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又是在大街上敲锣吆喝,又是敲门叫人,还从临近的盘门和齐门各调了两百人,费了牛劲这才凑起一千人增援阊门。

    这下阊门楼并两侧城墙上,立了整整两千人,他这才感觉没那么慌了。

    徐煦命他们也都打起火把,与城外的两三千人交相辉映,难分轩轾。

    他便感觉自己又行了,手搭在腰刀上,昂首在城墙上巡回,高声为手下人打气。

    “官军狗屁都不如!唯一能打的戚家军,早就北上了,留下的都是一帮废物。”

    “凭他们也想攻城?八辈子都攻不成!”

    “今晚守城成功,老子带你们去光顾花街巷的姑娘们!”

    说别的也就罢了,一提这个,城上众人登时兴奋的嗷嗷直叫,看上去士气高涨极了。

    徐煦满意的点点头,刚要继续过城主瘾,却见手下一名家奴慌慌张张跑上来。

    “坏了总管,官军已经进城了!”

    ps白天歇了半天,刚码完两章,下一章马上到哈。

 第二百六十九章 定风波

    阊门城楼上。

    “什么?”徐煦顾不上纠正那家奴的称呼,目瞪口呆道:“瞎说什么,官军这不在城外吗?”

    “可真有上千兵马进了盘门啊!”那家奴惶急道:“小人就是从那里逃过来的,快想办法吧,总管!”

    “怎么没听到攻城的动静?他们怎么进的城?”徐煦难以置信。

    “压根没攻城,顾家的人给开的城门!”

    “我们的人呢?”徐煦惊呆了。

    “不都给调这儿来了吗?”那家奴哭丧着脸道。

    “啊……”徐煦两腿一软,靠在城墙上,无边的恐惧笼罩心头。

    很显然,林润这是调集了大军进城戡乱,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家丁,跟巡抚的大军硬拼,那不是蚍蜉撼大树吗?

    城头上那些跟他闹事儿的家伙,也全都吓坏了。当即就有大票人偷偷开溜,赶紧回家去了。

    羊群效应下,跑路的人越来越多,转眼就少了一半。

    眼见人心散了,徐煦便顺水推舟道:“诸位不要慌,黑灯瞎火的官军也不知道谁是谁,都回去藏好了,他们能奈我何?”

    剩下的都是自卫队的人了,闻言也如蒙大赦,纷纷向老大告辞闪人。

    “这几天都不要到街面上混了,等风头过了咱们再聚。”徐煦板着脸,点头致意。

    盏茶功夫,方才还人头攒动的城门楼上,便一个人影都不剩了。

    就连徐煦也带着一众徐家奴仆,消失在漆黑的城市中。

    “总管,咱们赶紧出城吧。”穿街过巷间,手下人惴惴提议。

    “林润既然调来了大军,定然也会在城门外设下埋伏,这时候出去,怕是会自投罗网的。”徐煦冷静分析。

    “那我们去哪儿?”手下人慌成狗。

    “哪儿都不去,回拙政园。”徐煦冷笑一声道:“谁敢进我徐家的园子抓人,不想要头上的乌纱了吗?”

    “也是。”众手下闻言神情一振。“敢到徐家抓人的,还没出生呢!”

    ~~

    三更时分,苏州盘门。

    全副武装的官军手持火把,将城门内外照的亮如白昼。

    大队的军士扛着雪亮的长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巡抚衙署方向进发。

    林润骑在一匹雪白的战马上,在蔡国熙等人的陪同下,策马进了城门洞。

    进城后,众官员发现街道上静悄悄的,不要说人,狗都不见一只。

    顾家的人虽然帮忙开了城门,却没有露面迎接巡抚进城。

    倒不是他们不把林润放在眼里,而是林巡抚早已下令,今晚大军入城后,任何在街上出现的人,通通都当做乱贼处置。

    “洞庭商会立功了,果然把局面控制住了。”蔡知府长长松了口气,还不忘给知府大人奉上一顶高帽。

    “中丞用兵如神啊,借用江南公司的几千采石工,就把所有乱贼都吸引去阊门了,我等不费一兵一卒便夺回了苏州城。”

    杨丞麟和张德夫也纷纷附和道:

    “是啊是啊,一旦织工和市民都老老实实回家去,那些闹事的泼皮无赖没了掩护,虚弱本质便暴露无遗!”

    “把还在街上晃悠的统统抓起来,绝不饶恕!”

    林润对聒噪声充耳不闻,他自然知道,从军队入城的那一刻起,骚乱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现在要考虑的,是平乱后的事了。

    他面沉似水,下令道:“先在城中巡视一圈。”

    火把照亮了苏州无数条街道,城中百姓都知道,降妖除魔的林中丞回来了。

    ~~

    市民们提心吊胆了一宿,好在一晚上也没出什么乱子,更没发生官兵入户抢劫的事情。

    天明时,早起的市民们便发现,城中大街小巷都张贴上了安民告示。

    “秀才,快给念念啥意思。”老百姓围拢在一张张告示前,叫识字的人给读一下。

    “第一条,织造局强加之陋规常例,自即日起永久免除!”

    “好啊,这条好啊!”织户织工们欢声雷动,这是他们闹事儿的源头。

    有了这一条,他们的气就顺了。

    “第二条,承诺今日复工的织户,可去丝商处签订长期合约,当场发放复工银和生丝。”

    刚刚念出这一条,织户们便招呼着织工,慌慌张张往外跑。

    “走了走了,别看了!”

    “哎,告示还没看完呢,慌什么嘛?”街坊打趣道。

    “回头再看,去排队领丝和银子要紧!”

    织户们撂下话,带着手下织工挤出人群,急匆匆而去。

    “这下子,苏州城可算能消停了……”那读告示的明白人不由摇头,他知道那长期合约一签,织户们就等于给上了笼头,往后再想闹事,商会能罚的他们倾家荡产。

    可换了是他,八成也一样会签。生计面前,什么都得往后靠,也许这就是普通人的悲哀吧。

    叹口气,收拾好心情,明白人继续念道:

    “第三条,有前几日趁火打劫者,三日内至县衙自首,并返还抢劫物品,可既往不咎。三日后府县放告,被苦主控告方归案者,罪加三等!”

    市民们闻言,彻底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当初骚乱时,大家看别人都抢,觉着自己不跟着抢点儿就太亏了。但这会儿官府平了骚乱,就都担心会被秋后算账了……

    看来官府并不打算大肆追究,而是要息事宁人了。

    不少人便悄悄退出人群,准备把家里这几天多出来的东西,退回衙门去。

    不然等到放告时,被苦主告一状,麻烦可就大了。

    那大明白还在那继续高声念道:

    “第四条,纵火焚烧知府衙门者三日内自首,从犯免于处罚,只追究主犯一人……”

    对这条,大伙都没听到心里去,毕竟火烧府衙这么刺激的事情,绝大多数人都是没胆参与的。

    ~~

    中午时,花桥、广化寺桥等丝织业云集之处,已经陆续响起了织机声。

    到了下午,织机声已经在吴县长洲响彻一片。

    那平日里颇为恼人的咔啦咔啦声,此时却是那样的悦耳。

    正如翁会长所说,织机只要转起来,这苏州城多大的事儿,都不算事了。

    ps再写一章去。

 第二百七十章 巡抚的决心

    当天上午,已经恢复秩序的吴县、长洲县衙门口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市民们带着趁火打劫来的铜器、绸布、香粉、火腿、马桶、书籍、皮鞭、蜡烛等等各式各样物品,纷纷前来自首退赃。

    县衙八字墙右侧,摆起了一排桌子。

    这些天不知躲在哪里的胥吏书办们,在将退还的赃物逐一登记。

    登记完毕后,县里会开具一张收条给来自首的市民。市民在上头按上手印,保证所有赃物已退还。便可以此免罪符,保证他们不会因趁火打劫被追究了。

    然后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八字墙左侧,则枷了两三百号昨夜今晨被抓的不法之徒。

    这些人全都被扒得精光,还剃了光头,戴上了几十上百斤重的木枷,人不人鬼不鬼的哭成一团。

    他们不是为走光哭,甚至不是因为枷锁太重,而是接受不了没有了头发的现实。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了头发还算人吗?

    这以后顶着个光瓢这么见人呢……

    因为除了和尚之外,没人剃过光头,所以这些憨憨们一时没意识到,头发还会再长出来。

    八字墙一左一右,宽严对比十分明显,对市民的震撼极大。

    这下那些贪财不想退赃的也都吓坏了,赶紧拿上抢来的东西跑到县衙门口排队。

    结果一直退了整整一天,赃物把个县衙内的大坪都堆满了……

    ~~

    蔡知府那边虽然没人退赃,但也收获不小。

    当天中午,便有十几个参与纵火的市民惴惴前来自首。

    蔡国熙就在被烧成敞篷的大堂中,审问这些该死的纵火犯。

    看着漆黑的残垣断壁,还有老公祖那比墙还黑的脸色,纵火者们吓得肝儿颤,哪还敢有丝毫隐瞒?

    不用大刑伺候,便都竹筒倒豆子,交代了个一干二净。

    这些人确实都是被煽动起来的从犯,真正带头的,是从拙政园出来的徐家奴仆!

    虽然徐煦他们一直刻意隐藏身份,但大家都是苏州人,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上蹿下跳几天后,总会有人把他们认出来,然后很快就变成众所周知的秘密了……

    见众口一词,一致指向了徐家,蔡知府恨得额头青筋直条。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是必须要报这个仇了!

    蔡国熙便让陈同知负责善后,自己则急匆匆赶往巡抚衙署而去。

    ~~

    巡抚衙署,签押房中。

    林中丞刚刚从城内巡视回来,正在斟酌该如何写奏章禀报此次民乱,蔡国熙便来求见了。

    田柏光把七窍生烟的蔡知府领进来,林润让他坐下说话。

    “怎么气成这样了?”林润微微皱眉问道。

    他知道蔡国熙是理学名臣,讲究养气、不怒自威。向来不会如此大动肝火的。

    “启禀中丞,下官已经查明,纵火烧府衙之事,原来是徐家在背后指使!这是从犯们的供词。”

    蔡国熙说着站起身,将一份按满手印的供状,双手呈给了林润。

    “哪个徐家?”林润不动声色的接了过来,明知故问。

    “还能有哪家,松江徐阁老家呗!”蔡国熙满脸怨毒道:“也只有他的家人,有这个狗胆!”

    林润点点头,并不答话。仔细看完供状后,他起身背手而立,看着窗外陷入了沉默。

    对这个结果,林润一点都不意外。他早就猜到此番苏州大乱,背后就是徐家在捣鬼。

    现在蔡国熙呈上来的供状,不过是佐证了他的猜测而已。

    之前他还担心,顾家陆家会不会也掺合进来了。但看两家在平乱中的表现,显然明确和徐家划清了界限。

    只有徐家的话,事情就好办一些了。

    ~~

    在林润看来,徐家此举无非是两个原因。

    一是调虎离山,迫使自己不得不离开松江,转回苏州。

    二来敲山震虎,警告他如果继续坚持,在松江清丈田亩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