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诉说-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多有我汉人居住,但是那些人大多是当年无法忍受暴元暴政的宋人。所以他们与我天朝也并非是一条心思。除去他们之外南洋化外土番众多。这些人虽然不说会生吃人肉,但是也是凶残异常,不能以常理而度之。若是这些都没有碰上一路上顺顺利利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若是有大风的话可能会有麻烦。”张达潮虽然说得不是很有条理性,但却让罗承续大至的对于自己的计划有了更多的认识。现实与他所想不同。原本认为什么东南亚,什么日本。只要有船跑跑贸易一下子就发了,但是现在发现原来船并不是最为重要的。而且就算有船也没有足够的水手。原本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了几百年的知识可以轻易的报得大仇。现在看来其路漫漫啊。国际贸易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怎么办?”罗承续痛苦的思索着。
“那张大叔可有到过台湾?”听到罗承续的问题老张头疑惑的看着周清云,见他也不明白只好回道:“这,二公子,台湾是何地?”
“啊!”罗承续突然一下子呆了,这老张头不知道台湾?于是回过头去看周清云,见到周清云也是一脸的问号。心道:难道这个时代里台湾不叫台湾。但是他的历史知识又无法解答这个问题。他不知道明代的时候台湾叫什么,只知道清代的时候那里已经叫台湾了。郑成功收回台湾的故事他也看了多回。只是没有想到当自己问起的时候居然两个人都不知道。于是罗承续不得不给他们解释了起来。
“台湾就是闽地以东的一个大岛。在……在澎湖之东的一个大岛。”罗承续说着说着想起明代好象澎湖有设什么机关一类的单位,但是他记不起是什么机关的。
“这,二公子说的许是小流球吧,闽人也称其为大员。只是那里是不毛之地,又有野人横行。二公子问起这些做什么?”
“流球?野人?”罗承续这下完全的呆了。他对于台湾的历史只记得那里几十年之后郑成功的老爸郑芝龙就在那里建过什么十八营寨的。后来郑成功又从荷兰人手里把宝岛给抢了回来。但是这些故事也没有听说那里有野人一说啊。自己看过的小说也有n本了,也没看到有哪个作者提到过这一点的,好象都是说那里是无人烟的地方。虽然那里确实有些原住民,但是自己也只记得有什么高山族一类的。难道高山族是野人?而且台湾什么时候叫琉球了。琉球应当是指日本现在占领着的冲绳吧。什么时候变台湾了。罗承续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的学习历史知识。
罗承续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拿地图出来呢,在地图上一指大家不就知道那里是哪里了吗。真是笨啊:“那可有海图。”
“海图?何为海图。”周清云问道。显然他与老张头都不知道什么是海图,罗承续觉得自己一下子好象进入了外星球一样。难道他们是火星来的?
“就是出海的地图啊。若是出海没有地图如何知道目的地方位。”罗承续红着脸说道。
“这,出海自然有火长来指示方位了,何用海图?”周清云道,虽然不会开船,但是这点还是知道地。
“若是万里之外的地方也不用海图。”罗承续真是觉得自己象是进了外星球。明代人居然连海图都没有。
“若是太远的话则只有照针经前行了。”张达潮道。
“针经?那是何物。”罗承续虽然玩船模,也看海战知识,但是这些资料里都不会叙述这个时代航海的细节,所以罗承续并不知道这个时代里中国虽然有海图这一物,不过叫针路图而以。而针路图在这个时代里又叫针经。宋代人航海已经很先进了,每只船上都有指南针,平时他们在航行时便记下针的指向,编成书便是“针经”。也有叫“针谱”或是“针策”的。再绘制成图之后便是针路图。不过由于这处图并不是照着比例绘制,所以只有熟的火长拿着才有最大的作用。指挥象后世一样拿圆规计算航程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他罗承续不了解这些,自然双眼一抓吓什么都不知道了。于是他很明智的选择了先听听再说。
“我等只知道航海上则必需此物,但是都未有见过。”老张头说道。罗承续一听顿觉失望。他不了解这个时代里针路图都是各家的宝贝,平日里都是轻易给人的。更别指望象后世地图一样放在街边的小书亭里卖了。这时倒是周清云提醒了他道:“大老爷当年远洋四海,当是知道这针经此物吧。不若二公子去问问他。许是知道的。”
“大善。”罗承续一下子又来了精神。
从张达潮的小屋里出来之后罗承续与周清云两人一起慢慢的在岛上走着。罗承续第一次开始真正的了解他所生活的这个小岛。
双屿居舟山群岛南部、象山港口外,为舟山市第三大岛。后世称为六横岛。其型状是一个狭长的岛,最长处十六公里,最宽处十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山峦起伏,依次有6座山体横亘其间,六横之名或由此而来。最高峰双顶山居西,海拔299米;次高峰炮台岗居东,海拔280米。岛上多良田沃土,足以形成发达的海岛农业区系,传统种植业响誉舟山群岛,若再兼营渔业,则粮食自给有余。但是明代来到这个岛上的人大多没有心思在岛上耕田。所以整个岛上森林密布完且没有后世的样子。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q i s u w a n g 。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q i s u w a n g 。 c c 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一边走罗承续一边与周清云闲聊着:“大家都平日里都吃些何物?”
“黄大当家的接挤好些物什与我等,章成也于几天之前在昌国卫所里卖了一些军粮出来。弟兄当中年青一些的在岛上找一些果子野菜什么的。年纪大一些的则去钓鱼。”
“嗯,原来如此。”罗承续皱着眉头的与周清云一起慢慢的走着。看来在这海岛上生活就连平时基本的食物都会成为一个问题啊。毕近要求这些个脑袋里都是肌肉的家伙们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确实有些困难。所以眼前这些人虽然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却无法看得更加的长远。
“这食物的事我已经有计较了。”罗承续的话让周清云眼前一亮。
“不知二公子可有何安排与我等。”周清云知道罗承续应当会有事物让他做了。
“这样吧,你再帮我去做一件事,弟兄中有几个人识字的?”
“有三个人。”
“好,让那三人把我等弟兄所有人的名字给记下来,然后让他们去问清楚每人都会一些什么活技。愿意干些什么活计?过两日来与我认识。”
“这个容易。”
说完罗承续低着头想事儿,周清云也不打搅。只是跟在他后面走着。突然罗承续回过头来问道:“周师傅,我以前看……”罗承续想说看电视,但是他突然想到这个时代有电视吗?于是顿了顿,倒是让周清云吓了一跳。
“二公子看了何物。”
“哦,我是看了些闲书。当中说道,走镖之人与那些绿林好汉们往往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可是实情。”
“倒是事实。我等许多兄弟当年在家乡里习武之时的师兄弟,而今就有在绿林里干那些无本买卖的,也有在卫所里吃起了皇粮来。所以我等虽然受此大难,但是能够到今天也正是多亏了这些兄弟帮助。就是这黄大当家的也是一位绿林的兄弟给介绍的。”
承续应了一句。周清云的话一下子又让他的内心突然的翻腾了起来。绿林啊,那是多少人。中国人最重关系,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互相介绍认识的。那么从刚才周清云的话里可以看出有一个多么巨大的人力资料的存在。而如果将来自己想要报得大仇这个人力资源一定是要好好利用的。要不然就是浪费资源,这处事情罗承续做不出来。于是他一下子无数的想法都如潮水一样的涌进了他的脑子当中。但是就当他的脑子里那些各种灵感不断碰撞的时候突然他发现一件他忽略了的问题。
“对了我之前看……闲书的时见里边说,大凡镖行往往是黑白两道都要有许多关系的吧。”
“对,我等镖行虽然最多的生意来自于各位商家大户,然则实际我等最喜之镖乃是官府。所以我等与官府也有深厚的交情。如若不然,别说是生意如何。怕是能否开下去都还两说。其他镖行就不知道了。”
罗承续一下子刚起业的热情又象是被凉水浇熄了一样。一下能够一下子把有官府关系的镖行吃下,然后又把一个二十多年立足于象山的罗家连根拔起的势力是一样什么样的势力。想来想去罗承续越想越难受随口问道:“那你们开的那个镖局叫什么名字。”
“镖局,二公子我等开的是标行。不过镖局这个名字也不错。”
“镖行。之前不都称镖局的吗?”罗承续依然是闲聊一样的问道。
“之前,不知道二公子所说的何时之事。我等之前并未开过镖局啊。”
“我不是说你们。我说的乃是你们之前那些走镖的。象北宋那会儿的……”
“北宋,哈哈……”周清云的大笑让罗承续有点不快。
“二公子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就我所知这镖行也是从嘉靖朝海禁之后才开始的。因为海路不通,所以许多南下的商人就请我们这些武师们保护他们的财物,加上我们的关系。所以才慢慢出现了这标行(这个不是错字,一开始确是标行)。至于从北宋年前这一说,我就没有听说过了。”周清云的话再一次把罗承续说得呆立当场。以前看的电视里《水浒》传里明明是北宋啊,那里不就有了镖局了吗。怎么会最几十年才兴起的。怎么搞的,这是一个什么世界怎么与我平时所接触的东西相差如此的巨大。什么都与后世所有解的不同。罗承续于是郁闷的不再说话。罗承续却忘记了《水浒》成书那是明代。其实镖局乃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出现的。与现代影视作品当中动不动就北宋实在差了十万八千里。而真正成熟的时期则是在清中叶,著名的“会友镖局”想必应当人人都听说过。
……
两人慢慢的走到了炮台岗上。极目远眺整个双屿尽收眼底。由于是在岛上东面,所以看不到当年葡萄牙人与倭寇在西边双屿港边所建的那些房屋、教堂等。但是却可以把他们目前所居住之地尽收眼底。现在他们所居住的地方是后世岛上的台门港边。都是一些低矮的小木屋。原本这里之前应当也建有一些营寨一类的聚集地,但是显然被当年的官军给破坏掉了,而之后这里好象也一直没有大的势力再占居此地,所以都只是一些渔船或是象黄权这样的小势力把这里当做暂时的聚集地而以。所以一直没有再象之前一样建有大的营寨。自己现在居住的区域靠南,更接近后世的乌龟山。而黄大当家的居住的区域则在北方一点。离自己居住的地方约有个三百米左右的距离。
居住地的对面就是后世的元山岛的小连山。两个岛之间形成一个狭长的水道,后世叫夹屯水道。但是现在还没有名字。整个水道被对面的元山岛与东南面的下岙所包围。形成了一个优良的海港,只是水深不及西边的大港后世的涨起港。但是浙江以及北方的船只多用平底海船吃水不深。加上这里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