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诉说-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大师为以为。”穴山知道和尚说到这里要说重点了,于是急切道。
那和尚说到此处便不再言语,只是用酒在小桌之上写的几个字。穴山就灯一看只见小写上写着:“结为外源。”
……
之后的几天果然友野不断的拉着苏方震去喝酒娱乐。这一次的货物过多,所以他根本不可能一次便完全的吃下来。便联合了武田家的几个大商人一起合作。一共五家人才完全的吃下了这一次的货物。而罗承续所需要的铜锭、钢锭、金锭等贵重金属调动起来也需要时间。所以他们不得不呆在骏府。
但是穴山梅雪却是非常的忙碌。他首先将那天晚上与罗承续的谈话的情况反应给胜赖与武田家的几个家老重臣。很快那边的回信便到了他的手里。几个家老重臣都对铁炮的实际作用有些怀疑。便是胜赖本人也人是有限的支持。决定先组建一支五十人的铁炮队出来试试看。如果效果不错再组建三百人左右。
五十人的铁炮队在织田信长的军队里便是象柴田胜家那样的家老目前都有。何况是象武田家这样的战国村长了。这实在是上罗承续始料不及。他没有想到武田家的上位者们居然会如此的小气。
不过罗承续也没有办法,人家不买他总不能强卖吧。不过好在刘贵也带来了好消息,武田家确实的答应了请商会的教官。并且如果他们请得好的话将来还会扩大规模的时候再请更多的教官。这虽然有些象是敷衍的话,但是至少给了罗承续一些希望。只是不知道在长筱会战之时这些这些火枪队能不能发挥一点作用。
……
“二公子。”罗承续听到后面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只见苏方震正从庭院里慢慢的走了过来。
“二公子真是好雅兴了。居然独自坐在这里赏鱼。”苏方震一边走过来一边说道。
“东离兄,坐。”一个商会的下人帮助苏方震搬来了椅子,两人一起坐在小院的池塘边。
苏方震看着罗承续手中那把鱼食,道:“看些这些鱼儿也甚可怜。若是等着二公子那把食物,只怕是饿死了也不定能够吃到二公子人食呢!”
“啊。”罗承续这才注意到自己手中所捉着的那把东西。忙一下子扔到了水里。引来一群锦鲤的争抢。
“二公子可还是在为那些倭子不愿买铳而着急。”苏方震问道。
“知我者,东离兄也。”罗承续呆呆着应着。
“方震虽然不知二公子为何急于将那火铳卖于那些倭子。但是方震也知道二公子必办一事必有所虑。非我等所能猜度。然方震却也知道一个道理。进人事听天命!”
“进人事,听天命?”罗承续惊讶的看着苏方震。他突然发现自己确实是走进了一个牛角尖里去了。有的时候知道历史也会犯下钻牛角尖的错误。那便是太急于去改变那些历史了,却不知道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是因为当时的条件决定了它的样子。普通人便是了解了他的走向想要改变它也是千难万难。但是自己却总是认为了解历史的走向,只要轻轻的一拨便可以将之改变,多么不现实的想法啊。
“多谢东离兄了。”
“方震可是什么也未做啊。何谢之有。”苏方震做着怪脸说道。
“二公子,苏公子。有人求见。”一个下人拿着一个写着拜贴交了过来。好在倭国人文化落后。写个字也只能用汉子,所以他们便是不明白日文也可以看明白拜贴。
“静水悠云?”两人惊讶的看着那几个斗大的毛笔字。
……
看着眼前的大胖和尚两人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罗承续有些惊讶的看着苏方震,但是苏方震拱了拱手,表示这不是他最近在鲸屋一类的地方认识地。于是他才认真的打量起了眼前和尚。
这和尚倒是长得慈眉善目的,白白胖胖的他套着件华丽的袈裟倒给人非常的庄重又慈祥的感觉。但是罗承续却知道和尚的生活是很清苦的,要长成这样必定是好酒好肉伺候着才会有这样的结果。而且一个随时四处奔走的和尚居然能够有如此华丽的袈裟可见此人定不是个好鸟。所以罗承续的脸是拉了下来的。
但是让两人没有想到的是此人居然还没有等通译过来便开口道:“老衲静水悠云见过两位施主,有礼了。”
让两人惊讶的是这个大胖和尚说的居然是一口利流的闽南方言。这倒是让罗承续与苏方震对视了一眼。他们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于是罗承续不得不小声的给石锁咬耳朵,让他别去找通译了。
看到了自己坐在这里罗承续居然不用退下去,只是坐在苏方震的测面大胖和尚更加确定罗承续此人虽然年纪小,但一定是这家的东主着力陪养的孩子,将来应当是一个军师一类的人物,于是马上一张亲切的笑脸便被他挤了出来。
“这位便是苏公子吧。请恕老衲打搅之罪。”
“哪里,在下也正好无事。不知大师今日到访可有何事。”罗承续在这和尚进来之前大致了说了一下这个时代倭国和尚的作用。所以虽然苏方震觉是不可思议,但是却依然小心的说着每一句话。但是他却不知道这和尚一听他们不是闽南音就知道他们不是福建人。这个时代里来倭国的大明商人多是闽商。浙江商帮才刚刚成形。其他的商帮又不会来这里,所以一口闽南话便可以通行所有商人。
而苏方震却是吴浓软语。虽然这和尚听不出是哪里的话,却更加确定他们不是一般的商人。
“在下乃是为愿证寺而来。”和尚发现自己刚说完愿证寺三个字有反应的不是坐在首位的苏方震,反道是后面的小童罗承续,并且他发现罗承续甚至听到了愿证寺的时候连瞳孔都开始收缩了。可见他不但是了解愿证寺的,还是非常了解目前倭国情况的。而相反苏方震听着却是半点反应都没有。可见他应当是一个普通的公子哥而以。
和尚心里想着,如果他的假设成立,那么这个苏家应当是表面的某个大明朝的大王的手下的赚钱工具性的家族。而罗承续这个小童则是从小接受了精英教育的神童,目前应当是被派出来历练的。那么这两个人里谁更重要就一目了然了。
“苏某从未信佛,不知有哪里可以帮助大师的。若是大师需要银子,苏某倒是有些积蓄。”苏方震小心的试探着这和尚。
“哦,实不相瞒,在下乃是穴山君的朋友。听穴山殿下说您这里可以买到铁炮与厉害的火器。不知道是否是事实。”确定了重点人物和尚也开始了他的试探。他此行并没有受到愿证寺的要求要买火器。所以拿一件未发生了的事情出来不过是想再试试两人之间的从属关系而以。
“哦。”苏方震没有想到会是这个事情。罗承续之前给他说了几种可能里没有一种是这个,所以他一时不知怎么回应。所以看了一眼罗承续。见到他也在犹豫所以只好拿起手中的茶杯来掩饰,而他的行为却完全的落入了和尚的眼里。
“当然事出突然也未与您进行商议。若是不方便,那便是在下唐突了。”和尚带着那礼节性的微笑回道。
“您是真的需要火器吗?”突然苏方震正色的问道,倒是吓了和尚一跳。见那个孩子依然在思考,还时不时用手敲着榻榻米看来精神并不在这里。所以这个结果让和尚和些吃惊,在他看来自己可能刚才的判断的些武断。
“当然,当然需要。现在我寺院正在与大魔头织田信长作战,信长的手下能征善战的爪牙众多。我愿证寺却与之作战多年,胜多负少……”和尚一说到他的愿证寺起来便滔滔不绝。但是在罗承续看来却象是一个大灰狼说他吃了多少小白免一样的可恶。那些鲜亮的功劳之下是多少无知的农民累累白骨啊。好了不是中国的人,所以他也不心痛。
“去年的九月织田军还全军亲征我长岛城。哼……可惜在我一揆众的奋力的抵抗之下那些织田军栽了个大跟头。那个不可一世的林秀的贞的儿子,叫林新次郎的便被我讨取(得到首级)。”
罗承续听着听着便想笑,这个大胖和尚那脸皮不真不薄。去年即是公元1573年,大明的万历元年。而9月的时候织田信长才刚刚征讨完朝仓与浅井两家,稳定了通往京都的道路。在这个时候根本不可能带亲自组织什么攻打他的长岛。不过是顺道过来试试而以,结果居然被他吹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了。而且就因为去年的那次败仗引发信长最终的怒火。加上织田短其之内没有敌人,所以信长才会在今年的七月的时候发动对愿证寺的最终战争。结果这场战争几经波折。最终虽然织田军作战勇猛,却对长岛那优良的地形无可耐何。只得实施围城。结果到长岛城投降的时候居说是里边的人个个都有着相当好的“骨感身材”。不过由于这次围城战织田军的损失极大。所以结果信长怒气冲天的杀光了所有俘虏。差不多两万人被信长杀死了。罗承续真是觉得信长是一个伟大的人。帮助中国人杀了那么多的倭寇,不容易啊。不过他也不急于偈穿这和尚而是继续听了下去。
“那织田信长乃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老衲担心他这两年必定会再集大军征集我长岛城的。故而希望两位卖于一些铁炮或是或强大的火器给我。愿证寺愿意出具合理的价格给你们。并且还请两位同样派人来帮助我等训练兵士。”这老和尚说着便拜伏于地上。
苏方震小心的看了一眼罗承续,见他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大师不用如此,我等乃是商人,大师只要有钱,那货物我们一定按时送到。”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这大胖和尚说道。
“不用客气。不知道您什么时候要呢。”
“那当然是越快越好了。那信长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攻打我等的长岛城。”和尚说道。
“那最快我等也需要……”苏方震刚想说时间突然却停了下来,然后改口道:“这样吧,我回去便马上备货。可先送一批货于你们,然后若是合用再送第二批过来。”
苏方震的改口让这和尚有些奇怪。显然他一开头是想说一个时间的,但是却也上改口是得到了什么暗示。但是是哪里呢,和尚小心的看着周边,没有看到什么东西。只好把这个想法埋入心底里:“那实在太感谢了。我代表一向宗的所有同门感谢您的帮助。”
“哪里,当是我谢谢大师才对啊。”
……
看着那远去的胖胖背影罗承续没有想到他就这样陷入了一场未期而至的战争当中来了。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
第八节洞头岛的挑战
处理完了所有的货物之后罗承续一行人便开船了。~~~~走的时候没有想一穴山梅雪居然主动找他们再喝了一次酒,并且自己私底下向他们再加订了五十支铁炮。同时因为穴山觉得商会的铁炮的价钱过高了。于是刘贵很开明的表示。他们完全可以用人来换铁炮,这让穴山梅雪分外的高兴。战国时代里每一次大名出兵都是有成本的,所以便是没有战略上的胜利的话,往往也要捉一些对方领内的人过来。作为自己的奴隶来使用。这点便是在号称公义与公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