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本官那都是被逼的。”张知县不禁苦笑道:“坐着官轿打着仪仗出门,固然威风八面,可老百姓也都知道老夫的行踪了。拦轿告状的,跟着看热闹的,能把人活活烦死。”

    “老哥哥我是看透了。”张知县说着得意一笑道“让人不自在的体面有什么用?逍遥快活才是正经啊!”

    “老前辈通透。”赵昊笑着点个赞。

    “对了,赵朋友。”寒暄之后,张知县便迫不及待问道:“愚兄拜托你的事儿?”

    “老前辈的事儿,能不放在心上吗?”赵昊便笑道:“我跟陆铨曹打过招呼了,妥了。”

    “真妥了?”

    “真妥了。”

    “哎呀呀,真是太感谢赵朋友了!”张知县登时喜不自胜。虽然这上元知县上头婆婆众多,当得一点不痛快。可架不住捞钱一个顶俩啊。

    张知县六十好几的人了,也不想再挪地方了,就想安安稳稳再干三年,攒够棺材本,然后带着小妾回成都养老去。

    所以去年他拜托赵昊,看看能不能帮着活动一下,让自己再干一任上元知县。

    “举手之劳而已,老前辈不必在意。”赵昊淡淡一笑。

    “哪能呢?本官得好好报答赵朋友才行!”张知县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可思来想去,也拿不出能入赵昊眼的东西来,急的县太爷直搓手。

    “老前辈帮我看顾好小仓山和蔡家巷,就已经帮了大忙了。”赵昊善解人意的笑道:“要是实在过意不去,不如抽空跟家父聊聊,传授些宝贵经验给他。”

    “哦对,令尊也马上就要当知县了。”张东官一拍额头,一脸激愤道:“朝廷真是胡闹,怎么能把堂堂状元郎放下来当知县呢?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跟小阁老同归于尽了呗。”赵昊苦笑着叹口气。虽然这只是托词,但真正的原因谁敢说啊?说了谁信啊!

    “罢了,过去的事情多说无益,往前看是正办。”张知县便拍着胸脯道:“赵朋友放心,本官一定会把多年为官心得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那就替家父先多谢老父母了。”赵昊闻言大喜。

    虽然张知县贪财油滑,而且一看就不是实干派。

    但赵昊向来信奉,哪怕一片草纸,是都有他的用处。

    何况能在南京城这样环境复杂、王公贵人满地跑的地方当稳县令。还丝毫不以为苦,居然想再干三年的家伙,必然对上上下下的事情处理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这种人总结的经验还是很有用的……只要别把老爹带偏就好。

    ~~

    另一辆马车上,赵守业和赵守正兄弟,也在亲热的说话。

    “弟弟,你真是给我们老赵家露了大脸了!”

    半年不见,赵守业胖了何止三圈,看来小日子过得美滋滋啊。只见他一脸得意道:

    “你中状元的消息一传回金陵,哥哥我的处境马上不一样了。同僚再没人敢笑话我了,寺卿大人也专门请我喝了酒。上个月还帮我官升一级,如今你哥哥我已是从五品的尚宝少卿了!”

    “那还真不错。”赵守正便开心笑道:“我降了大哥升了,里外里也算扯平了。”

    “那能一样吗?我就是个吃闲饭的官儿……”赵守业自我定位倒还挺准,说完恨恨道:“朝廷怎么能这样对待新科状元?简直是太失体统了!”

    “咳咳……”赵守业不想谈论这个话题,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外放的真相了。

    他现在对隆庆皇帝是一点怨言都没有。

    人家没把他抓起来弄死,还放他出来做官,简直太仁慈了好不好?

    赵二爷一辈子都要感谢隆庆皇帝的。

    “罢了,不提了。”赵守业叹口气道:“反正高胡子回来了,你一样得倒霉。”

    “可不,早走晚走都一样。”赵守正深以为然点点头。

    ~~

    说话间,马车进了石城门,往前行不到一里地,便见一条崭新的两丈宽的青石路与官道相接。

    这就是赵昊颇费周章修出来,那条通向小仓山的路了。

    车队便下了官道,沿着青石路向北。

    大街上人声嘈杂,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赵昊拉开车帘,只见路上尽是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道路两旁已经有不少商铺开张了。挑着担子、推着小车做小买卖的更是不计其数。

    他完全无法将这里,与自己走之前那片荒凉偏僻之地联系起来。

    赵公子不由欣喜道:“这么快就聚起人气来了?”

    “那是当然了。”张知县便笑道:“这条路一修好,从石城门到清凉门就有了近道。这里一下子成了四通八达的枢纽,自然一下子就有了人气。”

    ps第五更,求月票、推荐票啊~~~

 第十一章 状元路

    “不错。”赵昊十分高兴,有人气才有一切,便卖个好给张知县道:“对了,前番唐员外说,这条路还没名儿,不如请老前辈给起一个?”

    “哎呀,那多不好意思啊。”张知县赶忙摆手。

    “小仓山能顺利开建,全赖老前辈庇护,给条路起个名儿,还不是应当应分?”赵昊笑着恭维道。

    “那本官就却之不恭了。”张知县便喜滋滋的寻思片刻,然后毫无想象力的建议道:“要不就叫‘状元路’吧?纪念我们南京城二百年来头一个状元。”

    “呃,好……”赵昊忍不住想吐槽。但想到再好听的名字,也不如‘状元路’来的实惠啊,便点头笑道:“就依老父母。”

    从今往后,南京城的士绅百姓,都要把老爹挂在嘴上,记在心里……呃,踩在脚下了。

    踩就踩吧不要紧,俯首甘为孺子牛嘛。

    ~~

    小仓山的工程差不多年底才能完工,赵昊本打算从状元路直接去蔡家巷的。

    但对这项上元县的形象工程,张知县比赵昊还上心,非拉着他停下来看看。

    其实张知县原本也没这么上心,但赵昊又给他续上了三年,这工程就不再是给别人做嫁衣,而是自己实打实,摆在眼前的政绩了。

    只要一想到,往后县里的招待宴会摆在这里举行,所有赴宴的官员都得老老实实听他炫耀,张知县就恨不得亲自动手,一日建完。

    马车在芙蓉池畔停下,只见池面碧波荡漾,莲叶田田,面积比当初何止大了一倍。

    已经不能叫芙蓉池,应该改叫芙蓉湖了。

    新修的码头上,还停靠着几艘崭新的画舫和游船。

    工人们顶着中午头的太阳,在修建湖边的青石围栏,显然离竣工还有一段时间。

    “工期赶得这么紧,”赵昊问方掌柜。“怎么中午都不休息?”

    “唉公子,入梅之后天天下雨,好容易逮到个晴天,还不得抓抓紧?”方德苦笑一声。

    “哦,也是。”赵昊猛然想到,去年是江南罕见的大旱,今年势必雨涝成灾。

    ~~

    赵公子在小仓山投了五万两,招募流民建设,又请文徵明的长子文山先生设计并监理。

    资金和人手充沛,还有高手坐镇,自然可以修路、拓湖、建楼三管齐下,工程进度当然飞快。

    眼下,湖畔的亭台楼阁已经起来一半,为味极鲜而建的六层酒楼也盖到了第四层。

    工地上其实也没啥好转的,走马观花一番,众人便重新上车,赶去蔡家巷的味极鲜开宴了。

    接风宴后,喝的醉醺醺的张知县,在李九天的搀扶下,一摇三晃上车回衙。

    又被灌挺尸的赵二爷,则被赵守业、范大同等人扛着上了马车,回城南的赵府歇息去了。

    赵昊倒没马上跟着回去,而是饶有兴致的转到酒楼后,参观由自己旧居改造而成的蔡家巷小学堂。

    转过胡同,便见整个学堂占地,有原先自己家六个那么大。隔着五尺高的院墙,能看到学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上下各有十间教室的两层楼房。

    在楼房东侧迎着蔡家巷的一面墙上,写着‘友德楼’三个斗大的黑字。

    那是唐友德捐建的教学楼。

    唐员外还承诺,日后赵公子每办一所学校,他都会捐一座‘友德楼’……

    只是赵公子还未向唐胖子透露过,他的目标是将学校开遍全球,让全世界都说中国话!

    ‘唐胖子将来若是破产,八成就是盖楼盖的……’

    赵公子暗笑一声,便在众人簇拥下,走进了学堂中。

    ~~

    这会儿正是上课时间,赵昊示意众人不得喧哗,自己带着李贽和张鉴站在一间课堂窗外。

    只见课堂中满满当当,坐的都是七八九岁上下、般般儿大的学童。正聚精会神听讲台上,一个四十多岁的先生在教识字。

    便见那先生用白灰笔,在黑板上写下个‘大’字,问学生道:“上午教的这个字念什么呀?”

    “大!”学童们便七嘴八舌回答。

    “不错……那这个字呢?”先生又在大字下头加了个点,写成‘太’字。

    谁知学童们还是齐声念‘大’!

    “看清楚,这个字比大,中间多了一点。”先生便纠正道:“乃是太公的太!”

    “太,太公的太……”

    然后先生又把那一点擦去,改成了‘犬’。“这个呢?”

    “太,太公的太。”

    “不对,那个点在外头!”有眼尖的学生高声道:“怎么会是太公呢?”

    “这还像点样子。”险些被气吐血的先生,终于感到丝丝欣慰。“那你说,应该是什么?”

    “太外公!”

    ‘噗……’先生当场吐血。

    ‘噗……’窗外赵昊几个,也忍俊不禁。

    余甲长脸上有点挂不住,赶忙小声解释道:“这是上个月才开的班。最早那批孩子,已经能识一两百个字了呢。”

    李贽忍住笑,也对赵昊道:“穷人家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目不识丁的环境里,底子当然很差。”

    “是啊,有钱人家的孩子自小耳濡目染、父母也教,没开蒙就认识几百上千个字。”张鉴也深有感触道:“起步时差距就这么大,日后只会越拉越远的。”

    “不错。”李贽点点头,瞥一眼赵昊道:“虽然东家其心可嘉,但最多也就是教他们识识字罢了,想要再多都是奢望。”

    “能写会算,本公子就满意了。”赵昊淡淡一笑,并不解释扫盲班的巨大威力。

    赵公子又巡视了其它几个教室,情况果然好了不少。

    那些最早接受教育的孩子,已经可以朗读他编写的《识字课本》,并背诵九九乘法表了……

    离开友德楼时,李贽可能觉得自己白吃了一个月的干饭,有些不好意思。便主动提出,可以帮他教一教这些孩子。

    却被赵昊毫不犹豫的婉拒了。

    “李博士还是专心负责科学书院这块吧,这边有余甲长在就够了。”

    开什么玩笑,本公子要培养的是踏实忠心的基层骨干,让你李卓吾一教,还不全都乱了心思?

    只需要教孩子们能写会算,感念赵公子的恩德,由余甲长负责,请几个识文断字会算账的先生就绰绰有余了。

    还要什么自行车?

    ps第一章,求月票、推荐票啊!!!后面的还在检查哈~~~

 第十二章 玩我鸟

    从学堂出来,天色已经不早,赵公子也乏了。

    便谢绝了余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