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赵昊不禁自嘲一笑。

    自己明明知道海商这玩意儿碰不得,可仍然难以抵御来自大海的诱惑——

    成群结队的远洋商船,炮声隆隆的海战,浩浩荡荡度过重洋的远征大军,辽阔富裕的海外殖民地,那才是接下来三百多年的主旋律啊……

    唯独此事,我不想缺席。

    ps保底第三更送到,求月票、推荐票啊!!

 第七十九章 睡二十七张床的男人

    入夜后下起了雪,雪花越飘越大。

    很快,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屋顶殿檐,还有那辆静静停在顺天府衙后门的马车,全都被染成了白色。

    倪推官垂头丧气出来,听到那驮马的响鼻声,郁郁的叹了口气,上去那辆马车。

    车夫一扬马鞭,马车缓缓驶出。

    车厢内,柴总管面色铁青,也不知是冻得,还是听了倪大宏的讲述给气得。

    “事情就是这样。”倪推官双手拢在袖中,恹恹的靠在车壁上,一副被玩坏的样子道:

    “你他妈从一开始就猜错了,那东西根本就不在举子们身上。本来就是嘛,那么多双眼睛盯着,陆家的小子怎么瞒天过海?”

    “不在举子们身上?”柴总管露出费解的神情道:“难道他还有同伙不成?”

    今天举子们的反应他也看到了,确实也不敢再捅这个马蜂窝。便把目标转向了别处。

    “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了,打死我也不掺合了……”倪推官幽幽叹息道:“我累了,准备请个病假回乡休养一段……”

    “你要当逃兵?”柴总管闻言神情一冷。

    “也可以这么说……”倪推官瞥他一眼道:

    “我劝你也赶紧离开北京城,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肯定已经招来东厂的番子了。”

    “我怕什么……”柴总管神情一紧,咽下了没营养的狠话。半晌颓然道:

    “那也不能这么算完啊,空着手回去,我还有活路吗?”

    “你这人就是实心眼。”倪推官干笑一声道:

    “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八成就找不着了。反正横竖没落到皇帝手里,那账本被火烧了,水淹了,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

    “嗯,实在不行也只能如此了……”柴总管不由缓缓点头,忽然又泄气道:“可是那净海王印怎么办?”

    “只要消息不泄露,怎么都能混过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倪大宏不愧是整天跟罪犯打交道的推官,有着丰富的犯罪经验,便点拨他道:

    “佛郎机人、日本人又不知道印丢了,你们伪造一方,还不是照样用?”

    “你不懂,那方印上有门道,伪造的瞒不过红毛鬼和日本鬼。”柴总管又叹一口气,痛苦的蜷起身子道:“甭说回去过年了,这辈子都不敢回去了……”

    倪大宏爱莫能助的陪着叹了口气,马车到家便下去了。

    待到他进了家门,马车也远远驶去。一条裹着白色布单的身影,从墙根阴影下闪出,沿着那马车在雪地上的车辙,蹑手蹑脚追踪而去。

    ~~

    雪下了一夜,直到天亮才刹住。

    紫禁城的青砖地面和黄金琉璃瓦,全都被覆盖成了白色,映衬地朱红宫墙分外醒目。消减了皇宫大内的威严肃杀,给人一种丹青画卷般的雅致美感。

    今日免朝,爱睡懒觉的隆庆皇帝还没起,乾清宫内外静悄悄的,只有小内监们刷刷的扫雪声。

    忽然,一阵脚步声从乾清门方向响起,小内监们循声望去,便见一个头戴白貂皮冬暖帽,身穿着大红蟒衣,外罩白绒缘红披风的大珰,在一众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的东厂管事簇拥下,面无表情的进了乾清宫。

    小内监们马上匍匐于地,不敢抬头窥视。

    因为来者乃是司礼监首席秉笔、提督东厂太监冯保。他虽然只是大内太监中的二号人物,但平日里冷峻刚毅、不苟言笑,因此内监们畏惧他,甚至要超过对司礼监掌印腾公公。

    冯保目不斜视上了丹墀,守门的宦官忙无声无息的推开了殿门。

    他便迈过门槛进殿,一众东厂管事则肃立于殿外。

    两个小内侍迎上来,帮冯公公解下披风,摘下暖帽,脱下身上的蟒衣,除掉鹿皮暖靴。

    然后换上藏青色的直裰,戴上黑纱的钢叉帽,穿上黛面的软底布鞋。

    这是宫里多少年传下来的习惯,不管大太监在外头多风光,只要在皇帝面前出现,就要像最普通的内侍那样穿戴,那样服侍。

    换完了这一身,冯保这才小声问道:“万岁爷昨晚歇在哪边?”

    “东边。”小内侍轻声禀报道。

    所谓东边,就是东暖阁。乾清宫左右各有一处配殿,曰东暖阁、西暖阁,都是皇帝就寝之处。

    夜里,皇帝随机睡在一边,这样可以增加刺客行刺的难度。

    但就这样,还是发生了壬寅宫变。吓得嘉靖搬去西苑,到死不肯回来。

    隆庆登基后,虽然在百官苦劝下,勉强搬回了紫禁城,住进了乾清宫。但他还是对父皇的遭遇心有余悸,直到司礼监次席秉笔、兼御用监太监陈洪,给他想了个好办法……

    陈洪提议,将东西暖阁改造成上下两层,然后分成二十七个房间,每个房间里都摆上床,皇上晚上随机睡在任一房间里。

    这样就算有刺客千辛万苦摸进了乾清宫,他面对的选择题就不是二选一,而是二十七选一了。

    这要是还能一下猜对,那皇帝得走多大的背字啊?

    隆庆一听龙颜大悦,赶紧命他按图纸改造。

    工程深秋时便已经完工,皇上住进去一冬了……

    果然每晚睡得踏实,再也不担心重蹈老爹的覆辙了。

    唯一的麻烦是,自己人要找他也不容易。

    好比此刻冯保,就得先问清皇帝住在东边还是西边。

    小内侍告诉他之后,他还得再去东暖阁,找到值夜班的陈洪,从他口中才得知,陛下睡在天桥上左四间。

    所谓天桥,便是楼梯。

    陈洪下值后,冯保便安静的盯着挂在藻井上的那枚金铃。

    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那铃铛响起来。

    这会儿,差不多日上三竿了。

    他便领着两名小内侍,沿着天桥无声上去二楼,来到陈洪所说的那左四间门外,轻轻唤了声。

    “万岁爷。”

    “进来。”里头传来一把温和的声音。

    冯保这才轻轻推门进去,便见皇帝靠在个明黄色的大迎枕上,正赖在被窝里看书。

    “万岁爷昨晚睡得可好?”冯保柔声问道。

    “还行吧,就是下半夜冻醒了。”隆庆皇帝刚到而立之年,面皮白净,两撇小胡子修剪的整整齐齐,只是刚起来,难免睡眼惺忪,头发也随意的披散在脑后。

    “老陈这法子好是好,就是二楼没地龙,难免冻到万岁爷。”冯保看一眼早就熄灭的暖笼,赶紧让小太监打开青铜的笼罩,换上烧得正旺的炭盆。

    因为不能暴露皇帝的行踪,所以半夜里没法再加炭,因此往往快天亮时,寝室里就没了暖意。

    ps第四更,6100票加更。

    看到这段史料时,简直没把我笑死,然后就打了个冷战,这得把皇帝逼成什么样,才会如此恐惧?求月票、推荐票啊!!!

 第八十章 朕相信,可以看到那一天……

    “陈洪说可以改进一下,给楼上也装上地龙,不过要花四五万两银子,朕嫌太贵,就没答应。”隆庆皇帝不解的嘟囔道:“难道就不能改进下暖笼,让它多烧一会儿吗?”

    冯保心说当然能了,可这样的话,陈洪上哪再赚一笔改造费去?

    只是宫里的规矩向来是看破不说破,尤其是几位大珰之间,哪怕私下里掐的再厉害,也不能在主子面前互相拆台,不然大家全都鸡飞蛋打。

    这是血的教训。

    因此冯保虽然和陈洪很不对付,却也只能讪讪岔开话头道:“万岁爷现在梳头吗?”

    “不急,等暖和过来再说。”隆庆将身体缩进被窝,只露个脑袋在外头。

    “是。”冯保便挥挥手,斥退了端着水盆、面巾等物的小内侍。

    然后他新冲了个汤婆子,换下了隆庆被窝里早就凉透的那个。

    两脚蹬上热乎乎的汤婆子,隆庆舒服的眯起了眼,问他道:“那事儿有进展了吗?”

    “正要禀报万岁,”冯保便搁下手头的活计,跪在床前低声道:“昨日顺天府的人,又抓了个应天府的举子,可没成想那举人威望太高,结果几百号举子一起去衙署前讨说法,吓得曹三旸赶紧放人了。”

    “连朕的顺天府尹也掺合这事儿了?”隆庆倒吸口冷气,整个人登时清醒了。

    “现在还不好说,小的们只盯着那推官倪大宏,”冯保摇摇头,慎重道:“但事情闹这么大,曹三旸肯定已经知情,就看他怎么办吧。”

    “嗯。”隆庆点点头,一阵心惊道:“不管怎么着,不能用东南的人当顺天府尹了,开年就换成别处的,不然朕睡觉都不安生。”

    “万岁英明,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冯保轻赞一声。

    倘若曹三旸知道,他堂堂正三品大员,因为赵昊招呼人那么一闹,冯太监在皇帝面前这么一说。就非但丢了顺天府尹的位子,还自此被隆庆皇帝打入另册,也不知会不会后悔,当初为何要那么浪,去抓什么赵守正?

    ~~

    寝室里暖和起来,隆庆皇帝终于坐起身来,一边让冯保帮着梳头,一边听他继续禀报。

    “那倪大宏又和南边来的人碰了头,可惜两人是在行驶的马车上说话,孩儿们探听不到。不过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他就是南边安插在朝廷中的人了。”

    顿一顿,冯保沉声请示道:“不如寻机把他抓起来,他一定能解开万岁不少的疑问。”

    “不可打草惊蛇。”隆庆皇帝却断然道:“忘了高师傅临走前,是怎么说的了?”

    “高少保说,咱们的敌人无处不在,千万不能轻举妄动。”冯保赶忙肃容道:“不然非但会打草惊蛇,甚至还可能重演壬寅旧事……”

    “嗯。”隆庆点点头,神情凝重道:“父皇临终前,也嘱咐过朕。为了海上的事,他和东南那些人斗了二十年,也没分出胜负,还险些连命都丢在那帮人手里。父皇睿智过人、善使权术,最后尚且只能妥协。朕不过中人之姿,又少谋寡断,靠自己是斗不过他们的。”

    冯保嘴角直抽抽,陛下说的这样坦诚,让他都没法拍马屁了。

    他既不能说,陛下太谦虚了,我觉得你行,你能跟他们斗;也不能说,陛下说的太对了,你就是个菜……那不找死吗?

    他只能默默的将皇帝的发髻盘好,插上玉簪。然后听隆庆自顾自道:

    “朕有自知之明,这件事只能仰赖高师傅,可惜他老人家才刚提出要开海禁,就被那帮人群起攻之,不得不黯然下野。”

    “所幸高少保临走前,好歹还是打开了个月港这个缺口,这下福建那帮人,不会再和浙江、广东的海商一心了吧?”冯保忙钦佩道:“福建正好亘在浙江和广东中间,这下看他们还怎么连成一片、沆瀣一气?”

    “是啊,高师傅这步棋,走得实在是太妙了。”隆庆按捺不住孺慕之情,站起身来,与有荣焉的笑道:“不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