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读书作文只求著讲章墨卷,就算能写出再华丽工整的文章,对家国身心也无毫毛补益。这种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对国家的祸害,甚至比上一类人危害还大!”

    生员们暗暗咋舌,头一次听说书呆子比贪官污吏还要误国。

    李贽却又是眼前一亮,海瑞这观点,跟自己不谋而合啊。

    ‘这不科学,一定是凑巧的……’嫉妒让李贽失去了理智,不愿承认这一点。

    “是以本院要求,各级学校要大力倡导生员走出校门,多多了解书本以外的社会实际。结合农田水利、工商贸易等民生问题,用讨论的方法,鼓励生员直言天下事,来提高生员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海瑞最后道:“本院送诸位八个字‘内以修身、外以为民’,在学校学好本领,出了校门要躬行世务,用学到的知识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不要成为光讲空话、言而不行的废人!”

    ~~

    待到海中丞训话完毕,蔡知府便恭请海公出题考校生员学问。

    这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海瑞欣然同意。

    书吏马上抬来书案,海瑞提笔写下一行银钩铁画的大字。

    ‘富与贵人之欲也’!

    “嘶……”看到这个题目,所有人倒吸口冷气。

    谁也没想到,海瑞居然会出这样一个题目。

    他不是仇富吗,他不是视富贵于浮云吗?这不科学啊……

    领到题目后,生员们回到各自的教室,开始绞尽脑汁作文。虽然海中丞不是提学御史,但能得他的赏识,将名满江南不说,说不定还能混个免试参加后年秋闱。

    明伦堂前,海瑞又对蔡国熙、李贽等人道:“咱们也别闲着了,都也做篇文章,给生员们示范一下。”

    “我等献丑了。”蔡国熙等人自然不敢推辞。

    众人便进了明伦堂,书吏赶紧为诸位大人在堂中摆好桌案。

    海瑞当仁不让坐在大案之后,不假思索的提笔就写,显然早就打好了腹稿。

    蔡国熙等人也赶忙坐下,一个个比生员们还要紧张。

    这对学生只是一篇习作,对他们却是一次考试,关乎着中丞大人对他们的看法。

    要是表达的观点与中丞相悖,那这三年就真跟坐牢没区别了。

    官员们都是读书人,再不济也是个老秀才,自然知道这个题目出自《论语·里仁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简单说,就是人人都想得到富贵,但如果不能通过正当途径得来,君子是不能安享的。人人都想摆脱贫贱,但不能以正道脱贫的话,君子不会安然的。

    蔡国熙思来想去,感觉这是巡抚大人的陷阱,他给的题目是‘富与贵人之欲也’,但真正要表达的是后半句‘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就是要严厉打击巧取豪夺,不劳而获的意思。

    蔡知府越想越觉得自己猜对了。他是学养深厚的理学名臣,敲定了思路,很快便构思出一篇措辞严厉、打击土豪劣绅的檄文来。

    搁下笔来,蔡知府轻轻揉着手腕,心说这次总能给中丞,留下个好印象了吧?

    他一旁的牛佥事,却还愁眉苦脸的咬着笔杆子。牛佥事审题的结果和蔡知府一样,但他屁股底下不干净,可没有喊打喊杀的底气,文章自然难产。

    ~~

    那厢间,李贽也写完了文章,抬头望向大案,便见海瑞早已搁下笔,正襟危坐看着自己。

    “李教授写完了?”海瑞淡淡问道。

    “这有何难。”李贽轻笑一声。

    “拿上来,本院拜读一下。”海瑞微一招手。

    “是。”李贽便将墨迹未干的文章捧上大案,然后瞥一眼海瑞的文章,笑问道:“属下可否也拜读下中丞的大作?”

    “有何不可?”海瑞点点头,拿起他的文章,示意李贽将自己的取走。

    两人便在大案旁,一坐一立看起对方的文章来。

    李贽破题与蔡国熙不同,他并未拐弯抹角的去迎合海瑞。

    而是就着‘富与贵人之欲也’入题,大大方方为个人私欲辩护,毫不留情批判朱熹的‘灭人欲、存天理’。

    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他认为自私心是人的本性,并且正是自私的本性,才使人追求上进。

    比如,农民正是为了追求多生产粮食,满足自己的食欲,才努力的劳作;工商阶层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才努力生产更多的产品;读书人正是为了满足自己升官发财的私欲,才努力的读书。

    由此,李贽提出了‘人欲既是天理’的观点。

    除了鞭挞他最讨厌的扒灰老汉之外,李贽也没忘了挑衅让他羡慕嫉妒恨的海瑞。

    他在文章中还说‘天尽世道以交’,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也就是商业交易拔高到了合乎天理的层面。

    那么官府该如何做呢?李贽提出了‘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政治主张。认为国家之所以常常发生动乱,是统治者对社会经济活动干涉过多的结果。【注:此处是李贽自己的观点,无私货。另外我也不是自由主义者。】

    他希望朝廷和官府只维持国家和平与社会安定即可,对社会的经济生活不干涉或少干涉。放心地让每一个人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那么人们追逐财富,自由交易的天性,将建立起一个自发调节、和谐长久的社会经济秩序来。

    即‘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便是他理想中的‘至人之治’。

    ~~

    李贽的文章看得海瑞一愣一愣,没想到如此道学的蔡知府,居然能容忍如此离经叛道的狂人,来当他的府学校长。

    对于李贽提出‘至人之治’,暗讽他这个巡抚,不要惊扰地方正常经济秩序的主张,海瑞倒没多生气。

    因为一来,他堂堂巡抚还不至于跟个府学校长置气。二来,李贽这番思想,颇有他的精神老师丘濬的遗风。

    不过与丘濬根本上否定传统‘重农抑商’,主张农商并重的思想不同,海瑞没那么激进,他认为还是应该‘以农为本,以工商为辅’的。

    ps海瑞的教育观,以及这篇《富与贵人之欲也》都是他自己写的,看完后很能刷新三观。海斗士都被抹黑成啥样了,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第十九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所以海瑞的文章只是阐明了那日向赵昊表达的义利观,并明确表达了自己保护工商业的鲜明态度,宣布自己要打击的只是巧取豪夺,吸食民脂民膏的寄生者。

    比起李贽那篇雄文来,这篇就显得没那么犀利了,也没有那么高的理论高度。

    但作用却比李贽那篇大上十倍百倍。

    无它,此乃出自应天巡抚海瑞之手,是他向江南两千万百姓明确表达自己并不仇富,尤其推崇勤劳致富,也不反对以工商致富的态度。宣布他保护合法收入、鼓励工商业的明确立场!

    李贽知道,这篇文章一出,那些围绕着海瑞的‘仇富’流言,将不攻自破,江南的人心很快就会安定下来。

    这下他彻底服了。两人的观点类似,但也正因如此,才高下立分。

    他觉得自己只是个唯恐调门不高的嘴炮,海公却能从大局着眼,安抚人心,正本清源,奠定执政基调。

    活该自己只是个教书匠,人家却能当上应天巡抚啊。

    李贽再没有跟海瑞较劲想法,放下文章,拱手受教,准备告退。

    海瑞看他一眼,淡淡问道:“你就是李卓吾?”

    “正是属下。”李贽没想到,新来的巡抚居然知道自己。“中丞认识下官?”

    “苏州城大名鼎鼎的李叫兽,想不知道也难。”海瑞似笑非笑道:“你的那些观点对错不论,但有个问题很严重。”

    “还请中丞赐教。”李贽登时进入斗鸡模式,准备跟海瑞好好辩一辩。

    “说来说去,只有你一家之言。府学成了你的一言堂怎么行?”却听海瑞建议道:“不妨效仿当年安定先生,多请些海内名儒来,一起辩一辩嘛。”

    李贽何其聪明,焉能听不出海瑞这是在保护自己。一只兔子出现在街上十分扎眼,藏进树林里自然就没那么显眼了。

    而且还能通过辩论,来完善自己的学说,进一步提高名声,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属下领命,百家争鸣做不到,七八家总还找的到的。”李贽便再次作揖行礼,比之前要诚心多了。

    这等于领了王命旗牌,奉命胡说八道啊……

    海瑞又看一眼不知何时,立在大案另一侧的蔡国熙。“蔡知府觉得有道理吗?”

    “太有道理了。”蔡国熙满脸钦佩道:“中丞高屋建瓴,一语千金啊。如此一来,苏州文教必然振兴。真是古有范公,今有海公啊!”

    “你少给本院戴高帽。”海瑞却依然不苟言笑道:“这第一期辩论,就还用这个题,如何?”

    蔡国熙方才凑在李贽一旁,也拜读了海瑞的文章。虽然发现自己破偏了题,但他心情还是很愉快的。

    因为海瑞明明白白的表示,他不会仇富,更不会打击工商业,这对富甲天下,以工商为本的苏州府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既然已经猜到了海瑞的用意,蔡知府自然点头不迭道:“这个题目好,在江南讨论尤其恰当。也正好可以给士绅百姓指点迷津,以正人心了。”

    蔡知府一边说话,一边用余光瞥着海瑞的脸色,见他露出赞许之色,这才提议道:

    “不如从今日的文章中,选出若干篇立意上佳者,辑成个集子印一批出来,发给各府的官绅了解一下,好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更能言之有物。”

    海瑞点点头道:“蔡知府有容人雅量,看问题也有高度,就按你说的办吧。”

    顿一顿,他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道:“不过还是让巡抚衙门来印吧,也能让各府更重视些。”

    “是。”蔡知府和牛佥事赶忙应声。

    ~~

    虽然海瑞并未给定期限,但牛佥事主动自我加压,仅仅三天时间便雕版印刷装订完毕,请海中丞看过之后,便第一时间下把册子发到了所辖各府州。

    各位府县长官看完之后,终于感觉没那么慌了。因为这至少说明三件事。第一,海公能察觉到大家的忧虑,并愿意安抚人心。

    第二,海瑞支持工商业的表态。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毕竟整个大明都没有像江南这样地少人多,高度依赖工商业的地区。如果巡抚按照别处重农抑商的策略来管理,对各府州绝对是灭顶之灾。

    第三,海公并不是传说中那样极端固执,极端仇富,这对有钱阶层来说,是一颗及时的定心丸。

    不过,海瑞对官吏的要求可一点没打折扣,《督抚条例》要逼着官吏们,跟他一起当苦行僧啊,呜呜……

    毫不意外,这本名为《论富与贵人之欲也》的小册子,很快便摆在了江南各府的豪势之家,富商大贾面前。

    看完首篇文章之后,住在涂黑大门的豪宅中,穿着补丁布袍,就着咸菜吃着粥的大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