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如何扳倒女帝-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事可由不得你一个打手做主。
 真以为谁都能成功喊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吕新一直待在大排档没有走,最先看到的是好多箱子被抬进了大排档,接着是猛虎团覆灭的消息传来。
 此举当真震慑人心!
 还好要与葛王府结成儿女亲家了,已经半只脚踏上他们家的贼船了!
 就等着李湛与自家妹妹成婚,那吕家便正式成为葛王府在湘阴县的代言人了。
 双方的利益才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戊团对这笔钱财很是看重,毕竟是整个驻军的伙食费,九公子李易亲口说出来的。
 要拿这笔钱给他们做好吃的!
 百姓口中的五文钱吃得饱大排档依旧有不少人在吃喝,天大地大,吃饭为大。
 “娘,前面就是五文钱吃得饱,听说是葛王特意为咱们老百姓开的,价格公道,味道还好,油水更足。”一个黝黑的汉子扶着他娘亲慢悠悠的往前走。
 “五文钱?”拄着细长竹竿的老大娘摇摇头道:“儿啊,娘吃不了多少,花一文钱买完稀粥填饱肚子就行,娘牙口不好,吃不了那螃蟹,不要糟蹋钱。”
 “娘,咱们把螃蟹壳凿开了,吃里面的蟹黄,一点都不硬,还有吃那油炸蝗虫,娘的雀盲眼就会好了。”
 黝黑的汉子笑呵呵的道:“好多乡亲吃了五文钱吃得饱的东西,晚上眼睛就能轻微看得见了。
 而且娘我跟你说,这可是皇家秘法所制,孙老神医都夸过。”
 “啊?”老大娘听到孙思邈的名字,明显有些心动,但依旧坚定的摇头道:
 “儿啊,如今葛王下令采买螃蟹,等过了这阵,螃蟹就没法卖了,你才赚些钱,要留着讨媳妇传宗接代,娘活了这把岁数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眼睛晚上看见看不见的没关系的。”
 “娘,您身子硬朗着呢,还没瞧见孙子,您怎么舍得去见我爹,儿有的是力气,等明天再去湖里抓上几百只螃蟹,能换好多铜钱呢。您就跟我尝尝,皇家秘法所制的螃蟹比我的煮的好吃太多了。”
 老大娘絮絮叨叨的说不要浪费钱,她喝一碗粥就能果腹。
 李易听到这话勒住缰绳,下了马。
第63章 咱们做的是产品加工
 “二位可是要去大排档吃个饭?”李易率先开口问了一句。
 黝黑的汉子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问,愣了一下,平日里那些贵人高高在上,是不屑与平民对话的。
 随即开口道:“小郎君有所不知,我昨日往花月楼卖了百斤螃蟹,赚了些钱,特意带着我娘来这五文钱吃得饱大排档吃饭,可我娘她嫌贵。”
 “花月楼的收购螃蟹的价钱可比刺史府的要贵?”
 “嗯,一文钱三斤,刺史府收购是一文钱五斤,能多赚几文钱呢。”
 李易挑了挑眉:“你很擅长捕蟹?”
 黝黑的汉子笑了笑:“小人自小在湖边长大,捕鱼捕蟹很在手的,以前不曾有人吃这玩意,自从这五文钱吃得饱大排档一开,螃蟹的买卖就来了,小人才能有些余钱。
 一直是往刺史府发卖螃蟹的,可前几日听人说花月楼那里也收螃蟹,而且价钱也比刺史府要高一些,嘿嘿。”
 “花月楼干的买卖就是大气。”
 李易听说花月楼提高成本挺高兴,他们总算是出招了,原来前些日子就开始暗地里收购原材料了。
 最先受益的就是这些老百姓。
 至于花月楼能不能把这些原材料加工之后在卖出去,那李易就管不着了。
 “那你平日里捕鱼为生?”
 “鱼卖不出去的时候也卖些野菰米和茭笋,这些很受贵人们的喜欢,但产量不算高,勉强活着,小郎君可是要买一些,今年怕是不行了?”
 箛米也叫雕胡,唐朝有名的雕胡饭就出于此,被誉为五谷之外的第六谷,全世界只有华夏把这种食物做成了美味的吃食。
 “无妨,你多去花月楼卖螃蟹赚些钱才是正事。”
 老大娘也插了句话:“若是小郎君喜欢吃雕胡饭,等明年老婆子在提醒我儿留些箛米。”
 “多谢大娘!”李易想了想:“敢问大娘多大年纪了?”
 “五十有九。”
 “这样吧,我去与那五文钱大排档的店家说一说,让他招待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也只收一文钱。”
 “这怎么好麻烦小郎君?”黝黑的汉子面带喜色。
 “无妨,大唐以孝立国,前些日子定下的规矩是不及十四岁的儿童花一文钱来店便可随便吃的。”
 李易说完之后便牵着马进了大排档,与食肆管事说了一句,没一会,大排档外面便放了一块牌子,旁边站着一个店小二卖力的招呼。
 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花一文钱可随便吃,七十岁的老人来店可以免费吃。
 亲耳听到这个消息的黝黑汉子,笑得很是开怀,立刻带着交了钱,带着老娘坐在长桌上吃饭。
 吕新一直没走,坐在店里的二楼,等着李易回来。
 “九公子。”
 噔噔噔的上楼声才停,李易见吕新还在,脸上带笑:“不忙?”
 “家里没什么大事!”吕新坐在新打造的圆凳上,给李易倒了杯水:“事情解决完了?”
 “小事,他们想来找事,还不够格。”李易把杯子攥在手里,想了想道:“目前刺史府已经起到了一个与百姓很好的沟通渠道。
 但是我发现有些路远的县送来的螃蟹,有的已经坏掉了,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民间买卖。”
 螃蟹这玩意坏了就没法吃了。
 辛亏可以杂碎了堆在城外积肥,也不算浪费。
 李易想的就是这事刺史府已经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完全可以功成身退了,在一旁监督就好。
 可是父王李素节还想刺史府继续参与,因为他是真的想让岳州百姓记着他的好,但这不是一个正常商业应该有的顺序。
 目前葛王府需要民心,这种方式还得实行下去,就得想法子完善它。
 “那九公子准备如何做?”
 “先看看你吕家的车马行有没有吃饭的本领。”李易放下青瓷杯道:“岳州的蝗虫已经抓的差不多了,螃蟹还有一个月的收获季节。我准备向民间收购一些鱼,茭白,大豆,萝卜等。”
 “九公子是为了对付花月楼吗?”
 “花月楼我还不放在眼里,此举是为咱们往岭南走货铺路。”
 “那我明白了,这就吩咐下去,派出车马往岳州各县以及邻近州郡去采买。”
 “不急扩大,先在岳州进行采买,我们此次的目的是拉动岳州百姓的生活水平,让他们知道明年该如何做。
 等岳州的生意做大了,在辐射周边,我没去过岭南,也不晓得那里百姓的需求是什么。”
 反正岭南是达官贵族的好归宿,除了广州之外,剩下的几乎还是荒蛮之地,没有杯开发呢,大概在宋朝之后才会得到极大的开发。
 “敢问九公子,是原价收购吗?”
 “当然了,寻常百姓那里才能赚几个钱?都是他们一文文赚的,车马费就当你提前投资了。”
 “可我们就是从他们身上赚钱的啊!”
 李易端起水壶给吕新倒了杯水道:“赚一月的钱或者赚数年的钱,你选哪个?”
 “九公子说的太过宽泛,我不好选。”吕新端起茶杯,其实吕家不是出不起这点钱,只是吕新不愿意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出,希望知道的多一点,别那么被动。
 “咱们今年让岳州百姓赚了钱,他们明年想不想赚钱?谁手里要是有了本钱,就会想法子继续赚钱,机会都是靠自己把握的。”
 “那咱们明年在从他们那里赚钱?”
 “他们从我们这里赚钱。”李易想了想,还是决定给合作伙伴讲一讲:“他们提供原材料,也就是鱼跟萝卜等等,咱们把原材料加工变成成品,比如咸鱼咸萝卜,在通过行商卖到别处,产品加工,这期间的利润很大,才是我们的赚钱法宝。”
 吕新攥着青瓷小杯,仔细想了想,不是从甲那里卖了萝卜,在卖给乙,从中赚钱差价,而是加工变成成品!
 这是个新词。
 就像是西域商人卖葡萄酒,不会运好几大桶来,而是做成精华,到了大唐之后,在变成葡萄酒!
 应该是这意思吧,吕新尝试着用已知的例子来理解李易说的话。
 可是这期间还得买盐,才能制作咸鱼和咸萝卜,成本就加大了。
第64章 宰了年猪大家才好吃肉(求推荐求收藏)
 李易把无人爱吃的螃蟹和蝗虫做成百姓喜欢吃的食物,变长直辕犁为曲辕犁,此等技巧,在加上为人处事的手段,足可以见其不是庸人。
 自太宗当众生吃蝗虫已经过去多年,如果皇家秘法真的是长安宫里研究出来的,这么多年的蝗灾肯定早就拿出来给百姓用了。
 这一点,吕新对唐王朝是相信的,自高祖立国,这几个皇帝就没有昏庸的主。
 如果不是高宗身体有痒,武后又是一个极为强势的人,这李唐天下这些年也不会由武后说了算。
 可在商言商,李易他是不是有些想当然了。
 蒲州安邑、解县有池五,总曰“两池”,岁得盐万斛,以供京师。
 在往西就是盐州灵州成州(今陕西甘肃),安西都护府等,往东则是沂州(山东)海州(江苏)等海盐,在往南就是蜀中自贡的井盐。
 至于其他小盐矿不值一提。
 前去采买在运回来,这一趟加上成本,盐可不算便宜。
 作为合作伙伴,同一条船上的人,就得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吕新硬着头皮道:“九公子此法是不错,可是考虑过成本问题了吗?”
 听到这话,李易点点头,吕新是仔细思索了,不是自己一味的说什么他就是什么,跟有脑子的人合作,才能达成更好的效果。
 “无本的买卖敢不敢做?”
 吕新捏着青瓷小杯的手抖了一下,轻吐一口气调整心态,低声问道:“敢问九公子说的是什么样的无本买卖?”
 要是宰猪的这种买卖,吕新是不敢干的。
 就算搭上了葛王府的船,可吕家还没有那么多的资本,怕会成为下一个肥猪。
 上层争斗可没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自周王室到大唐,朝代更迭,贵族都是在杀猪。
 “咱们卖私盐啊!”
 “私盐从何处而来?”
 “从岩盐里来。”
 “那可是有毒的,做下此等事,九公子,怕是有违天和啊!”
 李易起身,走向一旁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瓶子,放在圆桌上:“瞧瞧。”
 吕新面露疑色,但还是依言打开了盖子,往里一瞧,捏了一下,放在嘴里,脸色变得愕然起来:“九公子,这,这是?”
 “岩盐制成的食盐!”
 “当真?”
 “当真!
 在商言商,咱们讲究的就是诚信,何况太宗皇帝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怎么会拿出劣质产品坑害大唐百姓呢。”
 这种岩盐制成的盐简直比青盐的质量还要好,而且没有其他的味道。
 肯定是有秘法制成!
 有此等法子,收购螃蟹等原材料的小钱当真不算什么。
 愿不得李易他有如此语气。
 当真是无本的买卖,别人认为岩盐没有价值,可到了李易这里就价值连城。
 吕新脸上露出笑容,李易的本事越大才越好,至于什么私盐贩子的身份,吕新是不在乎的。
 追求利益是人类的天性!
 卖咸鱼卖咸菜根本不算是走私盐啊!
 吕新放下手中的青瓷小杯,这种买卖做了绝对能赚钱,至于制盐的秘法,吕新自然是有分寸的,也不打听这法子。
 能赚钱就行了,还非得问母鸡是怎么下蛋的,徒惹人厌恶。
 “制盐之法我已经教给我五哥李湛,等你妹子嫁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