一揖。

    “谬赞了。”海瑞却摇摇头,吐出长长一口浊气道:“其实来之前,我还打算劝你保全天家的。但船进黄浦江,看着浦东浦西两岸鲜明的对比,那些理由根本说不出来了。”

    浦西已经是从前所谓的人间天堂了,但与赵昊不惜成本,用最高标准打造的新生活示范区——浦东新区比起来,却依然不啻天壤之别。

    几乎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都会成为江南集团疯狂的拥趸,恨不得立即把家搬到这里来……可惜现在要摇号了。

    海瑞感触是最深的。因为在他主持‘黄浦夺淞’水利工程之前,浦东就是个烂泥塘……

    “比起让天下老百姓岁无饥寒、老有所依,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来,一家一姓之宗庙,确实微不足道。”他仰头望着漫卷枯叶的天空,喃喃道:

    “只是我老了,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明知道不对,也改不了了。”

 第五十一章 活着的门神

    两天后,海瑞便辞别了赵昊,带着儿子从陆路北上进京。

    原先一提琼州府就是天涯海角,流放之地。但它是广东布政使司的一部分,南海集团还在此设立了三亚市,是集团控制中南半岛的北方基地。因此江南教育集团在府城琼山和三亚都建立了九年制学校,不过因为设立的时间晚了点儿,所以海中平刚刚中学毕业,还没想好是报考书院修习举业,还是上大学将来进集团。

    海瑞让他不要急着做决定,多走走看看想想再做选择。

    走海路固然快,但什么风土人情也看不到。海瑞要趁着自己还能动弹,带儿子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民间疾苦。

    海公当年可是从琼州步行进京赶考的牛人,现在沿途还有驿馆,可以骑马,这点路程简直不要太轻松好吗?

    但没多久他就后悔了……

    因为住驿馆是要出示兵部签发的勘合的,他的身份自然也就暴露了。

    虽然他嘱咐驿丞,千万替自己保密,但每每睡一觉起来,屋外头就被闻讯赶来的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

    海瑞问他们有什么事儿?

    他们说没事儿,就是想亲眼看看海青天,祝他老人家长命百岁。给他磕个头,拜个早年……

    磕完头,这波百姓便兴高采烈的回去了。

    下一波又紧跟着进来了,一波接一波,全县的百姓排着队前来瞻仰他们的海青天。

    外头还有人吆喝呢:‘一定要多留海公一会儿,我回村里把我爹接来给海公磕头!’

    驿丞们自然深表歉意,说辞都差不多——因为自己太激动了,只告诉了老婆或者老娘。然后老娘们嘴快,就一传十十传百,‘海公来了’成了尽人皆知的秘密。

    在江南每个县都是这样,无一例外。好多老百姓活也不干了、买卖也不做了,就跟着海瑞一起上路,送他到长江边。

    知道海公清廉如水不收礼,他们就带着最好的吃食,希望海瑞父子渴了饿了能吃一口喝一口他们的孝敬,就心满意足了。

    结果便出现了一幕千古奇景,海瑞父子骑马走在前头,后面跟着二里长的队伍,还不断有人加入。

    “他们为什么冰天雪地的家都不回,非要送父亲过江?”海中平终于忍不住问道。

    “因为为父曾为他们做过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海瑞淡淡道:“没想到十几年了,他们还没忘了。”

    他在应天巡抚除暴安良,为百姓做主的作为,老百姓是永远不会的忘记的。

    江南一带的老百姓甚至把他跟包青天凑了一对,贴在门上当起了门神。既能驱邪避鬼,又能时刻看到偶像,可谓一举两得。

    也算是最早的偶像画像了。可惜不知道要个签名啥的……

    海中平震撼之余,顿时觉得应该进书院读书进学,像父亲一样做官了。

    ~~

    过江之后,海瑞学聪明了。再也不投宿免费的驿馆,跟儿子住起了客栈,这才避开了疯狂的追星族。

    至于爷俩的安全,海瑞完全不担心。他知道以赵昊的重情,百分百会派保卫处暗中保护,所以只管到处走到处看,不用担心遇上劫道的。

    其实江北的治安也是极好的。

    因为扬州府作为最初一体化的江南十府之一,早已被江南集团治理的明明白白。根本不用官府出手,各地农场的护场队就让蟊贼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嘉靖年间为了御倭,朝廷准许沿海的士绅自办团练。这个好传统也江南集团继承了下来。他们所有的工厂、农场、矿场、林场,都组织了护卫队,由江南安保集团负责训练、装备和管理。

    跟海外的预备役一样,所有男性职工、农工都要参加军事训练,轮流值勤。

    正好是冬季农闲时节,各地农场都在组织民兵拉练。路上时不时就能碰上一队队扛着隆庆式步枪,背着被褥和钢盔的民兵。响马土匪海盗**们得活腻了,才会来这种地方找死……

    幸好他父子一看就是好人,海瑞又七老八十了,才没有被民兵盘查。

    海瑞看那些民兵固然没有海警和子弟兵那般军容整齐,军纪森严,却也斗志昂扬,虎虎生威。

    其中很多年轻人跟海中平一样,身高比父辈高出一大截,肩膀也宽。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营养水平,已经远超父辈当年了。

    其实就是那些年长些的民兵,虽然个子长不起来了,却也身板结实,神完气足,一看就是经常吃肉的。

    海瑞知道,在赵昊的大力提倡下,肉蛋奶已经进入了江南地区百姓的日常食谱中。当然,谁不希望能顿顿吃上肉?关键是得有条件实现它。

    海瑞对此有过研究,他告诉儿子,首先是江南地区的收入水平快速提升。不说集团职工的收入,单说在江南集团带动下,江南百姓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就是雇一个短工,一个月也要三两银子。

    而且这还是在流民不断涌入,让江南地区有充足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下。那些本地的熟练织工,一个要开五两才能招得到的!

    “当年,一个织工累死累活一个月,收入不过才一两五。”海瑞无限感慨道。

    “才一两五,这怎么养家啊?”十九岁的海中平感到无法想象。

    “一两五,那还是人间天堂的江南,你去陕西河南扛活,管吃管住就不错了,还想要工钱?”海瑞摇摇头,这也是他为何要带儿子走一趟内陆的原因。

    “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首先就会增大胃口,让全家吃上饱饭。然后再想办法吃好,这就叫民以食为天。”海瑞叹服道:

    “这是隆庆四年时,你赵恩公跟我说的话,那时候他还没你大呢。”

    “呃,孩儿太不争气了……”海中平登时面红耳赤。

    “没什么好害臊的,两千年才出一个赵昊,谁能跟他比?”海瑞哈哈大笑道:“不把他当人看,心里就舒服多了。”

    “父亲还真是通达啊……”海中平摸了摸冻得通红的鼻子。

    海瑞便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儿子围上。老来子,都这样,海瑞也不能免俗。

    “从那时起,他就命令各开发公司下面的农场,都要大力饲养六畜,推行桑基鱼塘。后来还在各县专门建了大型的养鸡场、养猪场。说实话,当时为父觉得他太不切实际了,老百姓能有糙米饭南瓜汤管饱就谢天谢地了,养这么多禽畜,浪费多少饲料啊?”

    “结果还是为父眼光短浅了。”海瑞又叹服道:“大量的家禽肉类上市,只是短暂的引起价格下滑,但很快就又涨上去了,而且一直就供不应求了。唉,这人啊,就像狼崽子,吃过肉之后,就很难再吃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