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如何扳倒女帝-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赔钱也就算了,还把名声搭进去了,这种事实在是没有料到。
第72章 发钱这种事
 别驾郑荣也很愁,明明花月楼屈尊降贵的去吸引普通百姓来食肆吃饭,而且饭菜极其便宜,比大排档还要便宜一文。
 三文一位花月楼已经赚不到什么钱财了,全都是赔本给百姓卖。
 可这还没落个好。
 大排档一天只卖两个时辰,花月楼反倒是成了垫脚石,成全了他们的好口碑。
 这事明现不对头,已经让利两文与百姓了,为何还会如此?
 这只能说明别驾郑荣没怎么遇见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筷骂娘的人。
 在说,淮阴县的人几乎都吃过大排档的食物,味道是怎么样早就深入人心了,现在花月楼推出同款饭食,结果就是稀粥的味道不错,剩下的越来越难吃。
 足以见得名满岳州的花月楼食肆所作的饭菜也不怎么样。
 大排档只是稍微用了下饥饿营销,花月楼就抵不住了。
 完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新成就。
 岳州大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公共厕所,澡堂,城墙,道路修缮一新。
 咸鱼被挂在架子上,岳州白瓷也都一窑窑的出来,摆在空地上,准备沿水路发往岭南一带。
 造纸业在李易的建议下又加入了竹子作为试验,使得造纸出现新材料。
 一个月的征夫期限已满,发放工钱就在今日。
 大排档一侧人山人海,按照各自户籍所在的分配等待,岳州刺史李素节也是盛装出席,坐在方桌一侧,身前堆着花名册,身后放着钱。
 念到一个人的名字便上前按手印领钱。
 这种发钱的小事,本来李素节是不愿意来的,这么多人,得发到什么时候去?
 平日里一天五文,凿石头等力气活一天八文,总共发不了上千贯。
 可李易说,咱们是来收买人心的,前面那些活计都干了,铺垫好了,就等着最后这么一个露脸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去,拱手把政绩让给他人,怎么想的?
 在李易的劝说下,李素节才不情不愿的亲自来发工钱了。
 拿到钱的百姓面上喜滋滋,没拿到钱的人伸长脖子怎么还念不到自己的名字,要不是慑于官威,以及一旁的士卒维持秩序,早就大嚷大叫开了。
 领钱这种事是让人开心的,而发钱这种事同样是让人开心的,甚至围观的人群也是开心的。
 李易兄弟几个坐在二楼上,透过窗口望着外面的百姓。
 “征发劳役还要给钱,听都未曾听过!”嗣王李英手里拿着刻刀也在学着雕刻木头,哄自家闺女开心。
 李易咬着甘蔗道:“岳州已经免去三年赋税,在征发劳役,不给点钱,怕是交代不过去,反正也花不了上千贯,这买卖做的值。”
 大画家李思训这些日子忙的很,总是在仆人的带领下,在大建设的各处作画。
 因为他突然发现百姓劳作,也是一种美。
 现如今正下面给侄儿李素节发钱的场景作画。
 “瞧瞧小九多霸气,上千贯撒出去,连眉头都不眨一眨。”
 三哥李琦吐着石榴籽一脸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能上千贯钱撒出去,心疼都不心疼一下,这纨绔的生活才算是圆满。
 五哥李湛躺在木榻上,浑身疲惫,不想加入讨论的话题。
 十二郎李欣正握着毛笔,面目狰狞的看着九哥给出的练习册。
 什么池塘里一边放水一边灌水的,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人?
 不过小胖子李欣已经成功的与卖黄鳝的小团体打成了一片,周智就算是读过书,可也并不是太擅长于算学。
 这也是小胖子李欣为啥在这刻苦的原因,因为可以在那帮小伙伴之中装逼啊!
 都是人前显贵,人后受罪的活。
 百姓之中有的拿着工钱连带奖金一共五百多文的时候都惊了,怎么三十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不是上官算错了?
 小老儿可不敢多拿!
 这个时候,李素节才给老伯详细的解释了几句。
 “谢李刺史赏口饭吃,还给钱,老汉这辈子服劳役都不曾遇到过这种好事。”老伯说完便给李素节跪下了。
 “老人家快快起来,这是你应得的!”刺史李素节急忙从桌子后面走过来,把老伯扶起来。
 “天不饿勤劳之人,老伯如此年纪,理应在家颐养天年,逗弄儿孙,还要如此操劳,实乃年景不好,我之罪也。”
 “此乃老天爷不赏饭吃,怨不得李刺史。”
 老伯涕泗横流,很难想象,三十天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能赚到五百多文,而且还是理应的服劳役。
 自有旁人扶着老伯回到人群之中,等待这个村子里的其余劳力领钱一块回家。
 别驾郑荣站在人群之中,见到这番场景,也有一思羡慕,哪个当官的不想得到百姓衷心的拥护?
 不过别驾郑荣随即又变得高兴起来,李素节他站的越高,将来摔的越惨,这其中是有自己的一份功劳的。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别驾郑荣一甩袖子回家去了,这种事怎么就不是自己干出来的政绩呢?
 怎么就不是自己站在人群中发钱呢?
 李易怎么就不是自己儿子呢?
 别驾郑荣这个闹心啊!
 岳州刺史李素节面带微笑,继续给百姓发放工钱,感慨着真香定律。
 李易咬着甘蔗,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天气转凉了,岳州这边如今囤积了一大堆货,该去岭南那边走货,换一换货,在前往长安城,或者洛阳城,那里才是变现赚大钱的地方。
 有了盐,许多东西都可以做,除了咸鱼,虾酱,咸菜,甚至黄豆酱,都被一坛子一坛子的摆上了船。
 岳州境内剿匪剿的如火如荼,不少校尉已经带着自己的士卒带着缴获返回军营之中,当然这其中士卒有的腰包鼓了,有的相对还是少。
 毕竟不是所有匪患的据点都有钱的,好在葛王府的九公子派人来军中采购从土匪那里缴获的东西,倒是又可以换些钱财。
 吕家嫡子吕新缓慢穿过人群,走进大排档的二楼,在过三天,两家就要正式结亲了。
 “几位公子。”吕新叉手行礼道。
 嗣王李英摆摆手:“今后都是一家人,不用如此见外的。”
第73章 我真的笑屁呢
 “大舅哥,来了。”李湛躺在木榻上随手打了个招呼。
 吕新点头示意,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领钱的百姓笑了笑:“葛王好手段。”
 李易不可置否的点点头:“准备的如何?”
 “大小船共一百零九艘已经集结好了,货物正在装船,等小妹成亲后,我便可启程。”
 “嗯,如此便好。”
 “九公子,岭南多百越蛮夷,是否要聘请护卫?”
 以往的护卫都是湘阴县的地下团伙,所以吕新才要问一问。
 “不用,岭南百越不足为患,我抽调两个团一同前往,足可以在岭南横行。”
 “如此便好。”吕新也顺手拿起一根甘蔗道:“如果去岭南,广州不得不去,那里经常有番夷乘船前来,卖一些货物,倒是值钱的很。”
 “是吗?”李易吐了口渣滓:“有时间去瞧瞧,听说岭南多宝器,只是道路难行。”
 “咱们沿河流而下,倒是省了许多麻烦,若是在往广州府去,道路那会麻烦一些。”
 “咱们这些含盐的东西主要是卖给百越的,他们手里毛皮宝石牙雕转手到长安才能卖出大价钱。至于一些文房四宝的瓷器等,卖给被发配岭南的皇室官员,这些人手头虽然没钱,但总归还是有些压箱底的货的。
 至于岭南手艺人所制作的木雕,玉雕,粤绣等等,全都换过来,咱们一倒手,卖给长安洛阳,有的赚没?”
 “当然有的赚,咱们这些货大多是新奇货,就算直接卖往长安,也赚钱。”
 “我知道,可长安人喜欢珠宝玉器,这些东西卖不了大钱。”
 李易笑了笑:“市场决定东西的价格,在说了,那些宝石玉器放在百越手里也值不了几个钱,咱们跟他们换他们所需要的食物,买卖公平,我特意差匠人打造了不少陶锅。”
 “九公子有心了。”
 “和平发展,友好交流,唐旗所插之处,皆为唐土,百越也是大唐子民嘛。”李易吐着甘蔗渣滓道:“若是他们不想公平的做买卖,我觉得边境做些无本买卖也挺应景的。”
 吕家嫡子吕新没搭话,这种事李易他干的出来。、
 但愿此次岭南之行顺顺当当的,千万别有什么不开眼的蛮夷野人来惹事啊!
 作为岳州刺史,今天无疑是李素节就任以来最有牌面的一天,才堪堪发出去近千贯钱,既干了许多活,还能如此收买民心,此等方法,以前为何就不曾想到呢?
 就在李素节第二日继续想要去大排档发钱,完成最后一点工作量的时候,圣旨到了。
 李素节心里咯噔一下子,凉了半截。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又要转任!
 才收买了岳州百姓民心没两天,又要调到哪个荒芜之地去了?
 武老太婆果然是一点喘息之地都不给自己留啊!
 李易原本是今天就启程先偷摸带走一部分人,这些船聚在一块,目标不小。
 毕竟葛王一家是被禁锢在岳州境内,无召不得出去。
 李易正收拾东西呢,仆人来喊,要去前厅恭迎敕旨。
 大厅之上,打头的是一个西台侍郎手持制书站在正中,身后数名太监全都跪在一侧。
 李素节虽然心里郁闷了,但依旧是差人在厅中点上熏香,恭迎敕旨。
 见人齐了,西台侍郎开始念圣旨。
 李易随大流跪在地上,没有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之类巴拉巴拉的,隐约听到自己的名字。
 噗!
 一旁的小胖子李欣放了个响屁!
 庄严的场合,铿锵有力的声音。
 一声屁响在耳边环绕。
 李易差点都要笑出声了,这小子也不分个场合。
 紧接着一阵连环响屁在大厅之内回荡,可怜跪在十二郎身后的八品参事。
 李易明现感觉到西台侍郎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从敕旨上移开目光,往下面人群瞥了一眼,才继续念。
 李易站起来身来,转入后堂,拍着桌子大笑。
 十二郎李欣满脸通红,出糗出大发了。
 接过敕旨的李素节没有恼怒,只是从心底里掀起一股滔天海浪。
 不是要调离自己去别的州担任刺史,这是一封封赏功臣的敕旨,因为长直辕犁改为曲辕犁有功,所以特封葛王九子李易为中郎将,掌管岳州六千士卒。
 这他娘(和谐)的一点都不合规矩啊?
 要是封个冬官(工部)侍郎的闲职,也说得过去。
 怎么还封个夏官(兵部)管的官了?
 武老太婆是几个意思?
 李素节想不明白!
 而且敕旨的词汇如此华丽,完全是一副封赏有功之臣的模样,这到底是几个意思?
 西台侍郎下发圣旨这么多次,有哆哆嗦嗦的,有吓得昏过去的,可遇见放连环响屁接旨的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他头一遭啊。
 说出去都没人信呢!
 两箱银锭,一枚玉如意,还有中郎将的印信被一帮太监拿着托盘,交给刺史府的仆人。
 李素节很快就回过神来,准备招呼这些‘天使’,让仆人去花月楼摆两桌来招待西台侍郎。
 西台侍郎急忙制止,说想要去大排档尝一尝洞庭湖的大螃蟹,与民同乐,连说九公子那首人生何不居岳州乃是好诗云云,已经在洛阳城都传开了,谁都想尝一尝这洞庭湖的螃蟹。
 其实西台侍郎心中则是想着天后突然对葛王府有了圣眷,怕是要拉拢一番,更重要的是听说洞庭湖的螃蟹,它治肾亏,能多生儿子。
 岳州别驾郑荣吃了,直接夜里睡了十个姑娘,方才卸了那股劲头,这可是孙老神医留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