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更可怕的是,只要村里一个人得病,很快就会传染一片,甚至危及全村。

    所以哪个村有大肚子病,男的讨不到媳妇、女的嫁不出去,整个村子如同鬼蜮,十分恐怖。

    苏南有歌谣曰‘提起肚包病,人人都害怕;男人腹大像怀胎,女子婚后不生娃;有女莫嫁大肚男,既受穷来又守寡。’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因此听说此病能预防,且说这话的可是天下闻名的神医李时珍,在场所有人能不激动吗?

    他们纷纷嚷嚷起来。

    “李神医,这病真的能防住吗?”

    “那你可是救苦救难活菩萨了。”

    “我们给你磕头了。”好多饱受其苦的士绅直接就给李时珍跪下了。

    “都起来,安静点,吵死了。”李时珍依然酷酷的不苟言笑。他平生只奉承赵公子一人而已,对其余人管你是多大官,多有钱,全都不放在眼里。

    众人却都觉得,这就是神医该有的范儿,非但不觉冒犯,反而甘之若饴,全都乖乖起身闭嘴,听李神医沉声说道:

    “感谢赵公子,感谢科学的力量,为医者解开了此病的谜团。”李时珍先对东家和科学,致以崇高的敬意。

    然后他告诉众人此病并非瘟疫,而是一种叫血吸虫的小虫在作祟。

    人畜粪便是血吸虫卵的主要来源,钉螺则是血吸虫传播的唯一中间宿主。

    因此一要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二是全民动员消灭钉螺,就能消灭血吸虫病。

    同时还要保护易感人群和耕牛,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要严禁儿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捕捉鱼虾。

    众人赶紧掏出小本本牢牢记下,唯恐漏掉了一点。

    ~~

    医院病房中,潘季驯坐在床上,和二哥静静看着窗外的情形。

    潘仲骖也是当过知府的,听得十分不可思议。待李时珍做完报告,赵守正开始分配任务时,他终于忍不住问老四道:

    “自古县官不下乡,这么复杂的要求,指望这些乡绅,怎么可能传达的下去。那些散漫的乡民,又怎么可能照章执行呢?”

    心说到最后,八成要变成一场闹剧的。

    “别处行不行我不知道,”已经把自己当成半个昆山人的潘中丞,却信心十足道:“但昆山,一定行!”

    “何出此言?”潘仲骖看到弟弟脸上骄傲的神色,愈发糊涂了。

    “因为这里上下同欲,万众一心;这里有那个神奇的小子,和他的江南公司……”潘季驯悠悠道:“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此,没有什么不可能。”

    “哦……”潘仲骖点点头,自然不会怀疑弟弟的判断。他不禁摇头道:“谁能想象得到,整个昆山的灵魂人物,居然不是赵知县,而是他儿子呢?”

    “老前辈这话可说错了,我爹当然是本县的灵魂了。”病房门推开,赵昊捧着一束金黄色的菊花,笑眯眯的走进来。

    他来到病床前,将菊花插到花瓶里。

    没办法,这季节只有菊花还开了。要是晚几个月,倒是还能有梅花。

    然后赵公子掏出一个镌刻着雪白琼花的精美檀木盒,递给了潘季驯。

    潘季驯第一反应是拒绝的,当着二哥的面,他实在不好吃零食。

    但赵昊却坚持让他打开。

    潘中丞心说,爱咋咋地吧,老子就吃了,怎么着吧?

    便咬牙将盒子打开,却见里头不是什么新型水泥、稀罕矿物,而是一枚金灿灿的勋章。

    ps第二更,月底求月票!

 第二百一十八章 潘家连锅端

    看着外头别人授勋,潘季驯心里早就痒痒坏了。但他可是正三品的高官,谁敢给他授勋啊?

    就算赵二爷横楞,敢以七品给三品授勋,潘季驯也不能接受啊,他可是在丁忧呢。

    可说一千道一万,别人有他没有,宝宝心里就不高兴。

    看着那枚静静躺在蓝色天鹅绒内衬上的金质勋章,潘季驯心里乐开了花,哼一声道:

    “稀罕。”

    “别听他的,他以为你们忘了他呢。”却被二哥戳穿了傲娇的表象。

    “怎么会呢?中丞可是居功至伟,无人能比啊!”赵昊却没取笑老潘,而是向他正色抱拳道:

    “没有您老不顾病体,亲临昆山指导抗洪,六月里就要溃堤,哪还有后来?”

    “没有您老不辞劳苦、顶风冒雨,亲自丈量堤岸,设计大堤,我们哪知道这大堤该怎么修?”

    “没有您老严格把关,亲尝亲试,我们哪知道什么样的水泥配比最合适?如何才能多快好省的把大堤修起来?”

    “好了好了,别给我戴高帽了。”潘季驯被夸得老脸通红,鼻子都还酸酸的,赶忙掩饰的低下头,将那枚纯金打造的勋章拿起来,忍住食欲细看。

    “这是独一无二的一枚,献给独一无二的潘总。”赵昊笑着说道。

    潘家兄弟瞪大眼,只见那纯金打造的勋章上,周遭也是一圈抽象的大堤,但昆山县地图被白色的琼花图样所取代,‘众志成城’四个字,也变成了篆体的‘昆山英雄’!

    勋章背后还镌刻着‘念兹在兹,永锡难忘’八个碑体小字。

    “你小子,就喜欢整这些新花样。”潘季驯笑骂一声,拍了拍胸脯道:“来吧。”

    “啊?”赵昊一下没反应归来。

    “给我戴上啊。”潘季驯翻翻白眼道:“自己戴多没意思?”

    “是晚辈的荣幸。”赵昊恍然,赶紧掏出帕子擦擦手,拿起那枚‘昆山英雄’的勋章,郑重的给潘季驯别在了胸口。

    “哈哈哈哈!”潘季驯赶紧让二哥拿来镜子,左照右照,感觉自己棒棒哒。

    还站起来整了整病号服,昂首腆肚的走两步。仿佛找回了当年头次穿官袍时的感觉。

    “哎呦,这腿脚挺利索了啊。”赵昊见状欣慰道。

    “神医就是神医啊,这才二十来天就大好了。”潘二爷也高兴道:“李大夫说,这几天就能出院了,回家慢慢调养就行。”

    说着压低声音道:“劝劝他回湖州去吧,这犟种就听你的。”

    “我都好了,还回去干什么?”潘季驯耳朵尖,听了个正着。“这一病二十多天,耽误多少事儿啊?二哥你还是自己回去吧。”

    “这边不着急的。没听到吗?三期工程之前,昆南要先做一个月防疫。”赵昊便劝道:“中丞还是回去调养一段吧,也好让家里都放心。”

    “嗯……”潘季驯寻思起来。

    赵昊又道:“而且我也要离开一段时间。”

    “你要去作甚?”潘总问道。

    “去看看徒弟。”赵昊笑道:“俩孩子怪可怜的,当师父的不好不管不问。”

    “那行吧,我也回去几天。”潘季驯这才答应下来,又对二哥道:“正好把京阳他们几个都带来读书。”

    京阳是潘仲骖的长子,他闻言苦笑道:“你还没问过赵公子呢。”

    “这有什么好问的?他弟子都是阳字辈,我们家的孩子也是阳字辈,合该便宜这小子。”潘季驯瞪赵昊一眼道:“对吧?”

    “呃,对对对,我全都要。”赵昊闻言大喜笑道:“开门办学校嘛,当然欢迎优质生源了。”

    不用潘季驯说,他也早就垂涎潘家的十九子了。

    事实上,赵公子从没忘记过自己的教育事业。

    他一直坚信,对教育行业,尤其是精英教育来说,生源质量就是生命线。

    只有招揽到优质的生源,才能保证自己学校的清北率,全国遥遥领先。

    但学校办在昆山,招生肯定受影响。

    赵公子岂能一味守株待兔?关键时期也得放下高冷的身段,主动出击。

    他先后已经谈妥了王世贞家的八骏,王锡爵的儿子,华家子弟若干人,以及本县优秀的读书人,差不多二三十个,只待正式入学了。

    赵昊早就听潘季驯的大儿子潘大复说过,他有兄弟十九个了。而且大伯和二伯一直在细心教导他们。

    赵公子哪能放过这个扩大队伍的好机会?他要连锅端。

    谈妥了潘家十九子入学这茬,赵昊又笑眯眯问潘二爷道:“老前辈有兴趣,也来我们书院吗?”

    “这……”潘仲骖都听傻了,吞吞吐吐问道:“老夫也需要读书吗?”

    他可是三十年前就中进士了,有必要再旧梦重温一次吗?

    “咳,老前辈想哪儿去了?晚辈是问,你老有兴趣,来教书不?”赵昊这个汗啊。

    “教书啊……”潘仲骖松了口气,其实他也正有此意。

    这阵子,他思来想去,与其坐视子侄都被挖走,不如跟着他们一起投奔玉峰书院,这样非但可以继续教授子侄,还可以拥有更多的学生。

    有时候转换下思维,就能走出人生的困境啊。

    “那老夫考虑考虑……”但老潘家的祖传傲娇,不许他一口答应下来。

    “行了二哥,你别装了,痛快点儿吧。”他弟弟却不给他矜持的机会,报复道:“前天你不是还想让我问问,书院还需要人教书吗?”

    “当然需要啦。”赵昊闻言欣喜笑道:“书院正缺老前辈这样一根定海神针啊。”

    玉峰书院的校舍正在建设中,赵昊暂借了县衙的一个小院当课堂,让李贽隔一天来一次,给学生们夜里上上课。

    张鉴和那姓焦的南京才子焦竑,虽然都是未来的名师,但很明显目前还压不住场子,只能当当助教,监督师兄弟们完成李教授布置的功课。

    书院师资力量薄弱,始终是个大隐患。

    只是因为学生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衙门各种文书工作上,无暇分神学业,目前才能勉强应付过去。

    但他们一直给县里扛活的话,会影响书院清北率的。那可是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命脉啊。

    所以等到书院正式落成,弟子们也得把主要精力放回到的学业上了,到时候还真需要潘二爷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坐镇。

    ps第三章,再写一章,求月票!

 第二百一十九章 给公子授勋

    从江南医院出来,赵昊就登上了停在码头的三桅双层大沙船。

    大明的海船主要分沙船和福船两类,沙船方头方底,不怕搁浅,不怕滚涂浪,因此适合近海。

    福船则是尖头尖底的大船,怕搁浅怕滚涂浪……所谓滚涂浪,就是洋流为海底沙丘阻挡,形成的暗涌,在近海尤其是长江口十分常见,对尖底船的航行威胁很大。

    但尖底船适合深水破浪,而且尖头易转向、易抢风,因此远洋航行都用福船。

    赵昊的目的地是崇明,自然坐沙船而不是福船了。

    他坐的这艘沙船,乃是操江御史吴叔叔,命大明最好的官营造船厂——南京龙江船厂,为他精心打造的,又叫遮洋船。

    此船底长六丈,船头宽一丈一尺,船艄长一丈一尺,通体用最好的胭脂木打造,坚实油亮的木质,给人以坚固华丽的感觉。

    三根笔直坚挺的柚木桅杆上,悬挂着洁白的风帆,让人赏心悦目。

    更让人赏心悦目的,是立在甲板上说笑的三个女孩子。

    穿着白色襦裙、戴着琼花样头饰的江雪迎浅笑盈盈,冰清玉妍。

    穿着淡蓝色百褶裙,披着湖蓝色兰花纹的披帛,盘着干练小髻的马秘书细柳扶风,外秀内媚。

    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