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先应着就是了,我能不能让张相公点头,还两说呢。”李明月又采取了迂回战术道。

    “哎,你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说啥?”张筱菁叹口气,终于点了下头。不管了不管了,是她逼我的……

    “太好啦!”李明月登时一蹦三尺高,将那朵雏菊花,高高抛向夜空。

    ~~

    夜市高处,东华门城楼上宫灯璀璨,装饰一新。

    数排矮脚檀木几案上,用美轮美奂的金盏瓷碟,整齐的摆放着石榴、枣、栗子、葡萄、橘子等各色时鲜果品。还有各种御制点心,以及装在各色玻璃瓶中的美酒佳酿。

    今日是团圆节,天家同样也要团圆。就连常年不露面的陈皇后,也盛装打扮,神态安详的坐在隆庆皇帝身边。

    宁安长公主坐在皇帝左手边的几案旁,李贵妃与她对坐,怀里还抱着个小小的婴儿。

    那是她今夏才添的战果——二皇子朱翊镠。

    再加上依偎在皇帝皇后身边的,三岁的寿阳公主,两岁的永宁公主。

    以及小大人似的,单独坐一桌的皇太子殿下。

    这些龙种全都是她生的!

    而陈皇后和在座的十几个嫔妃加起来,一共生了零个。

    今天这样的日子,就全都只能干看着她炫富。

    陈皇后还好点,她是嫡母,太子公主们也都很亲她。

    那些妃子可就惨喽,看着她尽情展示慈母风范,还得强颜欢笑的奉承。估计再甜的美酒喝下去,也都是又苦又酸又涩的吧?

    吼吼吼……本宫实在太厉害了,无敌真的是寂寞如雪啊。

    ps还有两更,马上送到。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秋大会

    东华门城楼上。

    宁安长公主坐在李贵妃对面,看着她那副小人得志模样,就感觉一阵阵腻味。

    可人家就是腚大能生养,还养一个活一个,她这个当大姑姐的,还真不敢得罪……

    ‘哎,真是煎熬啊。’宁安仰头灌一杯酒,看着天上的皎皎明月,倍感寂寞难耐。

    多想听赵郎在耳边吟一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

    赵郎,你是否也像宁安一样,日日夜夜思念着你呢?

    坐在最下首的李承恩,对这些繁文缛节、婆婆妈妈的宴会最是不耐。只见他呆坐在那里,两眼发直的看着天上的银盘。

    不知怎么就想到老前辈,心头便一酸。

    今天是离开老前辈的第一百天,想他。

    ~~

    昆山阳澄湖畔,与民同乐的赵二爷,没来由打了两个大喷嚏。

    “大老爷,堤上风大,不如咱们换个地方喝。”白守礼忙殷勤道。

    “不必不必,本官身子骨硬着呢。”赵守正却满不在乎的端起黄酒,用浅浅的酒碟指一指新修的湖堤下,那密密麻麻,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团团篝火。

    每一团篝火旁,都围坐着一圈百姓。明亮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幸福洋溢的面孔,那是昆山的百姓在欢度中秋。

    今年中秋正逢紧锣密鼓的修堤期间,赵二爷本打算给民夫们放半天假。

    但大家可都瞄着完工奖呢。为了赶工期,各段各里甲都纷纷表示,要放弃休假,抓紧施工。

    赵守正便在赵昊的建议下,在未完工的湖堤上,开一场热热闹闹的中秋大会。

    这样,民夫们收工后直接过节,既节省了时间,又促进了团结。

    只是赵二爷为免有些嘀咕,我这儿子也太注意团结百姓了。

    按说这是大好事儿,但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太对劲呢。

    不过他还是欣然同意,让人将预备给百姓过节的物资,全都装船运到堤上来。

    结果每人分了一个月饼、两个橘子,一家还有一只盐水鸡。

    每团篝火上还架着一只滋滋冒油的烤全羊……那是县里大户们你八十头、我一百头,临时凑起来的。

    顾大栋还从苏州购进了整整两船黄酒,分给百姓饮用。

    有酒有肉有月饼,简直美上天了。

    往年过中秋,好多穷人根本吃不起月饼,只能搞一盆带黄的大闸蟹充充饥这样子。

    真是好生凄惨。

    百姓们忆苦思甜、潸然泪下,倍加珍惜如今美好的生活。

    ~~

    “只有坐在这湖堤上,才能看清这万家篝火的全貌。”

    虽然被夜风吹得凉飕飕的,但赵二爷的心却暖洋洋的。

    他感觉自己终于不虚此生了,便醉眼朦胧的与身边人碰下酒碗,大着舌头问道:

    “诸位‘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

    众人便笑曰:“不若与人。”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赵二爷又问。

    众人又笑曰:“不若与众。”

    “哈哈哈哈!”赵二爷放声大笑起来,与众人一饮而尽,忽又轻叹道:“可惜老熊不在。”

    众佐杂和士绅不禁心中一暖,暗道,大老爷真是细心,谁不在都知道。

    “老父母真是时时刻刻,都把下属和子民装在心里呀。”士绅们马上马屁走起。

    “昆山县有大老爷这样的父母官,何其幸哉?万幸万幸呐!”

    “哎,哈哈,本官也没那么好。”赵守正被拍得浑身舒坦,摆摆手叹道:“我是想到老熊这可怜人,人家过节他过坎儿,真是太不容易了。”

    “是啊。”众人自然纷纷点头,忽然想到,大老爷也是鳏夫来着……

    原来是物伤其类、感同身受啊。

    看来得加紧给大老爷续个弦了。

    ~~

    明月清辉照江南,照亮了昆山也照亮了金陵。

    还真让赵二爷的乌鸦嘴说中了,熊典史的这个中秋,过的实在太难了。

    送完信过了两日,他又去了一趟国公府,还是没回音儿。

    这下熊典史有些急了。他们带的盘缠本来就不多,再等几天就得拿出昆山人的祖传技艺——一路要饭回家了。

    熊夏生心里着急,之后天天都去催一趟,结果惹烦了国公府的豪奴,直接把他们撵出徐府街,不许他们再靠近国公府一步。

    结果盘缠耗尽,彻底体会到什么叫坐困愁城了。

    此时,他和王班头五人,围坐在客栈大堂的一张方桌前。

    桌上只摆着一个瓷碟,碟中只有一个五仁月饼。

    这是他们用身上最后的钱买的。

    明天就要交不起房钱,去睡大街了……

    “唉……”熊典史郁郁的叹了口气。

    “唉……”三个捕快也跟着叹了口气。

    王班头年纪大点,这时候倒比熊典史还看得开。

    “四老爷看开点儿,秦琼卖马、子胥吹箫,自古英雄,也曾困顿。”

    说着他指指那唯一的月饼,开玩笑道:“再说咱们也不错了,五仁月饼,可不就是五个人吃的月饼吗?”

    “扑哧……”熊典史被他逗笑了,然后越笑越大声,将连日来积郁的块垒一扫而空道:

    “老王,我不如你啊!不错,人哪有不走背字的时候?走过去不就得了!”

    说着他对众人笑道:“咱们可是昆山出来的,有要饭的本事傍身,还怕饿死不成?”

    “哈哈哈。”三个捕快也笑了。

    “四老爷,小人会唱小曲儿。”

    “我会莲花落。”

    “小的还戴了副竹板。”

    “我算看出来了,你们个个身怀绝技啊。这咱们还有什么好愁的?”熊典史大笑道:“来,我们五人吃五仁月饼过节!”

    王班头便抽出小刀,在袖子上正反蹭了蹭,然后切下三分之一,先给四老爷。

    剩下的再和三个手下平分。

    “讲究。”熊典史不禁赞一声,又笑道:“不过,咱们都准备去要饭了,还是一碗水端平吧……”

    “四老爷使不得,咱又不是打算要一辈子饭。”

    正推让间,五人便嗅到一阵诱人的酒肉香气。

    “上菜喽。”只听小二高声叫道。

    五仁……哦不,五人不禁同时咽了咽口水,他们已经有几天没吃顿饱饭了。

    “这要是给咱们上的多好啊。”捕快甲小声道:“我能叫他爷爷信不信?”

    话音未落,店小二就将四个冷碟摆在他们桌上。

    接着从托盘上,取下一盘肥鸡、一盘蒸鱼、一碗扣肉、一碟红烧狮子头,整齐的摆在冷碟周围。

    又变戏法似的放下一坛二曲酒。

    “爷爷。”捕快甲幸福的喊了一声。

    ps还有一更……

 第一百九十二章 熊典史终于明白了

    “五位爷慢慢吃,后头还有菜。”店小二全当没听见那声,一欠身,夹着托盘就要退下。

    三个捕快抓起筷子就狼吞虎咽起来,熊典史却一把抓住店小二的手臂道:“上错了,我们没点菜。”

    王班头的筷子已经插中了个狮子头,闻声讪讪收回手,心说四老爷太耿直了,先他妈吃完了再说不行吗?

    他们总不能让我们给吐出来吧?

    却听那店小二笑问道:“几位是昆山来的差爷吧?”

    “不错。”熊典史点点头,他们已经在店里住了些日子,说话又从来不避人,被听出身份来也不奇怪。

    “那就没错。”小二笑道:“几位爷放心吃,这是我们东家送的。”

    “你们东家可是昆山老乡?”熊典史却打破砂锅问到底。

    “不是。”小二摇摇头。

    “那是有求于我们?”

    “小人也不知道。”小二又摇头道:“这是方才东家派人回来吩咐的。差爷还是先用着,等我们东家回来,直接问问他吧。”

    熊典史本想说‘问不明白,我是不吃的’,谁知转头却看到,桌上的菜肴已经被手下恶鬼们风卷残云,干得一片狼藉了。

    他只好改口道:“那就先多谢了。”

    待小二下去,他瞪一眼那帮下作的家伙道:“这会儿就不知道让着老子了?看来还是五仁月饼太难吃了。”

    “嘿嘿,四老爷,不说后头还有菜吗?”捕快甲端着盘子,刺溜刺溜抽着汤汁,吃的恶行恶相。

    熊典史见状食欲大减,无奈的摇摇头,心里嘀咕起,这店家到底唱的哪一出?

    ~~

    好在没用他等多久,便见客栈的东家,引一位白发苍苍、满面红光,穿锦袍戴方巾,作员外打扮的老者进来。

    一进客店,那老者便高声问道:“我们老爷赵状元的贵下属在哪里?”

    “这位老丈请了,下官便是。”熊典史起身抱拳行礼。

    “哎呀,这位大人真是太见外了,都到了家门口,怎么还掏钱住店呢?”

    老者说着,回头白一眼那店家道:“你好意思收人家钱。”

    “这就退,这就退。”店家赔笑应声,暗骂自己一声,我他妈就是嘴贱。

    “敢问老丈高姓大名?”熊典史依然搞不清状况。

    “哈哈哈,光顾着高兴,忘了自我介绍了。”老头应该是喝酒了,拍了拍额头,笑道:

    “小老儿姓余,他们都叫我余甲长。”

    来人正是余甲长,他如今在南京城也能算个人物了。

    可不是当年在方掌柜的早餐铺子,整天混粥吃的糟老头子了。

    当然了,另一位混粥吃的老头子,已经贵为一省巡抚了。

    这样一比,他好像还是个糟老头。

    ~~

    “呃……”熊典史吃惊不小,以他引以为傲的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