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第8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观陆羽……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极其复杂。
  一个时辰前,他心中奉行的还是“明哲保身”,是避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
  他不想做“文种”,他想学“范蠡”!
  他坚信的是随着天下的一统,曹操对他的信任不可能持续……
  猜忌心势必会再来!
  所以……他想选择仁孝善良的“曹昂”做太子,至少……在曹昂继位之前,他陆羽一定要归隐山林,避免曹操的猜忌。
  可……现在……
  身份的转变,让他一时间还无法适应。
  他曹羽也有资格成为大魏太子!
  至于曹操的猜忌……自然更是子虚乌有。
  老曹会猜忌所有人,但绝不会猜忌他!
  “父……父王!”陆羽对曹操的称呼还有些生硬,他咬着唇,张口道:“这名字,能否让孩儿想一想!”
  陆羽想要静静……短暂的一个时辰内,他知道了太多,几十年的经历仿佛在曹操的故事里快速的闪现了一遍。
  陆羽想静静,细细的思虑一番。
  哪曾想……就在这时。
  “曹冲恭请兄长继大魏太子位!”
  一道稚气的童声在魏王宫门处响彻……
  是曹冲……
  一石激起千层浪,曹冲的声音落下,顿时间,曹昂、曹植同时张口。
  “曹昂恭请兄长继大魏太子位!”
  “曹植恭请兄长继大魏太子位!”
  伴随着曹昂、曹植声音的是连续不断的“啪嗒”声……
  满朝公卿几乎全部跪倒在地。
  “荀彧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荀攸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贾诩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程昱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
  一道道声音不断传出。
  紧接着是一干谯沛武人的拱手。
  “曹纯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曹仁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夏侯惇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夏侯渊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
  声音此起彼伏……每一道声音后,还有新的一道声音……仿佛无穷无尽。
  而随着谯沛武人表态的结束。
  接下来……
  如洪钟般的声音接踵响起。
  ——“九原吕奉先只效忠于大魏长公子,恭请大魏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陈宫请南狩侯继大魏太子位!”
  ——“西凉马超恭请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江东周瑜恭请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吴郡陆逊恭请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辽东公孙瓒恭请长公子继大魏世子位!”
  ——“河北麴义恭请长公子继大魏世子位!”
  ——“荆州蔡瑁恭请长公子继大魏世子位!”
  吕布、陈宫、马超、周瑜、陆逊……
  曾经,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
  可这一刻……
  因为陆羽,他们悉数出现在这魏王宫殿,悉数拥有了一个相同的目标与愿景。
  诚如吕布所言,他们效忠的是陆羽……是大魏长公子,若是大魏太子不是陆羽,那他们的信仰顷刻间就会崩塌!
  此起彼伏……
  魏王宫殿内的声音方才落下。
  忽的……
  大殿外又响起震天的声响,像是这魏王宫殿外的将士们齐声的呐喊。
  ——“虎豹骑恭请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虎贲军恭请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龙骁营恭请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神射营,恭请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陷阵营,恭请长公子继大魏太子位!”
  无数道如出一辙的声音……
  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齐,到最后宛若山呼海啸,而这些声音尽数汇聚成四个字,荡漾于此间宫阙。
  ——众望所归!
  曹羽继位大魏太子,曹羽成为既曹操之后的大魏主宰者——众望所归!
  这……
  陆羽的眼眶竟罕见的有些殷红。
  每一道声音,他都能听出是来自哪里?是谁喊出的!
  这些声音的背后,是这些年的并肩作战、荣辱与共……
  是一位位将军,一个个谋士与陆羽建立起的非常的联系,这中间又饱含着多少故事?
  “哈哈哈……羽儿,众望所归呀!”
  曹操爽然的大笑……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紧紧盯着陆羽手中的笔!
  陆羽则眸光流转,哪怕是那一道道“恭请继太子位”的声音落下后,他尤自沉吟了许久。
  倒不是他不敢当,而是觉得……不真实!
  这一切就好像是在梦里!
  他……他突然就成为大魏长公子!
  突然就……就要成为大魏太子;
  突然就……就成为未来这大魏,这天下的主宰者。
  这种感觉是奇妙的……
  就好像是以前,你是在为别人打工,就算干的再出色,那心里清楚……这些基业终究是别人的。
  可……现在,这些闯下来的基业变成了他陆羽自己的!
  这……
  这种感觉,就是三个字——不真实!
  “子宇,你还愣着干嘛!”
  夏侯惇是个急性子,当即催促道:“你若是不当这太子,那谁能当?你填写别的公子,那岂不是把那位公子架在火上烤么?”
  的确……
  这种局面下,这种“众望所归”下……除了陆羽?谁还敢当太子?
  若是别的公子继承大统,保不齐,会发生哗变!
  “呵……”
  终于,长达半个时辰的沉思过后。
  陆羽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他大笔一挥在那立太子的诏书中,那空白的名字处写下了“曹羽”两个字……
  曹操当即大声念道:
  ——“孤思虑再三,选定的太子人选乃是长公子·曹羽!”
  念道“曹羽”的名字,曹操再度望向他……
  眼神中满含深情与满意。
  这一切……
  这魏武霸业从扬帆起航到如今占据多半江山。
  都是为了……为了他的这个儿子,为了曹羽啊!
  尘埃落定……
  这一切都……都尘埃落定了!
  一抹释然涌现在曹操的心头,他总算是能够坦然的面对曾经那错误的过往,能面对那逝去的曹羽的母亲。
  “孤决议追封曹羽生母‘陆温苒’为大魏‘仁孝义’王妃!在江东吴郡、兖州濮阳郡立庙,受万民供奉!其灵牌迁入曹氏宗祠!永受曹氏、夏侯氏儿孙供奉!”
  这边厢……
  一切尘埃落定。
  那边厢,大汉宫廷内……
  天子刘协站在窗前,听着小黄门禀报有关魏王宫那边发生的事儿。
  听到“陆羽”是“曹羽”时,他心情悸动了一下。
  听到曹羽继大魏太子位时,他的心情则是波涛汹涌。
  “陆羽,曹羽……”他口中不住的喃喃……到得最后,他吩咐道:“请伏皇后来!”
  “伏皇后已经侯在殿外了!”小黄门连忙道。
  “让她进来!”刘协转过身……
  不多数,皇后伏寿缓缓步入其中。
  倒是刘协当先开口,“皇后来此是为了陆羽、曹羽一事吧?”
  伏寿连忙问道。“曹羽继魏太子之位,陛下打算……怎么做?”
  “朕……”刘协的目光坚毅,“朕听到这消息时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言及此处,刘协走到龙案前,双手捧着这天子诏书……
  ——“趁着朕还是天子,还能送大魏太子一份厚礼!”


第六百八十四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以大汉信誉为保障的国债,即刻起停止兑换!”
  “着令尚书台草拟,察举制全面废除,改施行陆子宇之前提到过的‘科举制’。”
  天子刘协一连提出两条。
  这两条并不复杂,且声音不重。
  但,每一个字听在皇后伏寿的耳中,均犹如五雷轰鸣。
  “陛下……千万想好了。”伏寿张口道:“之前废除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的农政,就让陛下,就让大汉已经竖敌于氏族,这也让更多的士家站在了大魏的那边,如果……如果再……”
  伏寿没有把话讲完,可意思再明白不过……
  如今大汉国债几乎在除了巴蜀、江东、西凉的整个大汉境内推行,且每一个世家大族都手握极多份额的国债!
  如果……停止兑换!
  大汉的信誉将彻底崩塌了,大汉的士族之心也将在“摊丁入亩”后,再度遭逢巨大的重挫。
  简单点说……
  在士人的心中,大汉将与“脸都不要了”这几个字挂钩!
  这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察举制全面废除,改施行陆子宇之前提到过的“科举制”,这更是替“陆子宇”去犯重怒!
  这是动摇了“士族垄断官场”这块儿巨大的蛋糕!
  故而,皇后伏寿的反应才会如此之大……
  “就按照朕说的做吧……”天子刘协缓缓抬头,眺望着那繁星漫天的苍穹,“汉已经不是高祖斩蛇起义时的那个大汉了,从先皇卖官鬻爵、从氏族垄断一切,从外戚与宦官染指大权起,大汉的国事已经注定蜩螗,即便不是魏取代汉,那也会是其它的政权取代汉,至少……把这皇位交给魏王与子宇,朕放心一些,至少……是子宇让朕看清楚了,朕的敌人……汉的敌人究竟是谁?”
  一边说着话……
  刘协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当中。
  他回忆起曾经,在百官目睹“鹰塔”之后,在那一个个鲜活的女婴被抛弃在这鹰塔里,任由虫吃蛇咬,自生自灭之后……
  在他终于废除“人头税”,推行“摊丁入亩”的国策之后……
  刘协与陆羽秉烛夜谈,那一夜,聊了许多……许多。
  他尤记得……陆羽的话字字珠玑。
  ——“陛下,汉朝衰败的本质在于宦官与外戚作乱,在于世家大族垄断一切资源,单单一条‘摊丁入亩’的国策根本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大汉的现状!除非,重新设置选官之法,去芜存菁,选择合适当下的人才!”
  ——“至于之前的察举,那是给世家大族选拔人才的,风评推举……更是一个笑话,比如孔融让梨,呵呵,孔家是世家大族,是孔子的后人,山东又盛产大梨,他家会缺梨么?需要让来让去的么?还有那琅琊王氏的王祥卧冰求鲤,他祖父曾是青州刺史,家里吃不起鲤鱼么?至于去用身体融化冰块儿么?这都是家族给制造出来的风评罢了!”
  ——“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他们代表的是朝廷、百姓的利益么?他们代表的只有自己家族的利益!这才是为何,先帝面对着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可没有一个朝中官员慷慨解囊,说到底……朝中官员是效忠于大汉,却未必效忠于天子,他们效忠的是自己的家族!”
  ——“还有最大的弊政,百年以来外戚与宦官擅权,如外戚梁冀一门,家族内先后有八人封侯,至于卿、将、尹、校更是达到五十七人之多?宦官更是从‘五侯’到‘十常侍’把持朝纲,任用私人,亲信和党羽或在郡为官,或是位登九卿之列,或是占据三司之位,便是魏王家不也是靠宦官起来的?”
  ——“大汉制度下已经不可能根除察举的弊端,能够改变的,只能是一种全新的制度‘科举制’,将‘举官制’改为‘考官制’,只是……真的要走到这一步……那不同于摊丁入亩,只是将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