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幕1925-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远山重重点了点头。要搁一般人这时自然要表表忠心,但面对远比自己小的吴安平,他却什么也说不出口,或许这就是性格使然,幸运的是,他现在的老板吴安平很欣赏这点。
吴安平给戚远山留了二百大洋安家,又对他道:“其实你要是不放心北京,把家人都带去西峰最好,那里条件虽差,但远比北京安全。”
戚远山还是下不定决心,吴安平觉得不宜再说,便将他赶赴西峰的时间说定,算是结束了交谈。
看看已经九点多,吴安平便去了西城齐白石先生的住处,今天还有三方篆印要取。不过临出发前,他看到一份《北平日报》,上面竟然有陇东集团招聘人员的广告,联系人他也不认识,看来关岭东这次一定会网罗到不少人才,想想倒是有些意外欣喜。
进了齐宅,白石先生正在观摩那些仿印,梅兰芳今日有演出却没有来学画。吴安平的三方印已经篆刻完毕,一一赏玩,连他这个门外汉都觉得古朴精致、典雅绝伦,不愧为后世人誉为神品。
从齐宅出来,他转去琉璃厂。这些诗书印画出世时间太短,要在后世拍卖还有不便之处,他便想在琉璃厂找些行家里手做旧。这样做也不是全无漏洞,不过除此外倒真无其他办法掩盖,至于后世那些专家会不会因而迷惑,他却是顾不上考虑了,东西是真品,想来这一点应该能得到确认。
琉璃厂附近有专门将新物做旧的行家,都是祖传的手艺,如果抛开道德,有几人真称得上大师。不过即便大师,也为吴安平选择将齐白石的作品做旧,感到疑惑。白石老人还健在,这么做毫无必要,更别说非要定下八十年的改旧时限。吴安平自然不会解释,他大洋给得足,接活的大师虽然疑惑,倒也没说什么。
将这档子事安排好,他索性在北京又停了几天,期间刻意观察,发现北洋政府对其控制区内工业发展倒也相当有心。看两台织机的纺织女工,其收入能达到四十块银元,这几乎是军警工资及士兵军饷的四倍,更是保姆、奶婆之类行业工资的十几二十倍。这样比较,他在西峰为技术工人制定的工资,倒显不出多高,日后必须得重新调整才行。
几天后,他在琉璃厂再见到那十件齐白石作品时,真有些惊讶,不管怎么看,这似乎就是真正的古物。那位大师更是自豪地宣称,他这手艺全北京城独一份,有些外国人买古董时,总爱带什么文物专家,就这样也免不了当冤大头。
吴安平听他如此说,更放心不少,爽快付过酬劳,出门拐过街角,便直接启动了2010时空住所的道标。
装修已经完毕,很精致但不到奢华,吴安平很满意。
又敲于坤的门,他正好在家,开门就是一顿埋怨:“你小子怎么总神出鬼没?多宝斋我已经注册成功,门面也找好了,就在琉璃厂文化街,虽然装修还得半个月,可有很多东西我们现在就得准备。你是大股东,老不在算怎么回事?”
吴安平连忙赔罪安慰,好话说尽才算将于坤安抚下去。
于坤也不是真有怨气,只是一些事从没干过,这时干起来发现门道很多,处处都有讲究,他虽然乐在其中,毕竟压力很大,生怕把事情搞砸,现在冲吴安平发发脾气,也是一种减压的办法。
现在多宝斋需要准备的事情很多,一是藏品,总得有古董才能卖吧?不过于坤一提这个,吴安平便告诉他,已经准备了一百七十多件,价值应该有个三四亿,把于坤给惊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吴安平又拿出一幅齐白石的字和一方齐印,说这便是给多宝斋准备的镇斋之宝。于坤翻过来覆过去查看,终于认出“寄萍堂主人”和“三百石印富翁”的落款,才知道是齐白石的作品。不过他不敢相信是真品,问问吴安平,回答得很坚决,把一颗心肝激动得差点从嘴里跳出来。
有了镇斋之宝,有了一百七十件古董,再加上那些翡翠,多宝斋已经不愁经营了,但吴安平又给多宝斋增加了一样印石买卖。当他把青田石、寿山石、鸡血石这印石三宝制作的几十方各式空白印章一一摆到桌子上时,于坤已经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词语形容这越来越诡异的一幕了。
这样一来,多宝斋日后便要做三条线的买卖,古董、印石和翡翠。有吴安平在,于坤也懒得担心货源有没问题,只是他突然发觉,这些东西竟然没有十万以下的,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缺陷。
吴安平道:“干脆我们就只做十万块以上的生意,名声打好了,人气不一定就差。”
于坤并没有随声附和,反皱着眉头道:“听起来不错,但要真这样做,没名气还好说,名气大了,总会有人要问我们古董是哪里来的,你说我们怎么回答?”
吴安平叹口气道:“我的古董来路还真没问题,但又绝对不能对外交待清楚,这倒难办了。不如我们也对外收一些,混在一起转卖,应该差不多了吧?”
于坤摇头道:“瞒不过有心人。”他不是没想追问古董来路,但吴安平话已说死,再纠缠就有些不合适,但这件事总要解决,仔细想了想,他突然有了主意:“我们再增加一项帮人代买古董的内容,应该就可以交待过去了,还可以赚笔手续费。”
吴安平拍拍他脑袋:“还是你最聪明。”
于坤将他手一推,翻个白眼道:“滚你的。话总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我们最起码得聘两个专家,不然凭你我只怕会收来一堆赝品。还有名声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得跟古玩协会打好交道,还得打点一些收藏杂志,就是这样,也不一定达到太好效果。”
吴安平这时不好意思地说:“我倒有个主意。其实我手头的齐白石真迹共有十件,多宝斋放两件镇斋无所谓,其余八件我本准备委托拍卖行拍卖套现的,现在你这么一说,倒是可以以多宝斋的名义进行,我得钱多宝斋得名。”
于坤点头笑道:“要是这样倒可能一炮而红了。”他对吴安平留起另外八件齐白石真迹并无看法,一来吴安平说得很清楚要用来套现,没必要多走多宝斋这道程序,二来有两件真迹做镇店之宝已经是要偷着笑醒了。
吴安平扬扬眉头:“看来我也不是一无是处嘛。”
于坤没心思凑趣吹捧他,突然忧心忡忡地道:“齐白石这一字一印肯定要存入银行保险柜的,但那些古董、翡翠、印石要拿过来,加起来起码五六亿,就算大部分存入银行,店里也得留些吧,不行,我们的安保措施还得加强,对了,保险一定要记得上。。。。。。”
他有些语无伦次,不过吴安平理解他的担心,耸耸肩道:“能者多劳,你拿主意吧。对了,开业定在什么时候?我好提前把古董运来。”
于坤犹豫道:“今天腊月二十,马上就过年了,我看还是定到年后,嗯,就正月十六吧。”
吴安平惘然自语:“这就要过年了吗?”回过神来又道:“就这么着吧,明天还要出远门,正月十五回来。”
于坤先是疑惑道:“你不在这里过年?”又无奈地说:“随便吧,反正你就是个神秘人,到现在我连你是哪里人还不知道呢?”
吴安平歉然一笑,却不愿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第二天,吴安平转到义务。仓库没退,四周进出的车很多,没人注意这里面已经空了,也没人关心这个。
接下来,他采购了30吨大米、30吨面粉、2吨花生油、1吨块盐和一大堆自制腊肉、火腿等肉制品,还有50吨钢筋、100吨水泥、30吨柴油及几吨的铁钉、螺丝、铁丝和一些铁钳、扳手之类的工具,当然都是没有商标的那种。
除此之外,又买了两辆五轮车,把上面铭牌之类的东西去掉后,将两辆车装满,然后将所有的东西转移到了1925年的西峰镇。
没想到这边却是深夜。
吴安平先把一辆五轮的大灯打开,笔直的光柱破开黑沉沉的夜色射向无穷远处,宛如神迹降临蒙昧的西北高原。发动机巨大的轰鸣打破了荒原的死寂,惊起无数沉睡的鸟群,搅出一片生机。
五轮车战战兢兢向前行驶,等接近西峰城外的基地时,那里已经一片沸腾,无数人披衣而起出门张望。一些人猜出是五轮车的动静,更多的人则满脸惊惧,仿佛光柱的一端有莫名的怪兽,轰隆隆朝这边压迫过来。
小舅杜立奎提着防风灯找到了关岭东和陶玉山,笑着道:“听声音和安平上回开来的五轮车一样,估计是他回来了。我们快找些人迎上去,估计还有事情要办。”
关、陶二人笑呵呵应承下来。难怪他们高兴,这位老板虽然神出鬼没,但每次出现都能带回一些好东西,由不得人不期待。
………………………………
第十九章 进展
三人另找了几十个工人往前迎去,没多久就与吴安平撞见。
吴安平不好意思地说:“这破车动静太大,吵得大家睡不安稳,太过意不去了。不过既然都起来了,就赶紧随我搬运东西,除了这车上的,那边还有二百多吨的各类物资,总要来回几趟。对了,上次那辆五轮车留在了公司,现在有人会开了吗?”见有几个举手的,便说道:“把那车也开上,再多带一些人,那边还有一辆五轮,三辆车来回周转,也就五六趟的事。”
上次开回来的五轮车一直是陶玉山的西峰建筑在用,闻言他赶忙安排人去开,小舅杜立奎也安排人开了大库房,一边卸车一边往里搬货。
吴安平在旁边暂时歇着,跟关岭东说话:“关大哥,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的招人广告,怎么样,有收获吗?”
关岭东点头道:“收获不小。这次我托人在西安、北京、太原、武汉、上海和广州五个城市的报纸上登了广告,昨天有电报过来,各类技术人员已陆续招到了七百多名,估计等广告结束,会达到接近两千人。西安因为离得近,已经有几十人先过来了,机械厂安排了十几位,毛纺厂分了二十多人,其他钢铁、煤矿、水泥、玻璃、电力相关人员各有四五个,石油方面的技术人员最少,只有一个,不过却是从美国返乡的石化专家,水平很高。”
吴安平欣喜地道:“这就好,人数虽然少,不过由他们各自带人讲授经验,很快能培训出大批技术工人。我们就得这样,不能让设备等人,只能人等设备,估计再有半个月,各类厂矿前期施工就要展开,时间很紧迫呀。”
关岭东惊讶地道:“这都立冬了,下月没准就要下雪,施工不太方便吧。”
吴安平一拍脑袋:“我把这个给忘了。不过没关系,冬天施工就是进度慢点,正好让我们各个厂矿的预备人员磨合一下。”又道:“对了,你现在还负责新亚钟表和艾美饰品两个连锁商行的筹备,不知现在进行的怎样?”
关岭东忍不住自豪道:“这就要恭喜你这个老板了。其他省份虽然还没展开,但在陕西、甘肃两地,表行已经开了二十六家,饰品商行也开了一十七家。因为我们采取的是先付一半款项,月底或下批货再付另一半,目前已收到了四十多万大洋的款项,到这个月底,估计还能收回这个数目,不过我们并不知道成本是多少,所以无法核定利润。”
“成本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