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当他们听说,用水泥混凝土筑墙,不到一天就能变硬粘牢时,全都嘶嘶倒吸起冷气来。

    要知道糯米灰浆通常需要十多天才能变硬,而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一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用水泥修堤,速度可以至少加快十倍后,全都围着江南建材公司董事长华伯贞,激动的问长问短。

    那兼具工业的丑陋和力量的水泥混凝土,深深的冲击着每个人的认知。哪怕不喜欢这种毫无美感的东西,却也不得不承认,它是一种将改变世界的完美建材。

    “华兄,倘若用这混凝土筑城,岂不是坚不可摧?”陈同知好奇问道。

    “那是当然,用几百斤火药都炸不开。”华伯贞得意的答道。这话黑火药听了沉默流泪,黄火药暴躁想要爆炸。

    众人倒吸一阵冷气,又问道:“那这东西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这是本公司的机密了。”华伯贞笑笑道:“恕不外传。”

    “那卖我们一点总可以吧?”来宾又问道。

    “不好意思,目前本公司产能有限,只能全力供应昆山。”华伯贞淡淡道:“有意向的可以先申请,等我们产能上去以后再发货。”

    “那什么价格呢?”

    “一两银子一袋,一袋六十斤。”便听华伯贞沉声道:“这堵三丈长、一丈厚的墙体,一共用了十袋水泥。”

    有懂行的算了一下若换成糯米灰浆的价格,结果是贵了整整一倍。

    这下又是一阵倒吸冷气。

    比糯米灰浆快了十几倍,价钱却只有一半的新型砂浆,我们通常称之为‘无敌’!

    “糯米灰浆要被淘汰了。”来宾们这下终于相信,有了神奇的水泥的帮助,昆山县真的可以在风汛到来前,修筑起一道坚固的石头江堤了。

    看着感叹万分的众人,华伯贞心中暗道,其实一袋水泥成本,连十文钱都没有。

    这是什么样的暴利啊?

    结果所有人还都以为,江南公司是在做慈善……

    难道赵公子口口声声说,我做生意又不是为了赚钱。你们就真信了吗?

    夭寿啊。

    ~~

    昆山县上下忙成一团,来宾们自然不好叨扰,便直接在小澞河上船,纷纷告辞而去了。

    临上船前,他们又看到昆山的妇孺老人还有半大的孩子,划着各式各样的船只,来给堤上送水送饭。

    好在他们今天受到了太多的震撼,已经有些麻木了。

    所有人都跟赵守正说好,等大堤修成后,一定要请他们再来开开眼。

    赵二爷自然满口答应,临别时还一人送了袋水泥作为伴手礼。

    宾客们自然都十分高兴,心说正好可以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只是有一点他们搞不清。为何麻袋上会特意写着‘不可食用’的字样。

    难道这世界上会有人吃水泥不成?哈哈,真可笑。

    听着来宾的议论,某位不愿露面的河道总理,感觉受到了十万点重击。

    只能吃了一块初凝混凝土,才消解了心中的郁闷。

    ps第四更求月票啊!!今天一直眼睛不太舒服,不知能不能再写了,明天再看吧。

 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医院

    注定载入史册的伟大工程开始了。

    就像战争从来都不只是士兵在战场上搏杀那么简单,这一浩大的工程也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整个工程的中枢仍在南山寺,但寺中单一的工程指挥部已经变成了若干个部门。

    居于核心位置的,是由赵守正、潘季驯、何文尉、熊夏生、郑若曾等人组成的抗洪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是昆山县抗洪决策机构,负责对整个工程负全责。

    包括设计图纸的制定和修改,施工任务的下达、工期的安排以及工程质量监理,都由中心统一负责。

    此外在寺院东配殿,设有昆山开发公司。中心下达的所有施工任务,都由昆开司来具体分配执行。

    西配殿中,则由江南投资公司副董事长、伍记少东家江雪迎亲自坐镇,负责调配一应物资支援。

    一个几乎是全县参与的大工程,所需的物资是十分恐怖的,调配起来更是噩梦一般。

    大堤上有五万民夫挥汗如雨,昆开司还安排了一万民夫去西山协助采石。这两地六万人每日的口粮必须有保证。

    此外,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老人妇孺半大小子,在为大堤建设编筐搓绳制麻袋,摇橹划船筛沙子,提供同样十分重要的劳动力,这些人的伙食也同样要有保证。

    如此分散的十几万人的伙食供给,简直要愁煞军需官。

    而且赵守正还下了死命令,非但要让所有人吃饱,还得吃好,并且要让他们家里人也吃饱。

    赵二爷这命令有道理没?有。

    因为换个角度看,其实全县百姓都在不领工钱,白白给昆山开发公司干活。你们还在伙食上克扣的话,那还叫人吗?

    但这样一来,后勤的压力一下又大了好多。

    为此江雪迎通过伍记和洞庭商会的力量,在全苏州府采买粮食、不易腐烂的蔬菜和腌制风干的肉食,还从扬州直接用成本价采买食盐,源源不断运回来,再井井有条分配下去,填饱十几万人的肚子。

    此外,她还向全苏州乃至常州、镇江、南京等地的铁匠铺下了订单,不限量定制铁锤、铁钎、铁镐、铁钉等工具和耗材。

    为了保证工具的质量,江雪迎直接派人远去太平府芜湖县,大量采购苏钢熟铁……等等等等。

    事多繁杂、千头万绪。江雪迎却能梳理的有条不紊,非但从来不出岔子,还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物资,让库存始终在告罄和略有富裕之间徘徊。

    这让给她打下手的刘正齐自叹不如,心说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啊。

    不错,虽然已经解除了警报,但刘员外却死皮赖脸留在了昆山帮忙,哪怕给个小丫头片子打下手都愿意。

    也不知他到底图的什么?

    ~~

    在南山寺前殿还设有‘工程安保部’,由熊典史和郑巡检负责。

    两人领着县里的弓手、铺兵、驿卒,加起来一百来人,要管六十里大堤,一百二十水上运输线的治安,实在是压力山大。

    好在西山岛的守卫工作,是由知县大人直属的枪手营负责的,并不需要他们操心。

    此外在距离南山寺二里远的小澞河畔,还新建了一家占地百亩的‘江南医院’,为参与修堤的十几万男女老少提供医疗服务。

    江南医院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建——赵昊从西山运来的十船建材,就是用来建造这座医院的。

    除了那迥异于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水泥砖房外,江南医院还有易于冲洗的水泥地面,以及严格分开的供水、排水和排污系统。

    甚至还奢侈的设立了全天供应热水的锅炉房,以及专门蒸馏烈酒的酒精室!

    此外还分设了科室,有外科、内科、以及最繁忙的骨科,还有用来收治传染病患者的传染科,以及专门的防疫科。

    人命关天,在赵昊的再三恳请下,万密斋老先生担任了医院院长兼内科主任。

    李时珍为副院长兼防疫科主任。

    赵昊还通过扬州盐商,请到了南通州名医李沦溟,来担任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

    医院大夫由三位名医的学生担任,至于原先县里医学的那帮医官,也就只配给三位大国医的学生打打下手。

    其实三位当世名医之所以愿意屈居这个小小的江南医院,并非赵昊开出的条件有多诱人。

    以他们的名气和实力,靠行医就能赚到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财富。

    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他们都坚称自己,是被赵公子描绘的美好前景深深吸引了……

    真相其实是他们是输了赌约。

    ~~

    多年以后,李时珍依然记得,他跟万密斋来到昆山的第二天。

    也就是动员大会的当天下午,两人和李沦溟参观了刚刚落成的江南医院后,便在还散发着水泥味的防疫科诊室中,听赵昊讲起血吸虫病的成因。

    是的,三位当世名医在听一个毛头小子门外汉讲病因。

    要多荒谬有多荒谬。

    起先他们自己也觉得可笑,尤其是看赵昊戴着口罩,和杜仲胶皮做的手套,如临大敌的从玻璃器皿中夹起一个钉螺,然后告诉他们,就是这东西在传染血吸虫病时。

    万密斋露出了礼貌而无奈的微笑。老人对少年总是宽容的,而且赵昊这所医院很有新意,给了老先生不少启发,

    李沦溟直摇头,要不是赵公子给的太多,他直接就要走人了。

    李时珍则面无表情,把不信都写在了脸上。

    但他倒没打算走,只要有人能资助他修完并出版《本草纲目》,别说那人宣布‘钉螺传染血吸虫’了,就是说‘人是猴儿变得’他都无所谓。

    “赵公子的意思是,人吃了钉螺,就会得大肚子病吗?”李沦溟含笑问道。

    “不是因为吃了钉螺,得大肚子病,而是钉螺里寄生了血吸虫的幼虫!”赵昊戴着大口罩,但从那双眯着的眼睛,能看出他在笑。

    “而钉螺,就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所以只要消灭掉钉螺,就能消灭掉大肚子病!”

    “看来公子很相信这个说法啊。”李沦溟听他说的斩钉截铁,不禁也笑道:“但那蛊虫幼时什么样,谁也看不见。你也没法证明自己的猜测吧?”

    “我当然能证明了。”赵公子却淡淡一笑,然后打了个响指。

    赵士祯便抱了个木盒子走进诊室。

    ps躺下了又起来写完了这章,这是什么样的责任心啊!求月票!!!

 第一百五十章 没人比我更懂微生物

    赵士祯的脸上透着虔诚的光,仿佛手中捧着的,是无比神圣的宝物一般。

    首先可以排除它不是枪,不然赵士祯的脸上应该是痴汉相。

    他小心翼翼将那精美的木盒搁在桌上,三位名医便看到,那紫檀木的盒盖上,还镌刻着一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隶书。

    李时珍仔细看那行字,信口念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微生物。”

    “嚯,好大的口气。”李沦溟不禁笑道。

    “微生物是何物?”万密斋拢须笑问道。

    “就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赵昊淡淡一笑道:“我将其称为微生物,人之所以会生病,多半就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小玩意儿引起的。”

    说着他看一眼李沦溟道:“南通先生所谓的‘蛊虫幼时’就是一种类似的东西。”

    血吸虫的成虫在十二到二十毫米之间,肉眼可见,三位名医都亲眼见过。但此物从何而知,如何长成,却是千古之谜,故而此时称之为‘蛊虫病’。

    这么说也没错,其实苗疆用的蛊毒,本就是各种致病的微生物。

    “反正看不见,随你怎么说。”李沦溟其实是个蛮和气的长者,但身为医学家的专业和骄傲,让他很难接受这个说法。

    哪怕赵公子给得再多也不行。

    “我要是能让你们看得见,怎么说?”赵昊轻轻抚摸着檀木匣子,笑着反问道。

    “公子若是能让我等看此物,实乃功德一桩。”万密斋正色道。

    “不错。”李时珍也点头道:“我会写进《本草纲目》中,并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