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7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可以直接当原始模具使,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还能再组装起来不?”赵昊抱着一丝侥幸问道。

    “理论上是可以的,无非是多用锔钉嘛……”杨帆有些吃不准道:“不过还能不能禁得起风浪?就不敢保证了。”

    “能拼起来就好哇。”赵昊喜出望外道:“辛苦辛苦,年底前装好,我要送去澳门。”

    前日收到广东来信,老爷子已经与葡萄牙人达成了初步协议,待集团签字盖章后,就可以换约生效了。

    葡萄牙人的要求中,着重强调了要将‘果阿总督号’和‘东方美人号’,以及重要的船员完好归还。

    赵公子虽然有言在先,拆了也无妨,但倘若只能送回去一堆零件,到时候又要横生波折了。

    而这两年,他还不想跟葡萄牙人发生冲突。

    能拼起来送回去,当然是最好了。

    “走,瞧瞧你们的进展去。”赵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都迫不及待要看看我们的小美人了。”

    “公子请。”杨帆便请他来到一旁的库房内。

    在那里,赵昊见到了杨帆以1:15的比例,仿照东方公主号造出来的船模。

    说是船模,也足有四米多长了,跟小舢板差不多大小。这让上万个繁琐部件按比例缩小,带来的精致感打了些折扣。

    赵昊打开一扇炮窗,探头看到里头,同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一样不缺,完完全全复原了出来。

    “造这么大是为了方便研究。”杨帆解释道:“这样哪里遇到问题,过来对照时也看的方便。”

    “唔。”赵昊按下收藏船模的无聊想法,直起身道:“记得你说过,只要造出船模,这船该怎么造,心里就门儿清了?”

    “嗯,这条西洋船的部件、结构,建造顺序,差不多都摸清楚了。”杨帆自信的点点头道:

    “而且把它拉到海上试航过,证明这种船型确实有门道。这么小的船模,都能在风浪里屹立不倒,怪不得可以侧舷齐射。”

    “那就赶紧开造吧!”赵昊高兴的催促道。

    “贮木场那边已经开始备料了。”杨帆道:“准备先造一艘一半大小的,给工匠们练练手,然后造八分大的,没问题了才造全尺寸的。另外在造全尺寸前,除了龙骨肋材之外,也不打算用硬木那么奢侈,还是用松木杉木先凑合一下吧。”

    “唔。”赵昊点点头,完全同意。

    他记得在另一个时空中,十八世纪的法国,为了拉近与英国海军的巨大差距,采用大量普通的木料替代百年橡木,下饺子似的建造了大批74炮风帆战列舰,虽然最终也没干过大嘤。却为法国打下世界第二多的殖民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那些法国造的风帆战列舰,哪怕是悉心保养,平均寿命也就在二十年左右,这也是后世难睹其真容的原因所在。

    虽然花大价钱造起来的战舰,只能用二十年很可惜,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快速提高海军战斗力的好办法。

    在和葡萄牙人随时可能开战,西班牙人业已抵达吕宋的危急时刻,这也是赵昊唯一能应对挑战的办法了。

    好在根据耽罗商会的报告,从日本购入的木材,已经源源不断的送抵了耽罗警备区。按照安排,大部分木材都要在那里阴干两年左右。也就是说,三年以后,就可以用百年橡木,打造真正的豪华尊享版风帆战列舰了。

    ~~

    杨帆又看一眼赵昊,迟疑一下方道:“此外,通过和佛郎机船匠交流,发现他们也不是所有工艺都领先我们。所以我想多造几艘半尺寸船,比较印证一下。”

    “哦,怎么讲?”赵昊饶有兴趣的问道。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船帆,东方美人号上的西洋软帆,好看是好看,也更吃风。但它采用的是特制帆布,咱们没有。而且安装操作极为复杂,就是使用了全索具辅助,也依然需要大量的水手操作,爬上爬下十分危险。”

    “咱们的帆由于有支撑骨,对材料要求不高,用芦苇席子都能代替。而且升降也简单,水手几天就能学会收放,虽然升帆很吃力,但收帆极快啊,危急关头砍断主索一下就能降下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根据警备区海代表的提醒,这些船帆一旦中炮就会失去作用。而咱们的帆千疮百孔都依然能起作用,仅这一点而言,我就支持在战舰上采用硬帆。”

    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把海尔弟搬出来了……海尔弟被任命为警备区代表,负责为一号工程提供意见和建议,并详细收集新式战舰在建造和试航中的各种数据。这年代,会开船还得会修船,这些都是日后必不可少的工作。

    赵昊算是听出来了,杨帆这是想为中式硬帆争一争啊。

    不过争一争也无妨。

    因为中式船帆就是有无可比拟得优越性,它犹如飞机的机翼,具有极高的受风效率。哪怕是顶风时,硬帆船可以走‘之’字形航行,是真正的可利用八面来风。

    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购得一艘清朝两千料战舰‘耆英号’,准备开回伦敦进行研究。但因为遇到风暴偏航等原因,从好望角开到了美国,然后只用了27天就跨越了大西洋──甚至比美国定期邮轮跨越大西洋的时间都更短。在这一漫长的航行中,中式硬帆经受住了各种严酷考验,证明它是可以陪伴战船纵横四海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浦东新区

    其实葡萄牙人一来到中国,马上就意识到中式硬帆的优越性。与果阿公爵号和东方美人号一同被俘的那艘中式帆船就是他们制造的,广东人叫老闸船。其葡语‘lorcha’,就是西式中国三桅帆船的意思。

    老闸船有传统中式帆装和流线型的西式船身,比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在另一个时空中,亚洲的红毛鬼一直用了几百年,清朝人也一直在用。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亚罗号即是一艘lorcha。

    后来美国人给清朝人造的战舰,也采用了盖伦船的船身和中式船帆,可见这个组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中式船帆唯一的缺点,就是正面受风时,提供的动力要弱于西式横帆,所以在借助贸易风的远洋航行中,后者要更合适一些。但在风向和洋流复杂多变的中国沿海以及南洋地区航行的话,显然前者更具优势。

    而且对海上堡垒般的风帆战列舰来说,航速什么并不重要,耐操才是最关键的。

    不过这种事光凭臆想怎么行?得老老实实都造出来,试一试才知道。

    于是赵昊同意建造三艘半尺寸试验船。一号船严格的完全仿造,人家用什么料就用什么料,人家怎么造就怎么造。

    二号船则在原船型的基础上,将帆具改成中国帆。

    三号船则按照杨帆的奇思妙想,大刀阔斧进行改造,在帆具上采取中西结合的方式,既安装西洋帆,也安装中式帆。并尝试在保留双层全通甲板的基础上,给西式船体加装水密舱……

    为了节省时间,赵昊决定三艘船同时建造。虽然用的是普通的木材,但每艘船所需的其它耗材和人工却差不了太多。杨帆当场匡算下来,三条船差不多要六万两银子的样子。再配齐火炮,十万两都打不住了。

    这还不算前期研发、筹备、配套的费用……

    这样一比,千料海船八百两一条的造价,简直就像白给。

    如此恐怖的前期费用,单靠江南造船厂一家肯定支撑不起的。因此集团董事会决定,采取委托建造、全额拨款的方式,由集团来当这个甲方爸爸。

    对新式战舰的迫切需求,让赵昊不计成本的砸钱,只求能尽量加快进度!

    反正赵公子背靠着江南银行,花的是江南大户们的存款。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不过也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同时开建三艘新式船,工作量太大了。要想年底前交付,至少需要增加两千名熟练的船匠,两千名学徒和小工。”负责统筹生产的马虎,不禁有些犯难道:“除非把其余的船都停工,不然凑不起这么多人。可皇家海运还急需大福船呢……”

    “不要停?有办法的。”赵昊一摆手道:“应天府高淳县的民间造船业十分发达?集团已经跟高开司谈妥,由他们招募至少一千五百名船匠?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来支援你们。此外?还让唐保禄派人去鲁浙闽粤沿海一带,重金招募船匠?应该能再招一千吧?”

    顿一下,他又道:“至于学徒小工?尽量从崇明县里招吧。将来咱们要造舰?不停的造舰,得为将来多储备点人才!”

    “是。”马虎明白了,总之想方设法扩大船工队伍就没错。

    ~~

    返程时,船入吴淞口?江面明显不一样了。

    原先吴淞口的水流缓慢如镜?甚至因为受到长江来水的逼迫,还会出现倒流……船能不用帆橹就被水流送向上游好大一段。

    结果太湖来水无处宣泄,只能漫过河道,流向地势低洼的浦东一带。

    汛期时,大半个浦东都会被淹没。倘若再遇上台风导致海水倒灌?整个浦东都会变成泽国。

    待到枯水期大水退去,这里又会变成沼泽一般的烂泥地。不然位置如此优越的浦东大片土地上?也不会几乎没有人烟。

    但俱往矣了!

    因为此刻,海公主持的黄浦夺淞工程业已完工。他借助江南集团的平台?发动苏松两府近

    三十万民夫,从去年腊月下旬开工?到今年三月完工。仅用了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在横潦泾修坝建闸港?以此逼迫上游来水北折改走黄浦,让古东江重新发挥为太湖泄洪的作用。

    以及疏通吴淞江下游,自嘉定县至上海县的八十里河段,并将三十丈的河道收束为十五丈,以‘束水攻沙’,防止吴淞江携带的泥沙,在进入黄浦江前淤积下来。

    此外,还接受赵昊的建议开挖了上承东太湖下接黄浦江的太浦河。

    这样再加上去岁吴江和昆山合修的,淀山至黄浦的淀浦河。如今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太湖之水,都从黄浦江注入长江水道了。

    吴淞口的流量至少增加了三四倍,巨量的水流被长长的水泥江堤,束缚在百丈宽的江面上,浩浩汤汤十分壮观!

    所谓三月成江,清水奄至,葑泥自去!

    太湖的泄洪通道,终于通畅了!黄浦也终于成为了赵昊记忆中的那条,孕育了上海县乃至长三角繁荣的黄浦江!

    对此,奉召前来汇合的上开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陆炎,感触是最深最深的。

    “这真是再造乾坤般的大手笔啊!从此吴中水患,不至于病农,江南百姓方得安居乐业啊!”陆炎眼含热泪道:“海公和赵公子有大恩于江南,更对上海县恩同再造!”

    “唉,只谢海公即可,不要谢我。”赵昊摆摆手,淡淡笑道:“我是在商言商,一切为了集团的利益罢了。”

    “日后集团的宣传口径,也会统一把功劳算成海公一人的。”说着,他目光投向浦东那一望无垠的热土道:“咱们已经得到了最好的奖品,不能再贪图虚名了。”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吗?’陆炎心中兀然蹦出这样一句,当然他是不会说出口的。

    他便随着赵昊的目光,望向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