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昊听得浑身……舒坦,自从大徒弟不在身边,已经许久没人这么结结实实拍过自己马屁了。

    只是听这少年的口气,好像是南京人氏。可南京城不就一个小公爷,而且还被自己点过炮吗?

    但是徐邦宁好像已经三十多了吧?这又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小公爷?

    “这位是魏国公的长房长孙,真正的小公爷,不是那个虚假的小公爷。”看到赵公子疑问的目光,雪浪笑着解释道。

    “忘了自我介绍了,小弟徐维志,家父魏国公世子,家祖魏国公。”徐维志笑嘻嘻的再次跟赵昊见礼。

    “哦,原来是小小公爷啊。”赵昊恍然,这不就是下下任的魏国公吗?没想到居然如此奇葩。

    “不敢不敢,在兄长面前岂敢称‘爷’?喊一声‘维志’,就是看得起我,叫‘小志’更显亲切啊。”徐维志那低眉顺目的样子,让赵昊十分怀疑这厮的居心。

    “呃……小志啊,你是来干啥的呀?”赵公子擦擦额头的汗。

    “来拜见兄长啊。”徐维志眨眨眼道:“没有别的意思。”

    “哦。”赵昊点点头,向雪浪投去质询的目光,意思是‘你是不是又收他钱了?’

    雪浪点点头,伸出一个巴掌,笑道:“赵施主真乃小僧知己也。小公爷捐献五万两,助我重修华藏寺。”

    “我靠,又来?”赵昊一个战术后仰。

    ps第二更,求月票。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开工仪式

    翌日一早,南山寺大堤上彩旗飘飘。

    堤前临时扎起了高台,台下摆着两百把圈椅,椅上坐着前来道贺的来宾,还有本县的官员士绅。

    大堤上下,高台四周密密麻麻立满了昆山县百姓,一眼望不到头。

    他们都是参与修堤的民夫。今天里长甲长们没有带他们开工,而是来到南山寺,说要参加什么动员大会。

    民夫们好奇的交头接耳,没人知道动员大会是个什么东西。

    不少人还看到,高台前立着一堵不甚雅观的石墙,表面凹凸不平,用的石料也大小不一,就像小孩子玩耍的作品一样。

    来宾们正对着这堵墙,更是无比好奇。只是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也不好上前研究一下,只能等主人揭开谜底了。

    辰时一过,担任司仪的何县丞上台,拿着铁皮的话筒,高声吆喝道:

    “尊敬的陈大人、张大人,诸位贵宾,全县的父老乡亲们,昆山县石塘开工动员大会,现在开始啦!”

    里长甲长早得了吩咐,赶紧带头鼓掌,老百姓也有样学样,卖力的鼓起掌来。

    “下面恭请大老爷训话!”待到掌声停息,何县丞声嘶力竭的吼一嗓子,然后侧身弓腰,将话筒双手奉给走上台来的赵知县。

    赵二爷今天难得打扮一新,头戴双翅乌纱帽,身穿青色文绮团领官袍,胸前补着鸂鶒补子,腰间盘着素银革带,卖相堪称一流。

    老百姓一看到他闪亮登场,登时如痴如醉,一起山呼海啸的吆喝着:“老父母,老父母,老父母!”

    那掌声吆喝声,陡然就大了十倍。

    把台下就坐的来宾,着实吓了一跳。

    陈同知捂着胸口打了个哆嗦,跟一旁的张通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看到了浓浓的惊愕。

    这里可是刁民遍地的苏州啊!老百姓根本就不鸟官府。别说知县了,知府大人想要让老百姓扎个场子,哪次不是得个尴尬的冷场?

    赵知县才上任一个月吧?怎么就这么受老百姓欢迎了?

    昆山这帮叫花子,什么时候这么好糊弄了?

    ~~

    那吆喝声直入云霄,在河面上也听得清清楚楚。

    小澞河上,密密麻麻停着来宾们的座船。

    其中悬挂着伍记旗号的那艘双层客船上,赵立本踩在把椅子上,一手扶着船顶的桅杆,一手拿着单筒望远镜,抻着脖子望向会场,看的目不转睛。

    见儿子才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得到百姓如此发自肺腑的拥戴,老爷子感慨的直抹眼角。

    赵昊紧张的守在一旁,唯恐老爷子一个不小心,从椅子上摔下来。

    “爷爷,你这是何苦呢?我爹也很希望你能出席的。”赵公子倍感无奈,他也很想去看看热闹,可老爷子来都来了,就是不跟老爹打照面。

    他能有什么办法?只好在这儿陪着爷爷了。

    “你小孩子家家懂什么?”赵立本抽抽鼻子,哼一声道:“他要是真想见我,就认错呀。跟那恶毒的女人断了关系,我当然会选择原谅他了。”

    “呃……”赵昊对此无法发表评论。

    “这是一场较量,看谁最先沉不住气吧。”赵立本叹了口气道:“乖孙,你可千万别学你爹,要乖乖听爷爷的话呦。”

    “呵呵,怎么说到我头上了?”赵公子打个哈哈,忙岔开话题道:“我爹开始说话了。”

    “滑头。”赵立本白他一眼,继续用望远镜看着自己的儿子。

    ~~

    高台上,赵守正将话筒搁到嘴边,场中登时安静下来。

    “一百年来,昆山水患频仍,年年遭灾。富饶的鱼米之乡,百姓却穷困潦倒,流离失所。还被扣上了‘叫花昆山’的帽子!苏州号称人间天堂,我们昆山在苏州腹地,却被扣上了这样一顶帽子,耻辱啊!简直是全县百姓的奇耻大辱啊!”

    赵守正一张脸涨的通红,对堤上堤下数万民众激昂的讲演道:

    “本官说过很多次了,我来昆山,就是为了给大家摘掉这顶帽子的!现在我要问问你们,想不想摘掉它?!”

    “想!想!想!”老百姓被赵二爷的激情感染,一起举着胳膊,又是一阵山呼海啸。

    “现在,机会就摆在我们!”赵守正一脚踏在那堵石墙上,指着脚下道:

    “江南公司发明了一种叫‘混凝土’的神土,可以迅速黏合不同形状的石头,帮我们在短时间内,筑起一道固若金汤的大堤!虽然样子没有吴江县那么体面,但比他们结实多了!”

    “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苦干一个月,就能在这吴淞江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堤,挡住今年的风汛,让我们昆山县迎来三十年来的第一次秋收!”

    听到‘秋收’两个字,昆山百姓哭成一片,在他们的认知里,那是到邻县要饭的时间段。

    “我们要保住秋收!吃自己的饭!”里长甲长适时高喊口号,老百姓的情绪再度被点燃,一起高举手臂,声嘶力竭的吆喝着。

    “不错,我们要保秋收,吃自己的饭!”赵守正也燃爆了,同样声嘶力竭的吼叫道:

    “不只是今年的秋收,还有明年的,后年的!我们要永诀水患,让昆山重新变回鱼米之乡。我们要过得比他们还富!我们要让昆山成为人人羡慕的人间天堂!”

    “好,好,好!”老百姓热血沸腾,呗儿呗儿直跳,险些要把大堤震塌。

    “好!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会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赵守正的嗓子都破了音。“现在我宣布,由本县和江南公司共同成立‘昆山开发公司’,全权负责大堤的修筑工作!”

    昆山开发公司的董事长顾大栋,和副董事长白守礼便一起上台,共同揭开了红绸掩盖的‘昆山开发公司’招牌。

    接着顾大栋从赵守正手中,接过了一面大旗,当他和白守礼展开那面红旗,上头‘决战’二字在强烈的日光下熠熠生辉!

    顾大栋便面向众人用力的挥舞着旗子。

    红旗每挥动一次,昆山百姓便跟着呐喊一声:

    “决战!”

    “决战!”

    “决战!”

    一声声呐喊汇成一首激昂的战歌,给所有人的灵魂中,注入了高昂的热情!

    远处船上的赵公子,微微眯起眼,享受着那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他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某种方法论。

    ps第三更,继续写……求月票!!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开眼界

    当前来观礼的贵宾们,在画好线的地基上象征性挖了几锨后,昆山县筑堤工程便正式宣告开始了。

    结果分配任务时,又让来宾们大开了眼界。

    只见那些担任段长的士绅们,领受了今日的任务之后,既不用整队、也不当场发号施令,只让人打着各自的段旗,便朝着不同的方向去了。

    而那些看上去乱糟糟的昆山百姓,居然跟着各段的段旗,转眼间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这又颠覆了来宾们的认知。他们原本以为,不用皮鞭和棍棒,休想让那些乌合之众的民夫听从指挥。

    像这种打个旗子就能让老百姓有条不紊跟着走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那可是四五十面旗子啊!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是将传统的里甲制,与四百年后的分段包干责任制相结合,从而造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之前一个月里,赵昊让赵守正把六十二里长的河堤,分成了四区四十八段,每一段都设一名段长,每名段长率领十到十二名里长。

    每名里长之下又有十名甲长,协助他指挥一百一十名民夫。

    这样分片包干、明确责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向谁负责;每人最多指挥十个人,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推诿、混乱和空耗。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赵守正这个准军事化的管理体系,基本可以做到如臂使指了。

    指挥部只要提前一天,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各段长,第二天民夫们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这样非但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而且指挥部可以抽出时间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质量的管控上,而不是花在协调指挥上。

    但就算来宾们照搬回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毫无作用。

    因为任何组织形式都只是客观的血肉躯体而已,想要让它不折不扣的服从指挥,甚至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还必须为其注入灵魂。

    从赵守正住在堤上,身先士卒抗洪抢险,到全力保障灾民的生活,不饿死一个人……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昆山百姓感觉到,新来县老爷是真的在乎他们,真的愿意为昆山付出一切。

    只有建立了这样的认可,老百姓才会将当政者的愿望当成自己的愿望,才能发自内心的愿意服从你,拥护你,按照你的命令行事,朝着你设定的目标主动前进。

    所谓‘风雨同舟者兴、上下同欲者胜’是也。

    试问当今天下,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

    当水泥混凝土出现,一月成堤不再是奢望时,老百姓的热情瞬间被引爆,民夫们开始争分夺秒的挖地基,筛河沙,拉石子,整个河堤上转眼热火朝天。

    来宾们终于可以围着那堵墙,好好参观一下了。

    哪怕江南公司的股东们,也是昨天才知道水泥、混凝土的存在,并在公司第一次董事会上,通过了开设全资子公司——‘江南建材公司’的决议,并委任华伯贞为董事长兼总经理。

    所以股东们也第一次亲眼见到混凝土的样子。

    他们拿着锤子敲了一通,终于真切体会到毛石混凝土恐怖的坚固。

    尤其是当他们听说,用水泥混凝土筑墙,不到一天就能变硬粘牢时,全都嘶嘶倒吸起冷气来。

    要知道糯米灰浆通常需要十多天才能变硬,而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