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功走向大海啊!

    没有来自海外的利益做支撑,这痼疾缠身的大明要改革,就是一场残酷的零和游戏。

    ~~

    赵昊和弟子们聊了整整一宿,第二天他便谢绝了二王的热情挽留,告辞离开了太仓。

    老爹还等着他救命的粮食呢……

    临别前,王梦祥告诉他,已经下令管事们全力筹粮了。

    虽然太仓号称金太仓,是整个苏州的粮仓。但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除掉留作自用的,一下还真拿不出那么多粮食。

    赵昊给二王减压,让他们可以先有多少发多少,只要能帮昆山度过春荒,剩下的粮食等夏收后再到位也行。

    当然,夏粮就不能按二两银子一石的价格来了……

    王梦祥和王世懋大大松了口气,拍着胸脯对他表示,一定会尽全力筹粮的。

    “大不了直接拿银子去湖广买,难不成洞庭商会也要对太仓禁运不成?”王梦祥豪气冲天,不就养活半个县的灾民么,他还真没当多大的事儿。

    “那他们得先把长江航运封锁了才成。”王世懋也笑着讥讽一句。

    “他们办不到的。”赵昊微笑摇头,操江御史可是亲爱的吴叔叔啊。

    三人放声大笑,相约改日昆山再聚,赵昊便和华叔阳登上了客船,与二王挥手作别。

    看着赵昊的船远去江面,王世懋接过伞来,示意周围人退下。

    “伯父,昨晚在弇山园聊天时,赵公子似乎对项家,还有正月里那些事很感兴趣啊。”然后他低声对王梦祥道:“他是不是猜到了些什么?”

    “应该是。”王梦祥闻言点点头,不以为意的笑道:“不过很正常,他祖父那么多年的南京户部侍郎,之前还当过浙江按察使。对咱们的那些事儿,怕是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

    “啊。”王世懋先是吃一惊,旋即释然笑道:“我说他赵公子十几岁的年纪,怎么就能搞出这么大名堂呢,原来有赵老侍郎在背后出谋划策。”

    加上这样的限定,他感觉赵昊给自己的压力小多了。

    不然让个十几岁的少年牵着鼻子走,总会让人生出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的挫败感。

    “不错。”王梦祥点点头,轻声笑道:“听说赵老大人三月份去了趟北京,今日种种怕都是那时他亲自布的子。”

    他又话锋一转,心悦诚服道:“不过小赵公子这么大点儿年纪,就能独当一面,已经是无双无对了。”

    “嗯。”王世懋点点头,哎,哪怕加上限定,还是很挫败。

    便把话头兜回去道:

    “那以伯父观之,赵家是个什么想法呢?”

    “还能有什么想法?”王梦祥拢须笑道:“江北那帮徽州盐商,眼馋咱们江南九大家,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看到陆家败了,各家乱成一锅粥,他们当然想试探着,有没有插足的机会了。”

    “赵老大人身后是徽州盐商?”王世懋又吃了一惊。他虽然勉强接手家族生意,但素来心不在此,都是靠王梦祥支招,几个堂兄弟操持的。

    “那当然了。”王梦祥淡淡一笑道:“去年扬州盐业大会,推举他来担任仲裁人时,老夫就觉得有些奇怪。盐商们到底看上他什么了?还是赵侍郎捏着他们的把柄?”

    说着他轻叹一声道:“如今才知道,人家原来是看准了,咱们空出来的那把交椅,想让赵家替他们坐一坐。”

    “这帮盐花子,光贩盐还不够他们赚的?”王世懋有些羡慕又嫉妒道:“真稀罕这位子,大家换换就是。我们去端总盐商的铁饭碗,他们来做这提心吊胆的买卖。”

    王梦祥无奈看他一眼,心说你要是去当了盐商,我们家跟谁混去?

    江南九大家里有王家一个,但不是王锡爵家,而是王世贞家。

    王梦祥贴钱贴脸,非要跟王世贞家连宗成一家,图的不就是在那个位子上,搁下自家半边屁股吗?

    事实上,这些年分给王家的份额,已经让州桥王家不知不觉占到了七成。但他们给的实在太多,牌楼王家也不好说什么。

    “那咱们该如何处之?”王世懋轻声问道。

    “按说九大家里,再多一家自己人,也是好事儿。”王梦祥淡淡一笑道:“但这之前,他们得先证明自己,有资格坐那个位子再说。”

    王梦祥看着浑浊的江水滚滚东去,汇入滔滔长江,自嘲的一笑道:“再说,这事儿也不是咱们能说了算的。”

    想要坐上九大家的位子,可是难比登天的。他家到现在还没捞着入局,只能跟在王世贞家后头混呢。

    要是哪天王世贞家重振雄风,说不定就不想带他们玩了呢。

    “也是。”王世懋认同的点头道:“得八家全都点头才行,他们跟徐家结了死仇,怕是无论如何都进不了这个门啊。”

    “那就不是咱们操心的事儿了。”王梦祥却笑笑道:“不过,那祖孙三人都是狠角色,一定会折腾起浪花来的。”

    “下次小赵公子再谈起此事,不妨和他聊的深一点。”说着他叮嘱王世懋道:“咱们没必要枉做恶人,和赵家保持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知道了,下次我主动跟他聊聊。”王世懋点点头。

    “不急,等他们主动开口再说。”王梦祥却摇头笑道:“赵家在江南连根都没扎下,想图谋海贸,起码得先练十年内功。”

    “嗯。”王世懋点点头,没再说话。

    王世懋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只是父亲被处死的缘故,没授官就回家了,因此缺乏必要的历练。

    但家道中落这些年,经历了那么多大悲大恸、大灾大难,对人心思的揣测,其实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不堪。

    他只是习惯了藏拙而已。

    他已经看出来王梦祥是怀了点私心的——那空出来的位子,怕是州桥王家也盯上了。

    挤在别人的椅子上,哪有自己独坐一把来的安妥?

    只是目前没那个实力染指罢了。

    所以王梦祥才想拖拖看,过些年,等他大儿子在官场出头再说。

    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ps第三章,今天没了哈。

 第六十五章 高配版赵二爷

    赵昊的下一站是一百五十里外的无锡华家。

    时人所谓‘江南数巨族者,必首推华氏’。

    华家论底蕴不亚于琅琊王家,财富更是远在王世贞家之上,甚至稳稳压王锡爵家一头。

    他们家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经营。而且不只局限于科场和商场,还十分注重经营自家的人脉和名望,几乎是所有江南才子的金主。

    唐伯虎、祝枝山、仇英等人,当年便经常跑到华家去蹭吃蹭喝。

    甚至连堂堂王阳明都不能免俗,也跟着去打了几回秋风。

    也就是王世贞自家有钱,不然也少不了跟自己的老师伸手。

    不错,华叔阳之父华察,便是王世贞的座师。

    老爷子是嘉靖五年进士,翰林出身,主持过乡试、会试,当过殿试的读卷官,录取了大批天下名士。李攀龙、王世贞这两位文坛盟主,都是他的门生。

    因此华察在士林声誉极佳,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大学士人选。

    可惜他跟严嵩不对付,被言官弹劾录取不公,嘉靖二十四年便辞官回家,再也不肯出山了。

    但华太师门生故吏满天下。又乐善好施,喜欢接济后学,无锡和镇江两地的贫苦读书人,几乎都受过华家的恩惠。

    二十年间,他将钞能力发挥到极致,使华家的声威不衰反增,是最受人尊敬的江南大家了。

    嗯,华太师就是赵二爷的努力方向……

    ~~

    客船在纵横交织的水网中,穿行了一天一夜。第二日抵达了无锡。

    赵昊睡了一天,此时恢复了精神,立在船头眺望着远处无锡城樯橹如林、千帆云集的繁华景象。

    不禁对给他打伞的华叔阳赞道:“没想到,你老家这么繁华。”

    “无锡虽非常州府城,但濒太湖,运河穿城而过,确实比府城武进要繁华的多。”华叔阳解释一句,神情有些犹豫。

    “能把府城比下去,你们华家的功劳不小啊。”赵昊笑着说一句,瞥一眼华叔阳道:“怎么这副表情,近乡情怯了?”

    “是有点。”华叔阳讪讪一笑,终于下定决心道:“有件事,徒儿必须对师父坦白。”

    “讲。”赵昊了然一笑,并不意外。

    “我们家,其实并不是传说的那种好人家。”华叔阳低着头,声若蚊蚋。

    “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乐善好施的大富之家,还不是好人家?”赵昊不禁笑道:“那什么算好人家?”

    “除了这些表面之外,”华叔阳喟叹一声道:“我家其实跟徐家一样,偷偷给海商供货。”

    在意识到七师弟可能要跟徐家甚至王家对上后,他被这问题折磨的一宿没睡。

    想到师父早晚会知道真相,华叔阳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这没什么,海禁本来就是不对的。”赵昊却摇头笑笑道:“又不是伤天害理,哪有放着钱不让人赚的道理?”

    你老师我还挤破头想往里钻呢。

    “但是我家做的规模比较大。”见师父对此持开放态度,华叔阳心安了一半,又有些不安道:“沿着运河往北,整个无锡、武进到镇江,七成以上的纺织工场,都向我家供货。”

    “那你家可够有钱的啊。”赵昊倒吸口冷气。“这规模怕是比徐家也不差多少了吧?”

    “那些工场不是我们家的。”华叔阳忙摆摆手道:“家父常说,‘天下利归天下人,不宜独占,分些与人,可远害全身。’”

    赵昊点点头,不愧是华太师,老菜根谭了。

    “所以从十几年前起,家父便主动将田地退给佃农,并烧毁了田契。只留了两万亩水田……”便听华叔阳接着道。

    ‘只留了……’赵昊咂咂嘴,不知是什么滋味。

    以华叔阳对数字的敏感,相信如今两万亩,相对当年真的是很小很小了。

    “这两万亩一半用以供给本族义庄,帮贫寒之家渡过难关,为学子提供全部学费。另一半供家里用粮,或日后不时之需。”便听华叔阳接着道:“后来又把其它产业也卖的卖,转的转,现在只留了不多的买卖,好让族里不读书的后生不要太闲。”

    安排的明明白白啊。

    想到太仓的二王也不遗余力捐资助学,扬州盐商甚至连过境的举子都不放过,赵昊便顿觉竞争激烈,狼多肉少啊。

    必须要塑造强势品牌,才能抢到高质量的生源!

    ~~

    “自己不生产的话,你们是怎么保证,人家会把货卖给你们的?”赵昊回过神来明知故问,纯粹为了印证猜测道。

    “像我家这样的,江南至少还有八家。”华叔阳又爆料道:“这九家凑在一起,垄断了江南丝绸、棉布、茶叶、瓷器的销售,海商只能跟这九家做生意,不能跟其它家,否则就会遭到断供。所以整个江南的富户都要先把货卖给这九家,然后由他们转售给海商。”

    “那光当中间商赚差价,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啊。”赵昊羡慕嫉妒恨道:“你家到底有多少钱。”

    “也就一两千万两存银吧。”华叔阳有些不确定道:“不比师父多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