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阁老-第8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那帮狗日的文官,可不光抢他的功劳,还学他的老上司胡宗宪,不断的往他背上甩锅。

    嘉靖四十四年,南澳岛之战中。文官们看到此役之后,闽粤将再无大战了,便动了抢功的念头,勒令戚继光留守后方,率领俞大猷的部队去攻打南澳,结果遭遇惨败。

    而彼时,俞大猷正如方才海尔哥所说,押运粮草被堵在韩江上,还没赶到南澳岛呢。文官们一看,得,就是你了,便又把责任推到他身上。俞大猷第无数次遭到巡按弹劾,丢了总兵官职。

    所以南澳岛大捷后论功行赏,又没他什么事儿。

    因此赵昊每次遇到挫折,俞大猷都会给他无穷的力量。像他那么大本事的人,都会遭到这么多不公,自己又有什么好怨天尤人的呢?

    ~~

    其实到了隆庆年间,俞大猷也没少背黑锅。那年曾一本攻打广州城,文官们把责任推到他身上,说他防御不利。

    实际上在曾一本的战舰开入白鹅潭之前,文官们想尽一切办法,将广东的水军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让俞大猷这位总兵官染指,以免被他坏了大家的财路。

    但这并不影响他背锅啊。

    至于广西那档子事儿,就更是顺理成章了。殷正茂这种臭不要脸的贪污犯,怎么可能例外呢?被抢功、背黑锅,撤职查办这三连套餐,肯定也得给他安排上。

    俞大猷那么雄健宽阔的后背,天生就是用来背锅的。不背锅多可惜啊!

    完事儿殷正茂还想继续用他,毕竟像这么好用的工具人,可能除了先祖尤弥尔之外,就只有‘俞佛’俞大猷了。

    但殷总督没想到,这次俞大猷不干了。

    因为俞大猷是一位十分廉洁的将领,在贪污成风的军中,简直就是一朵奇葩。之前那些作战不力之类黑锅,他背了也就背了,可唯独贪渎这个罪名,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俞大猷坚决拒绝了广东总兵官的任命,为此写信还不够。他又专程赶赴肇庆,向殷正茂解释,自己不是对他有意见,只是家中九十老母年事已高,不愿他再离开眼前了……

    “不过肇庆回泉州,应该走海路吧?”赵昊闻言奇怪问道:“大帅怎么跑韩江上来了?”

    “嗨,这不是在肇庆时,听说曾一本那厮又率众进犯潮州吗?”俞大猷已经连喝了两杯汽水,捧着鼓胀的肚子道:“那姓曾的是我一块心病。老夫行伍几十载,没让贼人把我羞辱成那样。可惜前番剿匪因为水师不济,还是让他跑了。这次听说他又来了,我还不得来凑凑热闹?”

    “那您的兵呢?”王如龙等人环视左右,除了那艘苍山铁上的二十名亲兵外,就没再看到一个人影。

    “老夫现在是一介草民,哪有什么兵啊?”俞大猷自嘲的笑道:“就这二十个死活跟着我的老伙计。连这条苍山铁,带这些火铳盔甲盾牌,都是张总兵送我的。”

    “人家是为了让你安全回家吧,没让你跑到潮州城当炮灰。”王如龙不客气道。

    “放屁,我先暗中看个究竟,然后趁夜色摸入城中不行吗?会像你那么蠢吗?”俞大猷回怼道。

    大龙小龙果然像。

    “结果却在半道被乱民包围了,要是没我们解围,你们麻烦就大了。”王如龙气愤道:“师傅,你能让人省点心吗?”

    “要你瞎操心?”俞大猷白他一眼道:“你被扒了官袍那档子事儿,不也没跟老夫说过吗?”

    “我那是不想让你操心……”王如龙瞪眼道。

    “没一个省心的料……”海尔哥小声嘀咕道。

    “好了好了。”赵昊让两人打住,岔开话题问道:“大帅这是去过潮州城了,还是还没到?”

    “去过了,可惜晚了一步,姓曾的撤了个干净。”俞大猷遗憾满满道:“那我还添什么乱?没打招呼就调头准备回家了,谁知半道又碰上了另一帮老冤家。”

    就是那些沿江的水匪,害得俞大猷没捞着参加南澳岛决战,还又背了黑锅……

    “多谢赵公子啊。”说着他感激的向赵昊抱拳道:“方才要不是你们仗义相助,我那些老弟兄肯定会折几个的。”

    “大帅哪里话?该道谢的是晚辈啊。”赵昊忙侧身让过,也行礼道:“家父潮州之围,您是唯一来救的。”

    “别这么说,老夫也没帮上什么忙。”俞大猷不好意思的扶起他道:“那咱们就算扯平吧,千万别再这么客气了,不然没发处了。”

    “好。”赵昊痛快应声,盛情邀请道:“大帅不如随我折回潮州城,让我父子好好款待大帅一番,也好多亲近亲近。”

    “还是改日吧。”俞大猷推辞道:“离开肇庆时,部堂大人透露说,朝廷新的旨意不日即到。我这个回原籍听候差遣的罪官,要是旨意到了人不在家,又是大罪一桩。”

    “这样啊……”赵昊只好不再强求。好在大家日后还有的是打交道的机会。

    “对了,你们来时,没碰上曾一本的舰队吗?”俞大猷又好奇问道:“按说很难避开的。”

    “王大哥利用他们的海船笨重,出入江口困难,在韩江口痛揍了他们一顿。”赵昊笑道。

    “嗨,咱们这点儿船用啥用?其实是他们自乱阵脚而已。”王如龙嘴虽然臭,但嘴上还是有把门的。知道要在朝廷大将面前保持低调。

    不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率领的舰队,在大明完全没有存在感最好了。

    “别这么说,我看你们这船队过硬的紧啊。”可惜怎么能瞒得过俞大猷这双眼,他随意的扫过船上,笑道:“我看你把手下训练的不亚于戚家军了……”

    “师傅你可长点心吧,害死我不要紧,别把我们公子也害死了。”王如龙背后出汗,他要是想到苍山铁上有俞大猷,说什么也会让警员们先整点儿白的再亮相。

    “这个确实得跟大帅解释清楚。我们皇家海运负责为朝廷漕粮海运,兵部特许我们拥有一定数量的火枪火炮,训练船员来自卫。”陪坐的海尔哥也笑道:

    “这次是听说闽粤一带海面很乱,我们才坚持护送公子南下的。谁知到了就听说公子的父亲在潮州被围,这才愤然出手的。这很合理吧?”

    “唔,很合理。”俞大猷点点头,朗声大笑道:“你俩紧张个屁,老夫在浙闽粤桂四省都当过总兵,不知道海上讨生活靠的是什么?只要不学那些大海主烧杀抢掠,我管那些闲事?”

    “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目的是造福百姓,不是祸害百姓的。”赵昊淡淡一笑道,他就知道以俞大猷的通达,直接挑明是最好的。

    这下妥了,不用担心即将上任的福建总兵官,日后总盯着自己找麻烦了。

    至于广东这边,更不用担心了,有林中丞呢。

 第六十五章 信

    俞大猷喝了一肚子汽水,与赵昊三人畅快聊了一番,待他的亲兵将苍山铁收拾出来,便起身告辞了。

    赵昊挽留不下,便让巧巧把一套备用的启普发生器送给俞大猷,又传授他制造汽水的方法。

    俞大猷十分高兴,没口子道谢,显然这礼物送到他心坎上了。

    “老夫正发愁日后喝不到汽水怎么办呢。”他高兴的让人收下,想回点礼物,无奈除了腰间那物,身无长物……我说的是大宝剑啊。

    但那宝剑乃御赐之物,他也不能送人。俞大猷无奈搓搓手,尴尬道:“等回去给你弄点武夷山茶尝尝。”

    “好说好说。”赵昊笑着点点头道:“常来常往,多多亲近。”

    “对对。”俞大猷如释重负的笑着点头,这个刚交的朋友确是值得深交。才不是因为他太有钱呢。

    一脚已经踏上船板时,他忽然一拍脑袋道:“哎呀,瞧我这记性,还有个事儿给忘记了。”

    说着俞大猷吩咐亲兵道:“快,把老夫信匣子里,最上头那封信拿来!”

    苍山铁上的亲兵赶紧去舱室中,不一会儿取来一封信件,双手奉给大帅。

    俞大猷接过来,转手递给赵昊道:“这是林中丞让我转交给令尊的,之前给忘死了,幸好又碰见你了。”

    “多谢劳神。”赵公子双手接过来,立在船头目送着俞大猷回去苍山铁。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

    两人挥手作别后,苍山铁便顺流而下,很快远去了。

    赵昊也坐回他心爱的摇椅上,就着落日的余晖,打量起那封信来。

    只见信皮上空空如也,信封也未封口。

    赵昊不禁奇怪,以林中丞的严谨,怎么会如此粗心呢?就算信里没什么机密,让旁人看到两人信上的内容总是不好。

    难道这是林中丞有意示之以事无不可对人言?

    扯淡……

    赵昊好奇的抽出信纸,一边喝着汽水,一边展读起来。至于这信是写给父亲的……反正又不是干娘的情书,看看就看看。

    谁知打开一看,实在是比看到干娘的情书更劲爆。害得他差点一口汽水喷在上头。

    当然更不是林中丞写给赵二爷的情书了!

    其实这封信压根不是林中丞写给赵二爷的,而是俞大猷写给谭纶的。

    显然是亲兵搞错了,俞大猷又粗枝大叶,把自己的信当成林润的信了。

    按说这时候,赵昊应该赶紧把信收回信封里。无奈这年代,人们写信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基本扫一眼就能看完。

    而且这信的内容过于劲爆,让他一看就拔不下眼来。

    这封信奇到什么程度,奇到赵昊暮年时,已经忘记了自己远比所有人,都漫长的人生中的大部分人和事,却依然能将其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

    然后笑得前仰后合,继而老泪纵横……

    这封信应该是俞大猷听闻他的老上司谭纶,要升任兵部尚书了。便动了北上的念头,因为他的平生志向就是击破北虏!

    戚继光俞大猷这样不世出的名将,虽然都是因抗倭而天下闻名。但他们心底里,始终只是把抗倭当成剿匪,真正向往的,还是像徐达常遇春那样驱逐鞑虏、追亡逐北,立下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草原大漠立下不世之功。

    隆庆元年谭纶北上蓟辽时,也确实向朝廷推荐了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一起随他北上练兵。然而朝廷经过权衡,不出意外的选择了戚继光,拒绝了倒霉俞。

    这次听闻谭纶要入主兵部,估计俞大猷觉得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因此才会拒绝出任广东总兵,并心急如焚的向自己的老上司毛遂自荐。不过他今年已是六九高龄,担心谭纶觉得自己老,所以他才会写了这样一副着重强调自己还不老的信。全文如下:

    ‘禀恩台大司马谭,以猷为老乎?猷儿咨荣之母今又得孕两月。猷去冬在广西,因家眷已尽回家,乃买得湖广一女,得孕,此八月是产期。又房中尚有一二可望者。算命先生谓猷运今方亨通,故其气尚强健如此。恩台如不信,待猷至台下,试选三十好汉,各提枪棍,以猷一人独当。不令其披靡辟易,请就斧钺。猷日暮道穷,势诚急也。平虏壮志,报国雄心,竟不一试,恨遗千古,当有怜之者。愿恩台之图之也。’

    为了证明自己依然龙精虎猛、雄风不老,可爱的俞大帅不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