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1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便你来我往,噼里啪啦的对射起来。

    至于造成的伤害十分感人,只有倒霉蛋才会中弹……

    一是双方枪法都不咋滴,而是滑膛铅弹弹道随缘,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互射,真的只有误射才会命中。

    但当太监们指挥着军士,将一门门火炮运上城头,还有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的炮弹。战局一下就惨烈起来!

    虽然守军的火炮都是佛郎机和小型铜发贡,但居高临下轰击,威力还是很惊人的。

    隆隆炮声中,一枚枚实心炮弹呼啸着落在房顶上,穿过门窗,击中了许许多多的起义者……

    市民们只好再度撤退,离开了一片狼藉的皇城根儿街道,跑掉护城河对岸的几条街上躲避炮火。

    但这时他们也彻底对皇城墙上的守军构不成威胁。

    城头上的太监们已经欢呼起来,显然认为自己赢定了。

    “大炮,我们需要大炮!”灰头土脸的起义市民们无能狂怒道。

    可是,哪里会有大炮呢?

    好多市民不禁灰心散气,果然皇城不是他们这些老百姓能撼动的……

    就在士气低迷之际,忽然有人大喊道:“有大炮了,快去东水关帮忙运啊!”

    沮丧的市民们登时来了精神,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朝着东水关跑去。

    然后他们便看到,停在水关码头上的一排沙船上,果然运来一门门乌黑锃亮、威武雄壮的大炮!

    同时到达的,还有头戴钢盔,肩扛万历式步枪的南京工人护卫队!

    ~~

    南京皇宫西护城河又叫杨吴城濠。

    洪武年间建皇城的时候,把秦淮河在通济门外分成两支,一支由东水关入城,一支入杨吴城壕为护城河。

    而秦淮河又沿着外城经西水关注入长江,所以这段护城河是连着长江航运的。

    当然前提是你要过得了西水关和东水关。

    南京城的民兵队和工人护卫队,之所以迟迟没在皇城下露面,就是被起义指挥部派去攻打这两处了。

    拜无线电台所赐,还率领义军赶来南京途中的江南起义临时军事指挥官马克龙,第一时间便得知了南京市民要攻打皇宫的计划。

    在请示赵昊,得到‘顺应民意’的答复后,他立即命令芜湖钢铁集团下属的兵工厂,将早就准备好的攻城火炮连夜装船起运。

    顺流而下两百公里,星夜驰援金陵!

    ~~

    看到自己的武装力量终于赶来增援了,南京市民们欢声如雷,全身再度充满了力量!

    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他们便帮着工人护卫队,将二十门攻城火炮,数百箱弹药,运到了炮位上。

    经过一番紧张的安装调试后,随炮的炮手们开始朝着城头射击了。

    这些新式的攻城大炮,无论射程还是精确度都无与伦比。

    “开炮!”当开炮的命令响起,南京市民们便一起跟着怒吼:

    “开炮!霍史尼玛!”

    于是,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中,二十枚炮弹奉人民的命令呼啸出膛!

    大半的球形炮弹准确的落在城头炮位上,将守军的小火炮连跑带人砸个稀烂。

    炮手们连续发射,打得皇城墙上砖屑乱飞,烟雾弥漫。

    待到烟雾散去,城头已经没有任何活人了……

    倒不是都中跑了,而是一股脑全吓跑了。

    炮手们又掉转炮口,将西安门轰了个稀巴烂。

    起义市民们便高举着刀枪,欢呼着蜂拥冲入了已经伫立两百年的大明皇城中!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京众义民公启

    一冲进西安门,起义市民便看到了一排血淋淋的头颅高悬在内大街牌楼上。

    眼尖的一下就认出,那一个个目眦欲裂、死不瞑目的人头,正是前日那些被捕的部分集团干部和工会骨干!

    原来是为了让羽林军铁了心向市民开炮,张贵逼着两个羽林卫指挥使,亲手杀掉了他们……

    这令人心碎的一幕画面,让本就损失惨重的市民们彻底失去了理智。他们像潮水般涌入内宫诸监、南京守备府和南京东厂,将所有太监拖出来殴打,然后捆绑起来,驱赶上皇城墙,从11米高的城墙上,下饺子似的一个个推下去摔死。

    守卫皇城的羽林军眼看大势已去,能逃得掉的早就从东安门和玄武门四散逃跑了。逃不掉的纷纷跪地缴械投降。

    要不是工人护卫队吆喝着‘投降不杀、太监除外’,他们都得被愤怒的南京市民揍成二胡卵子……

    市民们又冲入诏狱,释放了幸存的集团干部和工会骨干,最后将日月七星旗插在了承天门上。

    然后按照惯例,将抓到的张贵送到了应天府尹耿定力面前,请他交投名状,哦不,宣布起义。

    耿定力是著名的理学家,三纲五常的卫道士,一开始自是坚决不肯屈从。说守备太监不归我管,要杀要剐你们请便,但不要想用我的名义。

    于是他被当场摘掉了乌纱,夺去了大印。搞得耿定力好生错愕,心说怎么这么暴躁,三辞三让懂不懂?

    你们再求求我啊……

    二府钱少尹心说自己的机会来了……便高兴的谦虚说,我哪有那个资格?

    谁知人家一听,觉得有道理。咱们可是首都,不能那么跌份。便有民众提议说:“吊干嘛非要官宣,我们自宣起义它不香得一比吗?”

    众人轰然叫好,这下可以稳压苏松常镇一头了。

    他们大都是在赵昊办的学校里读过书的,之乎者也不行,但写大白话的文章,还是提笔就来。

    于是彻底抛开了官样文章,开始在应天府的大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的写起檄文来。

    然后由一个书法最漂亮的,在府尹大人的案台上,过滤掉连篇的脏话,最后写出了一篇《南京众义民公启》来:

    ‘南京众义民飞报各处捷音——全城市民及众位苏联父老,今天咱们南京汉子攻下了皇宫,将日月七星旗插上了承天门,牛的一比吧!恁不要太羡慕,谁让俺们是国都,还是六朝古都呢?所以说不要总围着吊苏州转,苏州有什么好的,垮的一比,偶看早晚要让浦东抢了风头去。’

    ‘这文书各家见了呵。为啥要攻打皇城?还要跟各家说明。那南京守备太监陈贵,捕杀集团干部和我们工会的兄弟,将他们头颅悬在皇宫中!似这等恶贯满盈阉狗,和他的主子朱翊钧,以及伪都燕京就该统统拉清单。所以说,这大明皇帝离了南京,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我等又请那应天府尹耿定力宣布起义,谁知那弔竟吓得尿了裤子,好生让人鄙夷。似这等懦夫,有何资格代表我们南京爷们?便索性由我等这般直直地说,我们以人民的名义宣布——南京起义了!’

    ‘另,我等系义举,不可趁机作恶,各府工会当暂时维持市面,但求安静,不要图功,务须合力同心,共请集团早日进京接管大局,我等方能享太平之福。金陵父老日夜苦盼圣人还乡,特此告白。’

    ~~

    甭管这份《南京众义民公启》让江南各府有多不爽,它都宣告了整个江浙地全部起义。

    而此时,万历任命的江南总兵官陈璘,才刚刚走到南昌……

    陈璘在江西巡抚熊夏生处,通过报纸得知这一消息后,登时气得暴跳如雷。

    “丢雷老母!南京十几万大军,还有十营新军,五万选锋,怎么能这么快就投降呢!”

    “谁让你不早点儿动身的?”老熊也是一大把年纪了,捋着花白的胡须,幸灾乐祸的笑道:“这下好了,老百姓自己把南京打下来了。”

    “你老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是一刻都没耽误。”陈璘郁闷道:“唉,没法子,谁让咱韶关小地方,消息闭塞呢。活该我捞不着这份功劳……”

    说着他对熊夏生作揖道:“老兄,看在咱们共事多年的份上,大老板那里你可要多多美言几句。咱老陈不是不想起义,实在是没赶上啊……”

    “哈哈,你出发前不都给牛部堂和林提督写了信了吗?放心,你是大老板那里挂了号的名将,肯定会前途似锦的。”熊夏生现在是声粗气壮,他可是最早投靠赵昊的朝廷命官……虽然那时他只是个不入流的典史来着。

    “唉,说是说,可手里没兵,身上没功,反倒还一屁股屎,搁谁身上都慌啊。”陈璘郁闷的叹口气道。

    他是广东韶州人,不是军户。但少年时正逢倭寇作乱,因此立志从军,刻苦习武,锻炼的身材魁梧,膂力过人,武艺高强,文韬武略都很过硬。

    后来总督招募勇士,组建精锐营兵,他便报名参军。但他这种没有祖荫没有的背景大头兵,混起行伍来自然百般艰难。像戚继光四品起步,李成梁一上来就当参将这种好事儿,他是羡慕不来的。

    陈璘纯靠功勋累累,万历十四年好容易才入了朝廷法眼,当上了湖广副总兵,结果又被弹劾贪污,只能回家躺平了。之后虽然朝廷中很多人爱惜他的才干,却不敢举荐他。就眼下这个衰样,谁也想不到万历三大征中的两个,是在他手中赢下的。

    “要不这样吧,你干脆别北上了。”熊夏生对陈璘建议道:“我跟江南集团江西分公司的干部聊过了,也准备响应江南起义了。留在江西帮我吧。”

    “江西藩王势力根深蒂固,起义可不容易啊。”陈璘寻思片刻道:“江南集团才过来两三年,还没扎下根呢。”

    “正因为藩王根深蒂固,才有起义的基础。”熊夏生沉声道:“就拿饶州淮王一系来说吧,他们占据了整个鄱阳湖,但凡在湖上营生的,都要向他们缴纳重税。百姓不光被盘剥,还被他们当成玩物奴役。为了寻欢作乐,凡谁家娶亲嫁女,都要先给王府管事过目。一旦被相中,新娘子得要先送到府里陪王爷住上三天三夜,方可回去成亲。如有不从,他便命令护卫上门抢亲,让你家破人亡!”

    “上行下效,整个淮王一系乌烟瘴气,百姓不时奋起反抗,怒火早就压不住了。”熊夏生重重一挥手道:

    “这时只要我们一举义旗,肯定万民响应!到时候,你对付那帮子藩王,还不是手到擒来?”

    “成!”陈璘寻思片刻,心说反正上杆子去了南京,也不一定能得到重用。还是在江西,抱上老熊大腿再说吧。

    便重重点头,单膝跪地道:“那末将就全凭中丞差遣了。”

    “好说好说,都是为了集团。”熊夏生笑逐颜开,赶紧扶他起身。

    ~~

    万历十八年冬月下旬,福建巡抚张位,广东巡抚于慎思也相继宣布,全省响应起义,不再效忠于朱明皇室。

    冬月的最后一天,赵昊终于回到了浦东。

    当江南号缓缓驶入黄浦江时,他看到两岸密密匝匝,皆是迎接的人群。到处都是迎风招展的日月七星旗,忘情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真快啊……”赵昊站在艉楼甲板上,一边挥着手,一边对跟他同船返沪的林润道:“咱们在海上走了一个月,江浙闽粤居然就天翻地覆了。”

    林润虽然已经六十岁了,却依然帅得一塌糊涂,和赵昊站在一起,完全不像两代人。

    “说实话,真的很让人失望。”他沉声道。

    “谁?”赵昊问道。

    “从皇帝到大臣到军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