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的诉说-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聚宝斋的成功是一种方法,但是聚宝斋的成功自己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其中。而且那还是一次无心插柳的行为。原本是出于达召一种孩童炫耀的心理,并不是有心的操作。其实罗承续觉得聚宝斋的成功更象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营销。但是自己的书也能够开一次大会来推广吗?

    显然不太可能,估计如果这样开一个会的话那请来的人怕是一听到自己的论调就要回家了。结果是人山人海的来,一个不剩的走。显然这样的情况只会起反作用。所以罗承续没有用这样的方法。

    ……

    “听说了吗,七岁神童正著书立说呢。”

    “哦,何时之事啊。真是神啊!”

    “可不是嘛,我听那罗家家丁说啊,那神童写的东西也很奇怪。”

    “他大爷,你倒是说说。是怎么个奇怪法。”

    “神童说啊,人啊,是猴子变的。”

    “不至于吧,那神童莫不是害了病吧。人怎么能是猴子变的呢?”

    “所以我寻思着,这神童啊,怕是病得不轻啊!”

    “真是可惜了。这罗家好不容易袓坟选得好。出了个七岁(虚岁)神童,这怎么就一下子病得这样重呢?”

    “难说。”

    “大爷,这你啊就不明白了。”

    “我怎么不明白了?你倒是说说。”

    “这位大哥,快说说,快说说。”

    “我听说啊,这神童不只说人是猴子变的,还说这世间万物啊都是变来变去的呢?”

    “还有这事。这世间万物不都这样子吗,十几年来也没见他们变啊!”

    “所以啊,这神童才叫神童啊。要不然你我都知道的事神童知道不正常吗。”

    “那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啊。这位大哥,你就别卖官子了。”

    “其实啊我听说神童的意思好象是说这世间万物啊变得慢。一点一点变来的。要不然哪会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说呢。”

    “还有这事啊!”

    “是啊,神童还说呢,这人啊,是猴子变的,要不然那孙行者怎么会说话呢?”

    “嘿。大哥说得有理啊。”

    “他大爷,您说是不是这理啊。”

    “嗯……”

    ……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有的时候只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点来作文章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些东西还不能全说,而且也不能全说正确的。只有这个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人们才会争论,才会更多的去了解这件事。进而把这件事推广出去。口口相传当中还会出现失误,但是没有关系。要的就是失误。一句话变了千百种样之后就会让人迷惑,让人生出想要求证的心理。这样自己的书将来人们才会去看、去研究。有的时候放出去的料还得够猛,这样人们才会有兴趣去谈。如果说东家买了豆腐,西家破的脸盘这样的的事会有人去谈吗。不会。要不然后世那么多人依靠着网络抄作而出名?

    所以罗承续不断的不小心的把自己的资料给下面的下人传出去。他们是自己最好的宣传人员。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让他知道自己写什么。这样传出去的东西经下人们一歪曲之后就更有料了。所以整个杭州一下子就满城都知道罗承续在写书了,而且还是一本猛得不能再猛的书。还没有十天就传到了宁波。于是整个宁波也知道了。

    加上罗承续不断的放一些内容出去。结果人们就这样一点点的了解物种起源,但是又不全面。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好奇。而且由于已经知道了部分的内容,将来再看这本书的时候不会再陌生,能够快速的接受这本书。这就是罗承续的整个推广计划。事实证明非常有效。

    而且这本书让许多没有听过七岁神童的人也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七岁神童这回事。于是不但推广了书,还推广了一下自己。但是这样宣传也不是完全没有坏处。这不没一会儿老头子不高兴了。

    “孩儿给爹请安,不知爹今天如何会来书房。”

    “怎么,怕老夫过来?”老头子一进来面色就不善。所以罗承续也小心的陪着。

    “不知爹所说何事。”罗承续一听就知道老头子所为何事,但是有糊图不装是王八蛋。

    “何事。罗家的祖宗都快变成猴子了还问老夫何事!”显然老头子非常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罗承续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好,所以闭上嘴巴静静等老头子先开口。

    “怎么,不说话就行了?让你在此安静读书。你倒好,闲书看了一大把。现在还写起闲书来了。好啊,好啊。老罗家出了好大才啊。”

    “爹,这只是孩儿的观点而以。您不喜欢……可以不听嘛。”罗承续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提前进行了几次演习,但是事到临头还是有一点措手不及。

    “不听,好个不听。你这是妖言!还好意思让老夫不听。让人知道你是个秀才的话老夫这把老脸还不被你给羞死。还是个读了圣贤书的人。”

    “爹,孩儿只是说有可能,没说一定是猴子变来的。”罗承续知道有的时候做事实不能太直。所以立刻变了口气。

    “放屁。总之这书你要再写就别认这个爹。”说完老头子气呼呼的出去了。而罗承续也只能够无可奈何的继续他的事,反正出版的钱他有的是。只要明年能够考上举人那一切都不会是问题。但是为防止老头子恼羞成怒,所以罗承续还是花了几天时间把手稿作了个备份。

    但是事情很快就出现了转机。当罗承续看到手中的那封信的时候就呆了。因为上面写着一个吓死人的名字——李蛰。

    罗承续惊讶把信展开了。信的内容非常的普通,只是一些关于他的文稿的赞扬,其中也有许多的问题。但是这些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对于他来说这个人实在太重要了。居然没人想到自己的一本书能够让这样的一个大人物来结识自己。对此罗承续根本就是激动不以。

    为什么罗承续要激动。因为他自学王学以来就一直听人说起这个名字。李蛰的一生以特行卓识而见称于当代和后世。其人本不姓李,而姓林。其家族自祖上就是海商,而且还有一个“色目人”的曾祖母。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才使得李蛰这样的与众不同。

    但是李蛰现在却在南京刑部任员外郎,他为什么会看到自己的手稿呢。这还得从罗承续手稿的第一个读者说起。这第一个读者是谁呢,他就是罗承续的老师——郭夫子。王学之人思想确实开通。虽然里边大量名词他都不明白。比如他连鲸是什么都不知道。爬行动物、脊椎动物等名词就更加别说了。但是这个老师还是看得非常有味道。甚至在这本书的观点上与罗承续整整聊了一个晚上(其实是问了一个晚上),真正的做到了挑灯夜谈。第二天还精神十足的带着抄了大半夜的手稿走了。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学问人还真不是一般的执着。

    那李蛰又是何许人也呢。没来这个时候的时候罗承续听都没有听过这样的一号人物(中国的历史书和电影电视就是有这能力,能把这样了不起的人给无视掉)。但是实际上在这个时代里李蛰不但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名字,一种精神。他是一个完全可以与王阳明一起提起的重要的历史人物。而他与王阳明的分别是:王阳明成功了,而他失败了。如果要为他的失败找一个原因的话,那么李蛰就是这个混浊的社会不断寻的寻找着正确道路的人。但是虽然他差一点就找到了那条道路,但是很可惜。所以他的一生一直都在是痛苦当中度过的。罗承续觉得如果说王阳明是这个时代的马克思的话,那这个人就是这个时候的恩格思。因为他是在王学思想上进一步的对这个时代的思想进行了解放。所以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被记入历史书里。

    历史上的李蛰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人物,有人觉得他是一个伟人,也有人觉得他是在不断的自相矛盾。但是罗承续却非常的理解他。毕近首先李蛰首先是一个儒学之人,但正是因为他的自身的特点——不断的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他人的行为。所以他总是能够不断的思考着这个社会。这才是为什么他的文章总是自我矛盾,因为他还没有找到一条他认识当中通往光明的道路。一个黑暗中行走的人走错了路、重复错误道路不是很正常的吗。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总比不敢过河的人要强吧。

    读李蛰的一生真是足以让人随便的落下泪来。一个人,无论他有怎样的矛盾,只要他是不断在黑暗中在寻找着正确的道理,他不就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吗?但是历史不怎么地的罗承续并不完全知道李蛰的之后悲惨的人生。所以他现在也没有改变他命运的想法。现在的罗承续只是知道这是一个王学门派里非常非常有名的人而以。

    李蛰是一个王学门人。但……但他是一个泰州学派的人。这里又有一个引伸问题,什么是泰州学派呢?是这样的,王学发展的几十年,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已经在其内部再次有了分支。于是王学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派别。而泰州学派却是其中最nb的一个学派。其中的n人很多。比如其中除去李蛰之外,一号大n人除阶大大是也。然后还出了象赵贞吉这样的强人,以及何心隐这样的混人。可见泰州学派实力之强大。

    正是因为这些强人的存在,所以泰州学派才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的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所以虽然罗承续并不知道李蛰将在未来有那样可悲可敬的命运,光是因为他是泰州学派的大人物罗承续就敬重不以。

    所以罗承续非常恭敬的给他回了信。在信中细致的写出了自己的许多思想。并且把一些最新的手稿也加入在其中。同时罗承续也知道李蛰很穷,经常接受其他人的资助(明代当官不或少贪污就这结果),所以还有一百两银子一起命人送了过去。由此罗承续就与王学真正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他日后的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第八节大难

    把信与银子送出去了之后罗承续无视老爹的命令,继续专心的写书。(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本章由转载发布)这时已经是隆庆六年的十月了,新皇帝万历才十岁而以,所以世界中最大的帝国正是围着这个时代最有魄力的政治家开始了运转。但是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所以周边没有任何的变化。毕近对于老百姓来说是隆庆还是万历当道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而罗家也进入了他们最后的变数……

    ……

    “说吧。什么事。”黑暗的房间当中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头稳稳的坐在一张太师椅之上,安静的看着窗外。他的眼前是一个矮小的男人正跪在他的面前。身着黑衣、面朝地板。

    “小人最近在宁波看到了周清云。”矮小的男人应道。

    “哦,此事当真。”老头微微发了点声音,仿佛千年老树树皮的一样粗重的让人难受。

    “小人绝对不敢有所隐瞒。”

    “有没有被其发现。”

    “这……没有。”

    “哼,那好,他现在何地。”老人嘴角微微上弯仿佛是笑一般的面容。

    “罗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