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逐鹿1900-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募兵制和普遍兵役制不同啊!李焘排里的战士都是义务兵是履行一个国家公民的义务他们是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走进绿色的军营。而现如今中国的青壮农民们是为了谋生而当兵有粮吃、有饷拿就行吃多少粮、拿多少饷就出多大的力这在他们看来是符合道德准则的。可是他们绝对不可能有高水准的战斗意志!

    有理想有血性有强烈的国家、民族、军人荣誉感没有家人和自己的后顾之忧这才是高水准战斗意志产生的基础。可是目前的李焘无法办到这些也许只能用高军饷和铁的军律来初步打造一支强军再逐渐地从思想上来改造这支军队从而达到铁军的标准。

    李焘又拿起李鸿章的电报看了看——“军械、粮饷、兵员、人才按需照拨不误”。那是否意味着自己可以给新军官兵双饷呢?如果能成那么在武毅军战功名声的基础上肯定会有不少有着一定文化程度、爱国忧国的青年来投军再从中挑选精壮加以训练、培养和思想教育兴许比改造苟来顺之类的战士容易得多。

    那苟来顺之类的有战斗经验表现也很英勇的战士咋办?看来只有加强教育!那就成立军中学堂!

    李焘的思路逐渐地开阔起来索性拿起铅笔勾画自己理想中武毅新军的未来。

    同一个夜晚北京城西北角的颐和园里满清中国这个老大帝国的实际最高权力者——慈禧也没有睡意。民间传说这西太后老佛爷是猫妖转世夜里精神头就特别地好!此时老佛爷就和几个皇亲王爷和满族重臣摆谈着大清国的事儿。本来这样等级的召对议事是满族王公大臣的专利此时却出现了一个汉官的身影——长江巡阅水师大臣——李秉衡。

    自慈禧出宣战上谕后各省第一个响应的就是这位李秉衡大人。他带着匆忙纠集的三千兵星夜北上用他的赤胆忠心赢得了慈禧的赏识这才得已参与其会议。

    也许是长期熬夜的原因慈禧的脸是灰黄色的两颊略微显得有些消瘦又刻意摆出一副威严的、高深莫测的样子来因此显得眉毛和鼻端的距离远大于鼻端和下巴的距离简单点说就是拉长了老脸。

    “……这都三更天了聂士成电奏保举李焘暂领武毅军之事李鸿章迁都抗战之议今儿怎么也得拿个章程出来端王你说说罢你不是最要打战的吗?”

    端郡王载漪此时哪里有心思去想什么聂士成、李焘的他听到消息洋人的议和条件第一款就是惩办挑起战争的恶和拳变的恶很不巧他正是这个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尽早取代光绪登上大宝他不惜率人趁乱冲击瀛台不惜与八卦教领勾结不惜撺掇老佛爷与洋人开战!成为所谓最有力的主战派大臣。眼看着老佛爷一门心思地要听从李鸿章的意见和谈了他能安生吗?

    慈禧见载漪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轻哼了一声道:“就知道你没个主意跪安吧。”

    载漪顿时如获大赦?不!是如丧考妣!此时的跪安是表示老佛爷下定决心要丢车保帅了!自己这个主战派的领必然成为和谈的牺牲品。

    慈禧看都没看颤抖着身子缓缓退出的载漪转向荣禄道:“你是知兵的那李焘真能成事儿?”

    荣禄忙稽道:“回老佛爷据各军所言天津之战全仗李焘之力才连获大捷得已维持目前局面。聂士成虽由李鸿章简拔而起平素也跟两广串通声气颇不听从调遣屡有违令之举!不过聂士成保国之心天日可鉴想必他也不会在天津军事问题上胡乱马虎。只是……”

    “说罢这里没别人。”

    “只是李焘乃李鸿章族侄孙武卫前军又是李鸿章的嫡系劲旅如准聂士成所奏武卫前军不复为朝廷之兵矣。再者李鸿章要练新军扩北洋实力属意之练兵官也是这李焘!届时北洋权柄在李手、武毅新旧军在李手朝廷五年来集兵权与中央之努力可就尽付东流了武卫军也就名存实亡了。老佛爷三思。”

    慈禧最忌惮的就是李鸿章重新整顿北洋势力也清楚李鸿章在手握直隶总督权柄后的威胁。可是洋人目前唯一认可的谈判代表就是李鸿章连总理各国事务的庆亲王都挤不上谈判桌!纵然目前战事看来颇有胜绩可是谁能保证那李焘不会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来个“退避三舍”放开中门让洋人长驱直入、威胁京师呢?谁能保证在洋人援兵大量开到后李焘还能抵挡得住?因此准聂士成之电请与李鸿章主持北洋军政和洋务之事实在是难以决定。朝廷被动啊完全是被李鸿章算计到了骨子里!

    “禀老佛爷奴才有一计。”李秉衡一头栽倒在地趴在地上低头启奏。

    “起来说话吧有座儿就好好儿安生地坐着说。”慈禧对忠心勤王的李秉衡的态度可谓亲切之至。

    “奴才闻听那李焘乃是李翁远房族亲平素并无往来得姚良才之荐入聂士成幕中参赞军事乃携八里台、紫竹林、盐官浮桥之胜节节拔高。前番朝廷授其空衔管带一事确为不妥……”李秉衡说到此处立时就感觉荣禄的眼光象要杀人一般扫向自己乃顿了顿又心一横继续道:“臣请朝廷对李焘加以笼络派有力之大臣借此次大捷之际往天津劳军力争收李焘之心效命于朝廷。如此既可试探出李焘与李鸿章的关系以应聂士成之电奏又可表示出朝廷抗战到底的决心以应李鸿章所请还可振奋天津军民之士气。再则如钦差能达成天津停火那就表示洋人只认可李鸿章为和谈代表之语乃是虚言钦差可就地和谈李鸿章也可归里养老。如钦差觉李焘可用则可请旨大加封赠收其心;不可用则以有力之老将于其上挟制之。”

    荣禄本对李秉衡说道自己前日故意在李焘封赏问题上作文章有些恨恨此时却满脸笑容应和道:“老佛爷李大人所奏确是良策。”

    慈禧闭上眼睛沉思起来其他人也只有安心等候的份儿。

    慈禧是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前些日子眼看战事扩大洋人的援兵不断开到战事有朝糜烂的方向展时慈禧不得不调李鸿章来收拾残局。可是她又不想李鸿章重振甲午年以前的声威形成疆臣与朝廷并立的局面。因此她授意荣禄将主战王公要毒害聂士成的计划泄露出去又让裕禄装好人力保之想让聂士成就此感恩转到荣禄麾下以折李鸿章之军事臂助。没想到聂士成是个老牛筋除了表示在战场上寸土不让外竟然对荣禄、裕禄没有丝毫的作态表示。其后的李焘崛起更引起了朝廷的怀疑认为是聂士成有意栽培李鸿章之后人这才有了一个空头封赏的闹剧出来。

    可是如依李秉衡所言李焘是全凭军功而名震京津的话就应该调整一下策略对其施亲爱拉拢之计了。

    慈禧睁开眼睛看了看一众人以军机领班礼亲王世铎为纷纷躬身准备聆听圣母皇太后的懿旨。

    “荣禄你就领衔宣慰钦差吧兼领行和谈全权大臣可借巡视三军和达成停火之名抵津。如李焘可用则令其统带武毅军兼领天津军务就赏个记名提督实授总兵的衔头吧!?”

    荣禄等人一听不由愣了二十来岁的总兵?!还是从白身一下子拔高到总兵?历代祖宗都没开过这样的先例吧?可又一想人家有本事啊!何况总统一军最少也是实授提督的职分总兵还是低了的哩!拉拢人不就是要拿出真情实意嘛……赶紧儿下去跟礼亲王等人商议个细则才是!
………………………………

062 【吓倒钦差】

    暴雨过去阴雨阵阵消停了两天的北京城又是乱哄哄的好不热闹。

    一大早原本想低调出京的钦差大臣荣禄现街道上到处都是拳民都是武卫军、神机营步兵统领衙门的兵痞、捕快……“扶清灭洋”的红边三角旗时时可见“嗡嗡”的喧嚷声中不时爆出一声枪响老实本分的人则低头缩脑地快步走着唯恐招惹了身边的拳民或者甘军士兵。

    荣禄没有心思去管董福祥的甘军这支军队纪律败坏是早有名儿的;他也没心思去等那些送行的官员们火都烧到眉毛了搞那些个应酬有个屁用!?此时他见前路堵塞直接命令手下随从布开仪仗用响鞭和金锣开路喝着“开道!肃静!”直奔阜阳门火车站。

    贤良寺西垮院内杨士骧送走了总管太监李莲英的心腹小德子回到厅堂一看李鸿章气定神闲地用镶金柄的银勺子喝着马口铁听装牛奶呢一副稳坐钓鱼台的做派。张佩纶则拿着今日的《知闻录》报摇头晃脑地看得津津有味哪里有半分因荣禄出京劳军而苦闷的样子?

    杨士骧也换上笑脸走近李鸿章道:“大人士骧以为您大可坐着软轿去送送荣相祝他一路顺风和谈顺利。”

    李鸿章忙停了向嘴里喂牛奶的动作努力想忍住笑却不成最后还是指点着杨士骧笑道:“你那嘴啊还是那么不饶人。”

    “好!”张佩纶眉飞色舞地拍着桌子大声叫好道:“霹雳斩倭寇少年逞英豪!

    “幼樵兄再无沪上之忧愤矣!少年将军出李家呵呵堪比制台六弟昭庆公啊。”杨士骧说着偷眼看了看李鸿章只见这恩主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似乎又想起了英年早逝的李昭庆忙道:“李焘出身李氏旁系不如由制台大人作主让六房长子收李焘为继子也可酬经方公子过继之情。如此李焘有了名义更能为大人效命。”

    李鸿章明白杨士骧的意思这高参是担心代表朝廷的荣禄一去天津封赏一番会把年轻的李焘搞得晕头胀脑后拉进幕中。

    他重重地将装牛奶的马口铁听放在桌上叹道:“六弟勇悍而时运不济经年野战、落得病根竟致英年早夭;反观李焘则勇悍时运兼得年纪轻轻就得钦差大臣赴津门封赠前途不可限量。唉!此事待老夫与大儿(嗣子李经方就是李昭庆的长子)商议一番再定。”

    杨士骧见马屁似乎没有拍准也就不再谈及此事。毕竟这是李家的家事他说话的分量还没张佩纶来得重。

    “你们立即着手办几个事儿。”李鸿章既已放下了那听牛奶就准备做事儿了他见张佩纶放下了报纸才道:“联络经方令其交割上海诸事立往山东襄助慰亭并监管京沪来往电讯;转告玉山(周馥字)联络伍廷芳、杨儒、罗丰禄(驻外公使)摸清各国政府当前的态度;电报袁慰亭夏辛酉部可以作出积极前往直隶的姿态另调有力一部绕道河南以豫军勤王之名前来京师拱卫;电请两江刘督、湖广张督以及盛总办请其联名上奏朝廷痛陈和局尽快达成之必要;再请盛总办设法筹措一百万两新军开练经费递解来京。”

    别看李鸿章自签订《马关条约》后倒了几年霉可长期培养起来的心腹干员一个个都“唯恩相之命是从”连满清朝廷也未必指挥得动聂士成就是典型的一例。何况此次张之洞、刘坤一两大汉族总督也对李鸿章北上和谈表示竭力支持。如此庞大的力量一旦动起来前往天津犒赏三军兼办和局的行和谈全权大臣荣禄岂有好果子吃?!

    两人领命而出李鸿章站起来整整衣冠向门口的亲卫巡捕官李逢春道:“备轿去庆亲王府!”

    北京、天津相距不过两百多里因聂士成所部护路有力铁路交通尚未中断这才使得钦差大臣荣禄可以舒舒服服地乘坐加挂花车前往天津不过他并没舒服太久车过杨村就听到了东南方传来的炮声未到北仓火车停了下来。

    小小的北仓车站里所有辅线都被装载着武毅军、毅军炮队营的车皮挤满钦差大人的花车无法进站!憋着一肚子气的荣禄只得下了火车改坐当地官员张罗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